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院:強擔當重落實,努力打造一流創新平臺|反響新“雲湖會議”

點擊藍字“中國電科”,關注CETC品牌微刊創新院:強擔當重落實,努力打造一流創新平臺|反響新“雲湖會議”

在邁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中,集團公司召開新“雲湖會議”,對全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黨的建設,落實“三個轉變”,建設世界一流創新型領軍企業做出重要部署安排。這次大會堅持問題導向的鮮明立場,充分展現集團黨組履行使命責任的政治擔當,必將對集團公司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作為集團公司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創新院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會議結束後,創新院黨委第一時間召開黨委擴大會議,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和各部門負責人,對會議精神進行再學習、再討論,並組織開展覆蓋全員的學習討論活動。通過學習,我們認為,創新院學習貫徹新“雲湖會議”精神,必須強擔當重落實,進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機遇,努力打造一流創新平臺,為集團公司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創新型領軍型企業建設提供新的動力活力。

一是強擔當重落實,時刻突出主責主業。沒有脫離政治的業務,也沒有脫離業務的政治。國企的政治優勢要靠實幹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競爭優勢。集團公司黨組要求我們聚焦黨和國家事業大局、聚焦不忘初心、聚焦主責主業,勇擔中國電科的使命責任。我們的使命就是實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匯聚國內外一流人才,激發各類資源的活力和創造性,努力推動集團公司前沿科技創新發展,搶佔網絡信息技術、智能化技術的國際競爭制高點。我們要將思想和行動聚焦到新形勢、新任務上,強化“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增強使命擔當,堅定攻堅克難的勇氣銳氣,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有機融合,相互促進,努力打造能夠支撐世界一流創新型領軍企業建設的開放式研究機構和創新平臺。

二是進一步解放思想,著力提升企業價值。發展的第一動力就是“創新”。創新院成立五年來,始終積極探索通過管理創新驅動科技創新,充分發揮面向全球開放協同的創新平臺作用,形成了微系統、物聯網、網絡信息體系、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領域的業務佈局,取得了電科芯雲、時敏可信網絡、物聯網平臺及標準制定等一批研究成果,初步建成了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當前,集團公司賦予創新院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集團公司“一五五三”總體戰略和黨建工作體系指導下,我們將聚焦提升企業價值,在微系統、認知與智能等方面謀求引領發展的獨特貢獻,全力推進電科芯雲、網絡信息體系前沿研究和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項目進展;在技術應用、產品推廣、市場挖掘等方面謀求市場價值最大化,發揮產學研一體化優勢,更加註重科研成果轉化,將實驗室裡的成功轉化為經營收入的增長;更加註重人才培養和人才效能,實現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經營人員的專業化培養和分類管理,鼓勵團隊創新發展,謀求形成“獨角獸”的企業方向,實現創新院整體價值提升。

三是抓住歷史機遇,不斷強化自主創新。

新“雲湖會議”指出,當前我們面臨的形勢錯綜複雜。我們認為,目前的形勢對集團公司而言,既有“危”,更多的是“機”。原始創新技術是買不來的,關鍵軟硬件還得靠自己。電子信息技術已成為最具變革性的領域,技術發展的交叉融合、以點帶面特徵越加突出;人工智能技術熱潮的再次興起,進一步將網絡信息技術推向深度發展。在這樣的技術發展趨勢下,將更多管用的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其意義十分巨大,作用也將十分明顯。我們將堅決按照集團公司黨組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創新平臺的單位聯結作用,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挖掘科研效能,強化協同配合,瞄準世界一流,力求把握技術發展規律和方向,堅定不移地加強基礎、前沿原始創新技術發展,主動謀劃、加快突破自主可控核心技術,努力發展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原創核心技術。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在集團公司發展的嶄新歷史方位中,我們將緊緊聚焦打造“軍工電子國家隊、科技創新骨幹力量、電子信息技術產業領頭羊”的發展定位,統一思想,紮實奮鬥,努力打造與集團公司發展相匹配的創新技術平臺,以一流的技術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作者為創新院院長、黨委書記 馬林

總編/金鐵增 執行總編/吳江

主編/任青鋒 責編/孫晨 校對/沈暘

创新院:强担当重落实,努力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反响新“云湖会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