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令人吃驚的歷史真相?

史論縱橫


原本在看初中的歷史教科書時,我常常會為希特勒殘害猶太人的原因感到很大的疑惑,但是在瞭解到了相關的歷史真相後,我才明白了希特勒和德國人在二戰時期為什麼那麼痛恨猶太人的原因。


猶太人在現如今有著很好的名聲,他們現如今被人們譽為世界上最會賺錢、最聰明的民族 。

現如今的猶太人主要集中在美國和以色列,相比於其他100個人都很難出現一個富豪的民族,猶太人出富豪、出大富豪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而且相比於全球各個地區的人們,猶太人中所出現獲得諾貝爾獎的概率也是最高的。

正因此,他們才獲得了以上所說兩個看起來非常榮耀的頭銜。

猶太人開始時在歐洲不受待見的原因

現代的猶太人生活安定,彷彿一切的煩惱都已經遠離了他們。

但是在現代之前的近代史以及古代史中,猶太人的生活卻非常的顛沛流離,就彷彿那不容於人的過街老鼠一般,在哪裡都不受待見。

猶太人原本來自於中東,在他們被從中東趕出來後,他們開始大規模在歐洲生活了起來。


如果猶太人能放棄曾經的一切融入歐洲人群體中的話,或許他們在這麼多年過去後,他們早已經被歐洲人同化成了歐洲人的一部分。

但是他們並沒有這樣做,他們在來到歐洲後仍舊堅持了他們以前的生活習慣、堅持了他們以往信仰的猶太教,所以在後來基督教當道的歐洲,他們就變得極端不受待見起來。

猶太人在歷史變幻中把劣勢轉化為優勢

歷史中,猶太人在歐洲各個國家都受到了很嚴重的排斥,在各個國家國王的嚴令下,他們被禁止在各個國家擁有土地、被禁止進行耕田的工作。

在這種對他們極為不利的環境中,他們後來慢慢選擇了通過商業和手工業維持了自己民族的生存。

就這樣過了很多年,在歐洲進入大商業時代後,他們憑藉著已經滲透到他們基因以及骨髓中的商業才能在歐洲混得風生水起了起來。

在歐洲進入了近代史後,非常會賺錢的猶太人紛紛在各個國家成為了富甲一方的富豪,他們開始成為了各個國家中最富有的一個群體。

雖然並不是每一個猶太人都那麼有錢,但是他們有錢人數量的龐大卻使得他們在歐洲人眼中變得非常刺眼起來。

通過反猶上位的希特勒

因為宗教的原因,猶太人本身和歐洲人是格格不入的。

他們除了賺歐洲人的錢之外,生活中是根本不屑於、也不想和歐洲人發生任何關係的。

甚至因為他們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宗教優越性,他們還非常看不起這些歐洲的本土人。

人本身都是仇富的,在歐洲人的仇富心理以及猶太人本身的不合群、為了賺錢不擇手段的種種因素影響下,歐洲人在歷史的發展中,普遍對猶太人產生出了一種極度仇恨的心理。

正因此,希特勒後來才得以通過煽動德國人仇恨猶太人的活動行徑走上了德國的巔峰權力寶座中。

然後開始執掌起了德意志的無上大權、在歐洲席捲起了他的恐怖浪潮。

希特勒只起到了一個點燃引子的作用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希特勒的出現並不是歐洲猶太人覆滅的真正主因,猶太人之所以在二戰中遭受到了那麼恐怖的待遇,主要原因還是這種早已經出現在歐洲人內心中的痛恨。

希特勒後來其實就像是一個在德國莊園中為這些仇恨種子澆水的園丁,在他的種種人為干預下,這些仇恨種子最終長成了參天大樹,枝幹開始瀰漫出了德國的莊園、影響起了歐洲各地的人們。


