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中國電影投資大,卻不如韓國電影拍的好呢?

可愛寶VS鬧人疼


中國電影也有很多經典被韓國翻拍,先不論票房成績,只論演技、導演、觀賞性。我們就拿最近比韓國翻拍中國的《毒戰》來對比。

演員陣容—— 中國版:孫紅雷 / 古天樂 / 黃奕 / 鍾漢良

韓國版:: 趙震雄 / 柳俊烈 / 金柱赫 / 金成鈴

從演員陣容上來講,韓版比中國版的陣容要強大很多,無論是客串還是主演無一不是老戲骨,尤其是已故演員 / 金柱赫 / 更是把原著中,接頭小角色演活了,整個電影前半部分的矛盾與劇情都依託於 / 金柱赫 / 出演的原材料供應商來襯托,感覺搶了主角的戲。


男主 / 孫紅雷 / 演技炸裂!該嚴肅的時候一身正氣,該兇殘的時候絕不含糊。

韓版男主 / 趙震雄 / 簡單的一句話概括就是,這個警察當不了臥底!身上沒有那股子邪氣兒,給人一種受了委屈,膽怯了的感覺。


男2 / 古天樂 / 影帝演技自然沒話說,中國版中極度自私,為了保命甚至拋棄隊友。不得不說古天樂與孫紅雷相愛相殺的戲份很好看。

男2 / 柳俊烈 / 作為韓國新生代演員代表,演技沒的說。中國版與韓國版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這個角色的結局走向。韓國版中 / 柳俊烈 / 飾演的毒梟在最後的槍戰中成功逃脫了並且逍遙法外。(影片結尾被趙震雄飾演的警察找到,響起了兩聲槍響,未知生死。)

一部電影最大的成本莫過於演員。大牌明星自帶流量也保證了影片觀賞性,相較中國電影產業,韓國明星片酬普遍略低。韓國市場小,想要票房就必須拍出精品。


秒嘉看電影


嚴格的講,應該說是國產的娛樂片與韓國片相比,同樣的投資人家的不比我們的差,我們投資大的也不一定比人家好!這主要是因為中國電影在娛樂片領域起步比較晚,在題材的多樣化和製作經驗方面還有欠缺,比如《集結號》《我的團長我的團》等優秀的戰爭影視片都是請來的韓國特效團隊和動作指導。另外例如一些災難片《釜山行》《摩天樓》《漢江怪物》《流感》等,除了特效出色外,最重要的是導演把握住了電影所要表達出來的東西,對人物內心有著深刻的描寫抓住了人心,就像這些事情真的發生在你的身邊。所以有時候不是隻多花錢就能做到的!還是在於導演的指導功力和特效的完美運用。最後一點,中國的投資大部分花在了演員片酬上,不過以後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好!我們國產的娛樂電影總會超過韓國片的!





和我聊電影


因為大多數人只愛看“故事片”、“劇情片”,所謂偏商業片形式的電影(偏好萊塢敘事模式)

客觀來講,這一塊韓國確實比中國厲害。

而所謂“文藝片”,文藝片這個說法都不準確,嚴格叫“藝術片”(art film),大多數人都不看,都不瞭解,國際上得了那麼多獎,得獎數量超過韓國,大家也都不瞭解。


另外,從客觀方面來講,不知道你們如何看待中國明星的出場費?



現如今的電視劇、電影中沒幾個大牌明星都不好意思播!

但是請大牌明星就要付出天價的片酬!

----------------------------------------

之前電視劇《如懿傳》就被爆出

這部還未播出的電視劇就已經刷新了中國明星片酬的新紀錄

霍建華以7200萬片酬接拍此片

周迅接片酬更是達到了驚人的9500萬

也就是說《如懿傳》僅僅是請男女主演兩人,就花掉了近1.7億。


----------------------------------------

而早在2016年時,像吳亦凡、鹿晗等基本沒什麼代表作的小鮮肉片酬竟然也超過了一億,真是讓人無語!


有句話這樣講的

外國的明星是拿來看的,中國的明星是拿來供的


Smiles微笑


11分鐘前 · 娛樂領域創作者

韓國的電影工業和美國的一樣,流水線生產,有精確的生產方式,好處是最低也不會太差,壞處是最高也高不到哪去,

就連美國也是,雖然整體水平稍微高一些,真正的好片還是看導演個人水平,和流水線的關係不大

我們國產電影雖然質量沒有底線,但在高度上並不會輸給韓國,甚至也不會輸給美國

比如《追兇者也》和《湄公河行動》就能完爆大部分國外電影

你感覺韓國電影更好,韓國隨便一個流水線作品都能讓你刷新對電影的認知,說明你層次太低,平常只看國產爛片,對電影沒有正確的認識

你意識到有問題也算是件好事,就差自己努力學習知識了


小旭哥解說


1、首先,我不崇洋媚外,但是咱們國家的大部分電影和電影人還處在跟韓國人學走路的階段。先學習再創作,不要想一天天的去國外鍍金,在國內撈錢。還是腳踏實地的認真拍電影,做電影吧,這是一個原因。

