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小孩練習簡筆畫好不好?

傻二福


我認為孩子學習簡筆畫越早越好!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第一,畫畫開發孩子的智力,畫畫需要手和腦部的配合,孩子經常畫畫,可以使手和腦的協調能力得到很好的鍛鍊。

腦子是越用越聰明的,現在都提倡早教,各位家長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哦。

第二,畫畫可以提升孩子的觀察力。當劃到細緻的地方,孩子就要觀察,思考。時間長了孩子的觀察力就會更敏銳。

第三,畫畫能提升孩子的想象力。成人想象力跟孩子的想象力完全不一樣。成人喜歡規矩,真實的東西,而孩子的世界充滿了童話。

第四,畫畫能鍛鍊孩子的記憶力。 一幅好的素描畫作,孩子在畫的時候需要將陰影暗部拆分成好多層級關係。然後記在自己腦子裡,畫到哪裡了他自己要心裡有數。

綜上所述,畫畫能提高孩子的記憶力,感知力和大腦智力。家長要儘早讓孩子接受美術教育!


小丸子簡筆畫


我覺得簡筆畫一定要從最簡單的開始著手,鍛鍊線條感,然後再開始畫整體複雜的,我來舉幾個簡單例子,我也正在學習簡筆畫,我們可以一起學習,把簡筆畫畫好

像這種線條簡單的,就很容易把控了

然後有一個增強自信的好辦法:

1.初期先用鉛筆畫,線條不好看,多次修改

2.修改的差不多了,然後再用黑色勾邊筆進行勾勒

3.畫好後,整體上效果就會上升一個檔次了,自信心也會增加

4.最後就是多練習就好了!

希望我們都可以畫出好看的簡筆畫,畫簡筆畫,心情會變好哦!

一點自己畫簡筆畫的心得,在評論區留下你的心得體會,我們一起成長吧!ヾ(^▽^*)))





六六的數碼日常


作為一個小學二年級學生的媽媽,“小作家起跑線”可以明確地告訴題主:不好!不要讓任何年齡的孩子學習簡筆畫!🙂

五歲孩子正是上幼兒園的年齡,這個時期的孩子,儘可以給他一盒畫筆,讓他隨意塗鴉。孩子的想象力是無窮的,讓他自由發揮想象力,在紙上、黑板上盡情揮灑,他可以畫出他心目中的世界。

自由塗鴉,可以拓展孩子的想象力,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而且,可以傳遞出孩子的情緒與心理。



而照著簡筆畫的書,畫簡筆畫呢,則會嚴重限制和固化了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只會照本宣科,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創造性。

繪畫是一門藝術,本就講究個性與創造力。而對於幼兒期的孩子,自由創意最重要。

我們不要去要求孩子“畫的像”,而要讓孩子想怎麼畫就怎麼畫。



至於繪畫技巧,到了八九歲以後才正式開始學呢。我女兒學了兩年畫了,老師一直都是鼓勵他們大膽地畫,最近一段時間才開始學習線描。

所以,為了孩子的想象力,千萬不要讓孩子學習簡筆畫。

簡筆畫,其實適合的是大人。不會畫畫的大人可以學學,偶爾自娛自樂一下,或者用來哄哄小寶寶開心。😋🙂


小作家起跑線



對於這個問題我會給以肯定的回答:不好!

從孩子的小手來講,5歲的孩子小手肌肉還沒有完全發育好,讓他拿筆去畫那些規定的線條就很難達到,而簡筆畫就是把真實的事務或者複雜的圖畫用簡單的形狀和線條表達出來,小孩子就是把它畫的很像又有什麼意義呢?

5歲的孩子有他自己對周圍事務和所見的理解,讓他用畫筆自由的去畫去表達才是這個年齡孩子該做的,這個時候正是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形成的最好時機,應該鼓勵孩子把心裡想的畫出來,而不是照著畫的有多像來早早固化孩子的思維,有很多繪畫大師在成名後不斷努力追求畫成孩童時期的畫風,童真最可貴!


媽咪愛寶時光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我認為五歲小孩是可以練習簡筆畫的

首先因為五歲孩子正處於發散思維比較強,思維還比較活躍 而且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
。 五歲孩子他想要表達一定事物的時候,卻不知道叫什麼東西,他是能夠可以通過畫出來描繪出事物的特徵的形式,讓身邊人瞭解。

