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下跌最高達60%,2019房價走勢將如何?

許凱倫


提起房價,很多人都是一聲嘆氣,房價越來越高,很多居民都買不起房子,所以每次房價的漲跌都會引起眾人的關注。前幾年,房價一直高歌猛進,國家也注意到這個問題,因此也採取了很多政策控制房價的增長。

2018年看來,似乎國家的一些政策似乎也有一些效果,今年我國很多個城市的房價都降了,據最新數據顯示,房價下跌最高達60%。個人認為2019年房價整體依然會繼續下跌,但是部分城市房價可能會有波動。



一,我國的空置房產非常多,很多房子都是房地產開發但賣不出去的,供大於求,賣房子的人多,但買房子的人少,房價太高,居民買不起,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發現租房子可能更加划算一些,降低對房子的購買,最後房地產商房子賣不出去,價格自然會降。



二, 房地產行業是一個與政府政策密切相關的行業,政府的政策比較寬鬆,房地產商拿地或者辦手續都比較的便利,但2019年國家依然會堅持控制房價,所以房價可能會繼續下跌。



三,2018年多個城市的房地產都下跌,很多房地產商也開始大量拋售房產,而一些手中持有多套房子的人則意識到房價只會越來越低,要乘機賣出去,這樣房子的供給增多,房價自然會下跌。



四,我國政府想徵收房產稅,對於投資房地產的人來說,稅負又會加重,所以他們中有一部分人會想把房子賣出去,房價也會下跌。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點個贊吧。當然你有不同的見解,也可以留下你的想法。歡迎關注我,將會為你帶來更多精彩文章。


小車說理財


房價下跌最高達60%,2019年房價走勢將如何。筆者認為,2019年的房價仍然會持續下跌,可能2019年房價下跌的幅度要比2018年還要大。為什麼呢?一是2019年的經濟轉型升級更加艱難,大量的上市公司及大小公司會賣房自救,目前光是上市公司持有和炒房資產就超過了萬億,大量的企業拋售房地產會加速房地產的下跌。

二是大量炒房者在2018年還在觀望,2019年看不希望後大量的炒房者會加入拋售房地產的隊伍,炒房者拋售的房產價值會有幾十萬億,隨著大量炒房者明白了炒房時代一去不復返,降價拋售成為了炒房者唯一出路。

三是中小地產商的自救拋售,2018年中小地產商最慘,總認為房價還能上漲,還在那硬撐,2019年房價下跌的趨勢更加清楚,大量的中小房地產商為了自救只有降價拋售,中小地產商手裡房產也有價值幾十萬億。

四是隨著房產稅的腳步越來越近,擁有多套房的人再也坐不住了,也會加入到拋售房產的隊伍,擁有多套房的人能拋售的房產價值也有幾十萬億。2019年房地產的拋售是一個比賽誰跑的快的時候,先降價拋售的人還有機會出逃,後降價拋售的人很難賣掉房子,在供大於求,賣房者多於買房者的情況下,2019年房價的下跌空間很大。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頭條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房價下跌高達60%,這只是極個別的現象,而從整體上分析,目前國內房價基本上保持平穩運行狀態,然而,對於2019年而言,估計還是要平穩的姿態運行,不排除局部地區的房價水平會加劇波動,但就目前而言,國內房價可能會以時間換空間的形式進行演繹,因為實質性的需求不減弱,本身的政策調控仍然抑制剛需需求,那麼也是繼續維持房價的運行姿態。對於房價的走勢根基,目前仍未有實質性的動搖。但是,對於國內高房價的現象,繼續往上會加速泡沫的膨脹,現有的平衡局面會得到打破。往下刺穿泡沫,恐怕引發局部系統風險,而從穩定性的角度出發,維持現有狀態或許也是最佳的局面。


郭施亮


謝謝提問。你可以假設一下,如果在北京一套房100萬的話,一個研究生需要多少年才能有100萬的首付款?大約30萬吧!但是,現在北京有100萬的一套房子嗎?

