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書《勢勝學》上:識時務者為俊傑,成功得勢與用勢沒有那麼難!

薛居正,北宋初期名臣。他行為純正,生活儉樸,做宰相時簡易寬容,不喜歡苛刻地考察,士大夫因此稱道他。他從參政到做宰相,共十八年,始終沒有失掉皇上的恩遇。

勢是什麼,對“勢”的關注與認識,許多人是缺乏的;對“勢”的瞭解和作用,多數人是模糊的;對“勢”的掌握和運用,掌權者需要,普通人同樣需要。有權力的人要“造勢”“用勢”“馭勢”,無權力的人要“度勢”“ 借勢”“附勢”,富貴之人擔心“失勢”,平民百姓期盼“得勢”。可以說,“勢”是非常重要的,而他又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關鍵看你會不會把握與應用。這是《勢勝學》給予世人的最大警示。

薛居正對“勢”有很深的研究和心得,他把看似奧秘莫測的“勢”作了通俗實用的論述與解析,透過這本《勢勝學》,讓有權者知如何行權、無權者知如何取勢、富貴者知如何守業、貧賤者知如何進取。這些人生中的大命題都有了明確具體的答案。這些解答雖不是唯一的,但以“勢”的角度作解卻是獨到的,其價值自然是實際的,對人的啟發也是不可替代的。《勢勝學》一書對強者是如虎添翼,對弱者是雪中送炭,它不僅是制勝的理念,更是如何制勝的行動指南。

奇書《勢勝學》上:識時務者為俊傑,成功得勢與用勢沒有那麼難!

《原文》:

不知勢,無以為人也。勢易而未覺,必敗焉。

察其智,莫如觀其勢。信其言,莫如審其心。人無識,難明也。君子之勢,滯而不墜。小人之勢,強而必衰。心不生惡,道未絕也。

未明之勢,不可臆也。彰顯之勢,不可逆耳。

無勢不尊,無智非達。迫人匪力,悅人必曲。

受於天,人難及也。求於賢,人難謗也。修於身,人難惑也。

奉上不以勢。驅眾莫以慈。正心勿以恕。

親不言疏,忍焉。疏不言親,慎焉。

貴賤之別,勢也。用勢者貴,用奸者賤。

勢不凌民,民畏其廉。勢不慢士,士畏其誠。勢不背友,友畏其情。

下不敬上,上必失焉。上不疑下,下改遜焉。不為勢,在勢也。

無形無失,勢之極也。無德無名,人之初也。

缺者,人難改也。智者,人難棄也。命者,人難背也。

借於強,諛不可厭。借於弱,予不可吝。人足自足焉。

君子憐弱,不減其德。小人倚強,不增其盛。時易情不可改,境換心不可恣矣。

奇書《勢勝學》上:識時務者為俊傑,成功得勢與用勢沒有那麼難!

《譯文》:

一個人,如果不懂得事物發展的趨勢,就沒有了為人處世的基礎。

形勢有變,卻不能及時察覺,一定會失敗。

考究一個人的智慧,不如考察他的發展趨勢。相信一個人的言辭,不如審視他的內心。人若沒有見識,就不會保持明智。君子的發展趨勢,雖有也會有滯礙但不會沉淪,小人的發展趨勢,即使強大終究必敗,心裡不起惡念,前途一定充滿希望。

不明朗的形勢,不可以主觀臆斷,非常明顯的形勢,不可以違背。沒有威勢就不會尊貴,沒有智慧就無法通達事理。逼迫人不靠蠻力,取悅人一定要委婉表達。

天賦使命或特長,他人難以相比,向賢人求助,他人難以毀謗。加強自身的修養,就很難被他人迷惑了。

侍奉上司,不要顯示自己的勢力。駕馭眾人,不要一味仁慈。寬恕謙卑不會有太好的正心效果。

對親人不可說疏遠的話,保持忍讓,對不親近的人不可說心裡話,一定要謹慎小心。

奇書《勢勝學》上:識時務者為俊傑,成功得勢與用勢沒有那麼難!

富貴與貧賤的區別,在於是否擁有威勢。善於運用威勢的人尊貴,使用虛偽狡詐手段的人卑賤。

有了權勢不能欺凌百姓,百姓敬畏的是公正廉潔。有了權勢不能怠慢讀書人,讀書人敬畏的是正直無欺。有了權勢不能背棄朋友,朋友敬重的是情感如一。

下屬不敬重上司,上司一定是有缺失的,上司不猜疑下屬,下屬一定會恭順。不輕易使用權勢,卻恰恰自然而然的處於威勢之中。

沒有外在的形勢,沒有內心的失策疏漏,這是權勢達到頂峰的標誌。

沒有仁德之念,沒有名望之求,這是人的初心。

天生的缺陷,依靠自身的努力很難改變。後天的智慧,任何人都難以捨棄,自然的天命,個人的力量難以違背。

向強者借勢,奉承他但不能讓人厭煩。向弱者借勢,給予不可以吝嗇,使他人滿足,自己就如意了。

君子同情弱者,不會減損他的品德,小人依靠強者,並不會增加他的威風,歲月變遷,真情不可以改變,環境變了,心思意念卻不可以放縱。

奇書《勢勝學》上:識時務者為俊傑,成功得勢與用勢沒有那麼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