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價會被BIM代替嗎?

wucf72


隨著BIM發展的逐漸深入,模型貫穿全生命週期的使用已經成了行業的共識。你所熟知的功能,比如三維可視化、管線綜合、場地排布等,已經成為很多項目宣傳的利器。

但BIM並不止於此,如果只是應用三維建模來實現「形體」層面的功能,那Sketchup等軟件也完全能實現。

隨著我們對BIM期待更多,造價與BIM成為一個經常被人們探討的話題。今天我們嘗試分幾部分來說說工程造價與Revit模型是如何實現關聯的,目前存在哪些具體問題,以及一些開放式的思考。

Revit模型可以算量嗎?

在傳統的工程計量方式中,造價員以設計圖紙、施工方案、以及相關技術經濟文件為依據,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計算規則,進行工程量計算。

當然,這個工作也不是純人工進行的,市場上有廣聯達、斯維爾、品茗等計量軟件,可以通過識別施工圖紙,再結合人工建模,完成工程量計算。在這種情況下,基於造價軟件的模型只能用於成本工程量計算,無法貫穿建築全生命週期。

我們能不能在Revit模型中統計工程量呢?

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利用Revit中的明細表功能可以快速獲取模型中的相關構件工程量。不過,這種方法只能應用於部分實物構件的算量,例如部分土建、安裝、機電等。

與土建專業相比,安裝部分的計量在revit中是比較好實現的。因為安裝計量並沒有太多的扣減關係,需要處理的就是如何把管件的量計算到管線裡,以及電纜電線、預留、埋深、松馳係數等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到的都是對參數的使用和計算。而土建專業各類構件的扣減關係和計算規則比安裝專業要複雜的多。在措施項中,模板量、腳手架量等數據的統計,在原生revit裡面都很難滿足國家清單規範的計量要求,因此,利用明細表,只能計算局部的量。

如果我們希望Revit模型能符合國家標準計量規範,就需要對模型做更詳細的要求。這個要求,僅參照BIM標準中的LOD等級是不夠的。

在《建築信息施工應用標準》中,規定了模型的精細度及其成本控制的相關內容。

如果是設計人員來看這個模型精細度,並不能知道構件的哪些屬性是用於成本計量的。當造價人員拿到模型的時候,還需要對模型進行檢查審核,甚至二次加工。

運用模型直接算量的前提條件就在於,模型搭建過程中就要明確工程量計算需要的所有信息,或者由成本人員在後期來添加。

這裡一定要區分,項目是「出圖-翻模-算量」的流程,還是「正向設計-出圖-出量」的流程。如果是前者,需要在翻模過程中考慮加入哪些參數供造價使用;如果是後者,則需要注意哪些信息在建模前期就要被錄入到族中。

目前市面上存在很多基於Revit平臺的算量軟件,其算量思路已經相對成熟,你可以理解為把傳統算量軟件搭載在revit上,建模工作留給Revit,算量工作留給二次開發,用戶使用的時候,只需把這款軟件看待成傳統三維算量軟件,按照軟件相關的建模要求就能夠實現算量。

但無論是使用原生功能還是使用插件,都必須在認知上回歸「模型信息要求」這個本質的層面。

從算量到計價

下面,我們依據《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來說明在Revit模型中的信息需要滿足哪些條件,才能實現從算量到計價的流程。

在實際項目過程中,工程量計算是基於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來進行的。我們今天暫時不考慮其中消耗量定額和企業清單等延伸內容,只討論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基本流程。

首先,我們來看看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與綜合單價之間的關係。

以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為例,在進行工程計量計價時,每個條目都通過清單計量影響著相應的定額計價。

我們希望Revit模型在應用工程量計算規則時,可以準確無誤的對應每一條清單,每一條清單的區別,在於其項目特徵。

因此,模型構件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每個構件的名稱能在清單中找到對應項;

第二,每個構件的屬性必須包含項目特徵內的所有內容。

舉一個例子。在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中,規定了基礎與牆的劃分範圍,這部分在Revit建模過程中也需要依據清單進行劃分。

了模型實體上的劃分,更應該注意的是對族類型的劃分,比如牆體需要分內牆,外牆,隔牆等。在構件命名的環節,類型命名是區分於其他參數類型的,命名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讓各階段各參與方都能看得懂,並能直接通過命名得到重要的信息。此外,工程量清單5大元素,除了項目名稱、項目特徵、計量單位、工程量外,還有項目編碼,可以通過項目編碼寫入構件中,去對應清單,這樣可以直接從revit導出excel,並對excel進行數據加工。

再來說一個洞口扣減的例子。

規範規定,小於等於0.3平米的洞口不進行計算,那麼超過0.3平米的洞口是否需要建出實體?小於0.3平米的洞口又是否需要填塞?

