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最後的勝利者會是誰?

秦皇見漢武


俄烏衝突雙方不會有什麼勝利者,這不過是波羅申科懷著多個目的,在這個時間節點蓄意製造了俄烏刻赤海峽衝突事件。從11月25日至今,波羅申科達到了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成功阻止了特朗普與普京在二十國集團峰會上的俄美首腦會談。這對於普京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外交挫折,俄羅斯方面希望利用這次俄美會談能夠改善雙方關係。俄烏刻赤海峽衝突事件發生以後,烏克蘭雖然得到了西方一邊倒的輿論支持,但是美歐口惠而實不至。除了西方各國口頭表態支持烏克蘭譴責俄羅斯,以及七國集團發了一個集體聲明之外,實際上根本沒有介入俄烏衝突的意思。除此之外,波羅申科什麼都沒有得到。



一、波羅申科這次為什麼要蓄意挑釁俄羅斯,除了阻止俄美首腦會談之外,也是波羅申科考慮到明年的總統大選。波羅申科擔任總統的四年裡,內政非常糟糕,烏克蘭經濟沒有發展反而在倒退,烏克蘭的人均收入現在是歐洲倒數第二。因此選情對波羅申科極其不利,為了扭轉已經跌至7.4%的民調,製造事件挑釁俄羅斯是最好的選擇。關於波羅申科的意圖,普京也看得清楚,並且公開的指出來了。但是事實並不如願,俄烏衝突事件並沒有提升波羅申科的民意支持率。


二、俄烏衝突事件之後,波羅申科要求西方介入俄烏之間的衝突。11月28日波羅申科在接受美國NBC電視臺採訪時稱,北約軍艦進入黑海可以是對烏克蘭可能的支持方式之一,因為這是全球安全目標。可以討論哪些國家可能派遣軍艦,但應該是北約成員國。波羅申科對北約的呼籲出兵要求遭到冷遇,德國默克爾直言不諱的公開提出希望利用諾曼底式四方會談,來解決俄烏之間的衝突。如果沒有北約的介入,烏克蘭自身不具有與俄羅斯的對抗能力。

烏克蘭的軍事能力對付反叛的兩個州的民間武裝都不行,動用烏克蘭政府軍圍剿打了半年多年,最後還是與州民間武裝談判停火,簽署了《明斯克停火協議》。波羅申科以這樣的軍事能力挑戰俄羅斯,完全是自不量力。不過波羅申科目的是想拖住北約一起與俄羅斯開戰,心甘情願做美國棋子消耗牽制俄羅斯。烏克蘭得不到發展,也要讓俄羅斯經濟陷入衰退,意圖讓俄羅斯在與北約較量中倒下去。不過北約根本不會隨著波羅申科要求與俄羅斯發生衝突,至今為止只有在11月26日有一架美軍偵察機來到黑海轉了一下。


三、按照當前的俄烏兩國現狀,雖然波羅申科聲稱要動員針對俄羅斯的戰爭,事實上可能性不大。俄羅斯方面儘管不願意與烏克蘭發生武裝衝突,但是也針對烏克蘭方面的動向作了必要的戰爭準備。烏克蘭國防部7日聲稱,不久將派遣海軍船隻再次穿越刻赤海峽。如果烏克蘭方面還是與11月25日一樣強闖,以俄羅斯的習性還是老辦法先阻攔再開火打擊。

四、俄烏衝突不會發酵成大規模武裝衝突,但是不排除在黑海水面以及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州的邊境上,會發生小規模的軍事摩擦。現在距離烏克蘭大選只有三個月時間了,波羅申科保持對俄羅斯衝突的緊張局勢,可能對選情有一點幫助。對俄羅斯方面來說,現在已經不以波羅申科為談判對手了,寄希望於新上任的烏克蘭領導人。

綜述、俄烏衝突不符合俄烏雙方的利益。只不過是現在波羅申科需要目前的緊張局勢,即可以幫助自己的選情,可以緊緊的拉住俄羅斯,破壞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不過從美國的角度來看,烏克蘭這樣纏住俄羅斯很好。俄烏雙方軍事對峙,經常不斷髮生武裝衝突,非常符合美國的利益,這等於在北極熊身上劃破了一個流血的傷口。


亦新湖


俄烏衝突最後沒有勝利者,是雙輸。只是俄羅斯的體大骨硬會傷的輕一點,烏克蘭就會慘的雪上加霜。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後火中取栗的定是美國。

