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2年瓜島戰役中,為什麼日本的坦克經不住機槍的掃射?

小李析事


日本95式輕型坦克是日本在89式中型坦克和92式重型坦克的融合下的誕生的產物。全重只有7.4噸,而正面最厚的裝甲防護我只有12mm(1.2釐米),最薄只有6mm。用的是37mm炮。



而美國M2重機槍口徑為0.5英寸(12.7mm),使用12.7×99大口徑彈藥,其最初設計就是用於攻擊輕裝甲、集結有生目標,並且用於低空防空。可使用普通彈、穿甲彈、曳光彈等。用穿甲彈對付地面目標時可擊穿厚13mm的中碳鋼板,可擊穿最厚為20毫米的鋼板。


所以對比以上兩者的性能數據便可以得出,用M2重機槍打95式坦克是可以擊穿的。不是美國機槍太強大,而且日本坦克太無能。當各國坦克採用整體焊接技術的時候,日本還在用鉚接技術,車內沒有燈光照明和乘員通信,車長指揮全靠肢體語言,就是用腳踹你右手就是往右轉,踹左手就往左,摸頭就是剎車………不過日系坦克也不是沒有借鑑之處,那就是採用柴油機。
看美國大兵的身高都快和95輕坦一樣高了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先說是不是有這樣一場戰役,13輛97式中型坦克和12輛95式輕型坦克相當於日軍一個輕型戰車中隊和一箇中型戰車中隊。

而我找到的日軍在瓜島的戰史中只有1942年十月末,在亨德森機場,由第一坦克獨立中隊的九輛坦克發起的攻擊。

在馬坦尼考河口上躺著的日軍九五式輕型坦克和九七式中型坦克。

但當時防守的美軍部隊不僅擁有37MM M3反坦克炮,還擁有半履帶反坦克殲擊車。甚至還由美第11炮兵團的40門榴彈炮的火力支援,火力是遠遠超出缺乏重武器的日軍的……

所以這場攻擊只是送掉了所有的坦克,這九輛坦克中,為日軍步兵開路的坦克被反坦克炮迅速的敲掉,而沒有快速前進的坦克也被美軍的榴彈炮留在了叢林中。塞繆爾·格里夫斯認為,美軍損失了兩名陸戰隊員,而日軍損失了大約 600 人左右,其中第一獨立坦克中隊中的 44 名乘員,只有 17 人倖存。

那麼日軍坦克能不能抵擋住美軍機槍的射擊呢。太平洋戰場的美軍使用的機槍大多為水冷M1917水冷重機槍,這是一款發射.30 06英寸槍彈的機槍,也就是大家熟悉的7.62mm口徑。這款機槍的穿透能力可能還真未必能穿透95式輕型坦克的6-12mm的坦克裝甲。

但後來的M2HB就有很多美軍士兵當做“反器材步槍”使用,因為其使用的.50子彈威力巨大,而日軍坦克的裝甲又很薄弱,這個時候的機槍就很有可能打穿日軍坦克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狂野的輕武器世界!


輕兵器愛好者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作為中途島海戰後,美日雙方第一次面對面的陸戰硬剛,日軍的玉碎式自殺衝鋒首次被美軍的機械化狂轟濫炸所碾壓。在此戰中,美軍曾經試圖救治受傷的日軍士兵,但是卻被這些軍國主義洗腦的畜生拉響手雷同歸於盡,於是美軍下令,拒絕日軍投降,遇到傷兵直接用坦克壓過去,鋼鐵履帶與血肉屍體混合在一起,變成了活生生的瓜島絞肉機。



日軍在瓜島被美軍嚴密封鎖,補給十分困難,糧食都運不進來,更別提坦克這類重裝備了,題主說的25輛坦克就更不切實際了,所以這個故事應該是後人杜撰的。但是拋棄這一切前提,單純討論M2勃朗寧重機槍是否可以20分鐘團滅日軍豆丁小坦克確是一件頗為有趣之事。

單從穿甲能力看,M2足以打爆日軍坦克

95式輕型坦克是日軍裝備的性能最好的戰車之一,採用了當時比較先進的柴油機動力,速度能夠達到46千米/小時,然並卵!這輛坦克全重7.4噸,表面裝甲採用了相當out的鉚接和焊接結構,最厚處僅僅只有12毫米,簡直比日本人的臉皮還薄,在缺乏重武器的侵華戰場可以裝一裝比,但是到了太平洋戰場馬上顯露出不堪一擊的死狗樣,對了,在諾門坎還被蘇聯虐過一回。

而作為95式坦克的親兒子,97式中型坦克就顯得粗壯了很多,戰鬥全重達到了15噸,平均裝甲厚度達到了25毫米均質鋼板的水平,正面炮盾更是有50毫米的防護水平,當然了,在不少地方依舊只有20毫米的防護水準,看來還是經濟不好,發育的不夠完全。



我們再來看勃朗寧M2重機槍,這是一款超級經典的奶奶輩武器,從1921年定型以來一直服役到現在,延綿近百年,也因此被美軍士兵親切的稱呼為“老乾媽”。M2對付裝甲目標一般使用12.7毫米口徑的穿甲彈和穿甲燃燒彈,以穿甲能力最強的穿甲彈為例,它在500米距離內能夠穿透19毫米均質鋼板,在1200米距離內為10毫米。這樣的穿甲能力點射就能夠直接打爆日軍95式輕坦12毫米的裝甲,持續射擊也有很大幾率穿透95式坦克20毫米的裝甲,如果日軍坦克只是站在那裡掛機,在勃朗寧M2機槍的單方面輸出之下分分鐘會被打爆!





