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叛亂的動機是什麼?

用戶61404424


安祿山叛亂,與楊國忠有直接的關係。

楊國忠是唐玄宗最寵愛的楊貴妃的堂兄,心胸狹窄,凡有官員不聽命於他的,無不遭到貶逐的命運。楊國忠把持朝政的幾年,打擊異己的同時,大肆收受鉅額賄賂,僅綢緞便達到驚人的三千萬匹。在李林甫、楊國忠時代,大唐帝國的中樞已經紊亂不堪,盛世漸漸揭開了虛幻的面紗。

唐玄宗沉溺於酒色之中,給楊國忠予一手遮天的機會。

安祿山並不把權力薰天的楊國忠放在眼中,楊國忠與李林甫的陰險不同,心浮氣躁,缺少威嚴。楊國忠決心要扳倒安祿山。手握重兵成為楊國忠攻擊安祿山的把柄,他不斷地在唐玄宗面前打小報告,稱安祿山必反。但是唐玄宗壓根就不相信安祿山會謀反,在他眼中,安祿山只是一個胸無城府、憨厚老實的胡人,對楊國忠的小報告,皇帝置之不理。

楊國忠深信安祿山必反,他對唐玄宗說:“安祿山心懷異志,如果陛下徵召他入京,他一定不敢來。”唐玄宗雖然信任安祿山,但謀反這事是任何一位皇帝都忌諱的,便採納楊國忠的意見,徵安祿山入京。


出乎楊國忠意料的是,安祿山居然快馬加鞭趕到長安,並且反咬一口,在唐玄宗面前哭訴道:“臣本是胡人,蒙陛下寵愛而擢升到今天這個位置,卻被楊國忠嫉恨,看來臣剩下的日子不多了!”

安祿山固然不是省油的燈,但楊國忠的步步緊逼,也是他最終選擇叛亂的重要誘因。

天寶十三載,安祿山從長安城返回范陽。他擔心楊國忠下毒手,一路狂奔,晝夜兼程,以每日數百里的速度返回駐地。他以牧馬總監的身份,將一批優良的戰馬轉運到秘密的地點,充實騎兵的力量,同時大舉提拔部將,收買人心。隨時可能遭到楊國忠致命打擊的安祿山,顯然已經做好了必要時候叛亂的準備。

天寶十四載,即755年,安祿山對高級將領再次作了重大調整,以三十二位蠻族將領代替漢族將領。楊國忠、韋見素再度向唐玄宗發出警告:安祿山可能要造反!但是唐玄宗仍然無動於衷,他甚至給安祿山打保票:“祿山,朕推心待之,必無異志。東北二虜,藉其鎮遏。朕自保之,卿等勿憂也!”

楊國忠要致安祿山於死地,他日夜蒐集安祿山企圖謀反的罪狀,甚至包圍了他在長安城內的府第,逮捕其門客李超並秘密處死。安祿山如履薄冰,甚至擔心楊國忠會派出刺客前來刺殺,每當有朝廷使者前來范陽,他都稱病不出迎,只在嚴密的戒備下才會見長安來使。楊國忠欲置安祿山於死地,安祿山不反也得反了。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九日,安祿山集中十五萬大軍,在范陽起兵,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發動叛變,“安史之亂”爆發,這標誌著盛唐時代的謝幕。


君山話史


有的說是安祿山叛亂的動機是因為垂涎楊玉環,也就是楊貴妃。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認為動機根本是自己想當皇帝,當了皇帝美色就不是問題。這也告訴我們,養寇自重,養虎為患是不可行的。

唐朝從經濟整體國力來說是強大的,但從文化道統來說是髒唐。僭越是家常便飯,人倫亂套了。李世民帶領著開了頭,逼父退位,殺兄建成。李世民心裡極度不安,不踏實,於是派玄奘到西土取經,為陣亡將士與太子超度亡靈。李世民雖然作了一些功德來洗滌自己的罪行,其僭位造成的惡劣思想在大唐撕咬著他的子孫。

李世民做榜樣,他的後代子孫怎麼就不能模仿了?他的兒子李治僭位娶了後媽武則天。後來發生大唐神器易位,武則天直接掌管天下,建立大周。一直到唐玄宗李隆基又娶兒媳楊貴妃,更是荒唐至極。安祿山認與楊玉環還能認個50歲的蠻子安祿山為乾兒子,最後養寇自重釀至“安史之亂”。