回頭看看,歷史的波濤總無停息,四年前的克里米亞事件,恍若昨天。表面看烏克蘭丟島失人忍氣吞聲,向西倒徹底泡了湯;而俄羅斯圈地修橋封海,看似贏了個滿盤金子閃光,可其實呢,四年多經受歐美空前的經濟制裁與圍獵,俄美幾近冷戰,最近中導條約又鬧的很僵,俄羅斯的損失不是幾個克里米亞半島能換回來的。可能有人會說,國家安全不能算經濟帳,可是,如果沒有長足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量,國防安全拿什麼支撐呢?國家安全從何談起呢?就象老牌資本主義的法國,為什麼會發生如此轟轟烈烈的黃馬甲運動?經濟持續低迷之因也。政府滿足不了民眾的期待。還夢想組建歐洲軍團呢?馬克龍下課是否也懸著呢。教訓深刻啊。



自刻赤海峽衝突以來,烏俄邊界已成了火藥桶,戰火瀰漫,小的開槍事件已發生了幾十次——有報道說,烏克蘭已與俄羅斯支持的邊界民兵有48次交火。看來,俄羅斯也擅長用“代理人戰爭”了。如此頻繁擦槍走火,俄烏兩國終有一戰,即使俄羅斯將戰爭規模控制在邊境地區。但美歐乘機介入是毫無疑問的,只是介入的方式會更巧妙,這與聲援烏克蘭無關,因為那兒熱鬧那兒就有美國的影子。這是本性使然。



烏克蘭為何會輸地很慘呢?能源極度短缺的烏克蘭一直對俄羅斯比較依賴。依賴到什麼程度?烏克蘭通過對俄羅斯輸向歐洲的天然氣管道運輸每年收取了數十億美元的運輸費用(過境費),僅此一項達到了烏克蘭國內生產總值的3%;烏克蘭至今還欠著俄羅斯幾十億美元的天然氣使用費,壓根兒就沒想著還,成了教科書式的老賴;俄羅斯的的北溪2的建造繞開了烏克蘭而到德國,避開從烏克蘭過境。如俄烏關係惡化到極端,俄羅斯會在妙妙鍾斷了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那個時候烏克蘭哭都沒聲音,其經濟損失將是慘不忍睹。屆時民眾無天然氣可用,民生問題大於天,法國血的教訓就在眼前,又發生一場顏色革命也未可知,巧克力波羅申科還折騰個鳥啊!


書中有毒


俄烏衝突,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國。

一,俄烏衝突,美國只用了一個計謀就使俄烏折騰了數年,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在二0一三年美國在烏克蘭策劃利用街頭政治趕走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並推動烏克蘭加入北約。引發了俄羅斯以收回克里米亞和推動烏東兩洲鬧獨立為反制,成功實現了離間俄烏關係的目的。僅此一招,美國不費一兵一卒便使俄羅斯苦苦煎熬了五年,結局還遙遙無期。

二,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後,美國帶領歐洲盟友無休止地輪翻升級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不僅使俄羅斯經濟幾近崩潰,同時也達到了削弱歐洲盟友的目的。成功實現了一箭雙鵰。

三,蘇聯解體後,俄歐關係一直向好,連法國都為俄羅斯造兩棲攻擊艦,不僅使北約面臨生存危機而且美國也逐漸失去收保護費的理由。烏克蘭危機後,歐盟對俄製裁使俄歐關係劍拔弩張,從而增強了歐洲盟友在安全上對美國的依賴,使美國再次強化了對盟友的掌控,同時在購買美國軍火和分攤美國駐軍費等方面都為美國提供了條件和理由。


學無止境0912


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最後勝利者是誰?

這段時間的俄烏衝突源頭是在11月25日發生的“俄烏刻赤海峽對峙事件”,三艘烏克蘭軍艦硬闖克里米亞大橋,與前來攔截的俄羅斯海軍對峙,最後烏克蘭軍艦和海軍士兵被扣押,俄羅斯打算用俄羅斯相關法律審判這些烏克蘭士兵。隨後烏克蘭政府立即炸毛了,要求俄羅斯儘快歸還軍艦、釋放海軍士兵,並且賠償烏克蘭損失。同時要求“西方國家盟友們”儘快對俄羅斯加大力度制裁,北約國家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這還沒有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立即簽署烏克蘭戰時狀態法令,為期為30天,本來打算是60天,但被烏克蘭最高拉達(國會)更改為為30天。烏克蘭政府擺出一副要和俄羅斯打一場的架勢,波羅申科也表態說在“刻赤海峽對峙事件”不會就這麼算了,烏克蘭肯定會有進一步的行動。

然而作為烏克蘭政府靠山西方國家們也不得不表態,最積極的是英國,已經派遣百人規模部隊來訓練烏克蘭部隊,以及“網絡水軍”部隊第77旅進駐烏克蘭,幫助烏克蘭要應對俄羅斯的黑客攻擊。美國總統特朗普臨時取消了與普京的首腦會晤,但表示如果“俄烏刻赤海峽衝突”圓滿解決後,很期待與普京的會面,法國與德國基本上抱有不支持的態度。



要問俄烏衝突,誰是贏家?