25輛坦克的火力不可小視,缺乏重武器支援的美軍不可能在20分鐘內完爆日軍

日軍95式輕坦裝有一門94式37毫米主炮,帶彈120發,輔助武器為兩架仿捷克97式7.7毫米機槍,帶彈3000發。97式中坦則裝有一門97式57毫米主炮,帶彈100發,兩架97式7.7毫米機槍,帶彈2745發。

總體來計算一下,12輛95輕坦和13輛97中坦一共有50架7.7毫米機槍、12門37毫米坦克炮、13門57毫米坦克炮以及六萬多發子彈和近兩千發炮彈,這樣強大的輸出能力加上日軍還不錯的戰鬥素養以及瓜島複雜的地理環境,日軍肯定有一擊之力,如果美軍沒有裝備反坦克炮或者巴祖卡火箭筒這類強力破甲裝,絕對不可能只靠勃朗寧M2重機槍就在20分鐘內打廢日軍!



軍史吐槽君


說實話,我對這個戰例感覺有點疑惑,或者說有一些懷疑這個東西是真的嗎?

當然本身來講,美國的傳家寶m2重機槍確實能夠穿透日本人的九五式和九七式輕型坦克,但是是你說這個打了20分鐘,把日本坦克給打穿了,這一點有點不怎麼相信啊。

不是說美國人不敢這麼做,而是美國人做這件事情,他有固定的一套流程的,比如說遇到敵人坦克了,用反坦克炮,如果說敵人坦克稍微大一點或者是敵人進攻有點猛烈,呼叫重炮集團,實在不行天空上的飛機給你支援也可以,有什麼必要拿重槍掃射了20分鐘,這重機槍還不報廢呀?

況且美國人的m2重機槍更多的選擇只是以點射為主,而不是暴風驟雨般的火力壓制,如果說美國人手裡面能射擊20分鐘,壓制日本坦克的機槍的話,應該是美國人的水冷式機槍,那個機槍的口徑是7.61mm口徑的,這種機槍的子彈是射穿不了這種。九五式和九七式輕型坦克的正面裝甲的,(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因為在中國的抗日戰場上面曾經有一個日本士兵駕駛著這個輕型坦克去衝擊中國抗日軍隊的陣型的時候,遭到了1300發這種子彈的射擊,結果沒有一發子彈打穿。

如果說美國人真的是聽到了坦克,就算是半夜裡面坦克的聲音也是很明顯的,也會召喚他手裡面的反坦克炮或者是重炮集團,如果是白天的話,直接空中的飛機瞄準了給我炸就行了!你說拿機槍打了20多分鐘,首先m2重機槍做不了20分鐘的壓制,他只能做到點射,其次,另外一款水冷式重機槍射穿不了對面的裝甲。

所以說我對這個問題感到是有些疑惑的。


漩渦鳴人yy


因為日本缺少資源,日本造坦克就講究實用,所以日本坦克是薄皮坦克,這種坦克非常簡單,就好像一鐵皮工具箱下裝四個輪子,這種坦克連炮都沒安也就在放挺機槍,所以曾被英國嘰笑為母坦克,但這種坦克打缺少重武器的中國軍隊確很有效,在太平洋戰爭初期也可以,但是在後期美國緩過勁來日軍就不行了,戰場相逢時美軍直接用重機槍就能把日軍坦克打穿,而蘇聯重型坦克都不用開炮,直接去撞就能把日軍坦克幹掉。


天宇的文史情懷


美式M2重機槍發射12.7mm彈藥,威力相當可觀,合適距離內完全有能力打穿十幾毫米的鋼板。日本坦克裝甲本來就非常薄弱,正面也許能防住大口徑機槍彈,側面後面肯定不行。即使沒有擊穿裝甲,子彈動能的衝擊力也相當於巨錘連續砸擊。日本薄皮坦克大多數都是鉚接結構,挨的子彈多了鉚接的地方都可能開裂。機槍攢射之下總有打爛的時候。


whoimixmu


m2勃朗寧,採用點50口徑子彈,至今仍是美軍悍馬,坦克等的標配機槍。

這種口徑的子彈同樣被反器材步槍如巴雷特使用。

撕碎輕裝甲目標輕而易舉。


天眼觀世界


小編瞎扯淡,瓜島戰役日軍一輛坦克都沒有,最強力的武器是6門120毫米榴彈炮,只打了大約不到1000發的炮彈,日軍幾乎是用輕武器同美軍作戰。


彎彎的眉毛1


日本的鋼鐵石油全靠進口,在海上掐斷它的補己,就像人被掐住了脖子不能呼吸,沒有強大的工業那就是自取滅亡,勿忘戰爭侵略者必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