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西線的諾曼底登陸,東線蘇軍能夠單獨戰勝德軍嗎?

大東北的小豆包


在盟軍諾曼底登陸之前,蘇聯戰場已經進入全面反攻的狀態,換句話說,沒有西線諾曼底的登陸,東線蘇軍依然能戰勝德軍,而且幾乎沒有影響。

1944年6月6日,諾曼底登陸開始,4天后希特勒才意識到盟軍登陸的地點是諾曼底,但為時已晚。到7月初,盟軍已有100萬兵力在諾曼底登陸。本次登陸的勝利,宣告歐洲第二戰場的開闢,使德軍陷入了兩面作戰、腹背受敵的困境,牽制住了德軍的50個師的兵力,避免投入蘇聯戰場,加快了二戰的進程。

(諾曼底登陸)

那麼1944年的蘇聯戰場的形勢是怎樣的,諾曼底登陸對蘇聯戰場形勢有無影響?

1943年-1944年蘇聯戰場情況

1、斯大林格勒會戰——蘇聯戰場轉折點、二戰東部戰場轉折點

斯大林格勒會戰開始於1942年6月,結束於1943年2月,本次戰役中圍殲德軍22個師33萬人,俘虜了德軍元帥保盧斯及其他將軍、官兵共9.1萬人。意義:直接使蘇軍與德軍的總體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但戰爭主動權還在德軍手中。

(斯大林格勒戰役)

2、庫爾斯克戰役——蘇德戰場主動權的分水嶺

1943年7月的庫爾斯克戰役,是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也是一場對攻戰、坦克戰。蘇聯損失80萬人、坦克6000輛;德軍損失50萬人、坦克1500輛。意義:這場戰役使德國交出了蘇德戰場的主動權,蘇聯紅軍從此吹響了反攻的號角。

(庫爾斯克戰役)

3、1944年十大戰役——蘇軍將戰線推向德國本土

1944年的10個月裡,蘇軍先後在蘇德戰線的十個方向上實施了一系列反攻戰役,收復幾乎全部的領土。這十次戰役,共殲滅德軍136個師,將蘇德戰線向西推進1100公里,蘇軍部分軍隊已入德國境內。意義:蘇軍將戰線推向德國本土,這十次戰役後,德軍盟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先後退出同盟,並對德國宣戰。德國逐漸失去左膀右臂,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失去了抵抗。

(諾曼底登陸)

得出結論

從1943年到1944年,蘇聯戰場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蘇軍進入全面大反攻狀態,德軍節節敗退,已退所致本土抵抗,德軍的有生精銳力量已基本消耗殆盡。即使沒有諾曼底登陸,對於此時的蘇軍來說,沒有任何影響,就算希特勒把50個師調到東部戰場,也是無濟於事,因為此時的蘇軍已成摧枯拉朽之勢,吞下50個德軍師易如反掌,不會有任何難度。所以說諾曼底登陸只能稱得上是盟軍的錦上添花,也僅僅就是開闢了第二戰場,在沒有其它意義了,在我看來。


野史也是史


不行,毫無疑問

說“諾曼底登陸的時間是在1944年6月6日,此時在蘇德戰場上,蘇聯已經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和庫爾斯克會戰的勝利,德國已經被迫轉入了戰略防禦。”之類話的是讀了中學歷史書就冒充達人的SB。德國確實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就轉入了戰略防禦直至最後失敗。但是不要忘記莫斯科戰役後德國也曾經遭受重大失敗,曼施坦因都被解職。蘇聯當時也是從戰略防禦轉入全面的戰略進攻,德國亦面臨全面崩潰的危險,甚至古德里安事後回憶懷疑德國當時會面臨拿破崙的命運。但隨後德國穩固了防禦,再此轉入戰略進攻(具體原因不記敘了)。我要說的是現代大國戰爭的所謂的戰略轉折點只是相對的。像德國那樣的國家,在沒有被摧毀戰爭潛力和戰鬥意志前不會有一場戰役就是轉折點。德國最後失敗,絕對是和西方的轟炸和對蘇援助有重大關係。稍微研究過那段歷史的即使不認可戰後浩如煙海的納粹高層的回憶錄也可以從數字得出結論。比較蘇德國1939-1945的工業能力和戰爭潛力數據可以看到兩條完美交叉的弧線。事實上數字還不能完全說明實際情況,我不認為西方對蘇援助的幾萬輛坦克幾萬架飛機起到了什麼決定性影響,因為仔細研究發現蘇聯自己的工業能力完全能補充這些坦克飛機,很大部分美製坦克飛機甚至沒有被派上用場,原因當然有很多。但是根據租借法案美對蘇援助的數十萬加侖的航空燃油 汽油等以及食品等確實是決定性的。再加上西方對德的戰略性轟炸。此消彼長,這才是德國失敗的根本原因。當然西方的諾曼底登陸並不是關鍵,西方對德轟炸和對蘇援助才是。我只是忍不住批上面駁偽歷史達人。。


