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原來是大唐的通緝犯!

提起玄奘,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西遊記》中的唐僧的形象,其實在真實的史書記載中,玄奘確實是一個眉清目秀的美男子,並且是官宦子弟。那為何要出家,還要去印度求法呢?

唐玄奘原來是大唐的通緝犯!

唐玄奘


公元600年,隋朝建立20年,玄奘出生,本姓陳,名禕(yi)。其父是當時的縣令,對儒學頗有研究,自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但玄奘5歲的時候母親去世,十歲的時候辭官隱居的父親又撒手人寰,無依無靠的玄奘跟著兄長來到洛陽的寺廟生活,機緣巧合的情況下成為了僧人,但是玄奘發現寺廟的生活非常適合自己的天性,於是潛心學習佛典,每日都於洛陽高僧研究佛典,到處聽講佛學,年僅19歲的玄奘就已經在洛陽小有名氣。

唐玄奘原來是大唐的通緝犯!

唐玄奘像


當時社會動盪,只能跟隨哥哥去往長安,長安雲集了大量的佛法高僧,但是並沒有停留太久,去往了四川修行,在四川玄奘有機會受戒成為國家承認的僧人,在四川修行了四年並且有了崇高的聲望,但是玄奘並不滿足於此,於是便跟隨商人再次回到長安,正好有一位中印度的僧人在講經,好學的玄奘在印度僧人中得知了新的佛學視野,於是呈表去西行求法,但是被駁回,當時唐朝剛建立禁止國民出境,因此沒有得到國家的許可,但是玄奘已經決心西行。那怎麼辦呢?

唐玄奘原來是大唐的通緝犯!

唐玄奘


玄奘開始偷渡,偷渡開始就遇到了問題,唐朝的長安不是隨便就可以出去的,偶爾的一年天災,國庫糧食匱乏,於是就出了一個政策,就是可以出城找尋糧食,去沒有天災的地方,才得以機會出長安,出了長安首先到的就是涼州,涼州的都督李大亮知道玄奘要西行,明令禁止玄奘西行,但是並沒有派人跟著玄奘,因此玄奘才得以喘息,偷偷出了涼州,到了瓜州,剛到瓜州,瓜州的刺史就知道了有一位得道高僧雲遊到了這裡,但是刺史並不知道玄奘是偷偷來的瓜州,於是盛情的款待了玄奘。這時候涼州的都督李大亮想起來玄奘了,找人一打聽玄奘去哪裡了,沒有往回走反而去了西面,於是就下通緝令抓玄奘,通緝令很快到了瓜州,但是瓜州刺史是一個虔誠的佛信仰者,抓到玄奘之後並沒有送往李都督那裡,而是放他西行,於是玄奘抓緊繼續西行,這時候開始偷渡邊關,前面就有一條深不見底的葫蘆河,玉門關,五烽。那要怎麼過去呢?

唐玄奘原來是大唐的通緝犯!

玄奘西遊圖


人生地不熟的玄奘很是煩惱,於是就去附近的寺廟拜佛,在寺廟中認識了一個胡人(胡人:都是指外國人,西面過來的比較熟悉路況),並且願意帶路去西面走,趁晚上的偷渡過了葫蘆河,但是這個胡人知道西行的路很艱苦,後悔了便離開了玄奘,玄奘繞過玉門關,要過五烽(五烽:五個烽火臺,守護著水源),西行的路上最重要的就是水,玄奘要過烽火臺就必須要去找水源,在第一個烽火臺飲水的時候就被逮到了,守烽火臺長官也是一個信佛的善良之人,王祥王校尉知道玄奘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高僧,相信玄奘可以去往西方尋得新的佛法,親自送玄奘出了第一烽火臺,而且告訴玄奘可以繞過第二,第三烽直接到達第四烽,第四烽的校尉是第一烽的親戚,也是一個善良之人,到了第四烽可以找他,相信一定會放你過烽火臺的,就這樣過了五烽。下面該怎麼走呢?

唐玄奘原來是大唐的通緝犯!

玄奘進入大沙漠


玄奘在往西走就是八百里的大沙漠,上沒有飛禽,下沒有走獸,更沒有水源,就是一片死海,玄奘進了沙漠走了一百多里就迷路了,而且水袋裡面也沒有水了,那要怎麼辦,走又走不動,又沒有水源,只有等著死亡的來臨,嘴裡面一直念著“觀世音菩薩”,睡著之後做了一個夢,夢到一個大神讓玄奘繼續行走,玄奘起來繼續行走了十多里地,突然就有一片綠色的草地,還有泉水,在這裡休息了兩天,又準備出發,終於走出了沙漠到達了一個國家。

總算是揹負著“通緝犯”的名號出了唐王朝的管轄範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