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和順產,哪個疼?

我是Charlotte


剖腹產和順產,哪個疼?

我認為生孩子的過程中順產更疼、剖腹產因為打了麻藥,不疼。生完孩子後順產不疼,剖腹產就開始疼了。順產和剖腹產都疼,只是疼的順序不一樣。

案例1:

雖然我沒有經歷過順產,但是我經歷過宮縮,只開到一指時我都無法忍受,很難想象開到10指到底是什麼感覺。都說開到10指被稱為10級痛,我也就是經歷了1級痛而已。

對比來看,我的感受是開骨縫的疼痛要大於剖腹產後傷口的疼痛,所以竊以為是順產更能難受一些。


案例2:

我同事曾經經歷過順轉剖,她實在沒有力氣讓胎兒自己娩出,緊急之下剖腹產,她說對比順產來說,剖腹產太舒服了。於是第二胎時,她早早就剖了,才不想等到宮縮陣痛呢!

案例3:

我生二胎時,臨床的一個產婦順產的,來到病房直接說“老公,等二胎我一定剖腹產,我差點堅持不下去了!”當時因為有老公的鼓勵,她才勉強堅持到順產結束,也就靠這點強大精神動力支撐了。


案例4:

前幾年,鬧的沸沸揚揚的陝西產婦事件,也充分說明順產前宮縮的痛苦。她寧願選擇失去生命也不願意去順產,在她眼裡順產比死亡還可怕。如果家人充分尊重她的意見,就不會出現一屍兩命的悲劇了。

案例5:

分娩陣痛體驗近些年很是流行,我們當地在母親節那天也舉辦過這樣的體驗。10位身體強壯的爸爸體驗的結果是:體驗到5-6級就紛紛敗下陣來,滿臉憋得通紅,實在受不了了,紛紛表示妻子生孩子太不容易了,以後一定好好對待他們。


然而,剖腹產過的產婦卻很少有說第二胎一定要順產的,大多也只是嘴上說說,心裡期待一下,真到了分娩時,還是多會選擇剖腹產。雖然帶著沒有經歷順產的遺憾,但是至少不會受兩次罪了。

從這些真實的例子和模擬的情形來看,這個順產的確是特別考驗人的。真的很佩服順產的媽媽們!

新晉二胎寶媽,曾經叱吒職場的Career Hero,青雲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家有凝寶被派遣赴美文化交流。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真是合適,因為兩種生產方式我都試過了。大女兒剖腹產,小兒子順產,那我就具體說說這兩者的區別。

我女兒是2012年出生的,孕齡四十週加三。是因為出血去醫院待產,疼了半天加一晚上宮口就開兩指,血卻是越流越多,醫生就建議剖腹產,安排在醫生上班第一臺手術。七點半開始做各種準備活動,八點進手術室,然後就打麻醉,因為是半麻,我能清楚的聽到醫生們在聊天,不過我不能睜眼,容易暈頭。九點二十我女兒抱出來,我差不多十點半出手術室。接下來才是最關鍵的,一出手術室我就喊冷,一直加被子,麻醉退後又熱得很,又是去被子,到病房護士就放了一袋差不多有六斤的沙子在傷口,隔段時間就來按傷口,說是為了排惡露,那六個小時真是難熬,我是盯著我媽看時間,護士一來按就慘叫,在這個期間何止是傷口疼,因為病房是硬,又無法翻身,躺得整個背都是痠痛的。再後來要等放氣才能吃東西,幸好當天晚上我就放氣了,聽說有些人兩三天都沒放氣,不能吃東西只能餓著。第三天要拔掉尿管,要起來上廁所,只有一個字形容“疼”,當然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試著餵奶,也是費了好大功夫。六天後就出院回家做月子,前半個月不敢亂動,後半個月我就開始幫忙照顧小孩,什麼洗澡,穿衣服,換尿布洗屁股,還沒出月子我就已經很嫻熟了。