沒有不存在


英美如果不在諾曼底登陸,蘇軍將不能擊敗德軍,甚至會被德國滅國。

1944年,蘇軍已經在東線戰場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各個戰場蘇軍表現的勢如破竹,但戰役基本都在蘇聯境內進行,德軍還未退出蘇聯,因此德軍的戰略縱深還是很大的。

英美此時看到了蘇聯不斷取得的戰略進展,擔心蘇聯擊敗德國後,獨霸歐洲的戰略資源,一直隔山觀虎鬥的心理發生了巨大變化。由以前的消極進攻,轉變為超積極進攻。

二戰後期,希特勒德國曾構想,西線與英美媾和,東線與蘇聯死磕。整個戰略部署也照此展開。羅斯福對此是十分曖昧的,所以美國遲遲不肯開展第二戰場。對此,丘吉爾是十分惱怒的,但也無能為力。

美國的態度是既不願意過快消滅德國,也不願意德國戰勝蘇聯。美國純正的敵人是日本,需要蘇聯威懾日本。歐洲是否被德國統治,對它無關緊要。英國的利益卻是需要儘快消滅德國,所以英美是有巨大利益衝突的,這反映在英美租借法案的一波三折上,幾乎胎死腹中。

最符合美國利益的局面,是維持住希特勒的德國和共產主義的蘇聯,同時拖垮英國,在這個戰略形式下,美國完全可以斷絕在戰場上不斷勝利的蘇聯的援助,甚至與德國媾和,向德國提供軍援,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希特勒德國非常現實的原子彈計劃徹底敲碎了美國的念頭,以至於在44年二戰大局已定的情況下,開拓第二戰場,搶奪戰爭果實。


yirong249


如果沒有西線的諾曼底登陸,蘇軍取勝依舊沒有問題,只不過,損失更大,時間更長。

1944年的霸王行動,盟軍在諾曼底登陸,開闢第二戰場,一年時間,第三帝國土崩瓦解。那麼,沒有諾曼底登陸,蘇軍和德軍solo,德軍有勝算麼?

我們先看下1944年的戰場形勢

1944年前,斯大林格勒和庫爾斯克,德軍紛紛戰敗,這兩次戰敗,對德國影響是很大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損失了東線1/4的力量,庫爾斯克戰役,德軍徹底失去了戰場上的主動。兩場戰役,德軍損失部隊達到了130萬人。而整個1944年,蘇聯發動了10次突擊戰役,又殲敵一百多萬,而蘇聯的領土也基本上都收復了,戰場已經不在蘇聯國內了。而這十次突擊,有三次是在諾曼底登陸前進行的,都取得了巨大戰果。而到了1944年,沒有人會認為德軍還會獲勝了。

英美為什麼要諾曼底登陸

蘇軍的節節勝利,已經讓英美看到了危險。英美如果再不參展,蘇軍可以佔領意大利法國,自己拿下德國。到時候的局面是英美誰也不想看到的,到時候整個歐洲都是紅色的了。這樣的話,美國就不是世界老大了,英國也不是,那就是蘇聯了。這樣不如英美登陸作戰,英美登陸,早日把西線能拿的地盤都拿到自己手中,免得被染紅了。染紅了,很難洗掉了。

德國國力難以為繼

蘇德戰爭中,德軍數百萬部隊被殲滅,而蘇軍傷亡顯然更大。但是這對蘇聯沒怎麼樣,據說蘇聯二戰總共動員了3400萬軍隊,損失個一兩百萬,對蘇軍來說,還不算大事。畢竟一個斯大林格勒,打殘的是德國,庫爾斯克,打殘的德國。蘇聯整個二戰期間,總共生產13萬架飛機,10萬輛坦克,這些德國人比不了的。

英美的第二戰場

英美所謂的第二戰場,其實並沒有為蘇聯牽制太多德軍。德軍重心此時依舊在東線,而蘇軍卻以巨大優勢轟擊德軍。諾曼底之後,西線的戰事基本上是小打小鬧,沒有東線那麼大動作。為歐洲戰事做出最大貢獻的,還是蘇聯。

昨天我看有個寶寶和我說,說德國的國力是遠高於蘇聯的,其實這個做個對比就知道了,蘇軍總共生產十幾萬坦克,而德軍二戰總共生產了3萬。你跟我說蘇聯國力不行?


