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羊毛”的興衰之路

來源 | P2P觀察

作者 | 觀察君

“羊毛”不是興於P2P,卻對P2P行業有重要影響,甚至可以通過P2P行業的“羊毛髮展史”來了解P2P行業的發展進程。

網貸行業2007年進入中國,2013年進入全民普及,開始快速發展的階段,P2P行業的“羊毛”從2013年左右興起。

網貸行業最開始的“羊毛”是一些小額現金紅包等小福利,一方面可以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補充平臺的現金流。

漸漸地,網貸行業的“羊毛”發展成了有專門薅平臺羊毛的“羊毛黨”;有專門以秒標來吸引“羊毛黨”的詐騙平臺;有專門推廣羊毛的“羊頭”……

P2P行業“羊毛”的興衰之路,從側面印證了P2P行業的發展。

P2P“羊毛”的興衰之路

01

從全民薅羊毛到一夜崩塌

小福利能吸引一些人,當大家都有小福利的時候,就會有人開始期待大福利,P2P行業的“羊毛”也經歷了從小活動發展為全民薅羊毛的過程。

“今天上車,返現XXX”、“平臺急需流量,要薅羊毛的來”、“平臺週年活動,羊毛大放送,敢的來”……在羊毛群,這些內容都是常見的,“羊毛”從剛剛興起,到普及到眾多出借人,“羊頭”在這中間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2015年開始,行業的“羊毛”發生了一些變化,而讓P2P行業“羊毛”有重大變化的,分別是以下幾個轉折點。

一是CPS廣告公司敏感的發現這行的商機,大量介入並且主動聯繫平臺發展客戶,導致出羊毛的P2P平臺越來越多,而羊毛黨也開始專業化,開新賬號→按要求投資→獲取返利,流水線般純熟的操作,讓平臺在短時間內就能看到顯著的推廣效果。

隨著需求越來越大,大額、渠道返、復投等模式流行起來,羊毛逐漸從小眾變成了大眾,投網貸的出借人對“羊毛”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二是幾個平臺率先推出了渠道大額返現,直接跨過了抵制組團的紅線,開闢了高息吸金的新路,拉高了行業的獲客成本。由此之後,網貸平臺大額吸金再無被指責的顧慮。

三是知名P2P平臺開始公然通過出大額羊毛的方式來獲客,終於引起其他平臺紛紛效仿,讓一些純投資人也有了去嘗試薅羊毛提升收益的想法。

全民薅羊毛的局面,由此形成。

現在,我們可以說,投網貸平臺的出借人幾乎都薅過平臺的羊毛,無論多少。

“羊毛”發放也有不同的形式,一種是平臺通過“羊頭”來推送,另一種是平臺自主操作,通過官網或APP直接將福利發放給用戶。

不管是哪一種方式,很多人都會因為收益可觀而伸手薅一把。

在“羊毛”發展的高潮時期,很多人為此狂歡,但是大家都忘記了思考一個問題,這麼高的返利,究竟是用什麼來覆蓋的?

實際上,從2015年底開始,行業的“羊毛”一邊發展,一邊洗牌。

2015年底,一批高大上背景包裝+超高收益模式的P2P平臺接連出事,這種模式後來也有,但經歷了2018年的風險爆發期,基本上被市場清理掉了。

2016年底,由於第三方返利平臺不經篩選,誇大宣傳,導致一批詐騙平臺做羊毛推廣後即關門跑路,引發了依靠羊毛獲取資金的平臺連鎖暴雷。

2017年中旬,開始有以羊毛為主的平臺撐不住了,監管逐步明確,在合規進程上,很多羊毛平臺的矛盾點暴露出來,緊接著,羊毛平臺的倒閉潮來了。

“羊毛”是從一些小福利發展起來的,到最後全民薅羊毛,到經歷行業的洗禮,問題積累起來要很長時間,爆發後,也需要很長時間來消化。

02

出借人薅平臺,誰薅了出借人?

從表面來看,往往都是出借人在薅平臺的羊毛,實際上,也有不少出借人被薅。

是誰在薅出借人呢?

在P2P行業“羊毛”的發展過程中,催生了一個特殊產物——“羊頭”

羊頭其實是帶領出借人穿梭在各個平臺薅羊毛的人,這些人裡面,有那種替出借人先踩雷的,但太少了,大部分都是,把出借人拉進無良平臺設定好的圈套,而羊頭自己從另一個出口逃生,他們才是薅出借人的關鍵一步。

羊頭的操作手法,等出借人走到維權哪一步,就非常明瞭了。前兩年羊頭隨著P2P的野蠻成長而瘋狂發展,處在了風口上,趁風賺了不少。

羊頭會有一些群,有什麼羊毛信息都會通過群消息來推廣。

P2P“羊毛”的興衰之路

“你還在猶豫,別人已經薅完羊毛離場了。”

“正常收益10%你看不上,薅羊毛收益20%你又不敢。”

“現在有機會不薅,沒有羊毛又來一直問。”

這些話語在羊毛群裡也很常見,很多出借人因此走進被薅的圈套裡。

此外,還有一部分出借人,在主動尋找“羊頭”,他們大多數都希望過上,拿著10萬本金,輕鬆月入過萬的生活。

這一類出借人,是羊頭們最喜歡的,因為可以不用承擔心理壓力,大家都是衝著羊毛來的,能不能安全薅到手,要看“運氣”。

恰好,這一類出借人也是最容易被薅的,他們往往不夠重視風險,把錢砸在薅羊毛上的人,也不少。

“我要退群了,已經薅的一毛不剩了,沒有這個享福的命,還是老老實實搬磚好了。”

寫在最後:

P2P行業在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很多“產業”發發展,“薅羊毛大軍”只是其中的一種。

當前行業監管越來越明確,很多平臺降低收益以求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刻。出借人裡面,有嘆息沒有羊毛可薅的,也有表示有羊毛也不敢薅的。

被薅羊毛致死的平臺,能不能成為剩下這些平臺的前車之鑑?

被羊頭收割的出借人,能不能成為接下來出借人的前車之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