因為剖腹產最好隔兩年再生小孩,所以我也一直很注意。到2015年初知道有小孩後,我決定要剖腹產順便再結紮。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到三十四周肚子就開始痛,去醫院保胎保了兩天實在保不住,宮縮疼的厲害宮口開得慢,我就要求剖腹產,有一位醫生勸我還是要順產,她說因為是早產,小孩情況不知道好不好,要是剖腹產就要再等兩年生,而且第三胎剖腹產很危險,現在孩子還小,可以自己試著生一生(我很感激她,是她的這番話讓我有決心順利生下我兒子).後來看我實在疼的不行,就送我去產房,人工破水,誰知剛破完水,我就感覺要拉出來,跟醫生說,醫生還不信,過來一看,哎呀頭都快出來了,就趕緊叫人,側切,但是因為生太快還是撕裂了。進產房半個小時我兒子就出生,五斤七,不用去保溫箱。之後就縫傷口,那真真感受到針在肉上穿梭,一層又一層,難以形容那疼痛。我和我兒子就在產房觀察兩個小時去病房,一到病房護士就通知兩個小時就要去上小便,今天要大便一次,也是掙扎著爬起來,第一次拉都是血,然後大便,馬桶坐都坐不了,硬憋著一口氣,順產完最難受的就是痔瘡,總感覺有東西頂著,很久才好。因為惡露,肚子會鼓起一個個硬塊(這個剖腹產沒有).我是叫我媽或我老公把它揉開,所以也惡露排的快也乾淨,當然這過程也是一言難盡,有些硬塊大,揉不開,我老公直接就壓在我肚子上來按。不過很快就能起來走動,我因為側切加撕裂行動是沒那麼靈活,跟我同病房有個寶媽剛生完就盤著腿吃飯,真是生了個假孩子。



這就是我生孩子的各種心酸歷程。孕媽媽們,如果醫生沒有指明說不能順產,還是要試著順產,實在不行再改剖腹產,不要一開始就放棄,否定順產咯。

生孩子雖然很痛,但現在想想也是一種經歷,難忘的經歷。


辣媽聊生活


哈哈,這個問題問的好,我來回答更合適。因為這兩種疼痛我都受過,女兒是順產,兒子則是剖腹產。

生女兒的時候是秋天,當時老公不在家,上午9多感覺到陣痛,婆婆用自行車帶我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已經開骨縫了,是要生了。醫生就讓我在走廊裡大步來回走,說這樣會生的比較快。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陣痛的間隔時間也越來越短,疼的厲害時就直接跪在地上,汗珠子不斷落下來。中間也一遍一遍的叫醫生檢查,恨不得馬上生下來,不再受那個罪。直到夜深人靜2點多的時候,隨著一聲啼哭,女兒才降臨到這個世上,疼痛才算告一段落。後面的宮縮比陣痛好很多。

兒子是冬天的,才開始做檢查一直都很正常,胎位也很正,當時就想,頭胎能順,二胎一定也會順的。轉眼到了預產期,還沒有動靜,又去做B超檢查,醫生和我們都驚呆了,胎兒竟然在裡面轉了半圈,頭基本朝上了。因為已經到了預產期,醫生建議做剖腹產。

第二天一早到了醫院,做好各種檢查,辦好住院手續,就開始做準備工作,說實話,當時真有點害怕。脫光衣服被推進手術室的時候,嚇的我渾身哆嗦,還好這次有老公在身邊鼓勵我。

進入手術室以後,先往脊椎打麻藥,稍等一會後,大夫用針紮了一下我的臀部,看看麻藥起作用了沒有,直到扎的我不再吱聲,醫生就開始下手了。當時我是很清醒的,醫生用刀子在我的肚皮上呲呲的劃開,不大一會,就把兒子拿出來了,放到我面前給我說,是個男孩。

在手術室半個多小時就結束了,被推到病房一會,因為麻醉藥的作用,把所有的被子都給我蓋上,我還被凍的渾身哆嗦。

等麻藥過後我受不了了,疼的我哭了,那時候還沒有鎮痛棒。就一遍遍的哀求醫生再給我打一點麻醉藥,哪怕只有半隻,醫生告訴我說,麻藥會影響刀口恢復,疼的我的淚水嘩嘩往下掉。再加上宮縮排惡露,那一會,死的心都有了。

現在對比一下看,這兩種生產法,沒有上下之分,女人啊就是受罪的命啊!因為打麻藥的原因,剖腹產還會落下腰疼的毛病。


鄭姐育兒經


哪個疼?我來告訴你!因為兩個我都經歷啦!哈哈哈~

如果說順產是綠皮火車,一直況且況且況且;那麼剖腹產就是高鐵,嗖嗖嗖,就剖出來了。

至於於疼痛的程度,滿分是10分的話,順產我打9分,剖腹產打3分。

因為經歷了順產前痛不欲生的痛,又到躺在產床,打麻藥,毫無知覺地把孩子拿出來,當然是順產更疼!

