當年很火的國學大師翟鴻燊和成功學大師陳安之怎麼近幾年銷聲匿跡了?

咚呲噠呲咚呲噠呲咚呲


    我的微信裡有個好友名字就叫陳安之,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真心不認為成功學大師陳安之會出現在我這樣一個平庸普通之人的微信裡。

  一、出發點。韓愈在《師說》極其凝練地提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中國古代,官學都是不收費的,私塾則會收學費。《論語·述而》裡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想當孔夫子的學生,也得拿幾塊臘肉當學費(脩就是指臘肉,束脩就是把10條臘肉捆一起。)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是傳授知識與道理的。成功學大師們的出發點是什麼呢?是贏利,是創收,是以企業化的運作,把培訓規模化市場化,從而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個人以為這不是教學,更說不上傳道、授業、解惑,只是商業社會里的一種商業交易,雙方各取所需,也各有所得,至於誰虧誰賺,只有身處其中才知道。

  二、底蘊。成功學的底蘊到底是什麼?是國學?是西方文化?還是貫通中西?中國近當代史上有許多學貫中西的大家,比如趙元任、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吳宓、蔡元培、季羨林、錢鍾書等等(學問大家人數眾多,無法一一列舉),這些大家學識淵博,一般都會在大學任教,也會有自己的登堂入室弟子。這才是真正的學問傳承!

  很多年前,百家講壇剛開播時,作者是很期許的,可看了幾次後,就再也提不起興趣了。以三國為例,我看《三國演義》就是看《三國演義》,看《三國志》就是看《三國志》,我分得清楚什麼是演義是戲說、什麼是歷史是學問。看這兩本書,我會有自己的體會與感悟,進而形成自己的積累。

  從學問的傳承角度看,歷來都會有諸多學問大家註解古籍。以《道德經》為例,從先秦至今,中外註解的專著近300本,比如韓 非子的《解老、喻老》、顏師古 的《玄言新記明老部》、近代錢 穆 的《莊老通辨》 、日本人大田晴軒 的《老子全解》等等。這些都是以做學問的態度對《道德經》進行研究、註釋、闡發,是對前人學問與智慧的繼承,是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

  這些成功學大師們的知識水平和學問積澱肯定比我們這些普通人高得多,我們也難以望其項背。但其底蘊在哪呢?個人覺得只是以學問為皮,以工廠化流水線作業的方式把知識(是知識,而不是學問)變現而已,沒有學問的真正底蘊,只能是“偽學問”。


第三隻眼看直銷


作為一個親身聽過陳安之課的人,我來說說我的感受!

陳安之的視頻我買過,現場課程也去聽過,他視頻裡所播放的內容,就是他現場所講的內容,千篇一律,而且現場很多座位都是空的,都是他們自己人頂替的,尤其在現場報名繳費的時候,最先衝上去的都是他們的人,很多不明情況的人都跟風報名!報名的話會給很多優惠條件,比如送多少節課等,其實每次課的內容都一樣,就是說重複的話!

他有個學生叫姬劍晶還去參加過超級演說家第一期,說的還是同樣的內容,沒有心意,全是演戲,沒有內涵!

去聽過一次課後你就會後悔,他所說的讓你成功,就是跟他學習,抱他的課程,之後也成為講師!

希望對你們有幫助,不要被矇蔽!


時代萌


今天說一下這幾位“大師”們吧!