比如當孩子想吃漢堡的時候,他不知道漢堡叫什麼,他可以用手中的筆在紙上簡單的畫出漢堡的特徵是圓形的,中間還會加一些其他的裡脊肉,生菜,番茄醬 沙拉醬等食物。

並且他會用畫筆,把這些漢堡塗上顏色,綠色的生菜,紅色的裡脊肉,以及紅色的番茄醬,白色的沙拉醬。


通過如此有視覺衝擊的方法,對孩子來說,這更是一種發散思維,一種潛移默化的學習。

最後,孩子能夠練習簡筆畫,更需要父母的相伴,與孩子一起寓教於樂。讓孩子對簡筆畫產生興趣,而不是隻為了學習而學習。

因此是不建議把孩子送去專業的簡筆畫培訓機構學習的。讓父母更好的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享受特殊的親子時光增加與孩子的感情交流

家長應該多注重孩子的發散性思維創造能力的培養。

喜歡我的觀點 加關注喲


育兒有方法——萍萍


建議爸媽們不要急於教孩子畫畫,尤其是不要按照我們小時候受到的傳統美術課的教育方法來教孩子畫畫,或者是讓有著傳統美術教育理念的培訓機構給孩子上課,因為這樣違背了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

很多人看了我們的這篇文章之後,表示很認同,但同時又陷入了一些細節上的困惑中:

“那我們要怎麼教孩子畫畫才是適合孩子身心發展的呢?”

“現在流行教孩子簡筆畫,可以讓孩子學嗎?”

“還是想給孩子報繪畫班,應該怎麼選擇?”

……

我們今天就請繪畫心理治療師馬曉溪老師來聊聊這些問題。

▋6歲前,孩子繪畫創作能力的發展

在具體解決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6歲前,孩子繪畫創作能力的發展。這個非常重要。

10個月的孩子,只要給他一支筆,他就可以握得住,就可以塗鴉了。孩子會覺得手中的畫筆,就像玩具一樣,也會發現變化的,這時他的心理也會跟著波動。所以,這個時候,孩子只要喜歡,我們就要滿足孩子這種動手淘氣的樂趣。

到了1歲多的時候,孩子可以畫一些點點線線,來來回回的畫出一些樣子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更多地給孩子機會去畫了。孩子的筆下會出現很多弧線,然後慢慢地過渡到圓圈。

直到2歲、2歲半的時候,孩子慢慢地會畫一些可以封口的圓。這個時候孩子的精細動作也會提高,手部的肌肉力量也會慢慢地完善了。

3歲左右,孩子開始嘗試畫人了,特別是是一些小女孩兒,因為女孩兒比男孩兒成熟得更早一些。但是他們畫人並不像我們大人那樣,可以畫出頭髮、眼睛、鼻子、嘴巴還有一些表情,他們只是畫一個圓圓的形狀,這個就代表小人的頭部,慢慢地頭上還會畫出兩隻小手。

這個時候有一些家長就不明白了,而且還會指導,為什麼要把手畫在頭上呢?其實這種現象是孩子自然而然畫出來的。如果你的孩子這樣作畫,那太好了,說明你孩子的觀察能力非常地棒,你就不要去過多的干預了。

3歲半到4歲的孩子所畫的人會出現身體。有的孩子會在身體兩邊畫出兩條長長的線,代表手臂,在身體下面出現兩條長長的線,代表人的腿部。慢慢地還會出現小人的五官、耳朵、頭髮等等。可是這個時候的孩子的作品也經常會忘掉一些東西,比如,忘掉了一隻耳朵或者是脖子,這種現象是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徵的。

有的家長就會奇怪,為什麼我的孩子經常會忘記畫脖子呢?你可以想一想,4歲的孩子的身高,和我們蹲下來的高度差不多。如果你試試蹲下來仰視一個大人,是不是也看不到對方的脖子呢?所以,如果是孩子自己摸索著畫出來的畫,而且沒有畫脖子,那太棒了。沒有被修飾過的作品,真的是一幅非常棒的兒童畫。

孩子再大一點的時候,他就會畫與自身有關的事情了。比如他可以畫出爸爸的鬍子,因為爸爸的鬍子對於孩子來講是印象最深的,因為爸爸總會親他,那麼親他的時候,就會扎到他。所以孩子經常畫印象深的東西。

4歲以後,孩子的畫面內容就非常豐富了,他會把生活當中有印象的東西全都展示在畫面當中來,比如說爸爸帶他游泳的場景、曬太陽的場景、釣魚的場景都可能在一張畫紙上面展示出來的。

▋孩子的作品真的是需要聽的,而不是看

有的家長跟我說,孩子的作品我根本就看不懂,為什麼孩子畫的畫都是一團亂一團糟呢?

