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濟寧和臨沂,哪個發展前景大?

臨沂青島濟南


濟寧和臨沂未來的發展,說實話小才是傾向於濟寧的。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第一、地理位置和交通

濟寧位於微山湖北岸,是孔孟之鄉,也是山東西部最發達的區域中心城市,算是黃淮海的副中心城市。目前對外濟寧都京滬高鐵,魯南高鐵,對內城鄉交通規劃也都在臨沂之上。

臨沂位置就比較偏僻,距離其他大城市都比較遠有點形影單隻的感覺。雖有物流之都的稱號,但是鐵路建設非常不給力,小才對臨沂市內的交通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比成片的紅色蹦蹦三輪車。

第二、人才是第一生產力

濟寧有高校7所,在校大學生11萬人,無名牌大學,有國家級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5個,高新技術企業287家,綜合科研實力僅次於徐州。

臨沂有高校3所,在校大學生6.5萬人,無名牌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級研究中心2個。高校科研是臨沂的短板。

第三、思想人心

濟寧為代表的儒家文化,總的來說都比較傳統、守舊,缺乏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

臨沂的文化更接近於實用主義文化,通權達變,不拘一格!這反映在臨沂人身上就是,既有山東人的樸實,也有南方人的精明,更難得的是還有溫州人的開拓精神,因此臨沂才能白手起家,重新崛起。但臨沂人的問題是太執著於金錢利益,在大格局上不足,銅臭氣息太重,文化氛圍不濃,與科技、互聯網和文化太疏遠。

第四、濟寧和臨沂目前重工業的比重比較大,但是近幾天國家對環保的重視,兩者發展都比較緩慢,但是濟寧有一個不需要宣傳自帶熱搜的“孔孟之鄉”,這點臨沂是永遠都追趕不上的。


共享人才APP


身為濟寧人,不好講家鄉不好,但是實事求是的,只說兩點吧:

第一、臨沂已經濟寧走在前面了。交通上:京滬、長深、棗臨高速,正在擴修的跨湖、青蘭高速;京滬高鐵早就開通,還有兩條正在建;機場是國際機場。市區裡有跨河隧道、立交橋。經濟

上,市區就是個大型批發、物流集散市場,什麼都有,市區周邊則是農業項目發達,開發區的工業也不差。旅遊上,依靠沂蒙山區,風景名勝、溫泉小鎮眾多。這幾點上,濟寧都遠遠落後,想追趕上,難度很大。

第二、思想觀念問題。濟寧市孔孟之鄉,儒家思想濃重,行事作風相對保守,比如臨沂的批發市場原來是要建在濟寧的,濟寧沒要,被臨沂發展起來了;還有無錫的水滸影視城,本來是要建在濟寧梁山縣的,也沒要,現在無錫成全國影視基地了。


普洱保溫杯音樂愛好者


歡迎點擊左上角的關注!

我認為是濟寧發展前景大。為什麼,下面我就給大家分析下。

一,GDP增長-看經濟

濟寧2010年2550億,2011年2896億,2012年3189億,2013年3501億,2014年3800億,2015年4013億,2016年4301億,2017年4600億。

臨沂2010年2400億,2011年2770億,2012年3012億,2013年3336億,2014年3569億, 2015年3763,2016年4026億,2017年4345億。

我們看濟寧和臨沂這10年的經濟發展,2010年濟寧GDP和臨沂相差100億。3年後2013年相差200億了,3年後2017年相差300億左右。證明一點,濟寧的經濟在起碼在快速發展相對臨沂來說。臨沂增長就比較緩慢。

二,城市化進程

濟寧提出了“東拓,西跨,南連,北延”的城市發展戰略,加快城市的發展。濟寧在這兩年,快速的成立了太白湖新區,經濟開發區,濟北新區,然後兗州市撤市設區,進一步擴大了濟寧的大城市發展策咯。抱團發展,相互協作。把濟寧城市化發展進程提上日程。太白湖新區,作為休養,環境,居住區,已經基本建立起來,加上恆大,碧桂園大的房地產企業進入,加強了濟寧房地產正規化,高標準的建設。

臨沂市區的部分區域的城市化進程還是比較慢,對於城邊建設,城中村的回遷建設比較慢,城市化進程不太順利,只有幾條街比較不錯。臨沂貧困縣比較多,道路不發達,不能與臨沂連成一片,相互協作。

三,商圈

最近幾年濟寧在市區建立了好幾座綜合性的購物中心,萬達廣場,太白國際,新貴和,領秀城等綜合性商業中心,大大提高了市民便利的購物環境,娛樂,住宿一體的優質服務。這都代表了濟寧市在商業化進程上面的態度,引進商業帝國企業,帶動本地企業高服務標準。

臨沂商業上面還是以銀座廣場,時代廣場,東方購物廣場,奧斯卡購物等,都是本地企業的購物中心。沒有形成以萬達,沃爾瑪,佳世客等國際零售商業巨頭的引進。這樣可以提高本地商業化進程和高質量的服務標準。