御史三大人


諾曼底登陸加速了納粹德國的滅亡,但是對於蘇軍來說幫助不是很大,因為相比於進展緩慢的西線盟軍,蘇軍似乎獨自面對了德軍全部的精銳部隊。從1939年蘇德戰爭開始之後。德軍的作戰重心就集中在了東線,因為蘇軍似乎越打越多,越戰越強。

當年柏林戰役開始之後,德軍就提出了“狠狠的抵擋住蘇軍,然後等美英軍過來受降”。所以對於納粹德國來說,出於對意識形態和民族主義的考慮,對於蘇軍的仇恨是遠甚於美英軍。尤其是當年德軍在蘇聯境內犯下了滔天罪行,更是使得德軍害怕蘇軍的報復,不得不玩命的對抗蘇軍。



而諾曼底登陸是在東線德軍潰敗的情況下開展的,說實話如果沒有蘇軍在玩命的打德軍,恐怕美英軍還沒上岸就被趕回海里了。所以諾曼底登陸只能算是輔助了東線的蘇軍,使得納粹德國更快的滅亡。最丟人的是諾曼底登陸之後,盟軍的進展還達不到蘇軍的一半,最後讓蘇軍搶先攻取了柏林。


現在各國都不否認當年蘇聯為戰勝納粹德國做出的巨大貢獻,可以說沒有蘇聯對抗納粹德國,恐怕歐洲黑暗的一頁遠遠沒有翻過去的一天。蘇軍是戰勝德軍的主力,美英軍只是錦上添花。整個二戰,唯一真正敢於犧牲,敢於全民抗戰的就只有中國和蘇聯了,兩國做出的巨大犧牲,保證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


小司馬遷論史


倘若沒有美英等盟國自蘇聯衛國戰爭開始,給予大量軍事裝備和戰略物資的支援,蘇聯不可能最終戰勝裝備現代化的德國國防軍。

蘇軍在極短的時間內,損失了400萬兵力,5千輛坦克,3千餘架戰機,數萬門火炮,丟掉了150萬平方公里以上的國土,40%以上的人口和大部分工業區。

德軍已打到了莫斯科城下,蘇聯才緊急動員,美英在最關鍵時刻,用武器裝備和戰略物資把蘇聯武裝起來,成功依託嚴寒和地形等,擋住了德國防軍的瘋狂進攻。

西線盟軍諾曼底登陸戰成功,迫使德國法西斯面臨東西兩線作戰的不利態勢,從而埋下了最終失敗的導火索,敲響了帝國滅亡的喪鐘。

其實,由於蘇聯軍民的頑強抵抗,反法西斯同盟國的有力支援,自1944年初開始,東線戰場形勢已經發生了逆轉,德國防軍由戰略進攻,變為積極防禦,蘇軍則實現了戰略進攻,開始收復被德軍佔領的國土,德國防軍開始了戰略撤退。


1944年6月6日,盟軍成功在諾曼底登陸,從而開闢了第二戰場,從中可以看出,蘇聯戰略反攻在先,盟軍諾曼底登陸在後,說明此時在東線的作戰,戰略主動權已經易手,德軍已被迫後撤,形勢向有利於蘇聯,而不利於德國轉變,而且是不可逆的。

由此,即使盟軍不發動西線諾曼底登陸,不開闢第二戰場,蘇軍也將最終打敗德軍,蘇聯最終戰勝德國,只是二戰歐洲戰場的勝利,還需要往後拖延較長一段時間,不可能在1945年5月以蘇軍攻克德國首都柏林而告終。



國平軍史


在軍事專家界裡,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斯大林格勒會戰後,蘇聯已經可以單獨擊敗德國了,這是包括德國在內的全世界都非常清楚的事情,從那個時候開始,西方就開始積極的籌劃反攻回歐洲大陸了,倒不是為了非要加速擊敗德國,更重要的是為戰後的歐洲秩序做準備,畢竟西方不願意看見蘇聯控制整個歐洲。

