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功臣——共和國的脊樑

前段時間筆者忙於學業幾天沒有更文,趁著今天週日給大家發一篇關於軍功的文章。閒話少敘,步入正題。

傷疤是軍人最美的勳章,軍功章則是軍人證明自己價值的最好體現。一直以來部隊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等功流流汗、二等功流流血、一等功搏搏命。這句短小的順口溜體現了立功受賞的難度。那麼和平年代如何才能立一等功呢?接下來我們舉幾個典型例子分析一下。

一等功臣——共和國的脊樑

第80集團軍雄鷹特戰旅政委武仲良大家一定不陌生。最近他是熱門的軍營網紅,他現任第80集團軍政治工作部副主任,他也曾榮立一等功,入伍 28 年,個人先後榮立一等功 1 次、二等功 1 次、三等功 6 次,培養各類特戰骨幹 1500 餘名,其中 7 人被樹為軍區或全軍典型,20 多人次奪得世界冠軍,36 人次榮立一等功。

一等功臣——共和國的脊樑

這支特戰旅就是在每個人軍訓期間都會觀看的《衝出亞馬遜》裡面兩位中國主人公的原型所在部隊。近年來中國軍隊走出國門參加比武,他們每一個人都經歷了嚴苛的選拔走出國門,與其他國家的精銳站在比武臺上同臺競技。如果你成為了第一名、世界冠軍為國爭光,在你凱旋歸來之際你會收穫一枚沉甸甸的一等功勳章。

一等功的勳章真的是沉甸甸的啊!當你佩戴上軍功章合影留念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哭了,為了榮譽為了勝利付出的艱辛只有自己知道。

一等功臣——共和國的脊樑

前段時間,武警山東總隊濟南支隊舉行了“魔鬼周”跨晝夜訓練。剛剛從武警工程大學烏魯木齊校區結束崗前培訓一年的特戰小隊長王成龍,在大卡車撞向戰友時推開了戰友自己被捲入車底,搶救無效離世。人們紛紛為他惋惜,一位滿腔壯志的軍官就這樣離開了我們。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張思德的影子,張思德在執行燒炭任務的時候眼看窯洞塌方奮力推出戰友,自己被掩埋。毛主席為他開追悼會,告訴我們為人民服務這個道理。

我們看到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靈魂,這也是軍魂!為了保衛祖國,為了救戰友的生命,他們置個人安危於不顧,挺身而出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忠魂不泯酬壯志,浩氣長存慰英雄。武警山東省總隊為王成龍烈士追記一等功。在他推開戰友的那一刻,他的精神無比高尚,捨己為人。一等功臣實至名歸。王成龍雖然走了,但他矢志強軍的腳步不會停下,他的強軍夢我們來替他實現。

一等功臣——共和國的脊樑

最後作者要介紹一個一等功臣群體,他們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打出了“奇襲白虎團”經典特種作戰戰例。他們是民族英雄,為了國家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榮譽實至名歸。湧現出特等功臣楊育才,穿插營二營榮立集體一等功,他們為後代的我們留下了精神寶藏,值得每一個人學習、銘記。

一等功的勳章,每一分都是血和汗的凝結。一等功臣,每一位都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就是中華大地的護衛者,他們就是我們盛世和平的守護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