以至到現在,我們有些人還在唸念不忘大唐的輝煌。其實,中國的帝國輝煌在秦漢,而不是唐朝。


安祿山的父親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個突厥族巫婆。所以安祿山是個外族,不是華夏族,也就是蠻夷。試想把一個蠻夷養的肥肥的,養寇為患,最後坐大一方,然後就有了造反的事了。

華夏盛世,正在歸來,有你,有他,有每一箇中國人。多攢錢,多生娃,多學習。


崇儒


“安史之亂”爆發於天寶十四年,公元775年。《資治通鑑說》安祿山“陰蓄異志,殆將十年”,說明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擾亂。都說安祿山是為了楊貴妃,我覺得這隻能是文學作品裡司空見慣的套路。固然,一笑傾國傾城更具有傳奇色彩,但歷史僅靠幾個人來推動,顯然是靠不住的。



安祿山雖然是胡人出身,但他作為一個擁兵自重的節度使,軍事力量足可以跟朝廷抗衡,擁有如此強大的勢力,想要讓他不反也難,況且長安城中還有一個他朝思暮想的乾孃美人。



安祿山在長期準備戰爭的過程中,不但沒有減少或停止對奚、契丹各族的敵對行動,而且變本加厲,一直到“安史之亂”爆發的前夕,還在對各族大肆用兵,甚至曾俘擄了奚王李日越。當時,楊國忠等人一再揭發安祿山的“反狀”,麻木不仁的唐玄宗卻說:“祿山,朕推心待之,必無異志。東北二虜,借其鎮遏”。沉醉在“霓裳羽衣曲”中的李隆基一直把安祿山當做自己人,放鬆著警惕,他認為安祿山“必無異志”,有什麼原因呢,就是安祿山還在幫李家江山鎮守邊關,所謂的“鎮遏”,奚、契丹等還靠他在打壓。

起兵之初,安祿山揭出的口號是“討楊國忠”,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幌子,也就是封建史臣所說的,“詞雖欲誅國忠,志則謀危社稷”。

關於安祿山發動戰爭的真正目的,《新唐書·安祿山傳》這樣記載:

  “時太平久,人忘戰。帝(玄宗)春秋高,嬖豔鉗固。李林甫、楊國忠更持權,綱紀大亂。祿山計天下可取,逆謀日熾”。

《資治通鑑》也載:

  “祿山既兼領四鎮,賞刑已出,日益驕恣。自以曩時不拜太子,見上春秋高,頗內懼,又見武備墮弛,有輕中國之心”。

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是唐的腐化、黑暗從內部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從而蔭動了野心家安祿山的謀反念頭。他在佔領洛陽後,就迫不及待地立刻自稱大燕皇帝。


光明大先生




安祿山
叛亂的動機最大原因是為了得到大唐第一美女楊貴妃。我們知道,安祿山是胡人將領,當時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深受唐玄宗寵信,楊貴妃認他做乾兒子,用一個大大澡盆給安祿山過洗兒禮,又讓宮女抬著安祿山在宮中游玩,楊貴妃非常開心。兩人母子關係,關係自然十分親暱。



安祿山雖說大大咧咧,但極端狡猾。他進了皇宮,先給楊貴妃叩頭,唐玄宗為他為何這樣做,他說“胡人只認母親不認父親”。安祿山有300多斤,健壯肥碩,唐玄宗問他“大肚子裡裝的是什麼”,他回答說是赤膽忠心。惹得唐玄宗對他特別賞識,對安祿山和楊貴妃的親暱舉止也哈哈一笑。

安祿山雖說肥碩,但胡旋舞跳的那叫一個精美絕倫,連楊貴妃這樣的音律舞蹈行家都
眼界大開歎為觀止。楊貴妃的霓裳羽衣也是天下一絕,正是共同舞蹈愛好讓安祿山和楊貴妃心理距離一下子拉近了不少。


由於唐玄宗放縱,安祿山經常出入宮廷,給楊貴妃送荔枝送各種珍奇珠寶。一來二去,就有瓜田李下嫌疑。當時唐玄宗正和楊貴妃的兩個美麗妖嬈姐姐偷摸弄鬼雲雨高唐,安祿山楊貴妃就大膽好事成雙了,甚至有史料說安祿山把楊貴妃乳房都抓傷了。

