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仁斌
我認為劉備白帝城託孤是最坑的!
劉備白帝城託孤,綁架了諸葛亮,埋沒了劉禪,葬送了蜀漢的前途和命運。
白帝城託孤,是《三國演義》裡劉備被東吳大敗之後,在白帝城被病危,將兒子劉禪託付給諸葛亮的故事。歷史上劉備是在永安這個地方託孤的。
一、劉備道德綁架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國志》中記載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難道劉備真的想把蜀漢的基業送給諸葛亮嗎?當然不是。這是因為劉備已經把諸葛亮摸透了。他知道諸葛亮對自己忠心耿耿,並且責任心強,只要把蜀漢的基業託付給他,肯定能夠盡心盡責的扶持。並且蜀漢還有很多對劉備忠心耿耿的臣子。萬一諸葛亮有異心,他的那些臣子也不會放過的。
諸葛亮是怎麼回答的呢?“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司馬懿通過細作知道諸葛亮早起晚睡,事必躬親,少食少寢,都斷言“諸葛孔明進食少而事務煩,他還能活多久呢!”
由此可知,諸葛亮負責到了什麼程度。也可以知道,諸葛亮萬事求穩,北伐一次次失敗的原因。
託孤前,諸葛亮是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託孤後,事必躬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以說,劉備託孤後,諸葛亮的命運就註定了。
二、劉備過分溺愛劉禪,此間樂,不思蜀也
說起劉禪,人們都會想起一句話:“扶不起的阿斗”。那劉禪真的扶不去嗎?為什麼付不起?
看看諸葛亮剛去世的時候,劉禪獨掌朝政,可以說,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不說劉禪治理的多好,多麼井井有條,但是也沒有出什麼大亂子,甚至還招降了一支羌胡。身為一個不掌權的皇帝,能做到這樣,可以說是天資聰慧、天賦異稟的,如果能夠得到培養,未必不能一統三國,成就一代明君,只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在劉禪執政後期,寵信宦官黃皓,導致朝政混亂。在鄧艾偷渡成都時,沒有堅決抵抗。甚至在姜維率眾將鍾會十餘萬大軍擋在劍閣,五子北地王劉諶因不能背城一戰、殺妻殺子後自殺,南中監軍霍弋請求帶兵守衛成都的情況下,選擇了投降。
縱觀劉禪的一生,就跟草莽英雄一樣,前期碌碌無為,等到風雲突變,揭竿而起,意氣風發,可以橫掃半壁江山,到後期,就昏庸無能,導致起義失敗。
三、劉備白帝城託孤,逼死了諸葛亮,荒廢了劉禪,葬送了蜀漢政權
劉備託孤後,諸葛亮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馬虎,將整個蜀漢的命運扛在自己的肩上,不敢有絲毫懈怠和馬虎。所以諸葛亮六出祁山,都是興堂堂正正之師,不許魏延出“奇兵”。兵法以正合以奇勝,以弱國而興堂堂正正之師北伐,面對國力最強的魏國,當然是次次失敗。越是失敗,諸葛亮就越是逼迫自己,更加勤懇,直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巨嬰”劉禪,也許不是傳說中的“扶不起的阿斗”,但是沒有得到皇室繼承人的培養,登基後又有諸葛亮怎樣的全能型人才掌權,偏偏還是個“工作狂”,劉禪的成長可想而知,這也可以理解劉禪一面對戰場就想投降了。
我是春秋百曉生,與大家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敬請期待!
