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中,意識是什麼?你如何理解?

韓震昊2


意識是人類大腦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動物心理的根本區別,是物質發展到最高階段的產物,也是自然進化的最高產物。

意識的現象描述:在清醒狀態下,我們知道自己在看什麼,聽什麼想什麼做什麼;也知道自己現在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是渴了餓了還是不渴不餓是舒服還是不舒服是愉快還是悲傷;還能支配自己的行動去達到一定的目標,所有這些心理活動,包括對外界事物的覺察,對自身內部狀態的覺察,以及對這些心理活動的內容和對自身行為的評價都是屬於意識現象描述。

意識具有重要的心理機能,他對人的身心繫統起著統合管理和調節的作用。比如人們可以有選擇的,注意把自己的心理活動指向某些對象而避開某些對象,以適應感覺通道的容量,因為我們的感覺器官接受外界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通過意識的調節作用,可以使我們的心理活動得以集中有效。人也可以利用過去的經驗,對現在輸入的信息做出最佳的判斷和解釋,從而指導行為使人更好的適應環境。

意識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活動,歷史上曾出現反對把意識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主張心理學要直接研究行為,直到20世紀中葉,認知心理學的興起,才把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當做心理學研究對象,推動了心理學科學的發展。

無意識相對意識而言也是一種心理活動,是個體沒有覺察到的心理活動,和心理過程。比如騎自行車,人們熟練騎自行車的活動,不需要意識控制也能進行。

睡眠和夢也屬於意識到的範疇,是意識的一種特殊狀態。

睡眠時大腦會發射出腦電波,睡眠對機體起保護作用,有利人的生存和發展。

睡眠時做夢,也是大腦的一種活動反映,研究表明,睡眠中人人都做夢,只是有些記得有些不記得。夢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現象,做夢不會影響睡眠,相反,研究表明,打攪做夢反而影響睡眠。



漫思心理


意識,從樸素層面理解:

意,就是意志,意念,心念

識,就是認知,識別,理解,瞭解

綜合含義就是:包含自己意志,意念,心念在內的認知,瞭解!

那麼,意識,其實是每個人對某件事,某種現象,某種問題自己的理解,認知,以及瞭解的觀點,觀念,結論,分析等等!

每個人的意識,都是他知識積澱,文化素養,學習積累後的觀念和意識形態。


道法自然AK


關於意識,心理學上至今沒有一個大家都認可的定義。我們平常所說的意識,都是從哲學層面上表述的,與物質世界相對立的精神世界。

心理學自誕生以來就關注意識,從心理學之父馮特到機能主義代表人物詹姆斯,各個流派對意識的界定都大不相同。

在國內心理學的教材上,意識被看成是一種覺醒狀態下的覺知,是我們對自己和環境的覺知。

從我個人的理解,意識是一種有生物學基礎的,可以與外界環境進行信息交換的中介單元。


一隻大牧


^腦的功能。


夕陽44075


意識就是知覺,感知,能聽到,能摸到…


Neversaysorr61144344


意識就是自己對事物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