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孔孟之道”是害人的?

逛逛微文化


要回答你的問題,就要先搞清,“孔孟之道”究竟是什麼。

“孔孟之道”講“仁義”,這應當是舉世公認,毋庸置疑的吧?這是進行以下判斷的基礎,因此,必須要對此先有共識。否則,就無探討本話題的意義了。

何謂“仁”?仁者,善也。曾子曰:“止於至善”,孟子曰:“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仁”是孔孟之道的核心。

何謂“義”?義者,宜也。就是能最適宜、最大程度地體現“善”的行為、思想和方式等。

現在,有誰會認為以上的“仁義”理念是害人的呢?我相信,思維正常的人都不會有這樣的想法。那麼,為什麼後世有“許多人認為孔孟之道是禮教吃人”的呢?

這當然是由於誤解。而誤解產生的原因,就是專制權力對於孔孟之道的肆意歪曲。

大家都知道,中國自秦以後兩千多年專制社會所行的並非真正的“孔孟之道”,而是“外儒內法”。也就是說,專制統治者雖然對外宣稱“獨尊儒術”,但只是借用儒家的仁愛思想偽裝自己,其真正奉行的卻是法家的馭民五術(出自《商君書》),即:

壹民:用忠君愛國統一思想。

弱民:使國強民弱。國強則可制民;民弱則無力抗暴。

疲民:為民尋事,使民疲於奔命,而無暇顧及他事。在現代,就是用遊戲、影視等使民娛樂至死。

辱民:使民無自尊自信,並相互檢舉揭發,終日生活在高壓恐懼之中。如此,則民無勇。

貧民:使民時常陷於貧困。人窮志短,只能仰官家之鼻息而生。

《商君書》還說:“國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亂,至削”;“國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強”。其邪惡由此可見一斑。

因此,真正吃人的,並不是孔孟之道,而是披著孔孟之道外衣的法家這頭惡狼。

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還說武王伐紂是“誅一獨夫”都曾令朱元璋大為光火,想要將孟老夫子從孔廟中趕出去,還編了刪節版的《孟子》。這些都說明,主張仁義、至善的孔孟之道,是不能真正見容於專制統治者的。

要了解真正的孔孟之道,一定要回到先秦,看孔孟到底說了什麼,而不要看後世那些對於孔孟的曲解之作。

所以,問題的答案來了。“現代社會中,許多人認為孔孟之道是禮教吃人”,這當然是他們的誤解。孔孟之道原本並非如此。


善氏


孔孟之道的真正價值,只有在歷史的情景中進行對比才能發現,抽象的說一個思想或理論的好壞是沒有意義的,也說不清楚。唐代中國文化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禪宗興起了,禪宗強調個人體悟,教導人們體會佛理的方法是靈活多樣的,因此它的另一個特點是“簡易自由、生動活潑”(人民群眾喜聞樂見),這實際上是大眾文化興起的標誌,禪宗最初興起於民間,禪師最初產生於一批依賴遊民階層的遊僧階層中,帶有強烈的大眾文化的反智主義色彩,“不立文字”從根本上消解“知識”的意義,禪宗使大眾文化類型上升為中國文化的重要內容,禪宗在唐宋之際得到大量士大夫(知識精英)的喜愛,談禪成為士大夫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禪宗不但征服了佛教,也使大眾文化征服了精英文化。禪宗強調佛性即人性,平常心是道,這是佛教的速成法,崇拜的是聰明,輕視邏輯論證,講心不講理。而佛教本來講求思辨、修證,證道之路,千難萬難,人生難得,聞法難得,持戒難得……,所以勇猛精進且不可得,因此道才難能可貴。一旦行住坐臥都成了道,道就唾手可得了,誰還在乎道的可貴。偷懶取巧是中國文化(大眾文化)的大害,壞就壞在自作聰明上。禪宗消解了知識的神聖性,瓦解了理論的深刻性,長此下去必然造成中國文化的整體平庸。禪宗崇尚自由,推崇自然而然、行雲流水的狀態,這種自由強調隨心所欲、為所欲為,是任性。這種“自由”崇尚不守規則,越自由就越不守規矩,大家都來搞這種自由,結果就是不得自由,因為沒有規則的自由,就是亂來,這種情況下,做任合事情都必須去鬥智鬥力,必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這個時候,孔孟之道被程朱理學重起拾了起來,收拾中國的人心,孔子講“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才是真正的自由,理學的價值在於樹立起一個絕對的規則——“理”,通過理給大家定了個規矩,使人人不敢亂來,確立起一個有秩序的自在狀態,這才使人人都可以享受到“自由”,對自由的追求才有意義,否則追求自由就成了追求權力、追求金錢了。理學達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精英文化)的最高成就,在觀念系統上它思考精密,氣象宏大,從理論上說,具有兩個特點:結構完整,思辨深刻,克服了中國文化中簡單粗暴的東西。