歐洲的勝利實際上是由蘇聯帶來的。


二戰之後沒多久,丘吉爾的鐵幕演說就在50年代開啟了冷戰,60年代進入冷戰核軍備競賽,70年代進入美國軍事擴張階段,80年代進入美蘇競爭的激烈高點,這一切其實都從蘇聯在二戰時進入戰略反攻的那一刻,就註定了。其實,蘇聯在二戰之前也是有雄心的,如果德國不去進攻蘇聯,可以說蘇聯是遲早要進攻德國的,蘇聯在戰前發展的深遠戰役學就是為德國準備的。

蘇聯軍民偉大的衛國戰爭造就了戰略反攻,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蘇聯已經可以單獨戰勝德國。


西方發動諾曼底登陸,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東線呢?實際上影響不大,德國在諾曼底登陸之前,已經輸掉了東線的幾次大會戰,斯大林格勒和列寧格勒以及莫斯科會戰三場東線決戰都已經以德國的失敗告終了,德國已經完全無力挽回局勢,蘇聯的攻勢已經勢如破竹,每一天莫斯科都會響起慶祝新的城市解放的禮炮聲,世界都能聽到。

圖為進攻中的蘇聯T34坦克。


西方為了不在戰後完全失去歐洲大陸,選擇了加速向德國推進,然而最終還是由蘇聯率先完成了柏林戰役,可以說這是蘇聯贏得的勝利,也是蘇聯應得的獎勵,擊敗德國的最大功勞本就屬於蘇聯,如果沒有蘇聯的偉大衛國戰爭,英國能不能扛過德國還真不好說呢。另外,蘇聯在進入反攻階段的時候,每一個集團軍都有幾百輛坦克,4000多輛汽車,數千門火炮,一個方面軍就有好幾個集團軍,這樣的力量德國已經完全無力抗衡了。

勝利的紀念,如今依然進行著。


實際上和美國擊敗日本一樣,蘇聯最終取得勝利也是工業生產力的勝利,蘇聯為前線提供的T34坦克總數達到了2萬多輛,放在現在都是難以想象的巨大,前線損失一輛,後方能補充3輛,這仗對德國人而言,確實是不能打下去了。


海事先鋒


問題太不嚴密:到底是問東線的戰爭勝負?還是問僅憑蘇聯能否擊敗德國?

蘇聯不能單獨擊敗德國

問題的設定是“沒有諾曼底登陸”,稍稍詳解即可演變為“沒有美英的全力進攻”。那麼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沒有美英施加的壓力,完全由蘇德進行戰爭對決,失敗的一定是蘇聯!

任何將諾曼底登陸只看成1944年6月6日的事的先生們,其時是不懂戰爭,也不配研究戰爭的。《孫子兵法》雲,上兵伐謀,“兵貴取勢”。二戰歐洲戰場,正是這個用兵思想的最經典示範。

德軍於1941年6月22日發動侵蘇,9月打到莫斯科城下,離徹底擊敗蘇聯其實只差一座城池――莫斯科的得失。莫斯科保衛戰包括一系列防禦戰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進攻戰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蘇軍粉碎了向莫斯科進攻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各突擊集團,取得了衛國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場大勝,雖然主要功勞是蘇聯紅軍的英勇善戰――天氣因素也是蘇軍戰鬥力的構成,但美英的軍事壓力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太平洋戰爭暴發的第二天(1941年12月8日),德國對美宣戰,三天後美國對德宣戰,準備西線作戰就成為了德國的頭等大事。而最早的登陸戰,本就定為1942年夏天。

雖然為了準備西線作戰使德國有加速結束東線戰爭的意願,因此增大了東線的力量投入,為蘇聯增大了壓力,但美英對蘇的物資援助足以抗住德軍的攻擊――其時的蘇聯已經丟失了幾乎全部工業、糧食產區。而德國限於“國家社會主義”的政治,能動員的力量不多。且德國閃電戰的本質其實有對現有成熟軍力的嚴重依賴。在美英的“登陸”牽制下,東線戰場已事實上成為了一線軍力的任務,德國國家層面要為與世界第一強國完成戰爭準備,並全面對西線佈防。

所以,西線的登陸與反登陸的攻防戰,其實從1942年就真正開始了。


到諾曼底真登陸戰的實兵作戰發生時,蘇聯已經取得了著名的三大保衛戰勝利: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解放了蘇聯全境,戰略上處於反攻態勢。問題的假設如在此時發生:美英停止登陸開劈西線戰場,由德國與蘇聯決戰,結局將會如何呢?

