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拿出固定的2000塊,買股票,只買不賣連續買20年,這樣可取嗎?

婁書生


這個辦法是可行的,選一家長期發展好,穩定性好,安全性高,股息回報高的公司的股票,進行長期定期定額投資。

每月買入,能夠通過分攤降低買入成本,可以做個簡單的數學模型測算。假設投資一家公司,長期計算,股票平均每年增長15%,每月投資2000元。定投到期收益如下列示。

10年後總投入24萬元,總收益55.73萬元。

20年後,總投入48萬元,總收益是303.2萬元。

30年後,總投入72萬元,總收益是1402萬元。

40年後,總投入96萬元,總收益6281萬元。

50年後,總投入120萬元,總收益2.79億元,

複利,一顆種子生成一片森林。

天語現在每天在【公眾號:764517209 】堅持講解選股思路,來反饋粉絲朋友對我的支持,目前已經有很多粉絲都已經學會,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線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線的新股民,希望你發3分鐘看完,之前選的牛股很多,就比如下面這隻:

安奈兒002875前期股價經過連跌,主力在12號砸盤進行清洗散戶,說明主力洗盤後準備拉昇,本人及時講解,股價連續大漲,6個週期就上漲41%。很多當天看到選股文章的朋友,都是介入了安奈兒這隻股票,恭喜抓住了的粉絲朋友。

可看到柘中股份這隻股票,股價前期跌至底部後,進行一波橫盤調整後,形成了一個V型反轉,在9號該股突破了上方的壓力,正是最佳講解時機,本人及時在文章中講解了此股,7個週期的時間,該股的漲幅也是達到了64%,選股不難,難在你願不願意踏出學習的那一步!

本人一直在講思路,講技巧,就是為了提高朋友們的選股和操作能力,更好的適應股市!像這樣的短期爆發牛股,本人在選股文章會持續講解,又到了每日競猜時刻,看下面這隻股能不能如上面一樣走出短線行情:

該股走勢非常明顯,上升回檔形態,本週經過連續陰跌回調,主力洗盤徹底,吸籌完畢,回調結束轉強,量價齊升,該股後期走勢和買賣時機將另行發佈,想抓機會的股友留意。【天語公眾號:764517209】

思路很多,牛股更多,天語希望下一個學會此種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閱讀本文的你!當然,如果大家手中持有股票已經被套,不懂解套,不懂走勢,不懂操作,都可以一同探討,天語看到定當鼎力相助,為大家答疑解惑。


心念是繁華


實不相瞞,我現在也是每月拿2000定投,但是不是股票,是指數基金——紅利ETF(510880)。

我就是打算未來20年不賣的,等年紀大了,到時候可以靠分紅過日子。一年投資2.4萬,20年是48萬本金,算上分紅,肯定不止這些。我們可以計算下。

目前紅利指數股息率是4%以上,因為股票跌 估值低,我們就按每年3%的股息率來計算(我有很強烈的直覺,每年絕對不止3%的收益,因為這沒計算指數的增長),每月定投2000,20年後本金和分紅總計是66.4萬。

難道這20年指數就一點不漲嗎?我用我的人格擔保,保證會比現在高😂

所以20年後,應該資金會到七八十萬了,好點可能就近百萬了。這意味著你的投資差不多翻倍了。我這20年翻一倍的投資,肯定是最保守的估計。當然很多人根本不屑一顧。

但是,這肯定比放銀行強啊。現在銀行理財3-4%的收益,大都不會超過5%。已經非常慘淡了。

所以,強制儲蓄理財的理念肯定是對的,無論是定投還是做銀行理財,我都是贊同的,畢竟如果是vip客戶,每年5%的收益複利滾動,也是很驚人的。


不過,就像玩車一樣,有些有錢人就喜歡四平八穩的奧迪,有些人就是喜歡跑車的刺激。投資股票,當然很刺激,就像我,定投一年多了,還是虧的,這已經被我的家人投了不信任票了……

但是,我就喜歡這種有波動但是預期回報為正且可能較高的投資。

誰讓我天生放蕩不羈愛自由呢。。。


趙冰峰財經


要實現財務自由,只依靠工資收入是遠遠不夠的。然而,購買股票,本來就是一項高風險與高收益並存的投資項目。但,對於購買定投的股票,需要注意幾個問題,一個是基本面不能發生實質性的惡化;一個是價格不能夠過高;一個是市盈率、市淨率數據保持穩定;此外,仍不能夠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問題,且沒有發生行政處理或其餘輿論問題。或許,對於投資者來說,參與大藍籌或納入MSCI的核心標的,會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與此同時,投資者仍然可以選擇ETF進行定投,這也是比較穩妥的投資策略。至於股票方面,如四大銀行股、一些典型的優質白馬股等,也是值得長期定投的投資標的,而這對於投資者來說,長期定投只買不賣,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投資回報率。


郭施亮


這種做法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市場是可取的,分之則不可取。

如果是在一個成熟的股票市場,在股市的低點,每個月拿出2000塊,連續買進不賣出,持續20年,你有可能會賺的一塌糊塗。

但在不成熟的股市,還是要慎重考慮。

首先,成熟股市20年的上漲幅度是驚人的。

以二十年為週期。道瓊斯指數在1998年一度突破9000點大關,到2009年初是6469.95點,屬於谷底。而再看2018年11月8日的數據,是26180點。算一算,漲了多少倍?

