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中,你最佩服哪個人物?

小貂娛樂


一部《琅琊榜》,以天下為局,人心為棋,寫一場風雲之爭。有亂世,有戰場,有算計,亦有真情,但敵不過命運弄人,生死別離。小精靈很喜歡這部劇,因為劇中人將書中人以靈魂血肉具體刻畫,那些細節每看一次都會有不一樣的震撼。今天小精靈想談談最敬佩的人。

小精靈最敬佩之人不是梅長蘇,不是靖王蕭景琰,也不是霓凰郡主,而是蕭景睿。是的,長蘇我是心疼的,他曾是林殊,赤焰軍少帥,金陵城最明亮的少年,那般武藝出眾,那般乾淨瀟灑,那般豪情磊落。後來,梅嶺一戰,七萬赤焰軍,幾乎全軍覆滅,他掉落懸崖之際父親說“小殊,活下去。為了赤焰軍,活下去。”再然後,赤焰軍背上叛軍的罪名,祁王府被抄,祁王被殺,宸妃自殺,祁王之子困於掖幽庭。從那時起,世間沒有了林殊,只有要為亡靈平反的梅長蘇。那一年他只有19歲,在生死間搏爭,開始謀劃平反之事。

那樣一個驕傲的少年,拖著病骨算謀天下,沾染陰暗,他也不無傷感地說過“我這雙手,以前也是挽過大弓,降過烈馬的,可是現在只能在這陰詭地獄裡攪弄風雲了。”可即使是在這樣的陰暗地獄,即使他知道有些路沒有退路,他依舊盡最大可能地不傷及無辜,保持赤子之心,但他終究傷了景睿,傷害了把他當作朋友的景睿。

最喜景睿的赤子之心,他是個心中有河流大川的人。即使後來遭逢家變,他也只是對長蘇說“凡是人總有取捨,你取了你認為重要的東西,捨棄了我,這只是你的選擇而已。若是我因為沒有被選擇而心生怨恨,那這世間,豈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諒之處,畢竟誰也沒有責任要以我為先,以我為重。無論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強求。”

在寧國侯府,謝玉雪夜行殺長蘇時,景睿對長蘇說“你本是我最羨慕的江湖中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想來景睿是真的希望這個在江湖結交的朋友可以依舊在江湖瀟灑自由。是的,就像長蘇說的那樣,“你不是我,不要替我做判斷”固然是對的,可景睿不願那個只是素衣橫笛輕舟就可見大俠風範的長蘇,從此捲入金陵這個漩渦中,不得脫身。

最敬佩的是景睿對朋友的真誠,對豫津如此,對長蘇更是如此。霓凰郡主在未與林殊相認之前對他說過“天下之大,江湖之遠,先生選擇京城這麼一個最熱鬧,最風雲交集的地方養病,要說您沒一點追逐名利之心,誰信呢?”景睿信啊。有那麼多不尋常,有那麼多巧合,只要細想,景睿一定知道長蘇隨他一起進金陵的目的不純,但他相信他,因為他是他在江湖上結交的朋友啊。

甚至在皇后與郡主到來想見蘇先生之際,也說,“蘇兄,我先送你迴雪廬休息。你回稟貴人,就說蘇先生身上有疾,不能拜見。我邀蘇兄來京,說好只是休養,那麼保他平白不受紛擾,便算是我的諾言。但無論如何,我不能這樣對朋友。無端陷朋友于兩難之間,絕非道義所為。謝弼,我今日幫不了你。”景睿怕自己的朋友受委屈,景睿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這位朋友是江左梅郎,堂堂江左盟盟主,也是琅琊榜首,麒麟之才,自然不會沒有自保之力,但他那樣做了,做的那樣自然,小精靈想當時長蘇也是感動的吧。

長蘇不是沒有把景睿當作朋友,只是面對七萬英靈,他要走的路無法回頭,他的情意也將用來保住景琰的純善。而面對景睿這般無辜之人,他避無可避的是要利用的。長蘇曾對蒙大統領說“不是還有我嗎?那些陰暗、沾滿鮮血的事就讓我來做。想要把惡貫滿盈之人推倒,難免會傷及無辜,甚至有些時候,還要在他們的心上狠狠地紮上一刀,這些痛苦和罪孽,靖王承受不了,就讓我來揹負吧。”

是啊,那樣艱難地活下來的長蘇揹負著的是多少人的冤屈,他又怎會只是江湖俠義之人,但在景睿看來,江左梅郎也好,麒麟之才也罷,終究不過是與豫津一般的朋友。小精靈想其實長蘇內心最愧疚的應該也是景睿吧,畢竟有這樣一個真誠的將他看作普通人的朋友真的不多。