房價不但北京高,小地方也不低。據說有些縣級城市的房子,也要每平米6000元,而當地的工資才2000元左右。

房地產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經處於滿足狀態。也就是說,能夠住房,基本都有住房。住房條件不好的,都是低收入群體。這個群體處於溫飽狀態,是中國城市人口中的弱勢群體,就是房價減半,他們也無力購買。

所以,房地產的發展空間正在縮小,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所以,嚴控房價是對中國經濟的正確干預。

假如按照炒房客和地產商的邏輯,房價一直上漲,未來也是有價無市的利空局面。

中國絕對不會像資本主義國家那樣讓經濟失控的。

加上中國國家宏觀調控能力一直使用得當,所以,中國不會發生嚴重的房地產次貸危機的。

那種以為中國房地產暴跌或者暴漲的想法,完全違背中國政策層面的理念。

所以,2019年,中國房地產會繼續平穩發展的。這樣,局部地區受宏觀調控政策影響,會產生價格下調的可能,但是,幅度不會很大。經濟不是開玩笑,也不憑感情用事。

如果房地產暴跌,局面非常複雜,停產企業會很多,就業壓力大,銀行利率下降,老百姓沒有一人可以倖免。

所以,不論我們對房地產有多大不滿,經濟大局不利於暴跌。但是,房地產也進入了一個新艱難階段。

目前,經濟發展並不平衡,地區富裕不平衡,個人收入不平衡。

但是,我們已經處於一個高質量的發展時期。那麼,對房地產的需求也不是冷凍了,而是還會有新的更高質量的需求。除了一定的剛需,改善性的需求同樣存在。

過去二十年,非需求性的投機房地產需求,掩蓋了房地產的真正能量,現在,是研究地產發展最合理的時期。


千千千里馬


2019年房價走勢,城市依舊分化,呈現穩中有降的態勢、漲跌互現的格局。

1、炒房客的惡報來臨

燕京(廊坊)地區房價由去年漲至均價3.5萬元,至今下降到1.6萬元左右,跌幅達60%;無獨有偶,廈門房價與峰值相比,也下降30%,包括樓面價;以上都是炒房的惡果,炒房客炒買炒賣害人害己,如燕京炒房客判斷失誤,以為最高房價4萬元,在降到3萬元接盤,然而等來的不是房價上漲,而是連降至腰斬位置,被套或者割肉均虧損巨大。



2、房住不炒堅持調控不放鬆

10月份,統計數據顯示,樓市進入下行通道,銷售面積環比下降18%。一些專家、地產行業大佬在博鰲地產論壇年會上集體喊話,取消“5限”放鬆調控,針對類似謠言,新華社專門發文強調,調控不會半途而廢。從調控效果來看,一線和二線熱點城市,實行租售同權,擴大共有產權房、廉租房供應,確保市場供需平衡,北上廣深二手房價環比平均降幅0.3%,相比9月份降幅擴大0.1%;70城有10個二線城市房價環比下跌,下跌城市數量環比增多;三四線城市房價環比漲幅回落。



3、樓市穩預期不代表絕對橫盤

任志強說,今年全國土地流拍嚴重,明年有錢也買不到房,或者迎來報復性上漲。最近,北京、廣州已集中釋放土地供應,緩解市場壓力,防止產生新的供需矛盾。比如深圳推出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最近住宅商品房量價齊跌,在一線城市具有標杆作用。董藩教授說,沒有房地產救不了中國?咋一聽怪嚇人!仔細想想,中國經濟增長三駕馬車,出口、消費、投資增速下滑,前三個季度GDP增長分別是6.7%、6.6%、6.5,增速環比連降。

我國經濟由高增長向高質量發展,受到中美貿易戰和自身轉型的雙重壓力。假如明年經濟形勢難以好轉,房地產這把夜壺,也許還會有應急之用。樓市調控著眼於穩預期、穩地價、穩房價,大漲不利於實體經濟,大跌不利於經濟穩增長。

綜上,明年樓市繼續分化,房價有漲有跌。上半年延續調整,房價不會暴跌,下半年成交量放大趨向回暖,房價也不會大漲,樓市維穩主基調不會發生改變。


水宜說房


房價必跌,房價下跌已經成為必然趨勢,等到2019年,也就是明年,房價就會出現明顯的大幅度下跌。

眾所周知,房價過高一直成為我們老百姓所詬病的事情。常常會出現,一人買房,全家打工還貸的情況。房子的價格那麼高?難道是因為房子本身的價值嗎?