如機場車站書店都非常火的國學大師翟鴻燊,成功學激勵大師陳安之,還有銷售大師劉一秒。

這些大師的課程寫成書,錄成光盤售賣,書籍幾十塊錢一本,光盤幾百塊一套,他們本人開設的總裁班,培訓班,動輒數萬元,幾乎都是講一個問題,成功有方法,高收入很簡單。

然後集中給奔波勞碌中的人看,也就是這些奔波中的人,所以這些書光盤在這些地方很火。簡單來說就是給你催眠,讓你學會不要臉,讓你瘋狂的做市場推銷。

再放到現在來說,就是一些公號說自己靠自媒體月入百萬,本質上跟這個意思一樣,只不過換了一種灌輸方式。

我個人是都聽過這些國學講座的,但是真的是騙人和一無是處嗎?我倒覺得不是,關鍵還是看個人是從哪個方面去理解的。

雖然騙人的面很大,但是我從來相信只有廢人,沒有廢物。

我簡單說一下這些人的優點吧。

比如國學大師翟鴻燊,不客氣的說,這是我的國學啟蒙,我在中考完之後,曾經在網上看到了他的視頻,我就覺得這個人好厲害,於是我也開始學習國學,但是是直接背原書。

同年接觸陳安之劉一秒曾仕強等人,上癮是的看了不少。

數年以後,我發現一個規律,他們只告訴你成功很容易,但是很少告訴你辦法,或者告訴你一些努力的辦法,但是他們忽略了機遇的外部因素。

說翟鴻燊,和曾仕強差不多,都是去用另一種理解解釋國學,用國學解釋管理。本質上和用西遊記解釋團隊一樣。

後來我發現了他們高明之處,比如翟鴻燊這個人太厲害了,演講能力非常厲害,他的吐字,節奏,氣口,謝謝能力是一個非常實用的能力,這是可以去學習的。

比曾仕強強太多了。

至於其中內容,聽聽就罷了。


至於銷售劉一秒,最初實在攻心銷售的演講中瞭解的,雖然後邊的課程越來越懸乎,但是攻心銷售值得所有人看一看,本質上講的是人性,對我個人的成長幫助很大,雖然我知道後來他也是騙子。

但是廢人廢物全靠自己選擇和領悟。

至於陳安之,呵呵,一聲全靠吹,但是確實有一些激勵技巧,當個笑話就好了。

沒有完全沒用的東西,雖然他們是騙人的,但是他們有能讓人信服的東西,一直是有可學的東西。

如果主觀控制力強,可以看一下。如果聽風就是雨,看了就是害自己。


梁宇航


就問你搞笑不搞笑?哈哈😄


小仙



只能發一張圖,還是有很多人打著陳安之招牌行騙的


82年可樂1


好多年前(大約十年前),很多的機場都在放一個叫翟鴻燊的“國學大師”的講座,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火,到哪裡都能聽到,偶爾聽幾句,好像主要是講老莊,而且也能聽到孔孟。當時有一個時尚,就是不論你是幹什麼的,嘴裡不叨叨幾句“老莊”,好像就不夠檔次。

這個翟鴻燊,口才不錯,煽動性也還挺行。後來我當真下載了一兩個翟鴻燊的視頻,瞭解一下。

很失望,這就是一個大忽悠。

除了激情除了忽悠,他的演講或者叫講座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多的內容,最多就是一些“國學片段”的轉述和譁眾取寵的“一語驚人”。

那個時代,也的確給翟鴻燊們創造了一個機會,而翟鴻燊們也的確聰明,把國學和“企業文化,公司管理”結合,雞湯熬的剛剛好。

但隨著那一個時期的喧囂平靜下來的時候,翟鴻燊們的市場也就沒有了,因為水平真的太低。

現在如果有人還對翟鴻燊們津津樂道,好像會給人一種“土財主附庸風雅”的感覺。

實際上就是那些“附庸風雅的土財主”給了像翟鴻燊那樣的“偽大師”表演的舞臺。

還有那些視頻的,估計都刪除了,丟不起人。


步武堂


老實說,我之前讀《易經》,讀《老子》,讀《金剛經》,但總是不得其門而入;而一次偶然看了翟鴻燊的兩個視頻,那時的感覺就像自己在黑夜裡摸索突然看見了一個火燭一樣,讓我那麼興奮,甚至我的演講技巧都是模仿他的!可以說,是翟鴻燊的視頻打開了我對國學的應用大門!雖然隨著自己能認識的提升,對翟鴻燊的一些講座,確實有忽悠人的成分,這也是很多人對他攻擊的主要藉口!但我個人認為,翟鴻燊的講座授課,多少基礎還有些學問,有些高度和寬度,對初入者來說,還是可以的!而象陳安之那些所謂的成功學說,就完全是騙術了,玩的是嘴上技巧,而所敘述的東西,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毫無實際運用可言,與教人背書沒什麼區別!


