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這麼多的石油和天然氣,為什麼不能自給,還要進口?

簡單258854392


自從二次工業革命的化學工業的興起以及內燃機的橫空出世,讓石油這一當時還籍籍無名的液體,開始成為世界政治舞臺上的一個小配角。隨著科技的發展,石油也開始在國家的能源,農業,工業方面開始大顯身手,隨之而來石油也愈加受到各國重視。

而我國作為一個自然資源豐富的大國,自然也擁有一定數量的油田,那麼為什麼不能自給,還要進口呢?

首先,我國的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大概在35億噸左右,天然氣在5.44億立方米左右,位居世界前列。考慮到國情,總體來說,自給自足是可以的。

但是,今天的我國作為世界工廠,為全世界製造物美價廉的產品,自然需要足夠的礦產,工業原料去維持,這樣一來作為工業血液的石油供應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單憑中國自身的石油儲量必定滿足不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能源及原料需要。

自己的油不夠,那就買其他人的唄。於是我國政府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從沙特,阿聯酋這些中東油氣大國購進了大量石油,除此之外還從老毛子也簽署了修建油氣管道的合同,開始準備向我國供應油氣。

另外,石油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出於國家安全考慮,不能讓這些自己的石油,天然氣都浪費在他人身上。和平年代,我們可以通過進口各大產油國的石油運轉,一旦發生與他國發生戰爭,這些石油來源很可能因為政治形勢的變化而喪失。而石油的重要性恰恰在戰爭中最易凸顯出來,以二戰的德軍為例,僅僅1941年,元首的全部石油消費量為892.9萬噸,之後隨著蘇德戰爭的爆發,直接使德軍的石油供應能力達到極限,之後由於英美的戰略轟炸,使得石油無法正常供應前線,使得德軍至始至終無法戰勝蘇軍,直至蘇軍反攻,打進柏林,元首始終是在缺油狀態。在機械化,信息化部隊的今天,戰爭的耗油量會是之前的數十,數百倍。儘管現在國家有石油的戰略儲備,但是也只是在短期內足夠使用,一旦戰爭拖到後面,那麼僅憑石油的儲備就無法滿足戰爭的需要,這點在二戰中的日德兩軍身上得到了印證。

反之,美蘇兩國憑藉在洛杉磯巴庫秋明油田的豐富石油儲量(尤其是美帝),為盟軍的龐大的能源需要提供了充足的油量保障,為盟軍最終取得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兵說


從大道理上講,資源是稀缺的,所以必須合理配置。

中國確實有很多的石油和天然氣,但這些石油與天然氣滿足不了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需求,也滿足不了人們日益提高到生活水平需要,所以必須進口。這是常識,也是規律。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剩餘儲量為257億桶,摺合僅37億噸。這樣的數字,在世界上排名第十三位。如果單純從數量上來看,中國石油儲量不算少了,放在隨便一個國家,比如韓國、新西蘭等,都是絕對牛逼。但放在中國就不一樣。

首先是我們國家人口多。無限逼近14億人口,平均一下,其實沒多少。

其次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我們國家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生產基地。這是需要海量的石油來滿足市場需要。包括石油本身的需求,以及上下游產品的需求等。龐大的需求,讓國內有限的生產,滿足不了,那麼就必須進口石油。

第三,儲量不等於現實產量。儲量是未來可以開發的資源,並不是立即就能轉化為現實產量的東西。

第四,中國石油儲量分佈不均衡。國內的石油,主要分佈在東北、西北地區,還有就是不斷增長的海洋石油。但目前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集中在東南沿海,需求量最大的也是東南沿海。從國際上進口石油,不但成本更低,而且更便捷。海運的價格,比陸運到價格,不可同日而語。

最後,既然現在能夠從國際上進口價格較為低廉的石油,那麼國內的儲量可以慢慢開發,給後代子孫留一點資源,有助於國家、民族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助於受到其他國家威脅時候,我們能夠撐過去。


波士財經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剩餘儲量為257億桶,摺合僅37億噸。這樣的數字,在世界上排名第十三位。如果單純從數量上來看,中國石油儲量不算少了,放在隨便一箇中小國家,比如韓國、新西蘭等,都是絕對牛逼。但放在中國就不一樣,因為中國有近14億人口,分攤到每個人身上就不一樣了。

