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縮水 車企四大對策應對國六排放挑戰

在今年夏天聽到國六的相關新聞,感覺還是很遙遠的事情。雖然全國大範圍實施國六新車排放標準到等到2020年,但時間來到2018年底,已經有一些省市地區宣佈將提前至2019年實施國六。現在來看,國六這道大考題,留給我們準備的時間不多了。

車企對新車如何調整?

截止到11月底,在工信部備案符合“國六”標準的車型,只有554款,相當於“國五”車型的12%

由於此前的國一至國五幾乎等同於歐一至歐五,每一次國標升級對各零部件製造企業和車企都不是難事。但這一次國六b標準比歐六標準要嚴格許多,在各車型模塊化生產的當下,打了車企們一個措手不及。到目前為止,主流車企應對即將到來的國六標準主要有四種方法。

1. 全系停產或停止引進

首先就是停止生產或引進無法達標的車型。首當其衝的就是那些高性能車或是大排量越野車,例如美式MR旗艦超級跑車福特GT就受到國六因素制約,廠家決定不再將福特GT引入到中國市場。從福特GT最初在2016北京車展亮相開始,中國大陸預訂福特GT並被選中的消費者可以選擇退車,或是將訂單轉移到其它可銷售的地區提車。更接地氣的性能車裡,奧迪RS 4/RS 5也是典型,因暫時無法達標國六排放標準,奧迪已經決定取消或推遲引入這兩款高性能車。

大排量停止引進/動力縮水 車企四大對策應對國六排放挑戰


大排量停止引進/動力縮水 車企四大對策應對國六排放挑戰

除跑車和高性能車外,一些大排量越野車未來也可能消失於國內市場,普拉多就是一例。由一汽豐田國產的普拉多隻有3.5L自然吸氣發動機一款動力,但這款發動機目前只能達到國五標準,也沒有廠家將該車型升級申請國六的消息,未來很有可能我們買不到它了。同樣的命運還有三菱進口帕傑羅,目前國內正常渠道進口的帕傑羅只有3.0L發動機一種動力,該動力只能滿足國五標準。兩款經典大排量越野車都被即將到來的國六絆住了腳,也側面說明了國六標準的嚴苛。

2. 停產部分動力

相比於整車系停止生產或引進,也有一部分新車採用了砍掉不滿足國六的動力型號。比如前幾天新改款上市的凱迪拉克CT6,就停產了原有的3.0L六缸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型號,新上市的CT6只有2.0T四缸一種動力。最新款的捷豹XFL也是取消了3.0L六缸機械增壓版本,頂級動力型號搭載的是重新調校的300Ps高功率版Ingenium 2.0T發動機。隨著這一輪“清洗”,以後想要購買一款六缸發動機的豪華車,選擇是更少了。

大排量停止引進/動力縮水 車企四大對策應對國六排放挑戰


大排量停止引進/動力縮水 車企四大對策應對國六排放挑戰

豪華車少了六缸離普通消費者還是有些遠,但一些入門級的合資小型緊湊型車也面臨清洗。有著“本田超跑戲稱的飛度,最大的亮點就是那臺“最強1.5L自然吸氣發動機”,也正因此,許多人開玩笑說飛度是買發動機送車。但這臺L15B8發動機無法通過嚴苛的國六測試,未來新款的飛度很有可能換裝本田的1.0T三缸發動機。若飛度的精髓沒了,它還是“本田超跑”嗎?同樣的,凱美瑞2.0L和使用同樣動力的雷克薩斯ES 200也無法滿足國六標準,有可能國六實施後停產或停售。未來上市的豐田亞洲龍也確定不會推出2.0L的車型。

3. 保留原有動力並升級

其實,大多數新車的動力都可以通過升級來滿足國六排放,最主要的也就是尾氣處理的升級。原有國五標準的動力要想滿足國六,尾氣處理主要改進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增加三元催化器中貴金屬的用量、調整汽油噴射方式、調整ECU邏輯、調整氣門升程及正時、加大炭罐容積、提高燃油系統密封性、升級OBD等。通過這些調整,把一部滿足國五的新車升級成國六,單車成本大概在1000-1500元不等。

4. 為滿足國六而犧牲動力

通過上述這些升級,一些車是保留了原有動力總成並能滿足國六,但也犧牲了應有的動力性能。比如新上市的凱迪拉克CT6,雖然2.0T發動機與舊款在主體結構上一樣,但為了滿足國六,廠家把發動機最大功率下降了35Ps,扭矩下降了50N.m。

大排量停止引進/動力縮水 車企四大對策應對國六排放挑戰

同樣為了國六隻能犧牲動力的還有Jeep。新上市的自由光新動力2.0T是可以滿足國六標準,但低一級的2.0L自然吸氣動力車型,動力卻比舊款同樣發動機的車型最大功率下降了7Ps。小一號的自由俠也是,即將新增加兩款滿足國六排放的2.0L動力型號,但相比於國五的2.0L,最大功率也下降了7Ps。