正因為希特勒後來給波蘭人和法國人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時機,所以在波蘭和法國陷入戰亂後,這兩個國家原本居住的國民們開始對猶太人爆發了大規模的自發性襲擊。

當時歐洲痛恨猶太人的國家,德國其實只是其中之一,並不是唯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我們從波蘭人竭盡全力襲擊那些存活下來的猶太人或者襲擊那些戰爭後回到波蘭的猶太人行為,就可以看出猶太人在當時歐洲有多麼不受待見。

所以說這就是關於猶太人讓人感到吃驚的歷史真相,希特勒對猶太人作出的種種事情其實都是有著歷史因素在裡面產生影響的,並不是希特勒猛然間突發奇想,才對猶太人展開那樣舉動的,世間並沒有無緣無由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孤客生


真實的歷史與我們被告知的歷史有時差別很大,有的甚至是南轅北轍,所以我們瞭解了歷史真相後,都會不由自主地大喊:“哇!原來是這樣,有沒有搞錯啊!”

今天告訴大家一個關於“二十一條”的歷史真相。

袁世凱和各國駐華使節的合影

只要有中等文化水平的人都知道“二十一條”,知道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臭名昭著的賣國條約,歷史教科書告訴我們,袁世凱為推行帝制,以接受企圖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作為條件,換取日本政府對他的支持——但真相是“二十一條”根本不存在。

嚴格地說,“二十一條”指的是日本公使向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個大綱,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號,共有四條:要求中國承認,把德國在山東的一切特權,移交日本,並另加其他路礦權利;

第二號,共有七條:要求中國承認,日本在南滿和東內蒙的一切路礦和無限制移民等,既有特權,不許列強介入,並延長旅大租期為九十九年;

第三號,共有二條:要求中國承認,中日合辦“漢冶萍公司”,其鄰近礦山等,未經日本政府同意,中國不得自行處理;

第四號,只有一條:要求中國承認,所有中國沿岸港灣及島嶼,概不讓與,或租借與他國;

第五號,共有七條:要求中國承認,聘用有力日人為中央政、財、軍顧問;日營醫院、寺廟、學校,在內地有土地所有權;中日合辦各地警察局;中日合辦中國軍械廠,統一武器使用;日本享有武昌至九江、至南昌及南昌至杭州、潮州各鐵路之製造權;籌辦或整理福建省內的路、礦、港口、船廠,日本有優先權;日人有在中國佈道權。(唐德剛《袁氏當國》第142頁)

圍繞著日本政府提出的這二十一條要求,中日兩國外交官展開了激烈交涉,袁世凱在談判之初就明確告訴外交總長,第五號諸條,絕對不能答應,這是中國政府的底線。與此同時,袁世凱還通過一些途徑將此消息傳遞給英美等國,給日本政府施加外交壓力。最後,日本政府被迫放棄了第五號的七條要求。1915年5月25日,中日在北京簽署了《關於山東省之條約》《關於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之條約》及十三件換文。

參與中日談判的外交次長曹汝霖

當時北京政府對條約的正式名稱是《一九一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中日兩國政府所訂之條約及換文》;日本政府稱為《大正四年日中條約及換文》;學界嚴謹的稱呼是《民國四年五月二十五日締結之中日條約及換文》,簡稱《中日民四條約》——從這個角度講,所謂的“二十一條”根本就不存在。

“二十一條”一詞充滿著政治意味,由於革命史觀的宣傳,“二十一條”代替了《中日民四條約》,以至於人們認為“二十一條”就是條約名稱。其實正確的理解是,“二十一條”是《中日民四條約》的緣起,而《民四條約》是“二十一條”的結果,兩者是不同的。
























民國年間那些事


三國演義裡面一直有一個永遠的正面人物——就是接受漢獻帝衣帶詔,忠心耿耿扶保漢室的車騎將軍董承。他禪精竭慮的幫助漢獻帝,試圖從曹操手裡奪回實權,後來因為行事不密,終於功敗垂成,還連累了自己在宮裡的女兒董貴人。

