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八佾人跳舞諸侯亂了規矩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1.八佾人跳舞諸侯亂了規矩

從這一篇開始呢,論語就進入到第三章,叫“八佾[yì]”,這一章都是孔子談論禮的一些話語,遵守禮、恢復禮,可以說是孔子一生孜孜以求的政治目標。好,看這句話說“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你看這又是一句咱們非常熟悉的話,甚至很多人都把這句話掛在口頭兒上,是可忍孰不可忍!這是一句反問話,這個你都可以忍了,那還有什麼不能忍呢?意思就是說這次可是絕對不能再忍了!通過一部論語,咱們現在還說著兩三千年以前古人所說的話,咱們中國文化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文化。

41.八佾人跳舞諸侯亂了規矩

“孔子謂季氏”,“季氏”是當時魯國的貴族,孔子和別人談論起季氏來了,“謂”是說、談論的意思。“孔子謂季氏”——孔子和別人談論起季氏來了,孔子說:“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說他沒法忍受的,是季氏竟然來了個“八佾舞於庭”!那什麼是“八佾”呢?“佾”指的是古代音樂舞蹈的一種行列,上古時期,“一佾”是8人一排跳舞,“八佾”就是8排人,一共64人跳舞。當時的社會,什麼級別用什麼規格的舞蹈,是有明確的規定,根據《周禮》的規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而諸侯為“六佾”,像季氏這種貴族,只能用“四佾”,也就是四八三十二人,可季氏卻用了周天子的排場——“八佾”,八八六十四人!

41.八佾人跳舞諸侯亂了規矩

有人說了不就是跳舞的人多了點兒嘛,孔子至於那麼生氣嗎?這是因為大家不知道,在孔子生活的那個時代,樂舞是用來祭祀的,祭祀上天或是自己的祖先,祭祀在當時可是天大的事兒,季氏祭祀的時候,公然破壞周禮的規定,他不用“四佾”,而竟然是用和周天子一樣的“八佾”,可見當時的社會秩序已經沒了禮,壞了規矩,用一個詞形容就是禮崩樂壞,所以孔子才是可忍,孰不可忍,忍無可忍!

41.八佾人跳舞諸侯亂了規矩

孔子生活在周朝的晚期,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的社會禮崩樂壞,上到天子、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大家已經不再遵守禮的規定,這樣就造成了社會秩序的混亂,禮崩樂壞最終演變成了諸侯造反,整個社會進入到戰亂紛飛的戰國時代,孔子看到這種情況是痛心疾首,所以他才帶著弟子們去各個國家,奔走呼籲,認為只有恢復禮,施行仁政才能拯救那個混亂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