三,交通

交通上面臨沂和濟寧差不多,都比較落後,濟寧市區和臨沂市區目前沒有一個高鐵站,比較慶幸的是濟寧曲阜還有一個高鐵站。在交通上面都半斤八兩。但是魯南高鐵修好後,曲阜還會增加一個站,兗州會有一個站,濟寧市區會有一個站。到時候濟寧會進入一個交通發展最快的2年,有了便捷的交通,經濟只是時間問題。

四,旅遊

這個臨沂好像比出名,並且已經在旅遊做出了表率,走在了濟寧的前面。臨沂的沂蒙山景區,紅色革命老區旅遊,地質景觀-地下大峽谷,溫泉,溶洞的開發都是不錯的。

在濟寧旅遊地就多了,孔子,嶧山風景區,微山湖,水泊梁山,寶相寺等。這些都是響噹噹的旅遊區。但是隻有三孔被開發的比較完善。其他景區都被埋沒了,基本沒人重視。最近幾年好像微山湖有點發展的盡頭。濟寧也意識到了旅遊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特意先修了曲阜-鄒城的旅遊觀光,比亞迪輕軌。17年已經試運營了一小段。10年後,旅遊一定是濟寧迎來大發展的時刻。

大家有好的想法,歡迎評價。


菌菇先生


感覺臨沂留不住自己人,我老家臨沂的,在淄博上4年大學,畢業後滿懷豪情回臨沂,為自己的家鄉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現實確相反,我去應聘處處碰壁,招聘者尖酸刻薄的醜惡嘴臉真是受夠了,我一再的降低自己的底線,還是沒留人處。最後沒辦法又回到淄博,順利找了一家中型公司,做了七八年,現在淄博已經定居,工作和事業也小有成就。

我好幾個高中同學都這樣,在臨沂苦尋安身之處,最後還是被逼著出去了。

一個城市的發展,人是最根本的,連自家人都留不住,是沒啥發展空間的。

作為一個臨沂人這樣說可能會遭到非議,但是這確實是我的一些肺腑之言,我也希望臨沂能改變人才機制,提升自己的格局,能有好的發展!


艾法克優


這個很明顯是臨沂。首先,發展前景首先要看交通,因為有句話叫要想富先修路。這倆城市都不沿海,所以主要看陸路。


首先是高速公路,經過臨沂的高速有京滬高速G2,長深高速G25,日東高速G1511,青萊高速G22,其中京滬高速是雙向六車道。經過濟寧的高速只有日東高速G1511和濟廣高速G35,以及正在修建的栆荷高速,其中全部為為雙向四車道。

發達的高速公路網絡促成了臨沂的商貿和物流之都。再看鐵路,的確現在鐵路是臨沂的短板,臨沂現在只有兗日線和膠新線,濟寧略勝一籌,有兗日線和京九線。但是要著眼與高鐵哪?未來濟寧只有魯南高鐵,而臨沂確有魯南高鐵,京滬高鐵二線濟臨高鐵,另外臨沂還積極爭取到棗莊的高鐵。

要是比空運哪,臨沂機場位於河東區,年運載旅客120萬。濟寧曲阜機場位於嘉祥縣,年運載旅客不到七十萬。不過濟寧有運河,河運比臨沂好,但是作用不大。

再來說工業,很多人一直以為臨沂沒有什麼工業,濟寧工業基礎雄厚。但是細數起來真不一定,濟寧有山推、兗礦、太陽紙,而臨沂也有臨工、金鑼火腿、魯南製藥、史丹利。最能夠提現工業的用電量臨沂超過濟寧。17年臨沂用電量山東第三,濟寧只能拍到第七。這很說明問題。

市區人口多少能提現發展潛力。臨沂市區人口205萬,濟寧市區人口只有130多萬。

最後看一下旅遊業。這兩地旅遊資源都十分豐富,臨沂有沂水蒙山孟良崮等。濟寧就更多了,孔廟微山湖孟廟梁山等。臨沂主推紅色沂蒙旅遊,還吸引了銀座的投資蒙山。


反觀濟寧哪,水滸這個旅遊ip被鄆城搶去,微山湖旅遊資源與滕州爭奪,本來應該主推儒家文化的,確一直宣傳運河文化。如果濟寧做好的話,感覺旅遊方面比臨沂更有前景。


彭閆說


目前就兩個城市的政治地位來說,很明顯臨沂更高了,臨沂四屆市委書記全部提拔副省級,其中有兩任直接提拔省委常委。

一方面,政治地位的提升主要因素是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經濟增長潛力、城市綜合競爭力決定。

另一方面,從幹部提拔任命上也直接能看出兩個城市在省委領導層的地位,拿近幾任來說,如:林峰海書記從聊城市委書記調任臨沂市委書記,從臨沂任上提拔常委;張術平市長從棗莊市長調臨沂市長,又從臨沂市長提拔煙臺省委書記。