如果你在這個市場持續買入,不管漲跌,那麼未來一定是看漲的。

其次,一些優秀企業的市值在二十年內的上漲也是驚人的。

還是20年的週期。

2017年亞馬遜在納斯達克上市,股價為18美元每股。

看2018年11月8日的數據,亞馬遜的股價是1755美元美股。

再看蘋果公司。蘋果1998年12月上市,股價22美元每股。而看2018年11月8日的股價,是209美元每股。

這個數據,你自己算吧。

第三,如果是在A股呢?

二十年前,滬指是一千多點吧?現在呢?

這就像二十年前你存了十萬元一直存到現在一樣。

當然,在有的地方,二十年當中的波動肯定是難以避免的。不過能堅持下去,就是勝利。

當然,有的地方則不行。

所以,堅持二十年按照一定數額買進,從理論上看是非常可行的。但是,你要區分對待。


靜觀財經


大家好,我是私募操盤手老劉。定投的方法是我認為可取的,因為目前銀行利率較低,存銀行意義不大,在確保生活水平的情況下,每月固定拿出2000元定投股票是一種較好的投資方式,但是前提是你這資金長期不需要使用以及長期持有。

對比一下存銀行和定投股市,假如你定投10年,每月存下2000元,1年是2萬4000元,十年是24萬元。

如果銀行利率是3.5%,那麼十年下來收益如下圖

假如定投股市,拿建設銀行為例,拿2008年至今的股市走勢為例

如上圖所示,是建設銀行的十年的月線圖走勢,因為這個沒有計算公式我就用較為粗略的方法計算,可能計算會有差異。

2008年投資2萬4000元,取個一年的中間成本6塊錢,那麼是持有4000股成本6元

2009年投資2萬4000元,取個一年的中間成本4塊錢,那麼是持有10000股成本4.8元

2010年投資2萬4000元,取個一年的中間成本3塊錢,那麼是持有18000股成本4元

2011年投資2萬4000元,取個一年的中間成本2.5塊錢,那麼持有27600股,成本3.47元

2012年投資2萬4000元,取個一年的中間成本2.5塊錢,那麼持有37200股,成本3.22元

2013年投資2萬4000元,取個一年的中間成本2.7塊錢,那麼持有46100股,成本3.12元

2014年投資2萬4000元,取個一年的中間成本4塊錢,那麼持有52100股,成本3.22元

2015年投資2萬4000元,取個一年的中間成本4.5塊錢,那麼持有57500股,成本3.33元

2016年投資2萬4000元,取個一年的中間成本4塊錢,那麼持有63500股,成本3.4元

2017年投資2萬4000元,取個一年的中間成本5.5元,那麼持有67900股,成本3.53元

這是以上十年根據建設銀行的歷史走勢,雖然建設銀行後期漲幅已經很大,但是就取10年為例,201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價格如下圖所示

以7.70收盤價為準,定投十年後持倉67900股,成本是3.53元,本金是24萬,定投後總資產達到67900股乘以7.70元,等於522830元,那就意味著定投十年賺了28萬多,當然還有分紅沒算,分紅就算只有2萬也是賺了30萬,定投銀行個股遠遠高於存銀行的利息。

所以個人認為定投是可取的,不過要選好標的,實在沒有好的公司就選國有幾大銀行定投會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重要的是你是否可以拿得住,是否能堅持。

我是私募操盤手老劉,碼字辛苦,點贊是尊重,評論是美德,關注是鼓勵!感謝


投資小諸葛


我來回答每月拿出2000元買股票,只買不賣連續20年,對A股來說,99.9%不可取,現正是A股熊市階段,大盤連跌8個月了,有的板塊不止8個月,如證券板塊連跌4年,跌幅較大,50%以上,個別跌80%以上,sT板塊更不用說了,都跌沒了,長生跌得讓你心痛,所以大致上在A股不適合上面的操作,有個別的適當買點連續20年有小量的賺,如個別銀行股工商銀行,白酒類茅臺,當然前提是買賣點掌握好。美股牛股可以只買不賣連續20年,盈利是可觀,當然買賣點也要掌握好,而且要買好的公司,買在低點。如蘋果,2009年才1美元,現200多美元,漲了200多倍,不到10年時間,收益不錯。所以要長期投資股票,有較多收益需要在牛市階段,選擇好的公司,買賣點掌握好是可以賺錢的。


行動與夢想196


首先,這個方法肯定是可取的。但是,要看你買什麼股票,並且最安全收益最穩定。就像問題所說的,每個月買2000塊,買20年,這就是一種定投方式,而且特別建議定投有穩定分紅的上市公司,比如工商銀行!