我是典型的順轉剖,直到現在都被老公戲謔“不會生孩子的媽媽”!因為疼了一天一夜,在產床上折騰了5個小時候依然沒有生下來,緊急情況之下,順產轉剖腹產了。可謂了“多難多福”,最終剖出一個哭聲似雷的男娃娃。

據說當時孩子被抱到老公面前的時候,那個堅強如鐵的男子漢,哭得像個淚人。哈哈!算你小子有良心,不枉費我受兩茬罪!


先來說說順產吧!只要條件滿足,能夠順產的一定要順產,但特殊情況特殊處理。

我當時做檢查的時候,醫生都說我適合順產。但是最終因為產前第一天晚上睡眠不足,飲食不足,沒有體力堅持,最終因為怕胎兒窒息,選擇了剖腹產。


先說說順產的好處吧!

1、順產有利於產婦快速恢復體力,對體型的恢復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時還可以促進初乳的分泌,讓寶寶的奶水更充足,滿足母乳餵養的需求。畢竟母乳才是寶寶的黃金口糧。

2、順產後感染、大出血等這樣的併發症比較少,產後好護理

3、胎兒

經過產道的擠壓,腦部神經系統會更加發達,寶寶會更聰明。同時抵抗力增強。

4、順產可以節省醫院資源,順產時間短,出院快,畢竟醫院的環境對大人,對孩子都不算好。特別是在現在醫療條件越來越緊缺的情況下,給醫院減輕負擔。



順產需要滿足那些條件?

1、胎兒體重適中。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孕婦在孕期體重增長快,胎兒個頭太大,順產會有風險。這個醫院一般會告訴你。所以孕媽一定要注意孕期飲食,適當控制體重。

2、胎位正常。這是順產的必備條件。胎兒最好無繞頸等情況。最常見的胎位異常有臀位、橫位、頭位異常等,如果胎兒異常建議就不要順產了,順產的危險係數比較高。

3、足夠的力氣。在產前保持體力,提前學習生產的各種用力方法,用力正確,生產就會省事很多。我在順產的時候,總是用力不對嗚嗚嗚。

4、產道條件良好。骨盆適合順產。骨盆大小,是否合適,醫生也會給與你建議。

滿足以上4個條件,順產就沒有問題。


但是在產前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和身體準備。提前通過網絡或者書籍來了解關於順產的知識,保證正常的生活與睡眠,補充營養,為順產做準備。


剖腹產的好處:

1、

安全性高。如果胎兒過大,剖腹產是安全的選擇,如果有什麼意外,可以及時挽救大人和孩子的生命。

2、免去了陣痛的痛苦。畢竟分娩的陣痛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3、如果腹腔內有其他疾病的時候,也可以很好的處理或者切除。

4、有的孕婦胎盤前置的話,若產婦順產會引發大出血,面臨生命危險,剖腹產就避免了這個問題。臨床建議,多胞胎的孕婦最好選擇剖腹產。

剖腹產的弊端:

1、麻醉風險。雖然說麻醉過敏的現象比較少,但是一旦出現,就會危及生命。

2、剖腹產不利於順利哺乳。剖腹產恢復吧比較慢,所以寶寶出生後不能第一時間吃奶。餵奶的時候由於傷口未癒合,餵奶會很累。

3、疤痕風險。有的人是疤痕體質,刀口不容易癒合。這樣會非常非常痛苦。

4、剖產的孩子抵抗力相對於順產的孩子要弱一點,同時容易感染。


不過,到底是順產還是剖腹產,最好聽取醫生的建議。


如果覺得我解答得還不錯,請動動手指,為我點贊哦!


圈圈遊戲屋28


剖腹產和順產,哪個疼?