春秋百曉生
蘇秦在齊國被刺殺,他臨死前向齊王獻了最後一條計策,擒殺了刺殺他的四個刺客。
蘇秦身披六國相印,在諸侯面前縱橫捭闔,但是也得罪了不少人。結果就有人派刺客刺殺蘇秦,但是沒有當場斃命。蘇秦在臨死前對來探望他的齊王獻上一條計策,可以令刺客自投羅網。
齊王按照蘇秦的計策,把蘇秦五馬分屍,然後宣佈蘇秦是奸細,要重賞刺殺蘇秦的義士一千金。後來刺客果然上當,來了四個都說是自己親手殺了蘇秦。
齊王還煞有介事的問那這一千金,你們四個怎麼分呢。沒想到這四個刺客倒也爽快,我們四個可以平分吧,每人二百五。齊王當場就下令把這四個二百五殺了。這就是二百五的由來。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蘇秦在齊國那麼長時間就是為了離間齊國,膨脹齊王,讓齊國差點亡國。這才是他臨死前最坑人的。
漁耕樵讀
歷史上臨死還作妖,害人害己的很多,天王洪秀全就是一例。
1862年,湘軍圍攻南京城,忠王李秀成建議洪秀全離南京城,到別處另立“天國”。洪秀全早已習慣了紙醉金迷,失去了當初艱苦奮鬥的精神。他對李秀成說“我在天國為王是天父天兄的旨意,清妖能奈我何?你若出城就去吧,我是不會離開天京的!”說的李秀成無可奈何,李秀成又做了最後的努力,提出城內糧食短缺,不夠軍用。洪秀全對此早有考慮,他下詔說:“合城俱食甜露,可以養生”。 所謂“甜露”實際上就是地上各種野草。為了鼓舞人心,洪秀全身先士卒,每天都吃野草直到後來中毒。
中毒後,洪秀全拒絕接受治療,1864年6月,終於堅持不下去。臨死前,洪秀全對左右大將說:“大家放心,我這是要去天堂,向天父天兄借天兵,用不了多久天兵就會下凡保衛天京,清軍必敗。”然而2個月後,天兵沒來,湘軍倒是殺進城了。南京城被攻破後,湘軍在宮女的指引下,將洪秀全的屍體挖出挫骨揚灰。
顧前史而言今
這讓我想起了魏文帝曹丕臨死前說的話。曹丕臨死前,對著太子曹叡(甄姬之子)說,這裡的三個大臣,都是忠臣,可以絕對信任。老爹臨死前安排幾個大臣輔佐新皇帝,這是沒有問題的。劉備臨死前也讓劉禪向侍奉父親一樣對待諸葛亮。
但曹丕安排的那三個人是有問題的。這三個輔政大臣是誰呢?分別是曹真、陳群和司馬懿。
最後的結果,就是司馬懿在魏明帝時代繼續被重用。他掌握了魏國最精銳的關中兵團,用這支兵馬跟諸葛亮多次對抗。魏明帝臨終前,又再次任命司馬懿和曹爽為輔政大臣。
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司馬懿發動政變,殺死了曹爽等人,並控制了曹魏政權。
曹丕也實在是認人不準。他結識了司馬懿十幾年,卻沒想到,司馬懿不是忠臣,而是大奸臣。臨死前還告訴太子要絕對信任司馬懿,實在是坑人啊!
國史拾遺
那自然是方孝孺了。他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臨死都要坑人的人多得很,但這些人都是故意坑人的比如腹黑到家的蘇秦,蘇秦一生致力於“坑齊”大業,把齊國賣了齊國還替他數票子。最後在齊國遇刺,刺客跑了。他不說趕緊再試試搶救一把,反而要求齊王以“幫助燕國在齊國從事反間活動”為名,把他車裂,然後佈告懸賞500金尋找行刺之人,誘使這刺客,最後這兩個刺客果然來領賞了,一人領了二百五後,就把這倆二百五給殺了替蘇秦報了仇。給世間貢獻了個二百五的光榮稱呼。這一切都是蘇秦故意的。有很強的目的性和深深的套路。而方孝孺可不一樣。
靖難之役之後,燕王朱棣終於篡位成功。這時草擬即位詔書的任務就落到了俘虜方孝孺的身上。因為他是反對朱棣的人中影響力最大的,如果他能起草詔書,自然再好不過。但是當然方孝孺不同意,他穿著孝服在殿上為死去的建文帝大哭,痛斥朱棣篡位的行徑,不僅不起草詔書還在詔書上寫下“燕賊篡位”,把朱棣氣個半死。朱棣大怒威脅他說:“你就不怕我誅你九族嗎?”方孝孺這把硬骨頭卻說:“你誅我十族又如何?”盛怒之下的朱棣真的誅了方孝孺十族。
因為以前沒有誅十族的例子,除了方孝孺的九族,又給他加了個“生族”。把方孝孺的學生也都抓來了,行刑的時候每殺一人就問方孝孺後悔不。方孝孺都強忍悲痛,決然不屈,最後被車裂於市。此案共873人被殺。
不得不說方孝孺真是個硬漢子,讓人敬佩。但是反過來想想做他的家人和學生實在有點虧。特別是他的學生學生,本來沒人傢什麼事的。正在家裡老婆孩子熱炕頭,就因為師父嘴硬把他們也扯進來了,莫名其妙做了刀下之鬼,太冤了。
朱鐵平
人們常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但是也有些人死前扔用言語或者行動傷人殺人,真可謂雖死猶坑人。能在死前設計弄死活人的人,一般都是人傑英才;但是也有沽名釣譽之徒,在臨死前一語拉來無數人殉葬。以下分享幾則歷史小故事,以證明“人之將死、其言也坑”!