其實並不是的,房子價格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開發商和炒房客的合謀。在利益面前,他們似乎考慮不了太多,一味地抬高房價,讓我們老百姓接盤。

但是,因果報應自有循環,現在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了有價無市的情況,簡單點說,就是不論新房還是就舊房都沒有成交量了,價格掛在那兒,有人買嗎?這件事,想必賣房的人最清楚

那麼,怎麼判斷,樓市有沒有成交量呢?

第一,看售樓處門口的人流量,也許剛開盤會請人排隊,但是不會天天請,月月請,只要幾天一觀察,就知道實情了。

第二,看與房地產相關的產業,比如房地產中介。最近,各地多家中介陸續關門,難道是因為生意太好關門的嗎?顯然不是。

第三,用邏輯分析,現在有錢的人早就買了房,沒錢的人根本就買不起房,首付都拿不出來,怎麼買?

房價,最終還是會逃不過市場的規律,當交易量大幅度下跌的時候,離價格暴跌也就不遠了。


陳家名士


房價不會回落,只可能緩慢上漲。也符合國情。符合和房產相關的單位,機構,個人的利益。到目前為止,中國房地產發展有些畸形。在這種情況下,房價回落。將導致房地產衰退。大量和建築有關的工人失業。和房地產相關的上下游企業倒閉歇業。這種後果是可怕的。中國的房地產存在泡沫,但不敢讓其破裂。前車之鑑,有日本的房產泡沫,造成了將近20年的經濟蕭條。中國的經濟基數太大,承擔不起這樣的損失。如果房地產泡沫破裂,相信人民幣狂貶,個人而言,我不希望房價回落。房價緩慢上漲,或許還可走出困境。



廢品哥看社會


高房價透支老百姓消費能力,對社會危害極大,到2020年中,房價必定下跌60%以上,不降到位,堅決不買,現在房價虛高的離譜,誰買誰倒黴。


理性看世態


房價下跌最高達60%,2019房價走勢將如何?

今天看到網友提出房價下跌最高達到了60%,2019年房價走勢將如何的問題。帶著這個問題查閱了一些資料,房價下跌60%不是危言聳聽,局部地區確實已經發生。2017年6月,燕郊全面限購,受政策影響,住宅交易開始轉冷。不少樓盤從最高點3.5萬元/平米,跌至目前1.5萬/平,縮水超6成,跌幅超過60%。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下跌只是在特定政策下的局部地區。從全國的形式來看,房價上漲格局已經發生巨大變化,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政策理念已經出現成效,各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兩極分化比較嚴重。之前漲幅較大的一線城市和熱點城市房價以穩定為主。由於一線城市密集的調控政策及高昂的房價,投資客轉戰到部分價格低估的二線城市,導致2018年初部分二線城市房價出現較高漲幅,其中西安、昆明、長沙、鄭州、濟南等城市漲幅都超過10%以上。三、四線城市收到棚改貨幣化的影響,2018年上半年出現暴漲行情,國家統計局數據三四線城市房價同比上漲7.0%,這個數據還很是溫和,如果看中介的統計數據,很多三四線城市過去一年的房價漲幅普遍在20%以上,比如泉州上漲25%、安慶上漲21%。