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其實都不能完全避免分娩疼痛,剖腹產和順產,因為流程不同,所以導致疼痛的時間和方式也是有所不同。

順產什麼時候疼?

順產主要的疼痛是集中在宮口開1指-10指之間,有些媽媽宮口開的快,1-3小時宮口就開全了,有些媽媽宮口開的慢,四天四夜宮口才開全,所以持續的時間也是因人而異。

宮口開全後,分娩時撕裂或者是側切縫合傷口的時候,都是不打麻藥的,媽媽可以感覺到自己的皮膚被醫生慢慢縫合起來,雖然也比較疼,但是比起分娩陣痛,那可是輕微多了。



剖腹產什麼時候疼?

剖腹產媽媽最喜歡的時候,就是剖腹產手術時,會打麻藥,這樣手術過程中,媽媽是完全感覺不到疼痛的。

除了個別媽媽對麻藥比較耐受的,麻醉藥不起反應,分娩時,媽媽就只能任醫生一刀刀地切開皮膚層,疼的直哆嗦,這種疼,想想都嚇人。

剖腹產6-8小時後,隨著麻藥慢慢消失,媽媽的疼痛感覺會越來越明顯。有些媽媽恢復的比較好,第二天就不疼了,有些媽媽恢復的不好,產後幾天了還是疼。



如果媽媽比較怕疼,可以選擇順產,順產也就疼幾個小時就過去了,產後也不會疼了。剖腹產產後疼痛時間比較長,產婦身體也不容易恢復,不適合對疼痛敏感的媽媽。

如果媽媽對疼痛不敏感,也有剖腹產的指徵,那麼就可以做剖腹產。

如果媽媽想要多生幾個孩子,儘量選擇順產,剖腹產的子宮疤痕比較難恢復,還會影響到下一次懷孕。




星星媽育兒說


你好,順和剖,哪個疼?是很多孕婦選擇分娩方式的重要考慮指標。從婦產科醫生的角度來說,兩個各有不同的疼法,但也都有可以緩解疼痛的措施。現代醫學已經完全可以讓你接近無痛地進行生產。

兩種方式各自的痛點

順產:

最大的問題在於臨產發動到胎兒出來的這個過程,短的幾個小時,長的大半天甚至一天的都可能,很多時候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終點,在等待的過程中最是無助。

一陣陣宮縮帶來的疼痛,逐漸加重,到胎兒娩出的過程到達高峰。可能還需要側切;如果胎盤出不來,還要手剝胎盤;甚至產後幾天再來個清宮。這些都是無與倫比地痛。

不過,產後就舒服了,基本上很快就能恢復正常,就算按壓宮底排積血,也沒有太大的感覺。

剖:

剖的過程,在娩出胎兒的時候,醫生會按壓宮底,痛的;不過總體來說,手術的過程因為有麻藥,不會很痛。

但是剖宮產後,醫生護士按壓宮底排積血的時候,以及第二天就讓下床小便,都是活殺啊。同樣,剖也可能有產後幾天的清宮,一樣的痛。

所以,通俗地講,順產是產時痛產後不大痛,剖則反之。

選擇分娩方式需要依照醫學原則

一般來說,沒有特殊情況,絕大多數是可以順產的,我們也推薦能順儘量順。只有當胎兒或者孕婦,順產有風險的時候,才考慮做剖宮產手術。畢竟剖不是一個正常的分娩方式,是為了救命不得已的選擇。

咱們國家剖宮產率居高不下,有很多原因,怕疼,絕對是一個主要的原因之一。不過,現代醫學,已經有比較完善的鎮痛措施,完全沒有必要忍痛去分娩。

順和剖都可以鎮痛

有條件的醫院,臨產後,會給孕婦打無痛分娩,可以緩解90%左右的痛感。這項技術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普及了,我們醫院也有接近60-70%的使用率。但是我們國內很多地方推廣起來,還有很多阻力。

比如說怕麻藥影響寶寶、嫌貴、麻醉醫生人手不足等。客觀地講,麻藥對寶寶幾乎沒有不利的影響,費用1000左右能貴到哪裡去。但是麻醉醫生不足倒是真的,只能從醫院的層面有政策傾斜,幫助改善這個局面。

剖宮產手術當時已經有麻藥,問題不大,術後其實還可以保留鎮痛泵,放置2-3天,緩解產後的各種疼痛。

這些都是非常人道的醫療措施,我們希望分娩不再是痛苦的經歷,大家可以接近無痛地繁衍後代。


大家可以來談談自己的經歷,以及對分娩鎮痛的看法。


恩哥聊健康


順產更疼!