拿目前情況來看,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也開始驟然放大,所以,中國在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之後,今年又一舉超越日本,成為世界頭號進口天燃氣的國家。現在問題來了,中國為啥有這麼多石油和天然氣儲備,卻還要大量依賴出口呢?我們歸納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我國產油量低,但需求量大,日產量滿足不了每日消費需求,所以只能靠進口。我國的石油產量僅384.6萬桶/日,無法滿足國內1280萬桶/日的消費量。而隨著國內需求越來越來多,石油產量增速卻跟不上來,這個缺口只能靠進口石油來補。2006年至2016年期間,我國的石油產量保持在0.8%的年均增速,遠低於5.2%的消費需求的年增速。

第二,中國石油儲量分佈不均衡,而且開採需要大量的投時間和金錢成本。中國的石油主要分佈在東北、西北地區,要麼就是海洋石油,而這些地區氣候環境惡劣,勘探難度大,投入費用高,也無法開採出優質原油,因為國內原油品質並不好,石油含碳量重,這會大幅增加煉油成本。所以,我國一些油企甚至還出海去投資和開發油田,因為國外油田開採難度小,原油開採的品質高。

第三,我國原油開採地區分佈在偏遠區域,而經濟發達地區主要是沿海地區,從西北、東北地區把石油運輸過來成本過於高昂,還不如通過進口原油方式,目前海運的價格更便宜、更便捷,乃是沿海各地的首選。

第四,現在國外進口原油性價比最高,所以國內油企主要以進口進口原油為主,而國內的石油儲量分佈不均,開發成本高,可以留給子孫後代慢慢去開發,這樣也有利於國家、民族的可持續發展,因為一旦進口原油被別國卡住了,那西北地區的原油就可以馬上開採出來,以應付不時之需。

再講一下天然氣,天然氣供不應求,也是屬於需求增長過快,供應能力跟不上來。本來一到冬天我國北方地區就要大量使用天然氣,而現在我們國家為了環境清潔,減少霧霾天氣,正在加快推進“煤改氣”工程,這樣原來用煤的家庭和企業,現在也改成消費起天然氣來了,那天然氣的消費需求驟然上漲,更多依賴於進口也不奇怪。


不執著財經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區分石油天然氣儲量和可採儲量的概念。

通俗的說,石油天然氣儲量就是一個國家地下或海底擁有的石油天然氣總量。然而,一個國家擁有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並不意味著現階段都能開採出來。

一方面,石油天然氣開發需要技術裝備作支撐,如果缺乏過硬的技術裝備,儲量再多也難以開發出來;另一方面,不同國家的石油天然氣儲量構造不一樣,有些國家油藏氣藏品質比較好,比較容易開發,也有一些國家油藏氣藏品質相對差些,相對難以開發,這就需要綜合考慮勘探開發的成本收益。

比如,一個油田開發成本約合70美元/桶,而當前的國際油價是60美元/桶,這意味著與其自己開採,不如從國際市場上買,否則,每開採一桶反而虧10美元。這說明,只有開採成本低於國際油價時,油田才會產生商業價值,才能給企業帶來收入,否則,即使儲量再大,也不能變成產量。

相對而言,我國石油天然氣儲量確實很大,但是有些油田氣田開採成本比較高,而我國經濟總量較大,經濟發展需要大量能源作保障,所以,我國一方面開採綜合成本較低的油田和氣田實現部分自給,另一方面進口一些油氣滿足國內其他需求。

未來,隨著技術裝備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油田氣田將會成為開採可能。


經濟好望角


謝謝,前不久,我已回答過類似的問題!