2、其次,韓國電影市場狹小,只有努力開拓市場,認真拍電影。要不然就是死路一條。

可是中國就不一樣了,中國國內市場較大,即使是很多爛片也能生存下去,再爛只要有些流量明星在裡頭總有人去支持。這也是現在電影喜歡用流量明星的原因咯,管他拍的好不好,有人願意去掏錢。

3、再是審核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原因,很多題材的限制,讓很多創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4、技術低。在一定程度上技術水平低於美國韓國這也是一大原因。

5、演藝屆功利化。中國90年代以前,拍攝的都是經典,因為那時候,中國電影、電視都是藝術,最近這些年,電影效果提升了,電影質量卻沒有了。而且整個演藝圈都被香港給帶歪了。

6、明星高片酬。你以為中國電影投資大,都是投資在電影這些上面嗎,都是去付高昂的明星報酬咯。

7、演員把自己當上帝。沒有想著好好提升演技的心,不是真正的“演藝事業工作者”,只能說叫明星而已。反正拍的好不好都會有一群的粉絲在後面擁護,說他們拍的怎麼怎麼好。

8、當明星門檻太低了,是個網紅,有點名氣就可以拍電視電影上節目,各種網紅去演電視電影。所有的年輕人都不在想當科學家、教育家、研究者、一心只想當明星,想紅、來錢快。


空空看影視


也不能這麼說,中國好的電影還是有的,只不過爛片氾濫。

中國電影投資大,錢都花哪去了呢?多半都花在了演員身上,而留給製作的經費少之又少。

就社會環境而言,中國和其它國家是有本質區別的。在中國演員的含義都變了,只要稍微有點名氣的明星,那身價可是一個勁的蹭蹭往上漲。

在導演的眼裡,賺錢才是王道!那要如何才能保證只賺不虧呢?可定是找小鮮肉來演了,因為這些人自帶的流浪很大。不僅流浪大,影片的評分還不會低。在這些粉絲的眼裡,只有是自己的明星,那絕對妥妥的好評!看到有人給差評的,那立馬會招來一起聲討者!

如今的演員吃不了苦,各種替身亂入。有些導演還怕得罪演員,一個不高興就罷演。最終導致影片的質量低下。


骷髏哥講電影


韓國的電影工業和美國的一樣,流水線生產,有精確的生產方式,好處是最低也不會太差,壞處是最高也高不到哪去,

就連美國也是,雖然整體水平稍微高一些,真正的好片還是看導演個人水平,和流水線的關係不大

我們國產電影雖然質量沒有底線,但在高度上並不會輸給韓國,甚至也不會輸給美國

比如《追兇者也》和《湄公河行動》就能完爆大部分國外電影

你感覺韓國電影更好,韓國隨便一個流水線作品都能讓你刷新對電影的認知,說明你層次太低,平常只看國產爛片,對電影沒有正確的認識

你意識到有問題也算是件好事,就差自己努力學習知識了


天意娛樂報


提及中國電影這些年來也有不少優秀影片問世,但電影總體水平難以提高,原因是多方面的。

目前電影投資成本看似巨大,可真正用到電影製作方面的錢數寥寥無幾。一部電影的投資被演員的天價片酬就瓜分很大一部分,電影成了導演,演員圈錢洗錢的工具。

觀眾們的欣賞水平提高,看電影不再是圖熱鬧,希望能看到優秀的影片。五毛錢的特效,不合邏輯的臺詞更為觀眾所不齒。

中國電影的審查制度也制約了有些電影通過。這比起韓國和其他國家電影的審查顯得嚴格了許多,也就造成了韓國與其他國家更容易拍出好電影。


曾經的曾經94050122


韓國敢拍,就這一點國內不過審,


匿名小t


韓國的影業印象只停留到無聊的肥皂劇上,但接觸電影后發現他們的電影和電視劇完全是兩回事。

後來查了下後,發現他們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廢除了電影審查制度。所以他們的電影是什麼都敢拍,發揮很自由,就算一些感覺邏輯上說不通的電影標上“真實事件改編”的標題後也會覺得理應如此。

所以我們與韓對比,完全是戴著鐐銬和對面打拳擊。當然,我指的是一些灰色題材的電影,不過現在很多人也喜歡這類,但從專精來說也是各有所長 說韓國整體方面碾壓我們我是不太認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