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在華容道關羽為什麼不殺掉曹操呢?這不是很好的機會嗎?

王子摘蘭花


建安十三年,曹操以統一北方,準備向南用兵,一統天下,劉表病死,劉琮投降,劉備再次如喪家之犬般逃竄。

此時,東吳派遣魯肅到夏口探聽虛實,正遇見落難的劉備等人,情勢危急,劉備派遣諸葛亮去東吳聯合孫權對抗曹操。


最後,在赤壁大敗曹操,曹操只得從華容道逃走,如果此時,關羽殺掉了曹操結局會怎樣呢?

此時,孫權據有江東,劉備覬覦荊州,劉璋,張魯環顧左右,馬騰父子虎視眈眈,曹操若死,北方必亂,各路豪傑必定逐鹿中原。

曹氏集團實力仍然是最為強大的,可能會出現同室操戈的局面,曹彰一介武夫,自然無法繼承魏國,曹植才高八斗,但支持者僅僅是楊修之流的文臣,自然掀不起什麼大浪,而曹丕早已在朝中擔任要職,又得司馬懿賈詡之流的支持,繼承大統是必然的,況且曹丕可不是什麼無能之輩定能保住曹氏江山。


因此,曹操如果在華容道被殺,曹氏必定出現短暫的混亂局面,劉璋,張魯皆為守土之臣,不會有什麼作為;馬騰父子必會趁亂髮兵,從中撈取一些好處,難有很大作為。孫權擊敗曹操之後,勢必不會再與劉備結盟,必定揮師北上奪取荊州,此時弱小的劉備應當何去何從?

因此,華容道放走曹操,是最好的選擇,曹操若存,孫劉必定還得聯盟,如此一來,劉備就可以厚顏無恥的佔據荊州,以圖發展。所以,關羽在華容道必定要放走曹操。


幻影沐風


單就三國演義來說,這是諸葛亮高瞻遠矚的安排!

首先曹操不能死,更不能死在劉備之手,赤壁雖然戰敗,但三方實力最大的依然是曹操集團,一旦曹操死在劉備之手,就會遭到繼任者最殘酷的打擊報復!

無論曹魏是被曹操的兒子順利繼任,還是分崩離析,劉備都會成為各方重點打擊的對象。

因為為父為主公報仇,是凝聚勢力,佔領道德至高點的最好途徑!

而當時的劉備,根本扛不住任何一次反撲,所以諸葛亮才會派跟曹操有過糾葛,並以仁義著稱的關羽去截殺曹操,他知道關羽不會對有恩於他的故人痛下殺手!

好處有兩個,

一,放走曹操,把報復消弭於無形。相比之下,曹操會更恨東吳!

二,震懾關羽,為自己立威,鞏固地位!關羽回去覆命時假意要把他斬首示眾,劉備求情才放了他一馬!

一石二鳥之計玩的是非常666!



光明仙君


華容道中關羽放走曹操其實都是諸葛亮設的局,一切都在諸葛亮掌握之中。

我來解釋下放走曹操的好處:

一:早些時候關羽被曹操擒獲,曹操對關羽是推心置腹,要什麼給什麼,送錢,送女人,送官職,還答應關羽只要知道劉備去向,就立馬放關羽走,所以關羽一直欠曹操一個重大的人情,放走曹操,正好藉此機會還了曹操這個人情,也避免以後再與曹操作戰時瞻前顧後沒有心理壓力。

二:放走曹操也是為天下的局勢考慮,如果當時曹操被殺,那麼就無人能牽制江東的孫權,而當時劉備的軍事力量無法跟孫權對抗,少了曹操牽制孫權,劉備很有可能被孫權吞併,所以曹操不能殺。

三:諸葛亮算好天下局勢,曹操不能死,而讓關羽在此放走曹操,也是諸葛亮設的局。因關羽一直不服氣諸葛亮,所以諸葛亮讓關羽守華容道是他的計劃,還讓關羽立下軍令狀,此戰以後諸葛亮就有了關羽的把柄在手,而至此以後關羽也對諸葛亮服服帖帖了。

四:即使關羽殺了曹操,那又怎樣?曹操死了還有曹丕,曹丕還不得找劉備拼命?曹操被殺,劉備就變成曹丕的死敵,而三國中劉備軍事力量最弱,怎麼經得起曹丕的瘋狂報復?

五:放走曹操,也為關羽賺個“重情重義”的美名,也會有更多的追隨者,怎麼算,放走曹操都比殺死曹操的好處多太多。

所以,在華容道,曹操不能殺。

喜歡紅塵的回答就點個關注唄,謝謝大家!


