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簡稱八一農大(HBAU),是黑龍江省屬全日制普通高校,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是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2015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學校建於1958年十萬轉業官兵開發建設北大荒的歷史大潮中,由原國家副主席、時任農墾部部長的王震將軍親自創辦併兼任第一任校長。1973年,學校由農墾部劃歸黑龍江省管理。學校原址位於黑龍江省密山市裴德鎮,經省政府批准,2003年10月學校整體搬遷至大慶市高新技術開發區。

截至2018年3月,學校總佔地120.0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1.6億元。47個本科專業,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面向全國23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600餘人,各類在校研究生1700餘人。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文化傳統

校標

1.以“麥穗”與“筆尖”為基本元素,筆尖下為建校年份,環以中英文校名。

2.麥穗象徵著農業,筆尖象徵著科教。兩者融為一體,巧妙互喻,富有藝術想象力。

3.三對麥粒似書卷和禾苗,具有生生不息、積厚成器之勢;顏色的變化增強了藝術感染力,底部的黑色象徵著黑土地,上部的綠色給人以生機勃勃之感;雲紋線條則傳遞著中國文化氣息。

校訓:困知勉行、積厚成器

校風:唯實堅韌、團結創新

學校精神(八一農大精神):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務實求真、負重致遠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院部設置

農學院:農學、植物保護、園藝、園林、農業資源與環境、環境科學、種子科學與工程。

工程學院: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交通運輸、工業設計、水利水電工程、飛行技術。

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醫學、草業科學、動物科學、動物藥學。

經濟管理學院:農林經濟管理、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會計學院: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

食品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營養與檢驗教育、包裝工程、糧食工程。

電氣與信息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農業電氣化、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與行政學、公共事業管理、英語、社會工作。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製藥工程。

理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化學。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學科建設

截至2015年3月,該校專業涉及農學、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等7大學科門類。學校擁有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碩士學位類型、4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博士後流動站和科研工作站;擁有1個省重點學科群,4個省重點一級學科。

省重點學科群:黑龍江優質米生產全程產業化技術。

省重點一級學科:作物學、獸醫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農業工程。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作物學、獸醫學。

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農業機械化工程、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臨床獸醫學。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農業工程、農業資源利用、獸醫學、生物學、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植物保護、農林經濟管理。

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植物病理學、預防獸醫學、農業機械化工程、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土壤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農業經濟管理、、機械設計及理論、食品科學、作物遺傳育種、基礎獸醫學、會計學、農業水土工程、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植物營養學、臨床獸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農藥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企業管理、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植物生理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

專業碩士學位類型:農業推廣碩士(作物、園藝、農業資源利用、養殖、植物保護、農業機械化、食品加工與安全、農業信息化、農村與區域發展、設施農業)、工程碩士(農業工程、食品工程)、會計碩士(會計)、獸醫碩士。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農業工程。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教學建設

截至2015年3月,該校飛行技術專業為校企合作辦學、專致培養通用航空飛行學員的新增亮點專業,9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3個專業為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省級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2013年,該校共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3項、省級項目57項、立項校級項目130項。

國家級特色專業:農學、動物醫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農學。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動物醫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黑龍江省農墾建三江管理局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

省級重點專業:農學、植物保護、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動物醫學、動物科學、會計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農業電氣化、生物技術。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農學、動物醫學、農業電氣化。

省級精品課程:獸醫病理解剖學、獸醫臨床診斷技術、家畜傳染病學、動物生理學、乳品科學與技術、作物栽培學、儒典《弟子規》與道德人生、普通植物病理學、微觀經濟學等。

省級視頻公開課程:中國文學與人生、科學認知動物。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動物醫學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寒地作物栽培技術實驗中心、工商管理學科、食品科學綜合實驗中心。

黑龍江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三江水稻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阿城果蔬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大慶油田電力集團供電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黑龍江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畜牧獸醫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海林農場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科研平臺

截至2015年3月,該校設有2個國家級科研平臺、3個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測試中心、4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中心。另外還建有北大荒精神與文化研究所。2010年,大學科技園獲批大慶市創新能力建設項目,到位地方政府專項支持資金300萬元。

國家級科研平臺:國家雜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新農村發展研究院。

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省高校寒區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高校保護性耕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高校牛病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農產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黑龍江省馬鈴薯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糧食副產物加工與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省高校動物醫學實驗室、省高校穀物副產品綜合利用實驗室、省高校農業機械化工程實驗室、黑龍江省高校寒地作物種質改良與栽培重點實驗室

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中心:寒區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新型肥料研發工程中心等。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歷史沿革

學校由王震將軍於1958年主持創建並親任校長,校址位於黑龍江省密山市裴德鎮。1959年,時任農墾部部長兼八一農校校長的王震將軍,給姜瑞元等在校領導來信:“決定在虎林新建農大校址。”但由於自然、資金等原因遷校計劃停止。建校之初,校名為黑龍江鐵道兵農墾局農業大學,期間還掛過密山農墾局農業大學。

1958年10月30日,王震將軍在學校積肥現場會議上講話說:“農學系八班要我給農大命名,還要共產主義的涵義。同志們,叫‘八一農大’行不行?”1959年6月8日,農墾部下發“關於八一農墾大學名稱問題的通知”,學校正式定名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文革第二年,學校的一個派別組織“紅色造反團”奪權成功,於1967年3月9日講學校改名為軍墾大學併成立了軍墾大學革命委員會。2個月後又將學校改名為東北農墾大學。1967年4月30日,牡丹江地區革命委員會批覆成立“東北農墾大學革命委員會”。

1969年9月2日,學校劃歸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管理,不久學校被撤銷。

1973年,學校覆校,時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農墾大學”。

1976年,兵團撤銷,學校更名為“黑龍江農墾大學”。

1978年7月7日,校黨委向上級請示恢復八一農墾大學校名。

1978年9月4日,省革命委員會正式批准恢復“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校名。

2003年10月遷至大慶市高新技術開發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