2015年我國完成了最新一輪的油氣資源潛力評價,此評價結果顯示,我國目前總體的石油資源總量達到1257億噸,可開採量達到了301億噸,已探明儲量34.3億噸左右,佔全球儲量的1.01%,已探明儲量在世界上排名第14位。


再來看看我國目前的石油產量,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原油產量為1.98億噸。而2017年世界石油產量排行中,美國的石油產量為每日1500萬桶,佔世界石油產量第一名,其次是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加拿大、中國、伊朗、伊拉克、阿聯酋、巴西和科威特。



雖說我國的產量在世界上排名靠前,為什麼不能自給自足,還要進口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開採技術落後,開採成本高。中國目前發現的油田數挺多,但實際進行開採的極少,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的石油開採成本很高,我國一桶原油的開採成本在50美元左右,而中東國家的成本大多在一桶10美元左右。



第二,國內需求呈上升態勢,近6年來,我國原油消費缺口從2.5億噸增加到3.58億噸,對外依存度從55.2%上升到65.5% ,從需求端來看,中國是全球原油市場的大買家,原油進口需求依然很強勁,2017年原油進口量遠超過去5年均值,達到了800-950萬桶/日的水平。



第三,源於地緣政治的複雜性,為了提升我國的石油抗風險能力,合理的解決供需問題,慮到石油戰略儲備的長遠利益,我國目前依然提倡石油以進口為主,而國內只是在有計劃性地進行開採工作,隨著國家新能源戰略的興起,國內石油的產量會進一步降低,到時候,進口量估計也會開始回落。


吾是一個傳奇


從世界範圍來說,我國的石油儲量並不高。根據國土資源部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全國石油累計探明地質儲量381.02億噸,剩餘技術可採儲量35.01億噸,剩餘經濟可採儲量25.36億噸。

那我國這點石油儲量可以開開採多久呢?2010年以來,我國石油開採量穩定在2億噸以上。按照這個開採速度,現有的剩餘技術可採儲量35.01億隻夠開採17年!

並且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石油的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2017年中國汽車銷量2887.89萬輛,連續9年蟬聯全球第一。不用幾年,3000萬、4000萬的銷量就會到來,二新能源車的銷量畢竟比重不高,大部分汽車都還是傳統能源汽車,對石油的消費量將步步提升。

2017年我國原油產量為19150萬噸,已經比前幾年2億噸的產量有小幅下降。這麼解決我國的能源短缺,尤其是石油短缺問題?目前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進口。

2017年,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全年進口原油41957萬噸,同比增長10.1%,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進口量是是自產原油的2.2倍。全年石油供給量(自產+進口)合計61107萬噸,其中進口占比68.7%。也就是說,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高達68.7%。在2015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首次達到60%,才兩年的時間就上升到68.7%,按照這個速度,2020年這個比重將接近80%,絕大部分以來國外供給。

石油進口已經成為我國第二大進口水平,僅次於集成電路(芯片)。2017年全年石油進口金額11003億元,佔我國進口金額比重約為8.8%。


紅谷新視界


這些東西,我們還得多學學日本。當然是學好的方面。

不管石油也好,天然氣也罷,各種礦產資源都屬於不可再生資源。越用越少的。這些資源不管對哪個國家都是重要的戰略儲備。能進口當然進口。

日本屬於一個資源匱乏國,但是對資源這一塊,人家頭腦就比較好用,石油人工儲備世界第一,為啥儲備那麼多?



利於本國,利於長遠發展。自己沒有,要是哪天人家不賣了,自己不至於被動。再有,隨著開採深入,肯定越來越少,要是沒有其它能源代替,絕對價格指不定哪天就會飆升,現在儲備便宜。等哪天匱乏到石油出口大國都沒油出口,我有油啊,要用,拿錢來。到那時估計就不是這個價了。人家有點類似做生意。


所以不管天燃氣也好,礦產也好,石油也好,這些不可再生東西,能先不用自己的就不用,要是先把自己的用沒有了,要用時花錢不說,還要看別人嘴臉,人家願意賣就賣,不願意賣能咋地。


豆丁科學


既去年拿下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之後,今年我國一舉超越日本,成為世界頭號天然氣進口國。油氣進口量的劇增,足以反映我國的經濟不斷向好。不過,有部分網友提出,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為什麼不自己開採,這樣還能帶動國內的油氣產業發展。實際上,儘管我國油氣儲量豐富,但受技術及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制約,油氣產量無法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龐大消費需求。

1、胃口驚人!消費量是產量的3倍,我國被迫進口海外油

據2018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的數據,我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高達257億桶,佔全球儲量的1.5%(俄羅斯為6.3%),但我國的石油產量僅384.6萬桶/日,遠低於俄羅斯和沙特千萬桶/日的產量,也無法滿足高達1280萬桶/日的消費量。而且,隨著消費和產量增速差距越拉越大,我國石油供需的矛盾也將愈發突出。年鑑顯示,2006年至2016年期間,我國的石油產量保持0.8%的年均增速,遠低於石油消費量5.2%的年均增速。

