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在中國海軍史上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一部“愛拼才會贏”的福建史

如果聽過《愛拼才會贏》和《一定要成功》這兩首歌,就會發現,雖然歌曲曲調聽上去有些軟綿綿,但歌名和內容都非常勵志,或許,這正是福建人的真實寫照——愛拼才會贏,一定要成功!

福建人的愛拼,從何而來?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福建的地形,一言以蔽之,全是山,山之間是河,河之間是山。全省12.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山地丘陵就佔了90%,山地的平均海拔大約在一千米左右,只有沿海有一些平地,但最大的漳州平原僅有850平方公里,正所謂“八山一水一分田”。這種地貌,可不是什麼好條件——交通不便,不好種田,即使是在相對平坦的海邊,也得去變幻莫測的大海相搏,才能打到漁獲。在這種環境下生存的人類,如果不拼一點,蠻一點,是活不下去的。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不利農耕的地理條件,使福建較晚才進入文明時代。公元前2000年左右,越族人建立了越國,公元前306年,楚滅越,越國貴族與平民向南遷徙到福建境內,與當地的古閩族融合成了閩越族,又建立了閩越國。越人“斷髮紋身”,傍水而居,善駕舟行筏,還處在比較蠻荒的階段——“閩”字的起源就是門內供著一條蛇。秦統一天下後,設立了閩中郡,但秦始皇認為閩越地處偏遠,山高路險,而且越人強悍,不好治理,是“荒服之國”,所以仍由當時的閩越王無諸統治,只是王號被秦朝取消了而已。

在秦末起義和楚漢戰爭中,閩越王無諸站隊正確,助劉邦立漢有功,被封為異姓王。無諸死後四十多年,閩越國為漢所滅,結束了自立一國的歷史,但人口仍然以越人為主。因為山勢崎嶇,幾乎不可能開發農業,也就無法派官和駐軍,所以只是在名義上“收歸中央”。直到三國時期,東吳政權從公元196年開始,花了六十年時間,先後五次出兵,才將今天的福建完全拿下,建立了福建歷史上第一個城鎮——建安,由此也可見那時“福建人”還是很悍勇的。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公元733年唐朝設立福建經略軍使,此名取自從福州和建州,福建之名自此出現

從西晉到隋唐,因躲避戰亂而南下的中原士族來到閩地,帶來了中原文化和生產技術,福建的經濟、文化和人口有了明顯增長。隋代還人口稀疏的福建,到南宋時已是人口密集。這一時期,因為農業、手工業技術日趨成熟,福建多山的地形反而帶來了物產多樣的好處,木材、龍眼、荔枝、甘蔗、靛青、柑桔、橄欖、棉花、苧麻、茶葉這些北方少見的作物成為暢銷商品,商人們從水路和海路往來福建,逐漸形成了農商結合的傳統。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除了水果、茶葉這些經濟作物外,唐宋時期的福建還成為海外貿易的關鍵節點,有福州港、泉州港、漳州月港、廈門港四個世界性大港口,其中泉州是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更是國際化大都市。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宋代設置福建路,與今天的福建省很接近了

唐五代時期的福建是中國佛教的中心,寺院、僧人全國最多,有“海邊佛國”之稱。宋代的福建先於其他各路普及了縣學和州學,民間的文人學士也自發創辦了數十所書院,閩北在南宋成為文化中心,“人才之盛,甲於天下”。

近代中國海軍建設的搖籃

那麼福建人在軍事上有沒有建樹呢?當然有。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大家非常熟悉的鄭成功,是福建泉州府南安縣人(今南安市),他出生於日本平戶,六歲時回到福建老家,成年時正逢明清易代之際,毅然投身反清鬥爭,一度反攻至南京。在不能與清朝相抗衡的情況下,鄭成功選擇渡海收復臺灣,趕走了荷蘭殖民者,成為將臺灣納入中國固有領土範圍的民族英雄。

另一位也與臺灣有關,他就是清康熙年間平定臺灣的施琅。施琅是泉州府晉江縣人(今晉江市),曾在清朝與鄭氏之間兩度反覆,最後效力於清,被任命為福建水師提督,率軍在澎湖擊敗鄭克塽的水師,使臺灣鄭氏降清,因功封為靖海侯。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福建水師提督陳化成(福建同安),在鴉片戰爭中犧牲在吳淞口炮臺