孩子的作品真的是需要聽的,而不是看的,這和成人的作品不一樣。

我們說,孩子也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和人生體驗。那我們作為大人和家長,就不要把我們認為的對的東西加給孩子。你不要說“孩子,你的汽車應該是這個樣子的”,然後就扶著孩子的手,按照自己的要求畫出一個長方形的汽車身體,還有正方形的小窗子,還有兩個圓圓的車輪。那太可惜了,這個真的不是孩子的作品,這是執筆人的。

我們大人總覺得孩子畫不出什麼東西,因為它的畫面是一團糟,但是我們如果在孩子畫畫的時候,在旁邊聽一聽,聽孩子說了什麼,又或者我們在孩子畫完之後,讓他來描述一下畫裡的內容,你就會發現,那真的不是一團糟的亂畫,他的思維在運轉,他的想象也在不斷地跟著他的筆發揮出來。

▋什麼是好的兒童畫作品?

很多家長判斷孩子的畫好不好,都看他是否畫得像,塗色是否均勻。

但實際上,學齡前兒童的畫最好不要這樣判斷,依照這樣的標準來教孩子畫畫,違背了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對於孩子來說,繪畫不是一種技巧,而是思維活動,孩子們最優秀的作品,其實都應該是亂七八糟的。

什麼才是好的兒童畫作品呢?畫得不一定像,但能反映孩子生活當中的感受或者體驗,這樣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其實對於小孩來講,他們在創作和畫畫的時候,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技巧,沒有懷疑過自己畫畫的能力,他們沒有不能畫或者不敢畫的東西。即使我們大人認為再複雜的人物和景象,他們也能很快畫出來。

我們可以試一試和孩子進行一場比賽,畫一個海底世界的主題,看看孩子的作品是什麼樣子,大人的作品是什麼樣子。我相信,當孩子得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他拿起筆就下筆,不會去想,不會去構思,不會去設計,反倒是我們的大人會出現拿起筆停頓的現象,我們會去想,畫裡面會有什麼,海里面會有什麼等等這種現象,這個就是大人和孩子的區別。

孩子在畫畫的時候,往往是漫不經心或者是一邊畫一邊手舞足蹈、喋喋不休的。孩子看起來不認真、不仔細,但其實這個時候是他畫畫的最佳狀態,他已經走入自己的境界了。孩子畫畫會憑著滿腔的熱情去創作,他不會按照我們所講的畫得像不像的這種畫法和畫理去創作。這種無規則、無技巧、只想著玩的畫,才是真正的兒童畫。

當我們用從小經歷的這些傳統的方法來教孩子的時候,會馬上出現畫得很像的結果,但是這個其實都是大人灌輸給孩子的,孩子是比較被動的,很難發展孩子的想象力的。科學的教法應該是孩子按照我們大人的啟發構思這個畫面,然後在輔導孩子的時候,順著孩子的思維去發展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以主動學習的方式去創作。

▋什麼時候適合給孩子報班學繪畫?

有的媽媽問我,“我們家孩子不到六歲,要不要去學繪畫,學專業的美術?”

給孩子報美術班對孩子來講,都是一個特別好的活動,因為好的美術課程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甚至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但是一定要用對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對,會扼殺孩子的畫畫的興趣。

我的建議是,六歲之前,我們要以培養孩子的思維發展為主,如果孩子想畫就讓他去畫,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我們家長也好,老師也好,都要成為孩子繪畫材料的提供者,就是給他準備豐富的不同的工具讓他去創作。

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就要做孩子的玩伴。一定要陪著孩子去創作,因為在陪著孩子創作的過程當中,你才會發現孩子正在經歷的事情。

所以,學前兒童應該重點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思考的習慣,而不是要把線條畫得很像的繪畫技巧。如果真的想給孩子報班,就報以培養孩子思維能力為主的繪畫班。如果希望孩子在繪畫方面有更深的發展的話,建議等孩子九歲以後再選擇專業的美術機構去學習,因為九歲以後的孩子不僅容易理解老師的繪畫要求,手部的精細動作也會發展起來,在學習過程中也更容易吸收,他們的作品也會更加完美。

我特別願意看到這樣的場景——六歲之前的孩子,用自己的手,甚至用腳蘸著顏料去塗鴉,去讓世界發生變化,做一些沒有限制的創作,然後再通過自己的眼睛去感受,去認識,對自己的畫進行思考和製作。這會讓孩子們樂在其中。孩子們之所以會喜歡這個過程,是他們自己可以主導創作,而不必考慮像與不像。

我們再來看看,我們教孩子畫畫的時候,千萬不能做的有哪些:

❶不要告訴孩子具象的東西,而是引導孩子主動觀察

在家輔導的時候,我們啟發孩子是對的,想給孩子安排這種繪畫塗鴉遊戲也是非常棒的。那什麼樣的方式是不對的呢?比如,孩子想畫一個美國隊長,就告訴他美國隊長手裡應該拿著什麼東西,頭盔應該是什麼樣子的,穿著什麼樣子的衣服,這樣是非常不好的。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告訴孩子這些具像的東西,而是引導他自己主動觀察,這樣才能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