目前,我國存在大量未經開發的油田,但大多處於複雜的地理環境,具有成藏機理複雜、勘探難度大的不利特點。其次,發現油田並不等於就能開採油田,開採油田的工作和工序相當複雜和冗長,不同油田所適合的開採方式也不盡相同,這意味著開採本國油田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不難發現,近年來我國油企紛紛“出海”投資和開發油田,就是因為國外油田開採難度小,投資回報高。

2、開採成本比進口還高,油田開採何時“遍地開花”?

此外,我國的石油開採技術相對落後,石油開採成本明顯高於世界其他主要石油出口國,也是限制我國油田開採的重要原因。不僅如此,國內的原油品質沒有中東產油國好,會增加煉油成本。一般來說,石油可以分成輕質、中質和重質,越“重”的石油含碳較多,分離成本較高。這樣算下來,還不如進口石油來得划算,還有助於保護本國的油田。

大量進口石油也是為了滿足我國建立石油儲備庫的戰略要求,這對於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國際公認的安全石油戰略儲備是90天,據金聯創數據顯示,美國和日本的儲備量約為150天,德國為100天。而據多方測算,中國原油儲備只相當於不足40天的石油淨進口量,離2020年儲備量滿足100天的消費需求,仍然任重道遠。因此,中國加大石油進口迫在眉睫。

3、天然氣供不應求,能源進口多元化成關鍵

與石油類似,我國的天然氣產量也無法滿足日常供應,無奈之下才選擇進口。據官方統計,2017年1月~9月,我國天然氣總消費量為1677億立方米,同期增長18.40%;而天然氣總產量為1088億立方米,增長10.8%。而且,隨著我國加快推進“煤改氣”,天然氣需求的缺口將進一步擴大,未來所需進口的天然氣將會更多。

不得不說,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買家,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國內不斷增長的經濟需求,另一方面是為了適應我國油氣開發的窘境。由於我國對外能源依賴度將不斷提高,當務之急還是要實現油氣進口渠道的多元化,避免經濟發展受制於人。


金十數據


很簡單,中國如果滿負荷開採石油和天然氣,不能說完全自給自足,缺口不會很大,具體多大不是我們老百姓能知道的,這要問國家能源部和統計局!但是為什麼還要進口,大致原因我個人認為是三點:1.開採成本,現如今很多發現的油田和天然氣田開發開採成本過高,甚至高於購買價,買別人的也可以增加國家間的經貿往來,讓別人想賺你錢而不敢輕易得罪你,(個人很反感說買別人東西就是交保護費,中國現在沒必要向任何人交保護費)2.國家現在對不可再生資源實行保護性開採甚至有些特種資源被靜止開採或者是自供開採(就是我們自己用多少就開採多少,如稀土,現在已經開始實行緩慢收縮出口)也可說使戰略儲備)3.我們不缺錢,特別是美元,如果我們一味的自產而不動用美元儲備來換回資源儲備。美元會越來越多,這樣會被別人留口實,貿易順差太大,而且人民幣購買力強大勢必會升值,匯率的差價會大量流失,還不如過購買點實用的,即使是用不了,放油桶裡都沒關係!


棠爸


首先說說石油,因為我國開採技術比西方國家落後將近百年,落後的開採技術造成開採成本高於國際原油價,這樣貼本的買賣換誰也不會去做的。因此我國為了節約成本只能留取少量開採,從國外進口石油供國內使用。

第二天然氣,我國的確有很多氣田,但是近幾年尤其是今年全國各地冬天鬧的“氣荒”,我們已經感受到天然氣供應短缺。由於我國天然氣使用量不斷增加,對外依賴度不斷提高,迫使我國從西方等國家進口天然氣來解決問題。



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國家一定會擺脫進口的局面,像中國製造一樣走向全世界。謝謝,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今天是年三十祝大家2018生活蒸蒸日上,工作順利,老婆越來越漂亮,孩子個個都上清華北大!朋友們加油!加油!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