景睿像初春的第一場雨,絲絲涼意但乾淨灑脫,讓人感覺如沐春風。這般心中有山河大愛,守住本心,看清對錯,分辨是非的人,生在亂世,依舊儒雅翩然,是小精靈在《琅琊榜》中最佩服的人。


愚記談娛樂


題主問題裡的琅琊榜沒有加書名號,我就姑且認為兩部都可以。

梅長蘇自然是無敵的存在,但太疼惜他,對他的喜歡太過沉重了。綜合琅琊榜第一、二部,我最喜歡最佩服的人物是梅長蘇的徒弟——蕭庭生。

不妨來看看他的幾段關係

1. 與《琅琊榜》:傳承與延續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中的長林王蕭庭生,承襲了梅長蘇的風骨,一生寬和、一身正氣。

同時,他又是《琅琊榜》故事的延續。比如雲南穆府喪報傳來,蕭庭生很是傷感,感嘆南境的穆王爺去世後,在這個世上還記得“那個人”的已所剩無幾了。短短几句話,輕易勾起了觀眾對《琅琊榜》的惦念,感嘆世事變幻的匆促蒼涼。

2. 與國家:忠君愛國、鞠躬盡瘁

多年來,率領長林軍鎮守北境防線。兩鬢斑白依然領兵出征,保家衛國,忠肝義膽。即使長林軍建制被廢,依然一呼百應,這就是對長林王這名武將能力及威望最好的證明。

小梁帝在母親、舅舅的挑撥下,想擺脫長林王輔政之心愈甚。蕭庭生面對千夫指,拖著病體上朝進諫,只為在有生之年,能儘量多幫助小梁帝。一番肺腑諫言,惹得自己當場吐血倒地,並最終離世。

3. 與梁帝:深明大義、進退得宜

蕭庭生與梁帝的相處一直是推心置腹、非常和諧的。戰時,梁帝先關心的是蕭庭生、蕭平章的安全;臨終,梁帝更擔心的也是蕭庭生的未來命運。梁帝是毫無芥蒂的把蕭庭生當哥哥愛戴。

但哪怕梁帝臨終連續喊哥哥,蕭庭生始終恪守君臣之禮,回答的是“臣在”。包括他多年始終恪守著“武將不參政”的界線,絲毫沒有逾越之心。

4. 與兒子:因材施教、亦父亦母

儘管是養子,蕭庭生對蕭平章毫不吝嗇憐惜與疼愛,把大兒子教得文韜武略、重情重義。對於小兒子蕭平旌,蕭庭生則是軟硬兼施。蕭平旌渴望成為江湖人,蕭庭生便任由他學藝並長住琅琊山。同時,對於自由爛漫的小兒子,他給於更多的是鞭笞。但當國家需要時,蕭平旌能主動站出來承擔起責任,這不就是父親蕭庭生的言傳身教的魅力麼。

5. 與孫淳:完美演繹

看到孫淳的採訪,說他整部劇演下來,腰板一直挺直著。因為他覺得蕭庭生這個人,家國重擔都壓在身上,腰不能塌。當時看到這個採訪,真的特別打動人。

記得有個細節,蕭平旌第一次獨自帶兵戍守北境,從戰場歸來時,蕭庭生面帶微笑穩坐廳堂,看起來非常平靜。但當與小兒子擁抱時,眼睛瞬間紅了。很短的一個變化,但瞬間就傳遞出了期間的感情分量。孫淳的演繹,實在完美了。


in圈兒大果子


我最佩服的人是靜妃。




首先,她是個偉大的母親。她因為宸妃之事受牽連,一個人孤苦守在深宮之中,自己的兒子又不被重視。三十歲了,還沒有被冊封。母子兩人很久才能見一面。但是她並沒有變成一個心懷怨恨的人,反而一直寬慰靖王。

靖王的風骨,多半傳承自母親。



其次,守禮。梁王疼愛她,皇后看不下去,借梁王外出時候,涉及陷害靜妃。梁王回來,靜妃什麼也沒說,梁王斥責皇后,靜妃前去求情。她這個求情,可不是為了博皇帝歡心,像《甄嬛傳》中使用手段求寵一樣,而是恪守自己的本分。

她說,皇后本來就有權力。皇帝不能因此寵愛誰就失了尊卑觀念。多麼識大體,話說,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恐怕只有大胸襟的人才能做到吧。



最後,寵辱不驚。不管是被遺忘在冷宮,還是被寵冠六宮,她都是一樣的心態。種種藥草、做做點心,研習醫術,並沒有因為被冷落就自怨自艾,也沒有因為寵愛就忘乎所以。她的人生閒適、恬淡,只因為她有一顆平靜的心,而這顆心,是因為她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義。

我是windy天意晚晴,全網絡最會寫劇評的劇評大V,2部《琅琊榜》,寫出80多篇劇評,兩季《歡樂頌》寫出60篇劇評,《仙劍奇俠傳》劇評正在持續更新中。歡迎你的關注!


windy天意晚晴


我最佩服的是言闕,言侯爺,他是唯一一個敢直接炸皇上的人!