但他最大的功績不在於作戰,而是反對清廷內部“宜遷其人,宜棄其地”的棄臺主張,力主在臺灣設官屯兵。這一遠見卓識的建議被康熙帝採納,從此臺灣成為中國領土。大陸居民,尤其是福建居民,開始大量前往臺灣,今天的臺灣居民,多為福建人後裔,臺灣方言跟閩南方言多有相似,臺灣在很長時間內,也是歸福建省管轄,這些都是臺灣屬於中國的鐵證。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林則徐不僅銷燬了鴉片,還主持編譯了《四洲志》,介紹了30多個國家的概況,是近代中國第一部世界地理志書

從以上介紹不難發現,福建文化中有較多的海洋文明因素,對海洋的熟悉多於對農耕的熱情,所以福建人對待外來事物的態度較為開明,不那麼墨守成規,在近現代時期能得風氣之先,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就來自福建(侯官),這並非偶然。

同樣,近代的福建成為中國海軍建設的搖籃,也不是偶然。

鴉片戰爭之後,對外戰爭的屢戰屢敗使清末的有識之士認識到,必須向西方學習才能自強圖存,洋務派“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漸為朝野所認同,引進科學技術,尤其是軍事技術,成為清朝的國策。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夷之長技”,無非堅船利炮,所以造船就成為洋務運動的重頭戲。1866年6月25日,左宗棠具折上奏,申請設廠造船和設立學堂培養人才的請求。同治帝深為讚賞,幾天之後就給予了肯定批覆:“中國自強之道,全在振奮精神,破除耳目近習,講求利用實際。該督先擬於閔省擇地設廠,購買機器,募僱洋匠,試造火輪船隻,實系當今應辦急務”。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沈葆禎是福建侯官人,也是林則徐的女婿

左宗棠很快就被調往陝甘,實際建設由繼任者沈葆楨操辦,以馬尾港為基地,興建船塢及相關設施,從歐洲聘請工匠和教習。馬尾造船廠建在馬江之畔,佔地600畝,設備齊全,規模宏大,在遠東地區首屈一指。本就是福建人的沈葆禎則深知培養海軍人材的重要性,在船政局成立的同時,依照左宗棠的規劃,建立了“求是堂藝局”,這就是後來的“福建船政學堂”(福州船政學堂、馬尾水師學堂)。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嚴復,福建侯官人,後來就讀於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翻譯了《天演論》《原富》等西方著作

沈葆禎眼光長遠,他提出“船政之根本在於學堂”,親自主持了第一屆入學考試,考生多為平民子弟,一共錄取了六十名學生,第一名就是後來成為近代史上著名啟蒙思想家和翻譯家的嚴復。1867年2月,他們在福州城內定光寺內開課,中國的第一所海軍學校在福建誕生了。

福建船政學堂採用了西方先進的造船方法和教育模式,奠定了中國近代乃至新中國海軍建設的基礎,開創了近代教育的新模式。船政學堂一改“專心道德文章,不復以藝事為重”的陋習,改革專學四書五經的傳統教學內容,將外語和西方實用科技知識作為學生的主課,實施軍事化管理和全額配給制,是當時中國創辦海軍以及後來新中國建設學校的典範。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即使從外觀看。船政學堂也更像現代的大學

船政學堂分為前後兩學堂,分專業,設校長,前學堂為製造學堂,又稱法語學堂,培育船舶製造和設計人才,開設法語、基礎數學、解析幾何、微積分、物理、機械、船體和蒸汽機制造等課程。後學堂為駕駛學堂,亦稱英語學堂,旨在培養海上航行駕駛人員和海軍船長,有駕駛專業和輪機專業,開設英語、地理、航海天文、航海理論學等課程。具有近代科學技術知識的專職或兼職的法、英教師被聘請到船政局,採用“半日在堂研習功課,半日赴廠習制船械”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同時派遣優秀學員出國留學,比如嚴復,後來就去了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繼續深造。