秦穆公一生雄才大略,他東平晉亂,西霸戎狄,滅國十二,益地千里,是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在百里奚的輔助下,採用王道治國,一次外出狩獵他的馬被三百野人吃了,秦軍捉住野人慾斬之。秦穆公說他們餓了才會偷吃馬,此非野人之罪,於是赦其罪且賜給他們衣食土地。後來秦穆公在於晉國的交戰中被圍,快被晉軍俘虜之時,一群野人衝出來悍不畏死救了秦穆公且擊敗了晉軍。秦穆公釋野人而得救的事被廣為傳頌,同時被廣為傳頌的秦穆公將死之時讓子車氏三賢殉葬。
秦穆公死前說:子車氏三兄弟賢明,當於地下輔助我,於是子車氏三賢被活埋殉葬!秦孝公與商君是千古之下再無其二的明君強臣組合,二人變法強秦,收復河西,遷都咸陽,奠定了秦國一統天下的大勢。秦孝公對商君無疑是充分信任的,可以說秦孝公就是商君,商君就是秦孝公,嬴鞅合體促成了商鞅變法的偉大成功。秦孝公為了商君,可以殺親大哥,可以把親妹妹嫁給商君,還可以把國土分給商君。秦孝公死前,認為兒子嬴駟不賢,故對群臣說:商君乃大秦駙馬,亦是嬴秦公室之人,如嬴駟可扶則輔,不可扶則廢之自立為秦君! 這句話促使嬴駟殺商君,最終商君被逼謀反,嬴駟派兵殺了商君後車裂其屍。
明朝朱棣起兵靖難,通過一兩年的戰爭擊敗了朝廷的百萬大軍,入主南京成為明朝第三任皇帝。當時有很多士大夫反對朱棣當皇帝,朱棣將這些反對的大臣盡數誅殺,多數是殺大臣本人,流放其家人,嚴重的誅三族。方孝儒曾經親自起草了討伐燕王朱棣的詔書,這道詔書寫得文采斐然,可與三國時的陳琳、唐朝的珞賓王相比肩。現在燕王當了皇帝,讓方孝儒替皇帝寫即位詔書,方孝儒誓死不從。朱棣曰:汝不懼朕誅爾九族乎?方孝儒對曰:誅十族亦不懼矣!於是方孝儒的九族外加師生一族盡數被誅殺,本人則被施以腰斬酷刑而亡!