大排量停止引進/動力縮水 車企四大對策應對國六排放挑戰


大排量停止引進/動力縮水 車企四大對策應對國六排放挑戰

還有變化更明顯的,2019款奧迪A4L國六車型將30TFSI的1.4T發動機換為了2.0T發動機,雖然排量增加了,但該車型仍然叫30TFSI,功率也沒變,依舊為150Ps。一臺2.0T的功率還比不過許多2.0L發動機,為的就是通過嚴格的國六標準。

大排量停止引進/動力縮水 車企四大對策應對國六排放挑戰


也並不是為了滿足國六標準,就一定要降低性能。事實上,有許多車型在保留同樣發動機且升級至國六的同時,發動機輸出參數並沒有下降。比如傳祺GS5,先期升級為國六排放的反而是1.5T高功率車型,並且性能輸出也沒有降低。可見,為了滿足國六而犧牲性能,也只是廠商控制成本的一種方法。

哪些品牌還沒有國六消息?

儘管上述品牌車型為了滿足國六標準使出了渾身解數,但仍有一些汽車品牌保持按兵不動,幾乎沒有這些品牌旗下主力車型關於升級國六的消息。依照機動車環保網的數據,截至到2018年11月29日,沒有國六汽油輕型車申報的包括眾泰,觀致,江淮,比亞迪等一些主流中國品牌。

大排量停止引進/動力縮水 車企四大對策應對國六排放挑戰


大排量停止引進/動力縮水 車企四大對策應對國六排放挑戰


大排量停止引進/動力縮水 車企四大對策應對國六排放挑戰

什麼是國六?

所謂國六,它的全稱是國標GB18352.6-2016《輕型汽車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該標準於2016年12月23公佈,規定了第六階段輕型汽車的排放要求(國六排放標準)的具體限值、測試方法。但這一次,可不能把國五到國六看成是簡單的升級。

大排量停止引進/動力縮水 車企四大對策應對國六排放挑戰

國六有多嚴格?

相比於國五,國六的排放測試方法發生了本質變化,這才是讓各車企犯難的地方。國六把原來使用多年的排放測試NEDC升級為WLTC方法。此前的NEDC排放試驗循環主要為歐盟體系使用,中國在第五階段排放以及之前都一直採用此循環。NEDC循環是加速減速比較規律的試驗工況,但是我們在實際駕駛中,尤其是在城市內行駛的情況下,是不太容易開出有規律的加減速的。

大排量停止引進/動力縮水 車企四大對策應對國六排放挑戰

而國六採用的是WLTC循環,測試中有更多不規律的急加減速以及車輛啟停。對車輛的冷啟動、加減速以及高速大負荷狀態下的排放進行了更全面的考核,覆蓋了更多的發動機工況,這就讓車企幾乎無法針對某一兩種特定工況優化排放,從而“騙過”排放測試。WLTC循環的實驗結果更接近實際駕駛路況,對環境保護的實際意義也更大。這種貼合實際的測試方法也讓工信部油耗更具實際意義。

大排量停止引進/動力縮水 車企四大對策應對國六排放挑戰

同時,國六相比國五對車輛尾氣排放的汙染物要求也更苛刻。比如一氧化碳排放量相比國五降低50%、總碳氫化合物和非甲烷總烴排放限值降低50%。一下就砍了一半,國六的嚴是真的嚴。

全國什麼時候實施?

正是由於國六排放標準的升級幅度較大,而且國五實施時間也較短,為了給各零部件製造企業和車企留出緩衝期,國標第六階段特意設置了國六a和國六b兩個階段的排放限值。在國標GB18352.6-2016文件中公佈,限值相對寬鬆的國六a在2020年7月1日全國實施,而更嚴格的b標準將在2023年7月1日全國實施。

大排量停止引進/動力縮水 車企四大對策應對國六排放挑戰

同時文件中也明確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提前實施國六標準。目前的消息來看,預計提前實施的大多是一些“汙染大省”或者一二線城市。其餘的省市用不了多久,也將逐步實施國六標準。

編輯觀點:國五排放標準實行還不到3年,國六排放標準政策已經出臺,這也能看出國家對環保工作的決心。嚴格的國六標準會給汽車的研發、生產、定價、銷售、使用、轉讓帶來一系列變化。每一個環節的參與者站在不同的角度都對國六標準的利弊有著不同的理解。但總體上看,國六的實施肯定是積極的。為了進一步控制汽車尾氣排放對於空氣的汙染,利用政策倒逼車企進行環保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這也是國六標準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