其實塗鴉對於孩子來講,只是一種表達方式,兩歲孩子繪畫其實和嬰兒的哭鬧是一樣的。因為孩子在比較小的時候,不能用語言來充分地表達,當然肯定也不會用文字來表達,但是他可以通過塗鴉和繪畫的方式來展示出自己的內心世界。所以孩子在創作的時候,我們一定認真聽,聽到孩子的心聲。

聽過孩子的作品,我們可以跟他們做一些簡單的交流。不過,當孩子認真創作的時候,最好不要發問不要打斷孩子的思維。

比如兩歲的寶寶,他不一定畫出什麼東西,但在他塗鴉時,我們最好不要打擾他,等他創作完了,我們可以問一問,寶寶,你創作的這是什麼?而不要給他一個答案,讓他去確定或者是否定。在四歲多左右的時候,孩子的作品中會有非常豐富的內容,我們可以跟孩子進行一些簡單的交流,比如,問問畫裡的這些人物在做什麼?

❷ 不要代筆,畫給孩子看

我們說,孩子有與生俱來的破壞與創造能力,所以無論是誰,只要給他一隻筆一張紙,他就可以畫起來。然而,有些家長或者老師,卻經常會拔苗助長。

比如,看到孩子畫得不像,就喜歡自己畫給孩子看。因為他覺得畫畫很簡單,不像學鋼琴或者小提琴一樣需要專業知識,畫畫只要拿只筆拿張紙,簡單地畫一個房子,畫一棵樹,這個他也能教孩子。然後他們就畫形象給孩子看,或者我畫一筆你跟著我畫一筆。結果孩子不會再去畫了,他永遠把畫畫這件事拋給了教他畫畫的媽媽或老師。

在孩子的世界裡,指導用色也是不太好的。因為在孩子的世界裡面,他會把身邊任何一種事物變成任何一種顏色。孩子在創作的過程當中,他的專一,以及下筆果斷的品質等,都是不能干預的,而是需要被呵護的。

❸ 千萬不要讓孩子學簡筆畫

我們千萬不要讓孩子去畫簡筆畫,簡筆畫會抑制孩子的想象力,會妨礙孩子的創作和思維的發展。我們家長都會認為,藝術創作這種東西一定要跟著老師學,有老師去引導,才能做得更好。然而,藝術創作這種東西啊,你越著急想要找到它,它卻越不能很快按照我們的想法出現。反而當我們不著急了,心情放鬆了,孩子也就放鬆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就可能出現亂塗亂畫的現象。那時你就會發現,藝術已經悄悄地找上了你的孩子。所以,對孩子來說,沒有畫法的方法其實是最好的方法,沒有技巧要求的技巧反倒是最好的技巧,不留痕跡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Bella媽媽說育兒


我覺得五歲小孩練習簡筆畫太早了。

我不懂畫畫,不知道畫畫應該如何練習,但是,孩子在五六歲那是一個充滿想象力的年齡,這麼大的孩子是還沒有形的概念的。

按照孩子的大腦發展規律,孩子在八歲左右才有形的概念。在此之前,孩子眼裡的物體有自己的想象,你看到的花是花的樣子,在孩子眼裡看到的就不一定是你看到的那個樣子了,同一朵花,孩子可能會畫出不一樣的形狀,裡面有孩子對花的認識,有孩子的期待,有願望……

我覺得尊重孩子,開發孩子的想象力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很重要,練習簡筆畫要求孩子對物體有固定的認識,即使畫的再像,如果以禁錮孩子的想象力為代價,我覺得這是得不償失的。


若如我心


我弟弟今年就5歲了,很喜歡畫畫。也沒人刻意教他,他都是看動畫片然後喜歡的東西就畫下來,但是他畫的東西都挺像的,喜歡畫恐龍。我覺得小孩子還是讓他天馬行空,不要限制了他的想象力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3d19cb41c16dde44a32264aa0caa6f5a\

珺珺媽愛分享


這個問題沒有簡單的好與不好,主要看認識問題的角度。

從藝術教育和啟蒙的角度看,五歲的孩子正是塗鴉的時期,不受任何約束的任意而為,一方面是孩子思維世界裡想象力的呈現,一方面也鍛鍊了手腕肌肉和手指的靈活性。

父母陪伴孩子的時候,需要“有事幹”,運動、閱讀、做遊戲、畫畫,都關乎陪伴的質量,在畫畫這件事上,因為並不是每個父母都是藝術專業出身,所以簡筆畫是個救急的方案。不要想描紅一樣一筆一劃,照著畫個大概就行。到了真正的藝術教育階段,不也是這樣的照著畫嗎?

簡筆畫對孩子來說易於操作,也很容易獲得成就感。孩子獨處時坐下來畫畫,對定力的培養有益。


成長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