理學一反禪宗的反智主義傾向,樹立起儒學的知識主義取向,強調“理”的獲得,有學習的過程,提倡“格物致知”、“窮理盡性”,這樣才能掌握到至高無上的“理”,這樣建構起一個上至天地宇宙萬物,中至國家社會生活,下至個人生活的龐大的哲學體系,給中國文化建立起了知識的神聖性和理論的深刻性,這一過程就是精英文化對大眾文化的吸收和提升的過程。無極生太極,太極動,產生陰陽,陰陽結合五行,生成萬物。建立起了儒家的宇宙論,規模一下就大了,以前是隻論人事,現在是有比人間更大的宇宙萬物的規模。這裡面既有道教的,也有佛教的東西,是一個綜合。人是在這個宇宙生成過程中產生,但人得天地萬物精華之所在,這就是人之性,就是道德(仁),稱為人極,從太極發展出人極,太極、無極、人極同源,因此道德就具有根本性,這樣道德高尚的聖人就是可學的了。為什麼麼呢?因為天心人心相通,人心決定人性,人性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性。所以理學家講“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一物之理即天地之理。”朱熹講“合天地萬物而言,只是一個理,及在人,則又各自有一個理。”又說“萬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居之位不同,則其理之用不一。”理變非常重要,獲得理有什麼方法呢?理學家對理的獲取採取了“知識主義”的路線,這是對中國文化傳統的一個突破,“窮理盡性”,強調的是把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對知識的追求統一起來,明理,也就是知識的追求成為道德實踐的前提,把對知識的重視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對中國傳統的心性論的一個突破,可以說具有改造中華文化的重大功能。但這努力可以說在理論上非常成功,而在實踐上並不成功,理學越到後來卻越受到各種的批評,到了現代,更成了反動的象徵了。人人都說“以理殺人,存天理滅人慾”,跟著也連累了孔孟之道成了害人的東西。這恰恰說明了有些人非常害怕“孔孟之道”,他們在怕什麼?這也恰恰說明了孔孟之道的真正價值所在。


只愛潘多拉


孔孟之道害了中國兩千年。為什麼?一,改變了孔子重教思想和孟子君輕民重的論述。

二,對人民進行了愚民教育,我們看到的是無原則的忠和虛假的孝,父母去世,辭職三年,將屍體放在家裡幾年不入土,還有忍,禮,不犯上,墨守成規,維護封建制序。排斥其它學說,獨尊儒術,連探索新的世界都不行。醫學界想解剖屍體都要殺頭,女人更是失去自由,所以中國人變得沒創新鬥爭精神。而對入侵者還在談仁,義,愛,忍,和。

宋朝以後,歪風日盛,中華徹底變成最無能軟弱的國家。新文化運動的目地就是打倒孔家店。美國沒有孔孟之道,建國不過兩百年,為什麼這麼強大?因為他有創新思想和沒有舊的,落後的,反動的思想的約束。

抗日戰爭是靠孔孟思想指導打贏的嗎?


趙曙光教授



孔孟之道,是指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理論體系。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魯國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有“至聖”之譽;


孟子是戰國時期鄒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孫子思的再傳弟子,他繼承併發揚了儒學,有“亞聖”之名。


孔孟兩位聖人雖然在時間上相距近200年,但是在思想上一脈相承。孔孟之道傳承千載不衰,自有其強大的生命力。



可是,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孔孟之道是害人的?有書君認為,這和我國現代與當代兩次大規模的批孔運動有關。


第一次:


1919年,五四運動中的激進青年認為孔孟之道是封建思想。當時的反孔代表人物是易白沙,他歸納出孔子的四大缺點:


1、孔子只尊君權,漫無限制,容易形成獨夫專制。


2、孔子講學不許問難,容易演變為思想專制之弊端。


3、孔子重視作官,人們為了功利摒棄廉恥。


4、激進青年急於在中國傳播民主和科學,而他們斷章取義的孔孟言論與民主相悖,與科學相左,因此,就有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



第二次:


1974年,“四 人幫”打著“批林批孔”的旗號,動員全國各界幹部群眾搞大批判。這次批孔的真實目的是批“黨內大儒”,是“四 人幫”的一次政治陰謀。


他們不批林(彪)、假批孔,以批周公、批宰相來影射攻擊德高望重的周恩來總理。


客觀地看,這兩次批孔運動是都是政治所為,本意是批判孔孟之道中落後的、不適合現代社會的封建的東西,但是兩次運動一個通病:


即在批判的同時,並沒有對其中的優秀傳統文化辯證分析,因而在客觀上導致了對傳統文化精神的全面否定,因而把批判封建東西和某些個人的政治行為演化成了否定文化的行為。


這裡說的文化具體是指思想、哲學、政治、道德層面的文化,這些文化從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內容中可見。


從人們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語彙可見,從全社會表現出的道德風尚可見,從人們在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中可見。



對傳統文化的否定危害極大,使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基本中斷。文化資源的斷裂,導致文化文明的精神世界缺失;文化資源的混亂,導致精神世界的造成混亂。


不可否認的是,近幾十年來,我們民族整體道德素質下降,官貪屢抓不絕,奸商屢禁不止,黃、毒、賭嚴重,行業不正之風蔓延,這就是中華文化文明的精神世界斷裂甚至崩潰帶來的惡果。讓人痛心疾首!


下面,讓我們再次認識孔孟之道的內容:


從儒家文化的角度看,其精髓是“仁者愛人”,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正確的,是其精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天人合一”,“知其不可而為之”,“參天地之化育”,這些觀點在今天同樣有積極作用。


這些思想不只是在中國,在東南亞,甚至在世界上的其他地區也廣為傳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孔子位居榜首,孟子是舉世公認的世界文化名人。


可惜,孔孟之道被別有用心的人及愚忠君國的人篡改、誤解,而以“忠恕”、“孝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一些糟粕所掩蓋其精華。



我們承認,孔孟的思想有侷限性,行為有妥協性,但是瑕不掩瑜,我們要取其精華,剔除糟粕,與時俱進,讓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倘若沒有悠久燦爛的文化,中國將不成其為中國,中華民族也將黯然失色。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文化缺乏起碼的敬畏,反倒給予批判、排斥,甚至認為孔孟之道害人,這種顛覆思想意識的言行,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荒海拾書


原因諸多。可以肯定的說說這句話的有三類人。一類是根本不瞭解孔孟之道,道聽途說,人云亦云;另一類是可能懂但是自己需要,這個需要基本上是投機需要,不一定是真心的,但是這種人最可惡;第三類人是過於自私的人會說,因為孔孟之道很講修身,修身往往對個人的慾望限制很大,還有許多禮教的約束。

對孔孟之道的認識大部分人還停留在新文化運動、文革期間的批判上,先以為主是不可避免的,加之除了最近幾年來原來基本沒有氛圍研究中國古典文化,只有原來的意識形態。

我們看看原來批判“克己復禮”等等的文章,真是啼笑皆非,寫批判主章的旗手是真的不懂還是什麼,不得而知,其碼是投機分子。

當今社會,人們的價值觀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對個人價值和享受放到了很重的位置,這個位置越重就越反對孔孟之道,因為孔們之道處處是約約個人私慾的。


宸175863


孔孟之道講的是仁義,實際上求的是利益。《二十四孝》血淋淋,不可效仿。尤其是郭巨埋兒,為了讓老母親有肉吃,郭巨決定把兒子活埋。這是深受孔孟之道所害的非人道行為。為的是什麼呢?朱元璋看的很清楚,為的是“驚世駭俗,希求旌表,規避徭役”,做這些事,就是為了當個“網紅”而驚天下,從而達到受到“宣傳部”的表彰,以後不再納稅服役的效果。所以魯迅說孔孟之道是“吃人的禮教”,新文化運動要打倒“孔家店”。