而且這樣購買股票的成本比較低,因為會分攤了成本,比如說,工商銀行,股價5元的時候,你買2000元,可以買400股,當股價跌到1元的時候,你可以買到2000股,也就是說,股價越低的時候,你持有的籌碼越多,而且長期低價更好。

舉個栗子,當年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工商銀行股價跌到1.5元,直到2018年年初的時候,股價一度衝擊到7.5元,時間上剛好十年,不算分紅,這10年都翻了5倍了,可想而知,收益多麼可觀。


一號投顧


理論上可行

簡單的數學原理

一隻股票每股5塊錢,並且其價格圍繞5作線性迴歸,我們分別在4,5,6的價格各買入10000元。分別買入了2500股,2000股,1600股。一共花費了30000元,買入了6100股,購入的平均價格低於迴歸值5.如此往復就能賺錢。

傻瓜式投資模型

  • 均價成本投資,定期投入等金額購入股票,要求就是長期穩定投資。

  • 固定市值投資,把自己的資金風兩個部分,一部購買低收益靈活理財產品,一部分購買股票。並且每過一個合理的時間段,進行增減倉,用理財產品進行資金平衡使得股票市值維持不變。

  • 固定比率投資,同上,把資金分為兩個部分,每過一個合理的時間進行增減倉,使兩部分資金維持一個固定的比例。

上面的投資模型,是純粹通過數學邏輯得出的,在理想情況下包賺不虧。但是迴歸現實,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都顯得十分幼稚。

實際執行起來的缺陷。

第一種模型

  1. 對於一個普通投資者,每次能投入的資金較少,手續費划不來

  2. 每次投入的金額有限,而A股市場成交最低限度是一首,如果在股價分別為4,5,6的時候分別投資2000元,分別能買到,500,400,300股,平均成本不能降低。

  3. 即使能夠降低成本,資金效率低下,其收益的決定行因素是股價的整體走勢,模型自身的數學優勢作用微乎其微。如果一直股票價格在4,5,6,的價格震盪了20個週期,股價回到5元,那麼在5元位置投入的資金等於白白浪費了20個週期的時間。

所以,能否賺錢是取決於所選的股票。並且定投效率通常會比長線技術投資低很多很多。

第二三種模型更是不可取,如果沒有足夠的本金,每一次調倉帶來的收益還不夠手續費,如果投資了一隻大牛股,按照操作模型會損失絕大部分收益。

定投方案改良

  1. 儘量投資低價標的,發揮拉低成本的作用

  2. 選擇股價走勢穩定,高分紅的大盤藍籌或者白馬股(選股很重要)

  3. 兩次投資間距拉長,儘量積累更多資金以減少手續費佔比。

  4. 適當進行技術性減倉

  5. 在大盤底部潛伏期適當增加投資金額,以增加收益。


九江股友佗佗哥


你這就是定投嘛。在定投的歷史上,史玉柱也“定投”過民生銀行,在2011年的時候,從3月30日至6月22日的57個交易日裡,史玉柱旗下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33次增持民生銀行,耗資超過28億元,持股比例從0.6%向3%逼近。最後,爆賺60億左右。


你每月固定投資2000,時間20年,買股票,只買不賣,大框架可以,但是細節需要完善,比如你萬一定投一個退市的怎麼辦?比如你定投的獲利頗豐,要不要落袋為安?所以細節需要優化。


史玉柱定投民生銀行,為什麼不定投小盤垃圾股?這也就告訴我們,定投最好是定投優質國企,再穩點就定投指數基金,比如50ETF;


史玉柱爆賺60億後止盈,如果不止盈,利潤必定是會回吐,所以當你定投的標的,趕上牛市了,你要分批止盈,因為你定投是為了收穫,如果收穫的季節不收穫,冬天來臨,果實華為烏有。


所以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要優化才行!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螞蟻搬家周進文


每個月拿出固定的2000塊來買股票,連續20年只買不賣。兄弟,我真的是很佩服你的毅力啊。

如果你真的打算這麼做的話,我建議你換種方法,找個大型一點的基金公司來進行定投為好。目前的大盤點位不高,採用基金定投的方式是不錯的選擇。基金的結算一般都是以當日股票的收盤價來計算淨值的。因此,只要出現大盤跌幅超過2個點時就可以果斷介入基金來操作。這樣操作的話比較划算。

而如果你買股票的話,一定要從上證50裡面挑。打算持有20年的話,也只能買銀行和茅臺了。其他股票最好少碰為妙。象樂視網這種股票,即使你買進去持有20年的,一旦退市風險也是很大的。有可能你這份努力的錢就打水漂了。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