如果使用Revit原生功能,這無疑會增加搭建模型和二次處理的工程量。除非使用特別的付費插件,對Revit模型中的孔洞填塞實現自動識別並進行扣減。

最後我們再來看綜合單價,所謂的綜合單價,是完成一個措施項目所需要的人工費、材料費、設備費、施工機具費、管理費、利潤、以及風險等費用,這部分內容具有極大的彈性。

比如,在E.16的清單項中,很多螺栓、預埋鐵件等構件作為綜合單價的材料部分是附屬於其他構件的,這樣螺栓和預埋鐵件就不需要單獨建模。但如果螺栓和預埋鐵件單獨計量,就需要滿足前面說到的要求。

通過這幾個例子你能看到,算量的方式、計價的要求,都對Revit模型搭建工作有很大的影響,光是建模本身就要處理很多具體的問題,BIM也絕不會「讓不學習新技術的造價師一夜之間失業」。

模型的過程使用

前面我們舉例討論了為滿足成本的要求,Revit模型在建立時需要注意哪些點。

當然,如果從原生Revit功能的角度去考慮計量模型建模的工作,還涉及到更多的問題,比如模板、砌體腳手架,裝飾腳手架等等,這些問題要麼訴諸於後期對獨立於模型的表格投入大量的人力工作,要麼訴諸於付費插件。

我們暫時放下這些問題,再進一步探討一個更深入的話題。

事實上,要想模型貫穿全生命週期,龐大的信息數據是需要不同參與者在不同階段持續加入的。這是實現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的核心所在。

無論是設計階段錄入造價算量需求的信息,還是成本人員在模型檢查環節控制項目特徵,我們都希望這些工作能夠得到積累,並且在下個項目中繼承這些成果,否則BIM就只是換了個更高級的CAD和Excel而已。

能夠直接拿來用、不必複查的模型,我們稱它為「可複用的構件模型」。

目前很多地產商、施工單位、大數據企業都在建立自己的族庫,目的就在於讓構件能夠達到最大的複用性。要想成本模型應用於更多項目,族庫中的每一個構件就要內建相關的成本信息。

在項目的各個階段,模型的應用點有很大區別,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將設計模型、計量模型、施工模型區分開,但每一步都不是重新建立模型,而是讓模型可以在流程中自我迭代發展,去適應各個階段的需求。這幾個子模型,都應該有一個共同的母模型,由母模型將信息傳遞下去。當然,每個插件都有自己的建模規則和命名規則,不同企業也有自己的一套體系,想通過一款軟件去兼容所有企業的標準,基本上是不可行的。

這裡我們說的是「理論上應該這樣」,然而一旦理論涉及到具體的人,就要面臨兩個問題:成本信息添加由誰來完成?成本數據由誰來使用?

這兩個問題歸根到底,是設計人員與成本人員之間的矛盾,是數據標準不確定的矛盾。

當然,這裡的矛盾說的是在「由設計人員對BIM模型負責」這個前提下展開的。

目前對於很多項目來說,BIM發展之路還處在圖紙翻模的階段。在翻模過程中,人們將圖紙表達的信息如實反映到模型上,這裡涉及到的是翻模員知不知道哪些信息該放到模型中,以及建模工作量的大小。由於他們對模型產品負全責,所以反倒不必面對設計與成本之間的根本矛盾。

而在正向設計中,這個問題就比較尖銳了。

很多企業還處於成本人員與設計人員磨合的階段,造價員需要告訴設計人員哪些信息是構件需要的,哪些是需要計量但模型中可以不體現的,這對於設計人員來說會增加不少工作量和學習成本。

目前可見的實現方法就是進行標準化,從建族到建築建模形成一個標準流程,在每一個族中既有設計屬性,又有成本屬性。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雙重屬性的信息究竟應該由設計人員添加還是成本人員添加?