威廉城堡


近年來,很少在大街小巷、酒桌飯局上聽見人們像談起一門闊親戚那樣,大談翟鴻燊和陳安之這兩位“大師”了。

翟鴻燊與陳安之,過去都曾是炙手可熱的明星人物,在成功學界可謂南北雙雄,振臂一呼地動山搖。想當初,他們那些資本包裝下的海報、視頻、書籍,像開了閘的洪水一樣瘋狂湧漫在中國大地金山之上時,如今在頭條叱吒風雲自號“營銷教父”的杜子建先生,都還不知道在哪個縣城嘎啦灰頭土臉吆喝著賣酒水。

但是近幾年,中國經濟如火如荼,創業大潮愈演愈烈,本是這兩位爺更加大顯身手的時候,可奇怪的是,他們近乎銷聲匿跡了。為什麼會如此反常呢?


不客氣地講,翟鴻燊也好,陳安之也罷,在我看來,哪裡有“大師”,直白一點就是兩位披著光鮮衣著架子的“江湖術士”罷了。

表面上,翟鴻燊和陳安之是兩類人,雖都是“大師”,可一個鼓吹“國學”,一個專注在“營銷”,行業風馬牛不相及。但就我的觀感,這兩位其實是一體兩面,都是“戰略忽悠家”,搞的都是“精神傳銷”。唯一的區別可能在於:前者從“內裡”的、“文化”的幌子突破,陳安之則更乾脆直白一些,從“外在”的、“市場”的層面迷幻大眾。

但是,我來從來不認為“成功學”就該被批判,就該被“剿滅”。其實,任何時地、只要還有人這個物種,不分中國美洲,不管你是黃皮膚還是黑種人,一定都會有“成功學”的市場。因為,“成功學”所面對的核心對象,不是孔夫子王陽明,更不是賺大錢贏房車那麼表面,而是永恆的“人性”:貪婪,夢想成功,只求走捷徑,渴望自我實現。

所以,這類成功營銷學,不論是翟鴻燊無根遊談的“做人”的大道理,還是陳安之坐而論道閒扯的“賺錢”法門,他們所以當初盛行天下,被無數擁躉奉為“大師”,吃準看透的就是這一套。

這是古往今來“江湖術士”們的看家本領與啃飯功夫。翟鴻燊、陳安之們,比長春觀門口擺攤算命“大師”們更高明的,只是背後有雄厚的資本包裝,還是一句公道話就是他們自己可能也確實對現代企業管理等知識有過涉獵,三教九流、似新亦舊的殘缺知識一混雜,在厚臉皮與妙口才的襯托下,仙風道骨的“大師”模樣就出來了。他們可稱現代版的、升級版的江湖“大師”。


時勢造英雄,時勢也造忽悠家。翟鴻燊與陳安之,當初會如此風光,如此走俏,主要是趕上了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那時,市場經濟在開發成長階段,創業潮浩汗而起;同時,高級一點的教育還不普及,新媒體更還只是蓄勢待發之中,信息封閉。這就導致這樣一種民情:普通大眾下海為榮、都削尖腦袋想一夜發財,而已經掙到大錢的土豪老闆們則迫切地需要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最好能像他們賣的快餐一樣,什麼孔孟鬼谷子王陽明,通俗易懂,打包拎走,不求最好但求最貴,速戰速成。於是,翟鴻燊與陳安之這兩位絕頂聰明的人精,各瞧準一方下手,揭竿而起,在資本的包裝營銷下,迅速成為文化與營銷兼具的“大師”。雖然他們之前到底什麼來路,比如哪個大學畢業,又師承淵源何人,有過什麼靠譜的著作,並沒有人說的清楚,中國人是最從眾的,一張不斷疊加的“資歷”名片就足以打遍天下,吃透五湖四海的屌絲與土豪。

說起來,我們所有人,這一生所有努力都將受到兩種力量的支配:一種是價值觀,一種是經驗。翟鴻燊和陳安之一流的“成功學" ,滲透入來的就是這一套思維,但又是以沒有根據、缺乏實踐 、無法應用的方式呈現出來的。 我過去為了研究這樣一些“奇人” ,還真無聊翻閱過他們那些破書,那些鬼扯視頻,總結起來,他們的技法,其實是反反覆覆給人灌輸類似“別對自己說不可能”的“箴言”,以此為核心,什麼“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往前衝!”,什麼“道法自然是人類解決方案“之類普世皆準的浮誇之言,絡繹不絕,滿嘴跑火車。可他們講的這些,對於那些人生理想就是一夜暴富、或者文化水準不高缺乏辨別力的群體而言,簡直甘之如飴,不要太好!