安祿山一直都有叛亂心事,他羨慕唐玄宗宮廷華麗耀眼,更覬覦楊貴妃的美麗無雙。宰相李林甫是個狠角色,他收拾安祿山很有一套手段,安祿山一直不敢輕舉妄動。李林甫死了,楊國忠繼任宰相。不知道楊國忠這廝犯了哪根筋,天天嚷著安祿山要造反,非要唐玄宗收拾安祿山。安祿山一看時機成熟,就就撕下了忠於大唐王室的假面目,驅動十五萬虎狼雄師,伏擊哥舒翰撞開潼關直逼長安。唐玄宗倉皇出逃。

唐玄宗逃到馬嵬驛,禁軍暴動先殺死了楊國忠,後逼著唐玄宗逼死楊貴妃。安祿山一聽自己最心愛的女人死了,痛哭失聲。安祿山從此開始消沉,後來眼睛也瞎了,被兒子安慶緒糊里糊塗送上了西天。安祿山楊貴妃一場驚天豔遇葬送了大唐王朝,我不知道,楊貴妃對安祿山這樣一個深愛自己又親手把自己送上不歸路的男人到底是愛是恨。安祿山為滿足自己私慾,給無數生靈帶來沉重災難,他將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永遠永遠!




蟬鳴梧桐


安祿山掀起安史之亂,起初以清君側為名,攻下洛陽以後,稱大燕皇帝。

而起兵之前,安祿山是河北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作為大唐王朝的重要軍區司令長官,其野心也在唐玄宗的縱容下日益膨脹。

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雖然少不了安祿山與楊國忠的私人恩怨,但其實質可以說是唐玄宗到天寶之後荒廢朝政,未掌握軍事體制變革主導權,致使地方尤其是邊區將領勢力坐大,擁兵自重,最終尾大不掉,掀起叛亂。

安祿山作為胡將,早有異心,對唐王朝和唐玄宗並無多少忠誠度,實力在唐玄宗的放縱下一步一步壯大,野心自然膨脹。與楊國忠有隙正好給了他起兵的藉口。

一句話總結,安祿山起兵並非倉促,早就蓄謀已久,他的目標是成為坐在皇帝寶座上的人。


生說


看到大家說安祿山叛亂就是為了美女楊貴妃,我都要笑死了。這個原因我不排出,但原因全部歸結於此,顯然是不對的。

眾所周知,“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其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都原因都放到安祿山一個人的動機上,這是不公平的。


首先,李世民本來就是發動了“玄武門之變”上位的,這個就帶有原罪,太宗之後,其實這個一直在影響他的子孫為了政權而撕咬。他死之後皇位一直在被以非正常的方式爭來爭去,玄宗更是鬧出了搶兒媳楊玉環做貴妃的事情。所以盛唐也有髒唐之說。可以說唐朝的政權交替的傳統不好。


其次,玄宗不斷給安祿山以軍權和執掌一方的大權,而安祿山有不是純正的漢人血統,與生俱來充滿了野心,可謂養虎為患。野心不斷滋長,也就想得到的越來越多,到最後就只有造反能滿足他了。

再次,盛唐的富庶繁榮,使得天下人都仰慕,然而在這之下也危機重重,楊國忠這些人和安祿山很不對付,不斷在玄宗耳邊吹風說壞話,傳到安祿山耳朵裡,安祿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


最後,僅是猜測,安祿山估計也真的會垂涎楊貴妃,畢竟歷史上還真的傳說他們二人之間是有一腿的。造個反,把美人奪來自己享受的想法,作為一個男人有也不併不奇怪。


左壁觀書右壁觀史

有酒學仙無酒學佛

我是“盛唐豪歌李藝泓”


盛唐豪歌李藝泓


我認為主要原因有3點

1.當時唐玄宗後期,政治奢靡,超綱腐敗,給了安祿山可乘之機

2.權臣楊國忠得勢,和安祿山不和,若安祿山不叛亂,可能會被整死

3.安祿山本身不是漢人,獲得唐玄宗暫時信任,不是長久之計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祿山自范陽起兵,以討楊國忠為名,發動叛亂,攻陷洛陽。