摯潷畫畫紅塵


既然說的是《三國演義》,那說起華容道關羽放跑曹操這個緣由,可別有人拿真實歷史較勁。赤壁曹操敗後,一路被追殺,在他兵疲將乏的最後一條小路上碰到了關羽,最後因關羽仁義,想起曾經曹操舊恩,放了他一馬,在《三國演義》中這其實體現了諸葛亮高明之處。


我們知道劉備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以隆中對之,原文是這樣的:“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通過隆中對,我們知道劉備得諸葛亮以後的戰略是得荊、益二州,和曹、孫形成三足鼎力之勢,再謀以後發展。這三方中,最弱的就是劉備,如果曹操來襲,可以和孫權形成弱弱聯手,因為曹操如果幹掉劉備,憑孫權是抵禦不了曹操的,曹操赤壁被打敗也得益於孫劉兩家聯手。

可是設想一下,曹操敗後若關羽不放,一刀殺了,會形成什麼局面?曹操勢力四分五裂,劉備就要直面勢力比他大、根基比他穩的孫權,無法從中取利了。

所以,諸葛亮其實心中有譜,他知道關羽性格,猜到關羽會義釋曹操一次,所以專門派關羽去華容道,一來讓關羽還了曹操人情;二來讓關羽覺得欠了諸葛亮人情;三來繼續三足鼎力發展劉備勢力。《三國演義》這麼一安排,既把關羽忠勇仁義的形象樹立牢固,更突顯了諸葛亮通達人情、知人善用、智珠在握的高大形象,就是委屈了曹丞相。


許多謙


隆中對三分天下策略上的需要。因為諸葛亮需要曹操來制衡東吳,所以關羽華容道上不能殺曹操。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曹操戰敗後已是燙手山芋。曹操若死,北方大亂,必將招來曹操北方勢力的瘋狂報復,東吳孫權便會趁機而入。

一、周瑜想借刀殺人,諸葛亮看破計謀

很明顯的,赤壁之戰後曹操敗局已定,此時的曹操對劉備和孫權而言,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劉備集團和東吳的孫權集團誰都不想曹操死在自己的地盤上。曹操早已是周瑜的甕中之鱉,周瑜完全有機會殺死曹操,可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故意放走曹操,趕其至劉備的地盤。想借劉備之手殺死曹操,曹操如若死在劉備的地盤上,必然招致曹操舊部復仇。諸葛亮何等的聰明?一眼便看穿周瑜的心思。於是便有了著名的“曹操敗走華容道”。

二、曹操不能死,是戰略互相制衡的需要

赤壁之戰前,曹操實力一家獨大,對劉備和東吳的生存威脅是碾壓式的。赤壁之戰後,曹操實力元氣大傷,東吳實力大幅增強,劉備集團也能緩解生存壓力,夾縫中求生長。至此,三分天下局面初步形成。這一切都是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的設想計劃進行的。赤壁之戰,不在於要消滅曹操,而是要削弱曹操的實力,形成劉備,曹操和東吳集團之間的相互制衡。

曹操若亡,北方則大亂,東吳的孫權將會一家獨大。這對實力薄弱的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威脅,甚至這個威脅不亞於赤壁之戰之前曹魏勢力對劉備的威脅。


三、關羽是華容道上放走曹操的最佳人選

華容道是最後決定曹操生死的關口,但是基於三分天下局勢的需要。此時的曹操又不能死,派誰去守華容道,又成了一個難題。

1、派張飛趙雲,曹操必死

早期的劉備大將少的可憐,能拿出手的也就關羽、張飛、趙雲。這三位大將,其實誰都可以守華容道殺曹操。諸葛亮也熟悉這三位大將的性格。派張飛,趙雲的話曹操必死。


2、關羽是最合適的人

為什麼說只有關羽最合適?因為只有關羽有放走曹操的理由。關羽在兄弟失散的時候曾投奔過曹操,曹操禮待關羽之規格那是相當的高,絕對的座上賓,後來關羽有了劉備的消息,要走的時候,曹操不僅沒有阻攔,還送了他舉世聞名的赤兔馬。關羽護嫂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曹操得知後也並未責怪。說實話,曹操對關羽絕對是真愛。諸葛亮清楚的知道關羽是一個義氣之人有恩必報,這也為後來關羽華容道上放走曹操埋下了伏筆。



醉美中國傳統文化


小說就是小說,虛假情節多,《三國演義》中,華容道一節,應是虛構的。羅貫中為什麼會這樣寫呢,是為了塑造關羽的義,關老爺千百年來在人們的心目中最大的讚譽就是忠義。作者把關羽塑造成了忠義的化身。

為了塑造關羽的忠義,作者不惜虛構了華容道一節。因為曹操也曾對關羽恩重如山,關羽為了忠毅然離去,迴歸劉備,但這難免會使人覺得關羽有些無義,為使關羽補上義這一課,才虛構了華容道一節。這樣更使關羽形象高大起來。



春日之虎


如果在華容道,關羽殺了曹操,也就沒有後來的《三國演義》,關羽也就不會成為關聖人。關羽也就就不會被後來人所敬仰,雖然很多人不喜歡曹操!