但話說回來,成功學這東西危害大麼,老實說不至於。翟鴻燊和陳安之的“成功學",翟是主打給賣土豪高價“雞湯”,陳是矜矜業業為我等屌絲大眾充值“雞血”,可能使人犬儒,使人破財,使人浮躁、淺薄、狹隘,但都是暫時的小問題,真實人世、人事及商場的矯正教訓機制這麼殘酷,還不至於讓人終生不愈。

況且,您真的以為所有看翟鴻燊和陳安之的朋友是傻逼麼,其實他們何嘗不知道本分踏實的重要性,內心何嘗不明白不罵這些人的鬼扯,但是他們需要這些,不信,但讀起來心裡圖個安逸,權當像買杯咖啡激勵振作下日益麻木的神經,也不希望連個盼頭都沒有。


閒扯到這裡,有心的朋友大概已經明白我要說的了:翟鴻燊和陳安之的近乎“銷聲匿跡”,主要還是被日益開放、進步的時代所打敗、所淘汰。

一者,他們所要服務的對象和時代,其實都已經全面“更新換代”:市場經濟日漸完善與成熟,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一代成為社會創業主潮,過去的“土豪”們早已不再是土鱉且見多識廣,媒介也前所未有的發達,信息的流通力度讓村村寨寨通網,民智是在進階的。

翟鴻燊、陳安之那樣的老套路,華而不實口號式的說教方法、朗朗上口標語式忽悠內容,固然還會有受眾,但是再暢銷是不大可能了。況且他們二人,各種真實身份起底,各類詐騙醜聞纏身,再想僅靠口水輕鬆撈錢,也不大容易了吧。

還有一個關鍵成因可能在於,在新媒體時代,翟鴻燊和陳安之這一類“老成功學家”,必然會被他們的同行,一種升級版的、現代版的、高雅版的“成功學”後輩所取代。像我們熟悉的“邏輯思維”的羅振宇、“樊登讀書會”的樊登、“曉說奇談”的高曉松、“老梁有話說”的梁宏達、“得到”APP上的薛兆豐等等,從另一外一個角度來說,無疑都可看作是更適宜當下併為之應運而生的“新型成功學家”。

而他們這類群體,顯然更加具有現代性特徵,更加富有內涵,更能迎合那些有良好教育履歷的中國一代:在新的知識爆炸、信息即金錢的時代,不隨時“充電”就會被淘汰成為人們新的共識與新的焦慮,於是那些經過包裝、整合的新型“知識佈道者”們以變種後的“成功學”面目出現,太多人期待通過他們,最快速地節約時間和成本,得到“成功”的捷徑,從而緩解知識吸取與生活艱辛的焦慮。


所以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成功學。而翟鴻燊與陳安之們也不可能真的會銷聲匿跡的。

他們只是“改良”了品種,以更恰當的面目出現。過去,羅素說,“據說人是理性的動物,我至今仍在尋找支持這個說話的證據”,這似乎不是調侃。人的思想就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都不大可能真的完全跳脫“成功學”的誘惑。

我們掙扎出來的唯一辦法,可能就是盡力站在遠比“成功學”更高的思想高牆之上,取法乎上,觀水有術,如此才能看清楚那些溝壑,明白哪裡是死途,哪裡是活路吧。

2018,11,10,晚,閒談

感謝大佬們賜閱。會勉力每天都寫三兩篇隨感。歡迎關注、點贊、留言批評——雖然我是不會改的

劉愚愚


現在人都變精了,也吃過虧了,誰還拿這樣的忽悠當回事了。


廷微


誰說他們銷聲匿跡了?最近陳安之一天好幾次給我發微信。我為什麼要加這個人?保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