其二、董仲舒的“獨尊儒術”,尊的是什麼?尊的是君權神授。樹立的森嚴的等級制度。這是一套強調整體利益大於個人利益,尊貴者利益大於低賤者利益的制度。強調遵從等級制度,易使英雄氣性、血性消失,人人變成跪爬的奴才,和珅再有錢,成為富可敵國的貪官,滿嘴裡也是奴才和珅。滿國都是奴才,八旗子弟演化成紈絝子弟,不被八國聯軍打敗才怪。

其三、孔孟之道很虛偽。建國後出土的《竹書紀年》表明堯舜禹禪讓是假的,古時候的人並不比現在的人更有道德。禪讓的歷史都是假的,就別提儒學倡導的其他偽道德了。士大夫們分明是喜歡錢的,卻總是不肯承認;明明是喜歡美女的,卻道貌岸然。虛偽的道指導社會實踐,造成人人說假話,不誠信。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


春秋史社


我們現在之所以認為“孔孟之道”是害人的,完全是受20世紀以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眾所周知,中國自1840年以後開始被西方列強打開了大門。於是,很多開明的文化人開始尋找中國落後的原因,有些人就將中國落後的原因歸結為是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

比如,新文化運動時期,錢玄同、易白沙等人就直指孔孟是害人的毒藥,是讓中國變成腐朽的罪魁禍首。

易白沙更是在《孔子評議》中提出要打倒孔家店。當然,我們現在重新反思孔孟之道,我們必須要以辯證的眼光來看。什麼事辯證的眼光呢,就是孔孟之道有好有壞,否則,它也不可能成為中國文明的主流思想。

好的方面,就是孔孟之道強調仁和義。我們有句話叫“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孔子生在春秋末期,當時諸侯國禮崩樂壞,所以孔子為了能夠挽救頹危的局勢,就提出了“仁”,任就是愛人,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的父母。只要世界充滿一點愛,世界就變成了美好的人間。

孟子呢,則強調義。什麼是義?孟子所說的“仁義”其實是對諸侯說的,其實主要就是希望諸侯們可以任用賢能的人,讓老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不要因為一己私利,造成老百姓大量的死亡。因此,孟子可以說開創了中國倫理學的基礎,孟子的思想也為後來宋明理學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下面再來說孔孟之道不好的一面。孔子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嚴格等級制度。當然,孔子所在的時代,提出這樣的說法,其目的是為了能夠通過秩序來恢復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但是,到了大一統時代,這樣的思想就成為了阻礙。

孟子也是如此。孟子的仁義思想其實過於理論化,所以後來宋明理學大多沿著孟子開創的方向去發揮,於是就成了一群袖手談心性的無用之人,他們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不再關注外在的器物,由此,中國就慢慢落後於世界。


兮兮說事兒


這個問題上,孟子是被冤枉的,因為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主張有巨大的差異。下面我們來看看孟子的思想和主張,把他們粗暴的捆綁在一起看待,孟子是不是有點冤枉的死不瞑目了?


一,親民主張。孟子認為統治者要“與百姓同之”,“與民同樂”。孔子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實際上身份地位的尊卑有序也是客觀存在,但是孔子更是以尊卑有序來安排一切事情,誰權力大誰就是正確的,這是什麼邏輯?(哥不猜想作品,原創不易,手下留情。)


二,用人唯賢。孟子說:“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孟子不以己悲,不以己喜,而認為得到可以治理天下的人才,才是仁;“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孟子希望統治者能夠真正尊重賢人,使用有真正能力的人,把有才能的人放在主要崗位,人盡其才;“賢者在位,能者在職;明其政刑。”。大家好好看看,孟子要求有才能者上,沒有才能者不能佔著茅坑不拉屎!而孔子只是一味地主張“為尊者諱”。一味地維護地位更高那一部分人利益,讓人們逆來順受,帝王的封建統治得以天長地久,以此阿諛奉承,希望自己的主張得到採用。


三,超級早的提出了尊重社會大眾。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孔子看見這樣的話,肯定會大驚失色,手足失措了!他們都生活在封建社會,不自然的都有濃厚的封建思想。但是孟子在那個時候就提出讓老百姓有尊嚴的活著,實在是難能可貴了。