次年正月在洛陽稱大燕皇帝,建元聖武。同年六月,遣軍陷長安。從此,唐朝的半壁江山陷於長期戰亂之中。至德二載(757)正月,為其子安慶緒(見安史之亂)所殺。

綜上所述,安祿山發現晚年的唐玄宗已經沉浸於懈怠朝政、驕奢淫逸的生活。而與此同時呢,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又與自己多番爭執,於是他不再猶豫,毅然起兵造反。從此,安史之亂爆發。


溪溪Dad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皇帝的人,呃,誰不想當皇帝。


很多人都說安祿山是因為楊玉環而發動叛亂的,說的那是真真的,跟自己看到的似得,還說什麼安祿山抓壞了楊玉環的胸,還說楊玉環給安祿山洗澡,淨瞎扯,你媳婦給別的男人洗澡,別說那麼大的乾兒子了,就是給那麼大的親弟弟洗,估計你都不能幹吧,更別說皇帝了,古代抬頭看皇帝的媳婦都是要殺頭的。

不過安史之亂確實同楊玉環有關係,根據《新唐書·則天武皇后楊貴妃傳》有載:“祿山反,誅國忠為名,且指言妃及諸姨罪。”意思就是安祿山謀反的口號是先殺楊國忠,後殺楊貴妃,因為楊貴妃禍國殃民了。所以在這裡也可以看出,安祿山就是為了皇位,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麼浪漫主義,為了愛情。



而且記載安祿山同楊玉環有私情的都是野史,富含人們大膽的猜測,可惜並沒有小心的求證。而且根據記載的年份,楊玉環給安祿山洗澡的事情,是發生在天寶十年,而那個時候是唐玄宗專寵楊玉環的時候,兩人形影不離。“行同輦,止同室,宴專席,寢專房”。所以說安祿山根本就沒有機會給唐玄宗帶綠帽子。


野史裡記載的唐玄宗傻里傻氣的,真實的他有過大名鼎鼎的開元盛世之經歷,而且他識人方面非常有自己獨特的視角,提攜的幾個宰相對國家的幫助都特別大,這樣一個人物,野史寫的他對於自己最愛的女人有可能給他帶了綠帽子都不聞不問,還給賞賜,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根本不喜歡楊玉環,而這種可能是不存在的,愛楊玉環到骨頭裡了都…

所以其實安祿山就是為了當皇帝,有機會誰不想搏一搏未來,畢竟一人之下不如萬人之上,皇帝啥都說的算啊,不用看臉色。


喜歡請關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的文章給您。


歷史叨叨團


首先我們說說安祿山這個故人,相傳安祿山特別肥胖,且在唐玄宗楊貴妃面前乖巧可愛,由於肥胖,平時走路都不方面,但是呢在唐玄宗面前可以飛快的跳胡舞,而且還尊稱楊貴妃為母親。而且一進皇宮就先去拜見楊貴妃,因為隨胡人母系社會習慣,而唐玄宗知道後,不以為怒,反以為樂,可以說安祿山這個人表面上是聰明伶俐,善解人意的。其實往往越阿諛逢迎的人越可怕,因為他內心的世界不會在表現出來一點點,所以導致唐玄宗對他特別信任,特別寵愛,別樣的恩寵給了安祿山最大的信心。

第二我們要說的是安祿山的對頭楊國忠,安祿山受寵,則楊國忠受到了排擠,於是楊國忠便在唐玄宗面前說安祿山的壞話,尤其是安祿山勢力越來越大後,擁兵好幾萬,而且沒有唐玄宗的指示,安祿山就單獨行動去追擊契丹人和奚族人。這給楊國忠一個借刀殺人的藉口,於是楊國忠說安祿山遲早要叛亂,安祿山知道這條信息後,就算沒有叛亂之心,但是害怕唐玄宗殺他,也不免提高了警惕。而且在叛亂的時候打的口號就是除君側,以殺楊國忠而起兵。

第三自古英雄愛美人,我們不得不說一下楊貴妃這個人,楊貴妃或許也是水性楊花之人,竟然當著唐玄宗的面和安祿山搞起了曖昧,叫他兒子,而安祿山也叫楊貴妃娘,我想安祿山或許叛亂的死因之一就是為了得到美人楊貴妃吧。英雄難過美人關!