醫學上將疼痛劃分為12個等級:第12級疼痛類似於“滿清十大酷刑”這種,第11級疼痛為內臟疼痛 比如癌症病人這種,第10級疼痛就是媽媽自然分娩,第9級則為重大手術比如剖腹產等等。因此來說如果按此劃分的話,順產要劃剖腹產更疼一些。

⭕順產:生時疼,生完不疼!

不過儘管順產時的疼痛很高,但是生完孩子之後通常就不那麼疼了,即便是等到壓肚子也因為在順產的時候疼到了極點,壓肚子也已經麻木了,所以就不感覺到那麼疼了。因此順產的疼痛是前期疼,後期不疼,而且順產的產後恢復也比較快。

剖腹產:剖時不疼,剖後疼!

剖腹產過程中因為要使用麻醉藥,所以通常媽媽剖腹產時感覺不到疼痛。但是剖腹產最疼痛的是醫生壓肚子排積血的時候,因為通常麻醉藥的作用時間只有3~5個時,麻藥效果減退之後通常就靠鎮痛泵來維持著。


而且剖腹產通常在12小時就要下床活動,這樣的目的是預防產婦肺栓塞。又加上產後6~8小時之內還不能吃東西,媽媽想上廁所的那種疼痛,我老婆說疼到哭😭!最重要的是,剖腹產的產後恢復要比順產要延長很多時間。

如果單就分娩方式而言,順產要比剖腹產的過程要疼痛一些,但是順產之後就不疼了;如果要說產後的疼痛效果,剖腹產的要比順產疼痛得更多!

向每一位即將分娩的媽媽致敬!祝你們:母子平安,順順利利!


爸爸不講理


我兩個孩子都是剖腹產,不知道怎麼回事,都是臨產期還有一個月就沒羊水了,醫生建議剖腹產,要不胎兒會缺氧致死。所以我沒有經歷過順產的宮縮,陣痛,不疼不癢的情況下就做手術了。至今不知道陣痛宮縮是什麼感覺,但是聽我表姐說,像死了一次,疼的想撞牆。

第一次,進手術室的時候,完全沒感覺,也不知道害怕,不知道緊張,反而有期待孩子出生的興奮。

剖腹產陰部也是需要剃毛的,還要在陰道插入導尿管,這是我手術前最最痛苦的記憶,咬著牙,眼淚都流出來了,當時想,接下來這幾天要怎麼過?其實做完手術之後就沒感覺了。

做手術的時候,只覺得涼涼的刀具在腹部工作,一點也不疼。第一次麻藥有點多,整個過程像做夢,說話聲由大到小,知道卻聽不清楚,手術室裡有醫生和護士的聊天聲,就像剛剛開學時,教室裡的嘈雜聲。

慢慢的,我開始感覺呼吸困難,我對醫生說,很難受,感覺快要死了。醫生讓我張大嘴巴呼吸,但是沒用。他們馬上給我戴上氧氣罩,我覺得還是不能呼吸,當時特別恐怖,心想我肯定會死吧?如果能活下來,打死我也不要生孩子了,太痛苦了。


手術以後,迷迷糊糊的感覺有人把我抬到病床上。因為做手術的時候,光著身子在空調室半小時,所以手術後我冷的渾身發抖,下半身都是麻的,摸著完全沒感覺,想伸腿也不行,腿好像不是我的。

接下來是醫生要給我排惡露,按壓著我的小腹,使勁壓。讓血水從陰道里擠出來。哎呀,現在想起來還疼的不能呼吸,每次看到醫生來了,我就害怕,哭著說,我不要你們按,我怕疼,我真的不想,能不能不給我按壓……她們完全不理我。