四,殺無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主張對暴君汙吏進行嚴正的處罰。有一個成語叫弔民伐罪,意思是慰問受苦的人民,討伐有罪的統治者。這個成語出自於《孟子·滕文公下》裡面:“誅其罪,吊其民,如時雨降,民大悅。”孟子主張誅殺、剷除無道的昏君,安撫深受其害的人民,救民於水火之中,老百姓就會高高興興的(擁戴)。吊的意思就是憑弔、慰問的意思,這裡是安撫的意思。孟子還說:“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孟子說: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如果道德低下的不仁者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大眾,貽害一方。孔子敢提出這樣大逆不道的主張嗎?把孔子和孟子捆綁在一起實屬抬高的某人。某女講師也是靠解讀孔子才大紅大紫的。


五,體恤民情。“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孟子主張減免刑罰,減輕賦稅,讓百姓能深耕細作,早除雜草。有這種體恤民情的好人,我們捨得胡亂啃他嗎?“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孟子再次主張減輕稅收,讓老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女講師,你怎麼不解讀孟子?

孟子也生活在封建時代,他身上也不可避免的有通過保民而延續帝王統治的一面,但是他的這些思想和主張在那個時代提出來,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就是今天的我們看來,也是大快人心的。(哥不猜想作品,原創不易,手下留情。)

大家現在知道為什麼沒有人解讀孟子了吧?大家清楚誰在靠解讀孔子而中飽私囊的了吧?大家知道誰在用仁義道德害人了吧?大家知道魯迅的偉大了吧?大家知道女講師在字正腔圓的說什麼了吧?


哥不猜想


孔孟之道的儒家文化,是愚民邪教文化,絕不是單純的文化,漢武帝為其個人目的,鞏固其位,急需一種治國,治人的理論根據,廢他學,行儒學,派專人斷章取意,加以潤色,杜撰而成,積極推廣達到愚民目的,孰不知他的這一決策,是達到了一定目的,眾生是乎順溜規矩了些,但是對眾生的毒害非淺,致使人們忘記思想,忘記原則,甚至失去自我,整個軀體都不屬於了自己,行屍走肉一般,任人擺佈,原有漢人的強悍,智慧,天性,創造力完全被腐蝕化為烏有,所以說孔孟之道是誤國,誤民的歪門邪道,更是精神鴉片,也是套在人們頭上的精神枷鎖,受其束縛,民志喪失,國運停滯發展,尤其近代荒唐更甚,總處在被動挨打的狀態,究其原因,孔孟之道,儒家思想種下劣根,害國害民錮步自封,狂自為大,虛偽,愚昧,無知,野蠻,荒唐,竅喜,內訌,冷血所有這些並不是國人於生帶來的“專利”,而是後天接受虛偽的儒家文化,薰陶教化的結果,一個國家的發展,必將循著傳統文化思想發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必將受益甚多,反之受害更加甚深


鑫挺83563181


我看了一下,叫得最兇的,喊得最厲害的,越不知道孔孟講得是什麼,就那幾句,愚民,封建,禁錮,等級,虛偽!媽呀,你們看的是盜版吧?我看是他們根本就沒看過。就是人云亦云,道聽而途說。我看了儒家幾本書,從沒在這裡面看到這些。都是讓人愛人,禮人,容人,信人,智人這些東西。世界上有哪一個民族能繁衍至今,這和我們的文化是分不開的,雖然孔孟不能全部代表中國的文化,可也站了相當多的一部分。一個曾經做過一國高層的當時最有學問之人,周遊列國到處碰壁,他是為了什麼。像他那樣的人,完全可以在魯國享清福,別說在古代那種交通不便,處處動亂的時代。就是如今這個年代,你讓一個五六十歲的老人,坐著車子到處跑,還處處碰壁!還幾次遇險,險些喪命。一個曾經做過大官之人,在當時也是一位名人。這樣去做得需要多大的毅力。而他這樣做又不是為了自己,一位名動天下的,曾經做過高官之人。還有什麼能讓自己動心的呢?更何況他已是超脫之人,和佛祖,老子,耶穌一個層次之人!他這樣做很明顯就是為了天下蒼生啊!為了讓施政者對人民好點,為了天下的百姓都能有信仰,為了世界大同,一生奔波!如果不是以孔孟儒家為首的中國文化!中國根本不可屹立在東方至今,而你們的祖先不是被別國統治,就是被別族殺之!你們還在這裡大言不慚,侮辱聖人!有何面目見你們的列祖列宗!必糟天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