大秦鐵鷹劍士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吳起,吳起在被殺的時候可是生生將殺他的人全給坑了。
吳起離開魏國到了楚國之後,一年後便被升為令尹,開始在楚國大刀闊斧的推行改革。吳起的改革使得楚國國力逐漸強盛,楚國的疆域得以擴展。然而,吳起的變法也嚴重觸及了楚國貴族的禮儀,招致了貴族們的怨恨,這為他埋下了殺身之禍。
根據《呂氏春秋·卷二十一·開春論·貴卒》記載,公元前381年,任用吳起變法的楚悼王去世,楚國貴族趁機舉兵,想要誅殺吳起。貴族們用弓箭射傷了吳起,吳起眼看性命不保,拔出身上的箭就逃到了楚悼王挺屍的地方,將箭插在了楚悼王的屍體上,伏在楚悼王的身體上大聲喊道,“群臣叛亂,謀害我王。”
(楚悼王)
貴族們只想著射殺吳起,根本沒有在意吳起身下的楚悼王屍體,於是吳起和楚悼王的屍體一塊被射成了刺蝟。毀壞國君屍體這可是重罪,是要被誅滅三族的。
(楚肅王)
於是,楚肅王繼位後,便命人根據箭矢查找主人,將毀壞楚悼王屍體的貴族全部處死,因此受牽連被滅族的足足有七十多家。而吳起的屍體隨後也被處以了車裂之刑。
荊王死,貴人皆來。屍在堂上,貴人相與射吳起。吳起號呼曰:“吾示子吾用兵也。”拔矢而走,伏屍插矢而疾言曰:“群臣亂王!”吳起死矣,且荊國之法,麗兵於王屍者,盡加重罪,逮三族。(《呂氏春秋·卷二十一·開春論·貴卒》)吳起一句話害死七十多家貴族,一句話為自己報了殺身之仇,這種急中生智的能力我算是服了。
香茗史館
大明段子手金聖嘆,死前也不忘坑劊子手一把。
刑場上,金聖嘆本來排在後面被砍頭。由於不願意看著同鄉死,央求劊子手先砍自己。
劊子手說我不,金聖嘆於是說:“我身上有兩張銀票,你先砍我,就歸你了。”劊子手於是同意,並第一個砍了他。
六陽魁首墜地,從耳朵裡滾出兩個小紙團。劊子手拾起展開,卻不是說好的銀票,僅僅是兩張字紙,一曰“好”,一曰“疼”。
文史軼事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話本身就一個坑,很多人因為信了這句話,導致了很多悲劇發生!
1,曹節。
漢末三國有三個曹節,一個是大太監曹節,一個是曹操的曾祖父曹節,還有一個是曹操的女兒曹節。
(三國機密曹節劇照)
曹操的女兒曹節,做了漢獻帝的皇后,當她的哥哥逼她丈夫退位時,曹節說了一句話“老天有眼,決不讓你長久!”
當然曹節自己沒死,卻把曹魏一朝的皇帝都詛咒成了短命鬼!
曹丕,當了6年皇帝而死。
曹睿,當了12年皇帝而死。
曹芳,當了14年皇帝而死。
曹髦,當了14年傀儡皇帝而死。
曹奐,當了5年傀儡皇帝而死。
算起來曹魏江山總共才45年,結果被司馬家架空的日子就19年。曹節小姐姐一直活到260年,那時候完全是司馬家掌權了。
如果曹魏的皇帝們泉下有知,會不會說一聲“姑奶奶啊!你的嘴開光了嗎?”
2,吳可讀。
清末吳可讀這個人,迂腐透頂,他用他輕於鴻毛的一死,改變了清末政治版圖。
古代的“忠臣”給皇帝說話都很堅決,有的用寓言,叫“諷諫”,有的用軍隊,叫“兵諫”,還有的用自己屍體,叫“尸諫”。
吳可讀就是尸諫的典型例子。慈禧太后的親兒子同治得梅毒死掉了,慈禧立了自己妹妹的兒子光緒當皇帝,二次垂簾聽政,滿朝文物噤若寒蟬。
(慈禧劇照)
吳可讀不一樣,他作為小小的吏部主事,在同治的葬禮上犯言直諫,要求光緒的兒子將來要認同治當爸爸,繼承同治皇帝的大統。回家後,寫好遺書讓兒子趕快逃命,自己則帶著奏摺去廟裡面上吊了。
吳可讀一死,清流黨大造聲勢,吳可讀一夜成名,慈禧感動之下定下了30年後的皇帝繼承原則。
光緒沒有兒子,可是光緒有侄兒,就是宣統,慈禧臨終前,弄死了光緒,讓宣統認死掉的同治當乾兒子,就有了後來的末代皇帝。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吳可讀的尸諫,也許慈禧有可能找一個同治光緒同輩的年長君主,說不定清朝沒那麼快滅亡!