2018年一線城市房價以穩定為主,部分城市出現小幅下跌。二線城市出現分化,整體以穩定為主,部分熱點城市出現超過10%的漲幅。三四線城市普遍出現較大漲幅。從2018年全國房地產房價可以看出,目前從政策上看,保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的發展,建立長效機制成為主要基調,因此房地產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總體將保持平穩態勢,不會出現暴漲的情況。尤其當下的市場調控是非常嚴格的。房價過高通過調控穩定價格,房價低估的地方根據拉動內需的需要,允許適當漲幅。漲幅出現過度地區進行及時精準調控穩定房價。種種跡象表明國家對房價的態度很明瞭,精準調控、穩定為主。

房地產業仍然是社會發展的支柱性產業,雖然有各項調控政策來控制房價,但是說控制房價漲幅過快,保持房價平穩發展。房價出現大的浮動,不管是上漲或是下跌,對社會經濟的穩定平穩發展都是毀滅性的打擊。這是穩定和諧的社會不能承受的。

根據以上的觀點,我們可以判斷2019年的房價絕對不可能像你想象中那樣崩盤。你不要和我舉日本、香港的例子。我們的國情不同,我們的經濟體系從來就不是純粹的市場經濟,我們有區別全世界所有國家國情,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我們戰勝一切經濟危機的法寶。

2019年的房地產市場,在“房住不炒”的論調指導下。調控政策只會延續2018年保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的發展,一段時間內總體將保持平穩態勢。我對2019年的房地產價格進行如下的研判:一線城市房價繼續保持穩定態勢 ,如個別城市房價出現上漲或下跌,都會精準的出臺調控政策進行精準調控。二線城市的調控節奏和一線城市保持一致,針對2018年度漲幅較大的個別熱點城市,會適度出臺精準調控政策,控制房價過快上漲,近期漲幅過快的熱點城市,房價會有小幅的下調。針對2018年度三、四線城市房價漲幅過大,國家及時叫停“棚改貨幣化”,隨著本輪棚改紅利接近尾聲,房價也會趨於平穩。之前有炒房團爆炒過的三、四線熱點城市,房價會有一定幅度的下調。畢竟一個三、四線城市拿著三四千的工資住著10000多元的房價。這個是嚴重背離市場規律的。一些房地產起步較晚的四、五線城市,在春節返鄉客購房這波行情推動下,2019年初還有有部分漲幅。到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全國範圍房地產價格趨於平穩小幅震盪態勢。在“分類調控、因城施策”的總體調控思路下,對於過熱城市,如果房價出現過快上漲情形,政策調控極有可能會再度收緊。

未來怎麼判斷你所在城市的房價是下跌還是上漲?更多是要認真解讀“分類調控、因城施策”的調控思路”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你所在城市過去2、3年的房價漲幅情況,結合本地經濟發展,人口因素,市場供求狀況,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情況去判斷。

房地產的區域性屬性,決定了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特點,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房價。未來房價何去何從,不能一概而論,因地制宜,因時而異才是判斷的標準。


哈哥說房


房價下跌60%,將成為常態,越來越多的城市,會加入房價大跌的行列。

首先,中國的房地產不存在剛需,只有壟斷。住房商品化就是住房壟斷化,只允許開發商建房賣房,這當然不是市場機制。就像古代的鹽商,即使海水是無限供給,可鹽價卻是天價,朝廷從鹽中抽重稅,官員納賄,鹽商富可敵國,跟21世紀的今天一模一樣。

其次,房地產已經是中國經濟體系中巨大的腫瘤。很多人認為房地產不能倒,因為相關產業太多,相關人員太多,佔經濟比重太大,這些人需要摸摸良心問問自己:這正常嗎?正是房地產行業侵佔資源太多,浪費了巨大的人力資源,中國經濟才面臨巨大困境。再無恥的人,比如任老闆,也不能否認高房租扼殺中小企業,高房價打壓實體經濟,高人員工資讓生產線搬離中國,深圳5萬以上的房價,兩三千工資可能有人做事嗎?

房產,作為社會經濟的一部分,應有它自己的位置,現在房產明顯已經膨脹到非常不適的體量了,房價大跌,普遍大跌,才能讓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同時也是讓房產自身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