言闕這個人有膽、有智、有情,有骨氣更有俠氣。為什麼這麼說呢,看一下言侯在劇中的表現就知道了:


三十七年前,在大渝、北燕、北周三國聯盟欲共犯大梁、裂土而分的情況下,手持櫛節,隨從一百,絹衣素冠,穿營而過,刀斧脅身而不改其色。——此乃有膽!

敵國王庭宮階之上辯戰群臣,舌化利刃,深中肯綮,使合圍之勢土崩瓦解;還有之後為了幫梅長蘇江拖住夏江,言侯設局,利用多年前的一封書信,以夏江唯一還掛念的兒子的下落為引,將夏江從城內調了出來,以及恰到好處的引起夏江老狐狸的懷疑時所字斟句酌的表達。——此乃有智!

對冤案因不忿而遠離朝堂,對皇后因顧念同胞之誼而手下留情,對林樂瑤因心懷眷念而為兒子取名“豫津”(林樂瑤的日子叫“景禹”,兩個字的讀音恰好相反)。——此乃有情!

言侯第一次與梅長蘇見面時曾說:“以先生珠玉之才,要毀我容易,要想為譽王控制我駕馭我,還請勿生此想”此等話語,那種傲氣與霸氣,讓人喟嘆。——此乃骨氣!

祭天大典中意圖引燃以法師演練為名埋在祭爐中的火藥,引爆祭臺,炸死梁帝,與之同歸於盡的行為更是充滿了江湖義氣之感。包括後來言侯得知梅長蘇要扶持靖王時,明知困難重重,仍決定入局幫助梅長蘇,究其原因,言侯道:“但這一次,我決定要盡全力幫他(梅長蘇),付出任何代價也在所不惜,因為他和靖王的這個決定……實在讓我感到震動。明知是陷阱,是圈套,利弊如此明顯,但仍然要去救,所為的,只不過是往日的情義和公道……我已經太久沒有見過這麼蠢,卻又這麼有膽魄的人了。”言侯與梅長蘇不同,梅長蘇身負家仇,而言闕並未直接捲入當年的赤焰舊案,如今仍願意捨身忘死的幫助梅長蘇——此乃俠氣!


我相信,很多人喜歡言闕,正是因為在他身上能夠看的到那段晦暗往事中的一點亮光,活下來的不是隻有謝玉、夏江這樣的宵小之徒,十幾年過去了,依然有像言闕這樣堅守初心的人存在!

青山在,英雄不老,有浩氣長存!


吃瓜群眾路人甲


《琅琊榜》難得的古裝良心劇。也因為這部劇王凱被大眾熟知,擁有了大票粉絲,也有不少女粉絲成為了了“靖王妃”,我也是其中一員。

但是我要說我最佩服的事實是劇中的兩位女性角色劉濤飾演的霓凰郡主和劉敏濤飾演的靜妃。這兩個人中,我真覺得難較高下。霓凰郡主是武,靜妃是文。霓凰一介女流卻掌管十萬軍馬,保衛著大梁的邊境不受侵犯是眾多男兒都無法與之匹敵的。她的武功更是上了琅琊榜。


愛人去世的消息,父親的離世她也痛苦過,但是痛苦過後,她收拾心情,他還有年幼的弟弟需要照顧,還有一整個穆家需要她撐起。再後來梁帝被困,她一人帶領為數不多的兵馬,殺了敵軍首領,解了燃眉之急。

再來說說靜妃,心思極其細膩之人,她身處深宮,卻憑藉蛛絲馬跡認出了林殊,也能在眾多妃子被殘害的後宮獨善其身,有力自保。此外她還精通醫術,在得知自己的兒子靖王要奪取皇位時,又努力獲得了皇上的寵幸。



在靖王誤會梅長蘇時,也是靜妃指點靖王,拆穿有心之人的奸計。在不動聲色中利用奸細將了皇后一軍。

如果是你們,你們覺得這兩人最佩服誰呢?看完文章不要忘記關注我哦!


蝸牛會寫詩


作為一個看過《琅琊榜》上十遍的忠實粉絲來說,要說最佩服的人莫過於靜妃娘娘了!