儘管不能完全排除傳統文化的糟粕,但船政學堂依然成果斐然,製造專業的學員辦學辦幹,“放手自造”,“驗其工程,均能一一吻合”;駕駛專業的學生,“當颱風掀起巨浪如山之時,徐覘其膽識”,能在公海駕駛。第一屆畢業生中,駕駛專業有14名已具遠航能力,管輪專業有14名擔任輪機長,製造專業有26名達到工程師水平。正是由於船政學堂培養人才的支撐,中國第一支近代化艦隊福建水師才得以先於南洋水師和北洋水師創建。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中國近代第一艘國產軍艦,“萬年清”號,排水量1370噸

福建船政局在培養人才的同時,先後造船40艘。除早期幾艘是由外國人設計製造外,自“藝新”輪之後的30多艘,都是船政學堂的學生與畢業生所建造的。福建船政的建成的第一艘軍艦被命名為“萬年清”,清的國號被用於命名,可見福建船政被寄予的厚望。1889年建成的“平遠號”號,在當時已屬世界先進水平,是亞洲第一艘鋼製軍艦。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甲午海戰中,日軍旗艦松島號在2200米的距離上被平遠號260毫米主炮命中了魚雷發射室和主炮塔下的機關,炮罩粉碎,多名水兵被斃,平遠艦再以47毫米速射炮掃射,使松島號近乎癱瘓,另一艘嚴島號也吃了兩發平遠艦主炮炮彈,受創嚴重。這艘在北洋水師中長期被邊緣化的國產戰艦,反而取得突出戰績,可見其質量的優異,另外,平遠艦的管帶李和也是船政學堂的畢業生。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北洋艦隊的主要海軍將領和大部分艦長几乎都是留歐的船政學生,從清末到民國的海軍人才中,福建人也佔了大半。在這張1871年福州船政學堂畢業前的學員合影中,能發現很多我們熟悉的近代海軍人才——“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第二排左五)、“經遠”艦管帶林永升(第三排右三)、“定遠”艦管帶劉步蟾(第三排右五)、“威遠”艦管帶林穎啟(第三排左三)、“超勇”艦管帶黃建勳(第三排左四)、“康濟”艦管帶薩鎮冰(第三排左五)、“廣乙”艦管帶林國祥(第二排左三)、“靖遠”艦管帶葉祖珪(第一排左四)、“濟遠”艦管帶方伯謙(第一排左六)。甲午戰爭中就有13名福州籍海軍軍官參加了戰鬥,其中4名艦長戰死,3名艦長自殺殉國。

據不完全統計,福建船政學堂培養的海軍人才達到1100多名,《清史稿》記載,“船政學堂成就之人才,實為中國海軍人才之嚆矢”。福建船政局先後派出四批共111名留學生,他們後來大多成長為我國近代社會各方面的優秀人才,在外交、軍事、教育、科技等諸多領域都發揮了突出作用,除了前面提到的嚴復以外,在鐵路建設方面有魏潮、高而謙、丁平瀾、詹天佑等;在礦業開發方面有羅臻祿、林慶升、林日章、沈慶喻、劉敖、張金生等;郵電方面有蘇汝灼、王平國、陳彩壽等;造船方面有陳兆翱、魏瀚、鄭清廉、吳德章、李壽田、楊廉臣、羅豐祿、陳義寬、陳林璋等。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民國時期的海軍主要將領多數是船政學堂的畢業生。有三位畢業生劉冠雄、薩鎮冰、李鼎新先後任海軍總長,而且無一例外全是福建人。除這三位海軍的大人物以外,從清末開始,歷任的海軍提督、都統、海軍大臣、總司令、艦隊司令、海軍學校校長、重要艦艇正副艦長、甚至各艦的輪機長,幾乎都是福建人。北至黑龍江,南至海南島的廣大水域,一度均為閩系海軍控制。所以,不僅福建船政學堂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福建人在中國近代海軍史上更是地位顯赫。