所以一直以來,董承都是以一個忠於漢室的悲情老臣的形象流傳在這個世界上。似乎沒什麼黑點。但是如果看袁宏的《後漢紀》的話,裡面有段記載,還是能看出董承這個人不簡單。


話說當時是「天子敗於曹陽」的時候,也就是李傕郭汜合兵一處,在追殺好容易從長安逃往洛陽的漢獻帝。然後漢獻帝前面是一條大河,後有追兵,河岸偏偏還比水面高出許多。這個時候大家議論準備把漢獻帝綁在絲綢上放下去到河裡的小船。就在這個時候:

時後兄伏德扶後,一手挾絹十匹。董承使符節令孫儼從人間斫後,左靈曰:“卿是何等人也!”以刀扞之,殺旁侍者,血濺後衣。

董承秘密的派孫儼在亂軍之中刺殺伏皇后,幸虧侍衛左靈替皇后擋了一刀,沒有砍中伏皇后,砍中了旁邊的侍者,血都濺到了皇后的身上。


這個時候,漢獻帝和文武已經是身處絕境,自身難保了,董承居然還能想到這一點,想著亂軍之中刺殺皇后以便於自己的女兒董貴人當皇后…… 這位“老實人”的心思可一點都不簡單。


經史通義


中國信史綿延近3000年,我們能瞭解到的歷史,都是從《逸周書》《竹書紀年》《世本》《尚書》《左傳》《戰國策》,漢代及以後的《二十四史》中獲得的。要說獲得歷史真相,需要我們不斷深入地閱讀歷史原著,不斷從考古學界獲得最新的資料,才能不斷修正和補充歷史中缺失的那部分內容。

所謂歷史真相,是針對不同的情況而言的,打個比方,對於只學習了高中歷史的人,任何對歷史的細化和事實的呈現,對他而言都是新獲得的真相。對於受戲說歷史誤導的人,真實的史實對他而言也是真相。總而言之一句話,歷史真相是隨著對歷史的不斷深入研究而逐漸揭示的,歷史真相也可能在漫長的年代裡因為種種原因被人為掩蓋、篡改、抹黑、歪曲了,需要有心之人從各類旁證記載中不斷還原。還有的歷史真相是因為年代久遠,相關知識不再被人熟知,久而久之,以訛傳訛,後人也就忘記了歷史最初的面目。

對於本人而言,曾經讓我非常吃驚的歷史真相有以下三個:

第一,關於上古三帝“
堯、舜、禹”的諡號和姓名。

上古三帝之“堯、舜、禹”享有很高的威名,是儒家大肆宣傳的三位頂尖的聖人,也是原始社會部落禪讓的倡導者和實施者。在很長時間裡,我都認為“堯舜禹”是三個人的名字,實話實說,因為這根深蒂固的想法,我都懶得去百度一下,直到我不期然遇到了一本明代的書《歷代君臣圖鑑》,上面記載了從上古神農氏到南宋末年曆代的君臣畫像和讚語,我才得知“堯、舜、禹”是上古三位帝王的“諡號”。

首先是帝堯陶唐氏——禮諡法上說:“翼善傳聖”曰“堯”。帝堯,姓伊祈, 名放勳,帝嚳之子,黃帝玄孫,古唐國人,在13歲的時候被封在陶地,所以也稱之為“陶唐氏”。

(《歷代君臣圖鑑》裡的帝堯畫像)

(帝堯的讚詞)

其次是帝舜——禮諡法說:“仁聖盛明”曰“舜”。帝舜姓姚,名重華,字都君,瞽叟之子,因為生在了姚墟,所以姓姚。他為四部落聯盟首領,以受堯的“禪讓”而稱帝於天下,其國號為“有虞”,所以又被稱為“有虞氏”。

(帝舜的讚語)