所以,顯而易見。


zhang170017534


不想過多的用文字來闡述,圖片更直觀。現在城市的競爭力更多的是中心城區的實力,城市越大吸引力就越強,無論是產業還是人才的吸附能力就強。濟寧湖東幾個縣(縣級市)確實比臨沂的好,可是論中心城區,根本不是一個檔次了。臨沂目前已經是魯南絕對的中心城市,以後隨著交通進一步完善,濟寧拿什麼跟臨沂競爭。濟寧的城區被塌下去完全限制住了






落荒書生


濟寧,棗莊,東營,都是強弩之末,國有企業帶動發展,可惜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實際開發資源枯竭。臨沂沒有國有企業,沒有豐富的礦產,但是遍地批發市場,物流市場,實際富裕的是老百姓。在臨沂我看到的是路一天天變寬了,房子一天天變高了,人們的生活一天天變好了。


沂河之畔114


濟寧這些年發展過於緩慢。賈主政濟寧市要建組群結構大城市。將任兗鄒曲一起發展,各司其能。城市主中心放在曲阜南邊。為此還成立了曲阜新區,後來卻不了了之。濟寧卻錯過了十餘年黃金髮展期。賈之後地繼任者東一棒子西一榔頭。一會任城新區,一會北湖新區,一會高新區,一會經開區。哪邊都弄,哪邊都沒弄成。又白白浪費了十餘年時間。被兄弟城市臨沂迎頭趕上。單論建成區面積與城建臨沂至少超越濟寧二十年。這個曾經地魯西南第一城已徹底沒落,再無成為大城市地可能。而新興城市臨沂因為李等主政者找對了定位。由一個沒落地老區小城經過三十年快速發展成為江北最大地小商品集散地和物流名城。並一躍成為魯西南最大城市。一個正在快速發展,一個正在急速沒落。所以我看好臨沂。


再不遛遛就老了


臨沂和濟寧未來誰發展的前景更大,如果我說是臨沂的前景大會有人說我是臨吹,我要是說濟寧的發展前景大又會有人說我濟吹。

臨沂

臨沂是山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工業基礎薄弱,上世紀90年代前一直在貧困線上。作為一個山東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臨沂的GDP很多年都在山東省倒數。那時,如果你問臨沂有沒有央企和省企?那還真沒有。

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讓一部分城市和一部分先富了起來,而此時的臨沂還是全國18個貧困地區之一。80年代初期,有多名浙江人在臨沂西郊的大棚底下賣玩具、塑料花和小飾品,沒想到,臨沂由此走上了一條新的發展路線。

因為臨沂沒有什麼工業,人工便宜,所以浙江人開始在當地找家庭婦女手工插花和加工小飾品,這些產品就放在大棚底下零賣和批發。很多在北方經商的浙江人以前都是從浙江運到北方各省,但自從在臨沂可以加工部分產品以後,臨沂便成了這些產品的中轉站。

大棚底下的生意由以前的五天開一次集市,慢慢的轉變成了天天開市,當時的市政府看到了希望,於是對商品批發大力扶持。經過多年的沉澱和積累,現在的臨沂已發展成的物流之都和北方最大的批發市場。

臨沂的城區人口從90年代只是一個10多萬人的小城,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在的城區人口已達到了220多萬。根據不完全統計,浙江人在臨沂生活的最少有8萬人,江蘇人也要有5萬人,而廣東、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外來人口也超過了20多萬。由此可見,臨沂是北方最包容的城市之一。

臨沂面積17197.2平方公里,人口1124萬,2017年GDP4345億(山東第7名中國第46名),下轄3區9縣。

臨沂消費市場綜合評分為67.3,在全國地級市排名第39名。人均可支配收入山東第9名全國第87名。

濟寧

濟寧一直以來都是山東的五大工業基地之一,擁有豐富的煤碳資源和礦產資源。煤碳儲藏量佔山東省的50%,是中國的八大產區之一。濟寧有著眾多的知名企業,兗礦、山推、太陽紙業、魯抗、如意和濟寧礦業等。濟寧下轄的曲阜是中國儒家文化發源地,也是著名的旅遊聖地。

濟寧面積11187平方公里,人口836萬,2017年GDP4650.57億元(山東第6名全國44名),下轄2區7縣2個縣級市。

濟寧消費市場綜合評分為63分,在全國地級市綜合排名第44名。人均可支配收入山東第12名全國第109名。

綜合對比,臨沂的發展前景略強過濟寧,雖然說臨沂的GDP沒有濟寧的高,但是臨沂的小商品批發沒有計入GDP中,而小商品批發後的家庭式作坊更無法計入GDP。同時臨沂的物流產業也沒有計入GDP,而這兩個產業剛好是臨沂的命脈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