➤首先,模型構件的部分信息是可以直接作為成本信息來使用的,畢竟成本計量是依託於設計的內容;

➤第二,設計的某些內容在傳統圖紙中可以用一句話表達,但要體現在模型上,會增加很多工作量;

➤第三,有一些內容不屬於設計工作範疇,需要成本人員根據實際工程項目添加,這部分內容需要雙方進行明確界定;

➤最後,有一些工作存在於設計信息與成本信息的模糊地帶,無法確認數據源,數據出現了錯誤,追責就存在困難,這也增加了人們的認責成本。

以上幾個原因會導致一個結果:隨著模型中的數據量越來越大,不同參與方不能快速獲取和添加屬於他的專有信息。

前面提到的標準化,雖然可以解決企業或項目內部的模型準則,卻不能在跨企業範圍內實現複用。

簡單的「一模多用」四個字背後,還有大量的博弈與爭執需要解決。

這個衝突也是當下BIM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境之一:人們需要模型標準化,但普適的模型標準又難以操作。問題的本質是BIM實現過程中缺乏參與各方對數據的權責界定。

貫穿全生命週期的成本工作為估算、概算、預算、結算與決算五個範疇。今天我們討論的內容主要是針對預算這一環節。

當預算人員能夠獲取相關的信息並能出具清單工程量,最後滿足招投標的要求,從設計到成本的路算是走通了。但這個環節也只是工程項目的起點。

不同階段不同的人對數據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後面每一個環節的信息該如何處理、儲存、再加工,都會面臨標準問題和協作問題。

而且,這些問題會隨著參與者和數據量的增加,呈幾何級的上漲。

這篇文章我們是站在技術本身的角度探討存在的問題,並沒有涉及具體軟件在技術上的突破,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問題不會因為軟件技術的發展而得到改進。軟件技術發展是BIM發展的載體,也是BIM作為技術實現路徑的關鍵因素。

但是,比軟件本身更重要的,是使用軟件的人之間如何實現協同操作,實現數據的精準對接。技術無論怎樣先進,提供的都僅僅是一種可能性,而不是確定性。

從企業到行業,真正打通建築業產業鏈是一條不好走的路。我們從簡單的建模內容入手,挖出了一些BIM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引起各位看官的思考。

BIMBOX說

這篇文章,幾位小夥伴討論了一些行業裡的衝突和矛盾,對此,BIMBOX在宏觀理念和微觀操作上有兩個觀點和大家分享。

1.新技術帶來新物種

1895年12月28日,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裡,向公眾放映了他們製作的電影《火車進站》,這段50多秒的電影作品不但沒有得到人們的喝彩,反而將現場的觀眾嚇得四散奔逃。

為什麼這麼粗陋的畫面會嚇到觀眾呢?因為早期的電影被髮明出來,人們只用它來做一件事:記錄舞臺啞劇。

舞臺劇是對真實世界的藝術抽象,演員在臺上,用誇張的服裝和動作演繹故事,人們已經習慣了這種誇張和抽象。而當時電影就是用膠片把舞臺劇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的工具,鏡頭不移動,一鏡到底。

所以,當一部電影中出現了火車的時候,人們本著「電影就應該如實表現舞臺」的思維,真的相信有火車在舞臺上開過來,於是就嚇得四散奔逃。

當時的人們甚至無法接受電影中出現半身人像,或者是從一個場景跳躍到另一個場景的蒙太奇剪輯,因為舞臺劇中沒有「半身人」,也沒有場景的突然跳躍。

後來的事情你也知道了,電影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徹底脫離了舞臺劇,成為了一個新物種,現在的數字技術更讓它能夠表達比舞臺劇豐富得多的情景。

當一種新技術誕生的時候,一定會經歷一個「舊腳穿新鞋」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電影只是通電的舞臺劇,汽車只是跑得快一些的馬車,手機只是可以揣進兜裡的電話。人們使用新的工具,做的還是老事情。

所以才會出現一些奇怪的場景,比如「先用圖紙翻模,再用模型出一份符合製圖要求的圖紙」,或者是「先建立開好洞口的模型,再依據計價規範把小於0.3平米的洞口堵上好用來算量」。

BIM發展到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它不應該是「比CAD更好的製圖工具」,而是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可能性:用數據來處理建築行業中的信息。

用模型中的數據把構件變成可計算的造價,就是建築業數據化面臨的第一個挑戰。而在行業外,數據和信息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玩法套路的,它的核心就是編碼。這是另一個很大的話題,我們今後會專門拿出幾期來和大家聊。