再者就是大禹王——大禹,姓姒,名文命,黃帝的玄孫。那麼,為何這位夏代的首位帝王叫大禹呢?說起來讓人啼笑皆非,因為禮諡法上說了:“受禪成功”曰“禹”。他的諡號叫“禹”,沒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帝舜把皇位禪讓給了他,並且成功了,僅此而已。之所以加上一個“大”字,是因為他治水成功,對華夏文明居功甚偉。

(大禹王的讚語)

第二,北宋徽宗年間著名的奸臣梁師成據說是蘇軾的出子。

看到這條歷史事實,我眼睛都直了。什麼是出子?就是被懷孕之後被拋棄的小妾生的孩子。

(梁師成)

蘇軾死於公元1100年,宋哲宗元符三年,享年66歲。梁師成作為和童貫、蔡京、高俅等齊名的大奸臣,竟然是我們千古愛戴的蘇東坡的出子,這件事情實在無法令人接受,但是,這是很可能是真的。請看史書記載:“師成實不能文,而高自標榜,自言蘇軾出子,時天下禁誦軾文,其尺牘在人間者皆毀去,師成訴於帝曰:先臣何罪?自是軾之文乃稍出。以翰墨為己任,四方名士,多招致門下,多置書畫卷軸於外舍,邀賓客縱觀,得其題識,合意者轍密加汲引,執政、侍從,可階而升。”

請看,梁師成對將蘇軾的文章從禁錮中解脫出來還做了很大的貢獻呢!按照合理的推測,梁師成是蘇軾的出子,也是站得住腳。梁師成進入權力中樞,是在蘇軾死後20年左右,梁師成無什麼本事,也不會寫文章,他突然登上高位,能說和蘇軾沒有關係?如果和蘇軾沒有什麼瓜葛,以他的本事,連個縣官都做不成,何談進入統治中樞?當然,這是個人推測,存疑。

第三條,大奸臣童貫戰功累累,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童貫)

《水滸傳》將童貫一頓貶損,我們不必當真,畢竟那是戲說。歷史上的童貫是一名太監,負責皇家採購,由於能夠猜測徽宗的心思,大力採購珍禽異獸和珠寶珍玩給徽宗,得到了領導的賞識,被大力提拔,進入權力中樞。但是童貫確實有一定的軍事才能,在征討西北少數民族叛亂的戰役中,他和另一名統帥王厚,齊心協力,評定叛亂,數戰數捷;在南征方臘的時候,當他發現方臘造反是因為花石綱的原因之時,馬上下令廢除運送花石綱的命令,在抓捕方臘的戰役中,他也是前鋒總指揮,是滅方臘的大功臣。童貫位居中樞重位,可不是僅憑著嘴上功夫得來的。可惜,童貫有一定軍事才能,但是道德品質太差,所以給北宋帶來滅頂的災難。最後童貫死得也很慘,據說這哥們長得特別結實,脖子和腦袋硬的像鐵,斬首之時,砍壞了好幾把鋼刀。


作家王麟


令人吃驚的歷史真相有很多,希望你看完不要吃驚,我第一次知道時都是回味良久,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些。

1.戰爭當中,英國貴族死亡率


一戰時,英國先後派遣了600多萬士兵參加戰爭,有75萬人左右戰死沙場,令人吃驚的是,其中,英國貴族子弟傷亡率達到了百分之四十五!原來,這些貴族子弟多擔任軍官,打仗時,他們都是衝鋒在前,榮譽對於他們來說重於一切!

2.民國公子哥,人稱柳永在世的袁克文


袁克文是袁世凱之子,母親是朝鮮公主,民國四公子之子,可以說是身份高貴。

就是這樣一位公子,確實青幫大佬,門徒眾多,他死後,竟然有四五千僧尼道士,上千妓女給他送行,名人雅士更是眾多,其中有前總統徐世昌,國民黨元老於右任!