那麼,關羽為什麼不殺曹操呢?因為當年曹操攻打徐州時,關羽和劉備失散。關羽在下邳保護劉備的兩位夫人,在張遼的勸說下,投靠曹操,並約法三章,其中就有關羽何時知道劉備的消息,何時就離開曹操。

曹操很是欣賞關羽的人品和武功,對關羽倍愛有加。送美女金錢💰,贈爵位!就是想得到關羽,依然沒有得到關羽的心,後來關羽還是離開了曹操,並殺了曹操6員大將,曹操不但沒有怪罪關羽,最後還是放了關羽去了。關羽沒要曹操贈送的金錢美女,卻留下了赤兔馬🐴。

總體來說,曹操對關羽有情有義。關羽欠曹操的人情!

曹操雖然很奸詐,畢竟愛才!對關羽這樣的人才發自內心的喜歡!

多種花,少種刺,留人情,好辦事!自己方便,與人方便!曹操留給關羽的這個人情,也救了自己一命!

關羽一生視錢財如糞土,忠心耿耿於劉備,重情義。桃園三結義讓多少天下人所效仿,劉關張的結義弟兄成為佳話!

關羽不殺曹操,彰顯了關羽的義。在華容道,不殺曹操,是關羽更重情,雖然簽了軍令狀!關羽放了落魄的曹操,是因為關羽一生從不恃強凌弱👍。如果曹操不落魄,關羽或與曹操有一拼殺!

說到底,關羽不殺曹操是還人情!也是曹操自己救了自己


JIAGUANGXI


從歷史的觀點看,諸葛亮料定曹操一死,北方屆時必定大亂,這時候孫權勢大,兵鋒正盛,必然北上突襲曹魏,西進兼併劉備,自己落得個身死國滅的下場。細想一下,新野劉備敗退,關羽帶著兩個嫂子投降曹操,曹操待他禮遇有加。關羽歷來以大義自居,此時不報恩,何時來還。諸葛亮雖然想除曹操,興漢室。但正應了水鏡先生司馬徽那句話“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可悲可嘆啊”。孫權經營江東,以歷三世。曹操一統北方,橫掃群雄。自己力量最弱小,如若三國鼎立不成,那麼必然出現的局面是自己先消亡,方得荊州,需穩定局面,恢復生產,安撫民心。所以諸葛亮派的是關羽守華容道,而不是張飛、趙雲。關羽回來後,劉備和諸葛亮一拍即合,表面上責備關羽,實際上歷史使然,不可違背。




會游泳的小老鼠


諸葛亮夜觀天星,北斗星明亮氣旺,斷定曹操命不該絕,於是命關羽去把守華榮道後果然如此。諸葛亮升起大帥軍帳,關羽紅著臉交令,願軍師處罰。

諸葛亮在軍法面前毫不留情,喝令推出斬去斬首。眾前萬死求情,劉備也無奈掩面淚流,場面不可收拾的樣子。報子報來,對關二爺行刑不利,千軍抗法,肯求軍師法外開恩。

諸葛亮看著火候以到,便面不改色的將軍令稍稍變動了一下。關羽提到帥案前暴打八十軍棍,眼看打的關羽氣絕身亡,張飛最先心痛裂楚,喊了聲二哥便爬到關羽身上,軍棍更加用力了。

關羽吃了軍刑,有苦難言,恨軍師更感激兄弟之情,從此情同一胞,古城城門外的積怨消失了。


白雲3498


首先我們應該都清楚這是小說裡的故事,雖說關羽和曹操都真有其人,但書中的故事有好多都作者為突出某個人或某件事而虛構的。

接書中原意說,曹操赤壁兵敗後北逃最後走華容道是必經之路,這時諸葛亮神機妙算早以預測到了的事。但為什麼諸葛亮明知關羽和曹操有舊交還偏要他去守華容呢?這正是作者的妙筆所在。因為書中之前以敘述了諸葛亮也夜觀天象,曹操雖挾天子以令諸侯,欺君犯上但命不當絕,也就是人們常說得"天不滅曹"。諸葛亮更不敢違天意,讓關羽守華容其實就是顧意讓放走的曹操!這樣上不違天意,下成全了關羽“義"字當先的氣節。

還有一點,在赤壁大戰分兵派將之時,諸葛亮用激將法迫使關羽去華容道時立下了軍令狀,即殺不了曹操,願受軍法處治。諸葛亮明知關羽一定會放曹操卻立這個軍令狀就更突出了關羽為人義氣,為朋友可掉腦袋。而諸葛亮本身就是為放曹操他豈能真殺關羽?劉備一求情,他便順水推舟,赦免關羽落個兩面人情。關羽怎不感恩?劉備更是大喜,這樣三全其美的事諸葛何樂而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