我們來作一個詳細的對比分析:

經濟能力:德國全面佔優

徑過了東線失敗與對西錢的準備,德國已進入戰時經濟狀態,生產被動員起來。在坦克、裝甲車、大炮的生產上與蘇聯不相伯仲,而飛機生產強於蘇聯。

德國僅僅在石油資源上遜於蘇聯,在煤炭、銅鐵、橡膠、糧食等二戰時戰爭核心資源上,全面領先於蘇聯。


德國本土及佔領的東歐、法國等地還設有實質性戰爭損害,但蘇聯新解放區要進行恢復與重建,消耗更大。

科技能力:德國領先

蘇聯生產量雖不小,但更傾向於滿足戰線需要的消耗,而德國已進入導彈、核彈的研發――僅僅幾個月之差,德國就先於美國成功了!在飛機、坦克的技術上,領先於蘇聯。

戰力損耗:蘇聯更大

雖然勝利使蘇軍士氣高漲,而且也練出了一支戰鬥力強捍的新軍隊,但二戰蘇聯總損失特別是人員傷亡的85%已經發生,不足以支持更長久的戰爭。


德國其實只是損失了最先侵入蘇聯的戰力,在西線還有60萬以上的精銳部隊,而且擁有更好的人口優勢。

政治態勢:德國更有利

東歐諸國與波羅的海的受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雖被德國佔領,但對蘇聯與俄羅斯更有敵意,投降的法國也並沒有暴發激烈的反抗。如果蘇軍攻出國境,對德國一方漸漸變成了衛國戰爭,會爆發出新的戰鬥力!

結論:

如果沒有美英的西線登陸作戰的戰略支援,蘇聯很難取得對德的勝利,更不可能憑一己之力擊敗法西斯德國。

換一種說法,就是蘇聯不能憑一己之力完成對歐洲大陸的統一!

二戰勝利,是世界反法西斯的勝利,美蘇中英法都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作出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決定性的貢獻,承認這一點,是人類的良知!





巴山肖鵬


我認為能。

1944年,東線的德軍已經是強弩之末。在南線,他們已經失去了整個烏克蘭。在中央,他們已經退守到了白俄羅斯一帶。在北部,他們也被迫後退數百公里。對於拉鋸戰來說,大規模後撤就意味著絕對的失敗!



我們知道,1944年夏天蘇聯發動了巴格拉季昂行動。為發動這一行動,蘇聯調集了200萬以上的兵力,4000輛以上的坦克和自行火炮,37000門以上的火炮和5000餘架飛機。這個時候,蘇聯在烏克蘭戰線大概還有200萬兵力,在波羅的海沿岸也有相當數目的蘇軍主力。而德國只有200萬左右的兵力,中央集團軍群是主力,他們有100萬兵力。

蘇聯在武器方面的優勢更大,德國在東線根本沒有像樣的空軍,而蘇聯擁有非常優秀的戰鬥機和攻擊機,蘇聯的坦克力量也遠超德國,IS系列坦克完全可以匹敵德國重型坦克。當然,蘇軍的火炮更是可怕,曼施坦因說過蘇聯人能在一公里的戰線上佈置200門大口徑火炮。



這種情況下,即便德國把所有的兵力都調過去也無濟於事,因為德國工業天天被轟炸,他們根本無法維持德意志戰爭機器的運行。


看球人


看了下大家的回答總結下

1.沒有英美戰略轟炸,德軍軍工產量隨便爆蘇聯。事實上43年德國軍工產量達到了巔峰。

2.蘇聯戰鬥力渣。

蘇聯都這麼渣了,德國還在斯大林格勒被打斷了脊樑骨。

3.德國缺油。

我印象中好像丟了羅馬尼亞後才缺油,但那個時候德國已經無力迴天了。

4.英美援助。

租借法案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機床和稀有金屬。德棍卻一直拿食物槍支彈藥坦克飛機說事,不太能理解德棍所想。

5.同盟國開闢西線戰場。

44年諾曼底的時候的德軍,我是不太清楚還有幾個能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