3.掃大街的大亨

黃金榮在解放以後選擇留在了大陸,並沒有聽從杜月笙的勸說去香港,1951年,他被訓誡,被分配到大世界門口掃地,路過的人無不感慨,曾經的大亨竟然在掃大街!

4.牛氣沖天的國立中央大學


別的不說,就說說國立中央大學在1949年一部分師資力量遷到臺灣以後,留下的部分劃分出來的名校,就知道它有多厲害了:

南京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

北京電影學院

中央音樂學院

上海醫科大學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等等20多所大學!

5.希特勒逸事

希特勒曾經指示部下,德軍軍服一定要設計的很帥氣,這樣才有年輕人願意參軍,不過事實也是如此,德軍軍服挺帥的!

6.世界著名的光棍

世界上光棍很多,著名的更多!

達芬奇,柏拉圖,伏爾泰,貝多芬,諾貝爾,梵高,安徒生,康德,牛頓,哥白尼等等,都是光棍,是不是覺得單身有理由了呢!

7.首次保護僑民而出兵的是北洋政府


令人沒想到的是,“黑暗、腐朽、反動”的北洋政府,竟然是第一個出兵保護僑民的政府,1919年,北洋政府不顧日本威脅,出兵外蒙古,徐樹錚將軍在保護僑民之餘,率軍出塞,武力收復外蒙古,列強對中國刮目相看!

【歡迎朋友們評論區交流,更多文史野趣,可以關注潁州小史官哦!】


無筆史官


最令人吃驚的就是揚州十日了,漢奸當道為禍祖國跟人民。當時的清軍攻入了揚州,在揚州遭到了最頑強的抵抗。當時的清軍統帥以滿八旗作為主力對揚州城發動進攻,雖然攻破了揚州城,可是清軍也為此付出了八千人的戰損代價。這使得清軍統帥惱羞成怒,下令屠城十天。然後清軍在這十幾天裡總共屠殺了八十萬揚州百姓。而最讓人吃驚的是,參與屠城的軍隊裡有八萬人是漢人軍隊。

按著當時清軍的編制,一個方面軍為兩旗滿軍旗的人馬,一個滿軍旗大約有士兵9550名,兩旗共19100名士兵;除了這兩旗人馬外,還有大約80000名士兵的漢軍旗或者漢軍作為輔助部隊。總計十萬人。因此,揚州十日傷亡滿軍8000人實際上佔清軍主力的一半了,剩下的清軍也不過幾千人。在清軍主力被重創以後這些漢軍絕對有話語權,就算沒有反抗的意思完全也可以阻止清軍對揚州市民的報復。但是這些漢軍卻廉不知恥,竟然甘當滿清的走狗,把屠刀伸向自己的同胞,最終殘殺八十萬人。


優己


今天是4月12日,那我們就聊聊91年前的今天。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政變。

這次政變,給革命力量造成多大的損失,我們都知道。而這次政變也給國民黨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在蔣介石政變前夕,國民黨擁有65萬普通黨員。但是在1928年重新統計黨員的時候,只有22萬。

那剩下的43萬哪去了?被蔣介石殺了。

被殺了這43萬國民黨員,基本以有理想、有熱情、愛國的左派熱血青年為主。



先說國民黨組織。

北伐前夕,國民黨在省、市、縣、鄉都有完整的組織機構,牢牢掌握著基層地方的組織運作。

在政變以後,國民黨的基層組織基本瓦解。

直到1933年,全國僅有17%的縣擁有國民黨的組織機構。

剩下的大部分地方,全部由地方民團、土豪劣紳、地主富農掌握,政府勢力水潑不進、針察不進。

從此以後,國民黨再也不能夠組織人民、徵收稅賦、進行大規模的建設,淪落為黑幫性質的黨派。



再說國民黨員。

1928年,四川黨員是政變之前的百分之十七。

浙江黨員是政變前的百分之二十三;

湖北、湖南、廣東、江蘇,黨員數量全部減半。

經過幾年的恢復,1933年逐步恢復到政變前的水平。

數量恢復了,質量呢?