從上面的相關消息來看,幾乎就沒有贏家,但卻又一個冒險的陰謀家想要從中獲利,這個人就是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俄烏刻赤海峽對峙”就是波羅申科一手製造安排的,是一場故意挑釁的軍事冒險行動。根據外媒12月11日報道,烏克蘭最高拉達已經正式通過了總統波羅申科提交的廢除《俄烏友好條約》,說明烏克蘭政府已經做好和俄羅斯全面撕破臉皮的準備。

不過波羅申科的意圖早就被俄羅斯總統普京識破,普京表態,俄烏衝突完全是烏克蘭方面挑釁,是波羅申科為了2019年烏克蘭總統大選連任造勢,想要獲得更多的支持,因為現在波羅申科的支持率很低。簡單說波羅申科為了總統大位不惜賭上整個烏克蘭,來碰瓷俄羅斯。所以說獲利者可能是波羅申科,當然還要看明年烏克蘭總統大選情況。



而全部參與“俄烏刻赤海峽衝突”國家都沒有贏家,西方國家現階段並不想過度激怒俄羅斯,美國總統特朗普甚至有好多國際事務要與普京談談,交換一下意見呢!結果但被波羅申科單方面的挑釁行動所綁架。俄羅斯也想緩和一下西方國家關係,賣賣石油天然氣資源,但被烏克蘭這麼一攪什麼都做不成了。烏克蘭人最慘,烏克蘭統治者從來就沒有消停過,烏克蘭現在已經成為最窮的歐洲國家之一,人均GDP只有2000美元左右,和越南一個水平的了,曾經的軍工強國烏克蘭淪落到這種地步也是夠讓人唏噓的了。

所以俄烏衝突沒有勝利者。


大正看世界


當然是俄羅斯了 。烏克蘭太渺小了簡直就是以卵擊石。俄羅斯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不會放任烏克蘭和美英亂來的



初心被餵了狗


從國家戰略意義來看俄烏衝突最後的勝利者會是俄羅斯,現在俄羅斯就已經嚐到了某種戰略上的甜頭,雖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以及北約對俄羅斯在不斷的進行制裁與擠壓,但是俄羅斯畢竟體大腰圓,能源豐碩,對於西方世界他深深的知道即使沒有俄烏衝突,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也會尋覓出種種事端用以來圍堵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由於烏克蘭政客們不斷的亂政與妄為,給了俄羅斯出手的絕佳的機會,一舉用巧力拿下了克里米亞半島,有了掌控黑海地區的絕對優勢,並且把亞速海也牢牢的變成了自己的內海,他們夢寐以求的事就這樣在俄羅斯政治家們的遠眺中實現了,這樣的偉略與成果對於一個有著戰略性的國家來說難道不是巨大的勝利嗎?


況且現在的烏克蘭還在不斷的拉進西方的勢力,想在俄羅斯身上找點利益的趨向,如果烏克蘭政客們繼續這樣的亂下去,可以肯定烏東部地區將不會是烏克蘭所有,或者像切蛋糕一樣國家分崩離析不可避免。


楊柳青青春之聲


諸位看法與我不同,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衝突在可見範圍內這兩者都不可能獲利。就俄羅斯來看目前首要的事當然是經濟建設,地廣人稀已嚴重至斯搶點土地有意思麼?別拿什麼出海口說是(這個只不過是專家明知你們會拿著地圖看世界的引導性說法)俄羅斯本來在黑海有港口,並且在克里米亞有軍港。就烏克蘭那點實力敢主動去收軍港麼?現在吞併克里米亞遭多個發達國家制裁還搞個屁經濟。雖然現在還有德國眉來眼去的,但畢竟是北約之內誰也不能擔保某天“斷奶"。東方大國雖則是資金高度集中在政府手裡,在錢方面有商量餘地可是經濟轉型的生產技術呢著實幫不了。還有一個問題是軍事對抗必然引能民眾的排外情緒,排外情緒高漲的地方誰敢去投資。

就烏克蘭而言肯定是一種失敗,克里米亞丟了,頓涅斯克,盧甘斯克失去管治(目前看丟是早晚的事)。烏東一大片俄語區都有失陷的危險,戰爭時期國家主要職能只能轉向於對俄,經濟恢復或好轉無疑是痴人作夢。

我堅信現代大部分的軍事行動經過深思熟慮,那麼問題來了,互相傷害的情形誰會去幹呢?其實這是一種思維漏洞,我們理所當然地把統治者的利益和國家利益混為一談,然而有些時候還真的不是。現在俄羅斯總統是民選的,治下經濟低迷貪腐遍地的普京還能有什麼招去長期連任呢?答案不言而喻!

