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存放普洱,需要加溼嗎?

577149781


對於這個問題,小懂專門請教了

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方可老師

老師認為,茶葉存放是溼度、溫度的共同效應,如果只是調節溼度,效果不大,但如果有條件,可以控制溫度在25℃左右,溼度60%~70%,這個範圍比較適合後期轉化。

看到這個精準的條件,小懂表示,如果可以很有把地進行加溼,那自然很好~若是控制不好,反而容易受潮,甚至黴變。所以,沒條件的我們還是順其自然吧~

但有的茶友還是很不放心:“聽說,北方的溼度太低,存兩三年後,會有脂粉香,茶湯喇喉嚨。”

在正常存放下,這個脂粉香是不存在的。茶是很容易吸附異味滴,所以要放到通風且沒有異味的環境存儲。

對於“北方如何存普洱”的問題,小懂也詢問了幾位喜歡普洱茶的北方茶友,他們都表示沒有專門加溼儲存,只是注意存放的環境避光、無異味等條件。

而且南方的茶到北方退倉後會香氣乾淨,雖然新茶在北方轉化會比較慢,但沒出過雜香。

所以,在南方存茶是溼熱的條件,普洱茶的陳化相對比北方快,口感順滑,但溫溼度控制不好,會很容易產生潮味與雜味等不悅感。

而到了北方的乾燥偏冷,尤其冬天供暖,會更加乾燥。雖然轉化慢,但是香氣更高。存放得當,也不會影響茶葉品質。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儲存普洱茶時,除了溫溼度,還要注意:

一、通風:茶葉要密封,存放的環境要有適度流通的空氣,但不能放於風口;

二、避光:避免直接接觸光線,以免產生日光臭;

三、無異味:存茶的環境不要有異味,不可以擺放於廚房中或其他有生活異味或工業異味的環境裡。

小懂也整理了一些關於茶倉存放普洱茶時的溫溼度,可以參考參考~

▲不同溫溼度下茶倉存茶的特點(點擊可查看大圖,懂茶帝整理製表,轉載請註明出處)


懂茶帝


很多北方的朋友說北方太乾燥,陳化速度過慢,所以需要加溼處理。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茶品陳化快慢與優質與否,並不能以誰的口感作為標準,北方人有自己的口感和茶文化,也許南方人覺得最好的倉儲下的普洱茶,在北方人心中也就那樣,所以我從個人經驗方面講一下我的見解,希望有幫助到您!

個人觀點,不用加溼

首先我們要明確加溼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獲得南方倉的口感還是為了加速陳化?想通過人為控制倉儲環境去得到想要的口感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雖然增溼比起除溼要更容易且風險低,但是通過人為干預下的普洱茶,是很難得到自然倉儲下的那種協調感的!

北方倉儲環境是低溫低溼的,即溫度長時間處於26攝氏度以下,相對溼度80%以下,這樣的倉儲環境雖然陳化速度慢,但是能很好的保持茶性,不容易產生熟化和劣變現象。個人經驗來看,北方倉儲下的普洱茶一般香氣會被南方更好,但是甜感稍弱,略帶燥感。從個人角度出發,一直是支持自然倉,我始終認為,自然倉儲環境下,才會成就一餅渾然天成的好茶!所以我的建議是,不用加溼!

乾溼倉本就是一個偽概念

個人觀點,乾溼倉本就是一個偽概念。這也是這幾年大家一直在追求的幹倉和溼倉,其實所謂的乾溼倉只是一個偽概念,比如說南方的高溫高溼的地方,茶友把茶葉放在自己的家裡,原本自己所處的環境溫度和溼度都相對比較高,茶葉在自然的條件下存放(他認為是自然存放的),他認為是幹倉茶。那麼對於北方的茶友來說,他的茶葉放在那樣的環境中,我喝起來有倉味,我認為是溼倉茶,所以這只是個人佔的角度不同而已。

北方倉儲,要防止過度低溫

寒冷環境下,茶葉中的微生物會產生酯化酶,積累芳香酯,這是茶葉蘊香的重要階段!但是過度的低溫會導致微生物的代謝停止,所以保存時普洱茶要防止過度的低溫(溫度在0攝氏度以下的地方)。可用保溫燈來增加室內溫度,但千萬別用明火。

想要了解更多普洱茶沖泡技巧、選購技巧、普洱茶知識

請關注守興昌號,關注陳曉雷


守興昌號


普洱茶存放一定要合適的溫度和溼度才行,否則要麼轉化太慢,沒有存放的必要,要麼就是會發黴的,成為廢茶!

溫度保持在20-35度之間,室溫其實就ok的!

溼度保持在60左右,不能高於70,否則會黴變!

所以說是否要加溼,要看你的具體溼度是多少,溼度太低了,需要提高溼度,溼度太高了,就得降低溼度。

溼度的問題,還要看你藏茶的具體環境,藏茶的器具等等!

如果有藏茶的其他問題,可以諮詢泓蘊號茶業!


泓蘊號茶業


那還談啥北倉比南倉好???不是說好的北倉乾燥????捨本逐末???還是為了加快陳化??細工出活,這麼迫不及待,騙小孩子??


未覺子


不管是南方北方存放普洱茶你一加溼這茶放久就算是廢了,普洱茶存放的基本條件是清潔、乾燥、避光、無異味,這是最重要的,加溼意味著普洱茶會受潮,受潮直接導致的就是發黴,茶葉易發黴,只要發黴就是廢茶了,所以普洱茶千萬別加溼,還是哪裡乾燥放哪裡!


雲山錦度


北方存放普洱,需要加溼嗎?

茶葉存放是溼度、溫度的共同效應,如果只是調節溼度,效果不大,但如果有條件,可以控制溫度在25℃左右,溼度60%~70%,這個範圍比較適合後期轉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