因為我帶鎮痛棒會有反應,手術後其他人都帶了,我沒帶,所以比一般人會疼很多。

過了幾年以後,也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又一次懷孕了。還差一個月的時候,到醫院檢查,醫生又讓我住院,說是沒羊水了,很危險。我不信,到另一家醫院檢查,也是一樣的說法。

有了第一次的痛苦經歷,對於剖腹產,我怕極了,死亡的感覺又一次向我襲來。醫生對我說,馬上準備剖腹產,我一陣頭懵說,哎呀,我害怕!嫂子還笑我,你有過一次還怕什麼?我說正是因為我有過一次才害怕。

第二次躺在手術檯上,我對護士說:“你們一定要不停的給我說話,你們一定要轉移我的注意力”!她們笑著說:“好,不怕,別人不會疼,也不會讓你疼的”。奇怪的是,這一次,完全沒有上次的感覺,第二天下午我就下床活動了。

也許每個人的體質是不同的,每個人對疼的反應程度也不同。這就是我兩次剖腹產的經歷。


貓媽媽的育兒筆記


就我自己而言,更傾向於剖腹產。捂臉溜走。

雖然這個理論是有悖於醫生的建議,不過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還是會選擇剖腹產。

一是因為我當時的一個同學,順產,但是側切了,據她說側切的滋味差點讓她崩潰。特別是縫針的時候,不打麻藥就是直接縫,而且她確確實實的坐月子呀,一個月下邊都難受。

在她之前我以為順產就是順產,不知道還會有撕裂或者側切一說,直到聽她講述那個經歷。

因人而異

我媽媽是一直想讓我順產的,她畢竟生過幾個孩子,覺得順產才是安全,剖腹產畢竟是手術。

我個人在生產之前也看過大量寶媽分享經驗,很多最後順轉剖的,受了兩遍罪。

所以我當時是堅定要剖腹產的。

另外我個人來說剖腹產確實沒怎麼疼,第二天早上就自己能下床慢慢走了,雖然傷口也是痛,但是還能忍受,有的寶媽說會痛的受不了,也是因人而異吧。

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即便是決定要順產,可能遇到的是臀位,必須剖腹產,有的寶媽決定是剖腹產,可能生的時候特順利,也就皆大歡喜了。

記得之前答過一道題時,有位寶媽留言說,難道只有我覺得剖腹產比順產好很多嗎?

好吧,我覺得吧,我個人剖腹產恢復的還可以,沒有想象中的恢復那麼慢,後來的刀口刃也沒那麼明顯,所以根據個人自身條件和醫生建議吧,能順咱就順,必須剖咱就剖。


我是jason媽咪有辦法,第20期優質問答答主,喜詩詞,愛旅遊,做靈魂有香氣媽咪。 原創不易,碼字不易,如果方便請關注我,會把自己的育兒心得都分享給大家。


jason媽咪有辦法


剖宮產三痛點:

1.肚皮傷口疼

剖宮產不僅僅會在腹部留下切口,還會在婦女的子宮上留下切口,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疼痛。

2.插尿管疼痛

剖宮產時需要插入導尿管,很多母親覺得插入導尿管疼痛,一開始漲漲的,然後接著有點脹痛。

3.宮縮痛

不要以為只有順產才會有收縮性疼痛,事實上,剖宮產也是不可避免的。通常剖宮產後,醫生會幫助按摩子宮。此時,由於子宮收縮引起的疼痛往往難以忍受,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一般來說,不需要特殊的治療,疼痛會在3-4天后自行消失。

順產三大痛點 :


1.私處痛

如果胎兒太大,位置尷尬,母親的私處部分可能會有撕裂的危險,有時醫生可能需要進行會陰側切術協助分娩。

2.排尿痛

自然分娩不需要輸卵管,但是有些母親害怕疼痛,不願意上廁所,因為她們知道每次都太疼了。

3.宮縮痛

大多數婦女都產後子宮收縮疼痛。產後疼痛的原理與生產時子宮疼痛相同,這是由子宮間歇性宮縮引起的。

剖腹產和順產的利弊,根據孕婦自身的身體狀況選擇剖腹產或順產,有的胎位很正選擇順產是正確的選擇,如果胎兒體型較大不得不選擇剖腹產、剖腹產和順產都有痛點。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