還有一點是長期用鼓動民族情緒上位的領導人其實是無路可退的,一旦在神壇上跌落容易有殺身之禍。這一點很多群體社會的理論都講過,我不再說了。例子?“卡扎菲",“薩達姆",“內賈德"。

因而俄烏爭端勝利者只能有一個→普京。他實施的一系列戰爭為他贏得政治利益,基於此作出判斷他三四年後會進一步侵佔烏東。從人性角度考慮下任俄總統仍是普京可能性極大,因為命總是全寡在自己手上比較好。至於《憲法》某些情形下只是個笑話。


鹽坪冰舞


俄烏現在已經在邊境發生了多次交火,這次交火不管誰先打的第一槍,我覺得只是俄烏雙方的一種試探,雙方都在試探美國和北約的反應。波羅申科一心的想加入歐盟,所以不惜餘力的提升俄烏緊張關係,從提高備戰級別,針對俄羅斯軍演,到廢棄俄烏友好條約,這一些動作無非是向歐洲表明加入歐盟的決心。



通過這次交火烏克蘭想知道,北約在這緊急關頭能不能真的會幫助自己,會以什麼方式幫助。而俄羅斯同樣也關注北約的態度,想知道北約是否會介入,介入的程度有多大。

北約介入可以說是肯定的,但介入的方式可能只限於向烏克蘭提供一些軍事援助,至於公開派兵介入可能性不大,那樣的話北約會與俄羅斯發生全面戰爭,後果將是雙方都不能承受的。

雖然美國和北約只會有限的介入,在它絕不會放棄這次牽制俄羅斯的機會,一定會指使烏克蘭不斷的製造事端。

如果波羅申科醒悟的話,應該就此罷兵,因為不管北約介不介入,和俄羅斯發生全面戰爭的結局對於烏克蘭來說只有失敗。

如果烏克蘭繼續挑戰俄羅斯,俄羅斯也許會狠狠的教訓一下烏克蘭,讓它知難而退。吞併烏克蘭的可能不大,因為那將是一場與美國和歐盟援助下的烏克蘭打一場持久的消耗戰,是俄羅斯目前經濟狀況不充許的,所以說俄烏衝突最後的勝利者也許只有美國。

“親者痛,仇者快”,曾經的親兄弟,千萬不要受外人的鼓惑,自家的事,坐下來好好的商量一下不行嗎?


狸貓日記


笑在最後的非烏克蘭莫屬!有多少堅強後盾站在他的背後?有多少和平志士為他撐腰?又有多少看到一個弱小的國家被欺凌而摩拳擦掌,義憤填膺?美國大兵來了!北約勢如破竹的槍炮來了!烏克蘭雖然克羅尼亞被霸佔,但他贏得了世界和平之士同情與強有力的支持!俄羅斯雖然國土面積超大無比,雖然核彈多多,但是,你站在了世界人民的對立面,成了世界人民的公敵。你贏得了克羅米亞,你輸掉了世界人民的尊重與誠信!


半仙搖扇評天下


俄羅斯烏克蘭互毆沒有最後的勝利者,兩敗俱傷,魚死網破。戰爭在誰的國土上進行,那國倒的黴更大,人民更加遭殃。歷史上國家及人民積累的一切(文化文明的,物質的)財富將蕩然無存或毀壞。

俄羅斯與烏克蘭原屬同一民族,一直很團結的。在蘇聯時期,烏克蘭是最重要的核工業,造船等重工,軍工的最主要基地。蘇聯解體時烏克蘭號稱世界第三核武國,舉足輕重,不是一般國家能比擬的重要。但烏克蘭一直好像缺乏遠大的政治追求和眼光,國家發展缺乏方向感和理論的指導,國家歷屆領導人缺乏真識卓見,遠大國家發展理念,往往被他人他國所利用。

近期發生的俄烏衝突,烏克蘭不佔多大理,主動挑起衝突。為亞努科維奇再選總統,製造政治機遇。但時不濟也。本人又缺乏遠見,與大哥強鄰為敵,沒有幾個有好結果的。加上近期整個歐洲大國自己的事都焦爛額。兄弟誰都有事自顧不了,唯獨美國怕事小鼓著勁讓你上,川普竄著勁用這事儘快擺脫自己的"通俄門"的陰影。

亞努科維奇從上臺到今天釆取的政策方針,沒幾個是多麼正確的。特別是脫俄入歐和解除俄烏友好條約,宣佈戰爭狀態等,真的是缺乏真正的膽落與氣魄,卓識卓越路線上的遠見。最後很可能亞努科維奇治下的烏克蘭,上的最大的當就是美國的當。誰被美國看上一定會上當受騙,經濟社會發展一定會倒退。美國一定會靠戰爭發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