1917年,民國海軍少將,福州船政學堂管輪班畢業生陳兆鏘在馬尾創辦了中國最早培養飛機、潛艇製造及駕管人才的專業學校——福州海軍飛潛學校,設立飛機制造、潛艇製造和輪機制造3個專業。1918年初,北洋政府海軍部在馬尾造船廠內開辦了中國第一個正規的飛機制造廠——海軍飛機工程處,在巴玉藻等人的領導下,從事水上飛機制造,在1919年8月成功製造出中國第一架水上飛機“甲型一號”,此時距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僅十餘年。所以,福建還是中國航空製造業和海軍航空兵的誕生地。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到1931年為止,飛機工程處先後造出各式飛機17架,性能不亞於歐美各國同時代產品。1928年7月製成的“海鷹”和“海雕”號水上魚雷轟炸機,最大時速180公里,飛行高度為3800米,總重量2500公斤,爬升率每分鐘161米,裝有機槍、航炮各1門,炸彈8枚,還能帶魚雷。1930年製成的“江鴻”號飛機,曾由馬尾起飛至漢口,經受住了長途飛行考驗,顯示了較高的工業水平。

除了海軍和工程技術人才以外,近代的福建還出了很多革命者,許多人為中國的進步流血犧牲。福州三坊七巷的楊橋巷17號,就是在辛亥革命中英勇獻身的英雄林覺民的故居(現為辛亥革命紀念館)。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在辛亥革命中,福建新軍在武昌起義一個月後舉事,擊斃鎮閩將軍樸壽等頑固官員,閩浙總督松壽自盡,以福建人為主體的長江艦隊和巡洋艦隊易幟起義,協助革命軍保衛武漢三鎮、光復南京、上海等行動,福建全境光復。

儘管在北洋政府統治期間,閩系海軍有過內鬥和分裂,但在關鍵時刻,閩系海軍還是順應的歷史潮流,在北伐戰爭期間,閩系海軍起義支援北伐軍,使北伐軍得以迅速平定江南並順利渡江北上。在解放戰爭中,閩系海軍將領多數起義,曾以鼎、葉可鈺、陳書麟、韓玉衡、陳可潛、蔡世瀅、楊廷綱、劉考鋆、方瑩等將領以及其他官兵1500多名海軍官兵加入人民海軍,為新中國海防建設做出了貢獻。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福建是新中國的第八大將軍省,共有開國將軍83名,佔全國將帥總數的5.14%。其中有三位上將,人數雖少,卻是名氣很大——劉亞樓、楊成武和葉飛,劉亞樓是新中國的空軍司令員,葉飛是海軍司令員,三位上將海陸空齊全。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幾位福建籍的海軍將領,下面四位是,闕中一、蘇啟勝、盧仁燦、張宜步,他們全部來自福建永定

福建籍開國少將有71名,其中以海軍將領最為人所知。林遵(左上),福州市人,出身於海軍世家,曾在抗戰中帶領中國海軍僅存的佈雷隊打擊日寇,抗戰勝利後率太平和中業兩艦收復南沙群島,宣示主權,太平島和中業島即是林遵用兩艘軍艦的名字命名的。1949年4月23日,身為海防第二艦隊司令的林遵,率25艘艦艇,1200多名官兵在南京起義,加入人民解放軍,1955年成為開國少將。

張元培(右上),福建永定人,1955年授銜時即為海軍少將。1974年,張元培正在南海艦隊司令員任上,當時的南海艦隊是三大艦隊中實力最差的。張元培對南越當局可能的侵略非常警惕,一面向北京報告,一面調榆林基地副司令員魏鳴森率獵潛艇編隊增援永樂群島,這是西沙海戰能獲勝的重要前提。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今天的福建省,論GDP總量,在全國前十之列,這與福建人“愛拼才會贏”的文化多有聯繫。今天提到福建,很多人會想到隨便哪個地方都能找到的“沙縣小吃”,國內店面數量有兩萬多家,甚至在新加坡和塞班島上都有。能到離家千里甚至是萬里之遙的地方,憑一爿小店找到生路,乃至發家致富,確是海軍搖籃之地的民風——海軍,可不就得到遠離陸地的大洋上去拼麼?如果你有一個來自福建的合作伙伴,這將是一件幸事,因為你不用擔心的拼勁。

本文經軍武次位面(ID:junwu233)授權轉載。軍武次位面專注於高品質的趣味軍事科普。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授權。

他們還在閱讀

福建人在中国海军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