剛開始看到靜妃還覺得一般般,只是一個若有若無的配角罷了,沒想到越看到後面越佩服,真是厲害,堪稱完美!

首先是聰慧。

1.僅僅憑書上的一點點筆跡就知道梅長蘇是林殊,觀察入微;

2.被自己的宮女背叛後,完美化解,助梅長蘇完成計劃

3.得知霓凰要被下藥,由於地位太低無法營救,但是機智的暗示長公主從而幫忙

然後是謹慎,從不對朝廷上的事插嘴,然後在皇后和越貴妃的鬥爭中保全自己

還有善良,念念不忘林府和宸妃,對林殊更是關懷備至,三番四次勸告靖王好好對待梅長蘇,差點讓靖王懷疑梅長蘇和靜妃有著不可告人的關係。

懂得利用自己的長處。靜妃在宮裡唯一的長處是什麼?醫術,她本身就是醫女,一直被皇上冷落,但是卻憑靠自己這個會醫術的優勢得到皇帝的寵幸,在靖王奪嫡中幫助很大!

最後就是不卑不亢,進退有度。該隱忍的時候隱忍,該強勢的時候強勢,到了後面直接將後宮完全掌握,和自己兒子一內一外把控,梁帝毫無翻盤的餘地,這也就是梁帝最後退步的原因,這娘倆太厲害!


煙散人自醉


林殊/梅長蘇/蘇哲 原本是赤焰軍少帥的林殊,改頭換面成梅長蘇,後又成為江湖第一大幫江左盟的宗主,與琅琊閣少閣主藺晨相交甚好,內心一直想洗刷父親的赤焰軍以及祈王的逆犯之名,為此籌謀多年,想在邁入黃泉之前以這幅孱弱之軀攪動金陵朝廷,達成心願。以協助燕國六皇子登基為誘,引大梁的太子和譽王主動邀請梅長蘇入京,開始了他的第一步。此後發生的事情有他刻意而為的,有他將計就計的,有他無意發現而順水推舟的,在這兩年的時間裡,風雲變幻。局勢順著他的推動,越來越接近目標。 在梅長蘇還是林殊的時候,無雙智計搭配不俗的武功,早已是金陵城最璀璨的一顆星,但世事難料,小人的奸計被梁王內心的多疑和忌憚催化成了滔天大禍,赤焰軍七萬人覆滅,赤焰軍主帥林燮拼盡全力將林殊推下梅嶺,留得一線生機。 結尾時,大梁被多方勢力齊齊侵犯,朝中無力將,我始終認為林殊是有其他很多可以替代的方案可免於自己親赴戰場,免於服用三月後即油盡燈枯的寒續草丹藥,但他還是那樣做了,還說服了藺晨跟他一起撒謊,原因我暫且不說,但這一點讓我突然意識到,這羸弱的身軀裡包著的,還是林殊那顆保家衛國廝殺於戰場的熱血之心,讓我不禁動容。 林殊,梅長蘇,從頭到尾都讓我好生佩服。如此文字也不能吐露一二啊。 宗主對靖王說的話,霸氣側漏,我的心砰砰砰的,摘下這句話來給大家看看。 “對童路坦然相待,用人不疑,這就是我的誠心;留他母妹在手,以防萬一,這就是我的手腕。並非人人都要這樣麻煩,但對會接觸緊要機密的心腹之人,誠心與手腕,缺一不可” 慶國公侵地案損了慶國公 ”蘭園“藏屍案損了戶部尚書樓之敬 還有一次宗主的計策驚呆了我的是那次,幾塊牌牌讓黎剛or甄平隨便挑,目的只是讓京兆尹高升忙活忙活,別太清閒。後來甄平挑了一塊牌子,引線被點燃,爆發了紅袖招失手殺人事件,後來發生的換死囚事件則是譽王自己作死啦,一下就折損了刑部和吏部,這意味著什麼:無論翻哪張牌子,都有完整的後續事件,所以即便人家自己不做死,宗主也會有辦法讓他們不好過。太厲害了。


寂靜沉淪


自然是林殊(梅長蘇)。不過準確來說,自然是梅長蘇,因為梅長蘇是浴火重生,他的睿智,他的心計,他的大氣,他的勇敢,他的謀略,他的胸懷,他的義氣,他的善良,他的沉著,他的執念,他的一切一切,似乎他是個完美的人,但是他的火寒之毒讓他註定這輩子要忍受痛苦,忍受孤獨,還記得當時靜妃跟他相認,一直能忍的靜妃都控制不了,哭起來了,這一幕更讓人心疼不已,梅長蘇,一個讓人敬佩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