2.現階段偷懶的小把戲

說到信息化、編碼思維,也許你會覺得有點遙遠。

沒關係,今天的最後,我們迴歸到當前具體的工作,給你分享一個「偷懶」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要算量,必須建模」的問題,順便幫你找找從具體的「模型思維」到抽象的「信息思維」的感覺。

比如一個陽臺,算量時需要計算它的陽臺板、上下裝修、欄板體積、模板、扶手、隔戶板、貼牆等構件,如果單純為了算量,傻乎乎地把這些東西一點一點全部建成模型,不僅耗費很大的工作量,也會把模型弄的越來越卡。

既然我們要的是數據而不是模型,就應該用數據思維來解決它。

比如,我們可以用Revit建立一個陽臺族,在裡面定義它的尺寸為可變參數,再新建幾個參數來代表這些構件,通過簡單的計算公式,把需要計算的量與之前定義的基本尺寸參數關聯到一起。

這樣,日後使用這個族的時候就可以不必單獨建立那些附屬構件,直接把它們對應的參數提取到量表裡就可以了。另外,一旦計算方式需要修改,也不需要重新建模,修改一下參數和公式就好。

知乎大神

@區展聰

先生在他的文章《模型算量,不要模型》 中更詳細地闡述了這種思想。

這種方法應用起來很簡單,但是否使用它,代表著一個思路:從模型思維到數據思維的轉變。這種參數化處理數據的思維,是每一個BIMer都需要掌握的、通向數據思維的橋樑。

關於參數化建族的方法,以及數據處理的思維,我們會在後邊的專題中單獨給大家說說。

今天咱們就先聊到這裡,對於幾位討論者和BOX的觀點,你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給我們,讓更多小夥伴看到你閃光的思想吧!


BIMBOX


造價是針對建築工程計算工程量,組價,取費並做出合理的調整,他是對計算規則的熟練應用,對市場的整體把控,對政策文件的正確解讀。而且現階段市面上的算量軟件,比如廣聯達軟件也是引用的BIM概念,可以實現三維建模。並且最新的廣聯達軟件已經可以實現revit軟件和算量軟件之間的互導,這樣讓我們的算量也就更快捷了。然而BIM計算實質是工程經驗的數據化,但實際的工程實踐不是BIM模型所能實現的。更實時更適配的BIM算法始終依賴人的輸入。BIM計算實質是工程經驗的數據化,但實際的工程實踐不是BIM模型所能實現的。所以工程經驗數據化的進度和精度取決於人對工程的理解。


技術小助手


未來的發展是從前期就控制投資,國家已經提倡設計師負責制,未來設計單位邊出圖,邊負責出量,再搞幾個造價師負責把控價格,這樣模式已經出現,這個是遲早問題,所以部分造價員往設計單位發展。諮詢單位日子會不好過。BIM是管理理念,不是一個軟件,這個要區分開,別混淆!


C30建築黃工


Bim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放基礎勞動力,目前造價工作很大時間花在工程量計算上,Bim如果普及的話至上能緩解這部分壓力,有可能後期的bim會與計價很好的融合,需要時間,需要項目全週期參與單位的共同支持,尤其是從前期設計階段!

造價工作目前門檻很低,低學歷佔了很大一部分,其實造價工作是很系統的一門專業,算量計價是基礎,溝通解決問題才是關鍵,後期bim普及後,我相信會淘汰一部分人。


六月她爹地


這個問題有點模糊,因為首先要理解BIM是什麼?如果照樓主的概念,可能也會出現CAD會被BIM代替嗎的類似問題。BIM的概念是建築信息管理包含太多,每個人都有不同理解,在中國也應用和推廣很多年了,目前普及性還沒有達到實際的期望。造價也是一個概念,就和財務一樣,總什麼方法用什麼工具完成或達成什麼目標,這裡面的方法和工具,BIM都可以應用在裡面。

趨勢看肯定國內肯定會慢慢和國際接軌,所以BIM肯定是OK的,但具體應用和普及在國內也許會出現更新迭代的另外產品。


黃Sir不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dafb000a9569070a774a\

工廠小劉


這種問答就好像是問:高鐵會不會代替交通一樣。應該是以後會採用高鐵的交通方式,同理,以後會用BIM的工程造價方式。


春維5


另一個廣聯達的軟件正在給新人試用使用


天堂何在66251490


不可能代替。因為BIM不會吵架[呲牙]


sowhat85356386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