原先為了革命、為了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熱血青年被殺了,新加入的是黑幫、地痞、土豪、軍閥。

這樣的黨員素質,談何革命?談何抗日?談何現代化?

國民黨敗退大陸,根基就在1927年4月12日


溫乎


說一個關於關雲長的小典故吧。昨天看《三國志》無意中看到的。

《三國演義》裡關二爺千里走單騎,一路上為了避嫌二位嫂嫂在屋裡休息,關二爺持刀立於門外,傳為佳話。

《三國志》裡有一條裴松之註釋,說的是關二爺跟隨曹操打呂布,開拔前對曹操說“呂布妻美,勝後關娶”。意思是呂布有個老婆挺漂亮,如果此戰勝利後這個漂亮老婆就歸我關某了。曹操同意了。

後來攻打呂布城池,即將破城之時關二爺又一次提醒曹操:“你可別忘了,這漂亮女人可是我的。”曹操又同意了。

後來城破呂布被擒,所有呂布家眷被關押收監。關二爺興沖沖的找曹操要人。本來曹操沒在意,可關二爺三番四次的提醒,於是曹操上了心親自看了一眼,哎呦,確實挺漂亮,於是曹丞相反悔,自己收編了。

不知各位感受如何,反正我看了這則註釋樂了半天。自行腦補了關二爺一臉失望,以及曹操各種不要臉的表情。


私家書評


1、鄭和下西洋時期的大寶船

鄭和乘坐的大寶船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關於這艘船的規模、排水量,一直有爭議。英國學者推算大寶船排水量為3100噸,中國學者推算有5000-10000噸。現在世界上最小航母排水量有7000噸,鄭和大寶船的噸位和航母差不多,那還是在15世紀啊。

2、宋朝對外戰爭勝率達到70%

在我們的印象中,宋朝是積貧積弱的朝代,割地稱臣,被少數民族打怕了。但是有人做過統計,在萬人以上的戰鬥中,宋朝對少數民族的戰爭勝率竟達到70%。宋遼戰爭27場,其中宋勝19負8,勝率達70%。宋西夏戰爭17場,宋勝12負5,勝率也達到70%,宋金戰爭25場,宋勝18,平1,負6,勝率達72%。宋蒙戰爭15場,宋勝11負4,勝率73%。

3、第一次鴉片戰爭中中英雙方究竟死傷多少人。

整場戰爭英軍陣亡266人,戰傷1790人,不及非戰鬥減員(2400人)多,清軍傷亡在60000-62000之間,中國民眾死傷約80000-85000人。


戴你看歷史


令人吃驚的歷史真相,我敢說,你們敢信嗎?別罵我哦。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有難度,歷史都是當政者編的,好多真相也都被當政者故意歪曲了。做為普通老百姓,只能從野史,演義,小說和傳說中去找尋那支離破碎的“真相”了。


  • 光緒皇帝就是被此二人忽悠的,左邊康有為,右邊梁啟超

這裡說一說清末的重大事件“戊戌變法”也叫百日維新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頑固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可憐“戊戌六君子”死的可惜,當時其時他們六人也是可以跑的,但為了喚起國人富國強兵的意識,義然決然的等這清兵來抓捕,直至赴死刑場,真乃豪氣滿天呀。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是譚嗣同、林旭、楊銳、楊深秀、劉光第、康廣仁。


  • 康有為和他的三房姨太太

而相對於這六位英雄,變法的最重要的倡導者康有為,反而出逃到了海外,過起了做生意,娶了幾房小妾的愜意生活。還在歐洲各國華僑界,以救國救民之名大舉募捐,所得善款全被他揮霍一空。康有為晚年還給張勳復辟唱頌歌,開起了歷史的倒車,真乃欺世盜名之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