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意识是什么?你如何理解?

韩震昊2


意识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是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

意识的现象描述:在清醒状态下,我们知道自己在看什么,听什么想什么做什么;也知道自己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是渴了饿了还是不渴不饿是舒服还是不舒服是愉快还是悲伤;还能支配自己的行动去达到一定的目标,所有这些心理活动,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察,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察,以及对这些心理活动的内容和对自身行为的评价都是属于意识现象描述。

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他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比如人们可以有选择的,注意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某些对象而避开某些对象,以适应感觉通道的容量,因为我们的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通过意识的调节作用,可以使我们的心理活动得以集中有效。人也可以利用过去的经验,对现在输入的信息做出最佳的判断和解释,从而指导行为使人更好的适应环境。

意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历史上曾出现反对把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张心理学要直接研究行为,直到20世纪中叶,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才把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当做心理学研究对象,推动了心理学科学的发展。

无意识相对意识而言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比如骑自行车,人们熟练骑自行车的活动,不需要意识控制也能进行。

睡眠和梦也属于意识到的范畴,是意识的一种特殊状态。

睡眠时大脑会发射出脑电波,睡眠对机体起保护作用,有利人的生存和发展。

睡眠时做梦,也是大脑的一种活动反映,研究表明,睡眠中人人都做梦,只是有些记得有些不记得。梦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做梦不会影响睡眠,相反,研究表明,打搅做梦反而影响睡眠。



漫思心理


意识,从朴素层面理解:

意,就是意志,意念,心念

识,就是认知,识别,理解,了解

综合含义就是:包含自己意志,意念,心念在内的认知,了解!

那么,意识,其实是每个人对某件事,某种现象,某种问题自己的理解,认知,以及了解的观点,观念,结论,分析等等!

每个人的意识,都是他知识积淀,文化素养,学习积累后的观念和意识形态。


道法自然AK


关于意识,心理学上至今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定义。我们平常所说的意识,都是从哲学层面上表述的,与物质世界相对立的精神世界。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就关注意识,从心理学之父冯特到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各个流派对意识的界定都大不相同。

在国内心理学的教材上,意识被看成是一种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是我们对自己和环境的觉知。

从我个人的理解,意识是一种有生物学基础的,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的中介单元。


一只大牧


^脑的功能。


夕阳44075


意识就是知觉,感知,能听到,能摸到…


Neversaysorr61144344


意识就是自己对事物的认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