歷史知事
這樣的例子很多啊,牛人死前都會考慮後事,這裡舉一個例子。唐朝時有一個宰相叫姚崇。浙江湖州人,產絲的地方,武則天的時候,他是兵部尚書,參與了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讓位。所以唐玄宗對他是很信任的,什麼大事都交給他辦,認為他能夠拯救時事,稱為救時宰相。
那活著的時候,自是恩寵無比,穩如泰山。
但確實年紀大了,到了開元九年,已經71了,眼看身體不行要掛。這時候,他就開始想了,自己當了三朝宰相,得罪的人不少,自己死了,難免有人要找家族的麻煩,一算,還真有這麼一個人。這個人叫張說。
此人也是一個名臣,但是他跟姚崇關係不好,唐玄宗有一次想提拔姚崇當宰相,張說便在後面動手腳,指使人彈劾姚崇。但唐玄宗自己心裡有底,沒有聽,還是讓姚崇讓了宰相。
姚崇也不客氣啊,當了宰相之後,就告發張說私下跟王爺接觸 ,這在唐朝是犯了大忌,於是,張說就被貶到外面當刺史。
而到了姚崇死的時候,他一算,也就是這個張說有能力對他們家不利了。因為這時候,張說通過平定邊亂有功,拜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當宰相了。
那怎麼辦呢?
姚崇就把自己的兒子們叫過來。與老張跟我有過節,但是這個人比較貪財,喜歡珍玩之類的東西,等我死了之後呢,你們就把我這些年珍藏起來的東西放到我的帳前。如果他來了,這些東西他看都不看,那完了,你們自己想辦法吧,儘早避難。不然全家都要仆街。如果看了,那就好辦了,我們家有救了,把一些他看過的東西送過去,只請他寫一個神道碑,然後如此如此,這樣就能保我們一家了。
那好,到了姚崇的追悼會了,張說當然要來啊,自己的大敵終於躺下了,看了心情愉快啊。
一來,看到外面擺了好多東西,一下就走不動了,盯著不放。姚的兒子們知道了,他父親的第一計成功了。
趕緊把這些好東西送過去,只求對方給自己的老父寫個墓誌銘,這對文人來說不是事,而且張說確實是大文人,文壇領袖人物,跟當時的許國公蘇頲齊名,人稱燕許大手筆。
張說是燕國公啦。
而唐朝給人寫墓誌銘,其實跟現在寫軟文一樣的,無非就是誇兩句,屬於收費項目,而且收費不低,唐朝公務員工資不高,很多還是發花椒這些實物,所以給人寫墓誌銘是當時名人的一大收入來源。
張說一看,這送來的都是自己看上的好東西,本來不想寫,但這些東西太好了,那就寫吧。
寫墓誌銘那自然要寫好話,雖然肚子裡對姚崇有意見,但不能寫出來,不然,流傳開來,大家都說張說小雞肚腸。所以,張說這個墓誌銘也寫得漂亮,盡是好話。什麼“八柱承天,高明之位,列四時成歲,亭毒之功存。”
姚崇的兒子們拿了這個墓誌銘,千謝萬謝,留下寶貝回家了。
張說得到寶貝之後,玩了兩天,心也淡了,再琢磨一下,感覺不對,自己把姚崇寫得太好了,說出去,那豈不是說我張說捧姚崇。
於是,張說到了姚家,說昨天寫的那個東西,我想了一下,還有一點東西要加上去。
姚崇的兒子嘿嘿一笑,就不太好改啊。
張說答,有什麼不好改的,筆墨的事。
姚崇的兒子們說,請宰相大人來看一看,到了後院,一看,是塊石碑,那塊墓誌銘加班加點趕工,已經刻上了。
這一下。張說的臉青了,又想了想,說:“沒關係,我改好了,再刻一個碑就行了。”
答:“這個你要問皇帝。”
“為什麼?”
“宰相大人的文章太好了,我們拿去給皇帝看了。皇帝說寫得很好呢?”
皇帝看過了,而且說好,那已經定了板啊,你說不好,那你跟皇帝說去吧。
張說這才上了當,而且他後面還想著打點小報告,揭發姚崇的問題,結果唐玄宗就很奇怪啦:你在墓誌銘上,不是說他八柱承天,高明之位,列四時成歲,亭毒之功存嗎?怎麼這會又變了。
張說:……陛下,我可以抽自己兩嘴巴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