第四就是權利的爭奪,皇位的爭奪!在古代想當皇帝的人太多太多,無數人為之付出了生命。皇權正統之位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天大的誘惑,別說一個手握重兵的大將了。安祿山叛亂最大的動機就是為了當皇帝。在歷史上他真的當了皇帝,也是他自己的土皇帝,國號燕,但是隨著安祿山集團內部的爭權奪利,他的被刺,就是他的集團走向下坡路的開端,後來史思明也為了爭奪安祿山集團的內部皇帝,殺了安祿山的兒子。到最後這個集團土崩瓦解。大唐在郭子儀等人的力挽狂瀾下又平息了戰亂。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請留言評論)






經典影視大回放


唐朝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創造了我國古代歷史上舉世無雙的輝煌和無上榮耀。但安史之亂的發生徹底打破了大唐的盛世美夢,並把中華民族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回顧歷史,做為胡人出身的邊疆守將安祿山從覬覦大唐江山到舉兵做亂,整個過程的發生是歷史的必然還是人為的主導?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一重大事件發生的客觀原因呢!

歷史背景

自唐中宗起年間,朝廷開始在邊鎮設置節度使,作為長設的軍事長官。開元年間,節度使的設置越來越多。至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全國共設了九道節度使,領兵40萬。節度使逐漸成為集行政、財政、軍事大權於一身的最高長官,因此埋下了藩鎮做大的禍根。

唐玄宗在位期間,為了加強邊境的防禦,在重要的邊境地區設立了十個軍政(也就是藩鎮),這些軍鎮的長官叫節度使。節度使的權力很大不僅帶領軍隊,還監管行政和財政。按照當時的慣例,節度使立了功,就有被調到朝廷當宰相的可能。


李林甫掌握朝政大權後,不僅排擠打擊朝廷的文官,還猜忌邊境的節度使。擔任朔方等四個鎮節度使的王忠嗣立了很多戰功,他手下就有著名的將領哥舒翰李光弼等人。李林甫借王忠嗣的功勞大威望高,怕他被唐玄宗調回京城當宰相,就派人向唐玄宗汙告王忠嗣想擁立太子謀反,王忠嗣為此差點丟了性命。

命運倦顧

當時,邊境將領中有一些胡人。李林甫認為胡人文化低,不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就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張重用胡人。在這些胡人節度使中,唐玄宗、李林甫特別欣賞平盧(治所在今遼寧朝陽)節度使安祿山。

悍匪出身

安祿山為營州,今遼寧朝陽人。父親是湖人,母親是突厥人,安祿山年幼時父親就死了,一直隨母親住在突厥族裡。她母親後來嫁給了突厥將軍安延偃,安祿山也就冒姓安氏,名叫祿山。他在30歲前一直混跡在邊疆地區,是一個很不安分的商人,30歲那年步入軍旅,在不到四年的時間就做到平盧將軍。

野心家的手腕

安祿山經常收羅奇珍異獸、珍珠寶貝送到宮廷討好唐玄宗,他知道唐玄宗喜歡邊境將領報戰功,就採取許多卑劣的手段,又平盧附近的少數民族首領和將士到軍營來喝酒。在酒席上用藥酒灌醉他們,把士兵殺了,又割下他們首領的頭獻給朝廷報功。

唐玄宗常常召安祿山到長安長安朝見。安祿山抓住這個機會,使出他的手段,逢迎拍馬討唐玄宗的喜歡。安祿山長得特別肥胖,又裝出一副傻乎乎的樣子。唐玄宗一見到他就高興的不得了。

狼子野心

安祿山得到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做了范陽平盧兩鎮及河東(治所在今山西太原)節度使,控制了北方邊境的大部分地區。他秘密擴充兵馬,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猛將,又任用漢族士人高尚、嚴莊幫他出謀劃策,囤積糧草磨刀霍霍,只等唐玄宗一死他就準備造反。



機會與歷史重合

沒過多久李林甫病死了,楊貴妃的同族哥哥楊國忠藉著他的外戚地位繼任了宰相。楊國忠本來是個流氓,安祿山瞧不起他他也看不慣安祿山,兩個人越鬧越僵。楊國忠幾次三番在唐玄宗面前說安祿山一定會謀反,但是唐玄宗正在寵幸安祿山自然不相信他的話。

公元775年農曆十月,安祿山做了周密準備以後,決定發動叛亂……


縱觀整個歷史事件發生的過程中我可以看出,歷朝歷代的更迭都是一個極盛而衰的過程,只不過是某些人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安祿山造反的動機恰恰是順應了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