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有什麼區別?

用戶67239664


區塊鏈可以按照不同角度分為很多種類,你所說的這種分類是從區塊鏈的開放程度來分類的。公有鏈,是最開放的區塊鏈,它允許任何人自由加入維護的隊伍中。比如比特幣和以太坊都是公有鏈。私有鏈,與公有鏈相對,是最不開放的一種區塊鏈,它就類似月公司微信群一樣,只允許本公司人加入。而介於公有鏈和私有鏈之間開放性居中的聯盟鏈,可以是行業的聯盟組織起來開發的一種鏈,只允許聯盟的人加入。

——來自區塊鏈經典入門書籍《區塊鏈真面目》

在現有的區塊鏈體系中,一般根據使用場景與用戶需求,講區塊鏈類型大致分為三種,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而這三種的最主要區別,是在於記賬權的歸屬。這三種類型的去中心化程度也不一樣,公有鏈的去中心化的程度最高,聯盟鏈的去中心化程度次之,私有鏈則跟中心化系統並無太大區別。

記賬權角度

公有鏈的代表項目是比特幣、以太坊。比特幣的記賬權是歸屬於任何人的,任何人可以在任意計算機設備上下載運行比特幣的客戶端,從而加入比特幣網絡,參與到記賬權的爭奪中來,任何人都有可能獲得記賬權。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去中心化”,所有互聯網用戶都可以參與,開放給所有用戶,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

簡單地理解就是:在開放程度上、範圍上是面對所有互聯網用戶的。

私有鏈,目前並沒有出色的代表性項目。由於私有鏈的記賬權不公開,信息不透明,實際上更接近於傳統的中心化架構。一般是內部測試使用,只有公司或者個人自己使用的鏈。如果把公有鏈比作網絡中的公網的話,那麼私有鏈就可以比喻為網絡中的局域網。相對公有鏈而言,嚴格的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並且要由一個實體控制,僅對實體內部開放;

聯盟鏈,代表項目是R3、超級賬本。簡單地理解是平衡公有鏈和私有鏈的一種區塊鏈結構,這有點像我們某些行業的聯盟協會,平衡各企業間的一種關係,更多起到監督、平衡、交易等;比較著名的聯盟鏈就是fabric。

信任角度分類

  • 公有鏈是解決所有人的信任問題,如交易信任,溯源信任等等。
  • 聯盟鏈是解決一個大的利益聯盟之間的信任問題,如銀行之間的結算,支付等等。
  • 私有鏈更多的是解決大型企業內部的信任問題,如大型跨地區、跨國企業,利用內部私有鏈來對財務、人事、資源、賬單等進行核算統計溯源等等,減少內部信任問題,並且提高信息傳遞效率。


讀寫權限的開放程度和去中心化程度

  • 讀寫權限的開放程度:公有鏈向任何人開放,私有鏈向滿足特定條件的個人開放。聯盟鏈向授權的組織或機構開放,
  • 去中心化程度:公有鏈是高度去中心化,聯盟鏈是部分去中心化,私有鏈的去中心化程度比聯盟鏈的低。

一般來說,去中心化程度越高,可信度和安全性越高,交易速度越慢。公有鏈適用於對可信度、安全性有很高要求,而對交易速度要求不高的場景。私有鏈或聯盟鏈更適合對隱私保護、交易速度和內部監管等具有很高要求的應用。

原文:https://quant.la/Article/View/1942/


抹茶因


關於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我們用最直接了當和形象的表述來為普通區塊鏈研究者普及一下:


我們首先要明白:區塊鏈分為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這三種區塊鏈的開放程度、範圍是不相同的,具體如下:


1、公有鏈:

比特幣這種就是公有鏈,簡單地理解,公有鏈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去中心化”,所有互聯網用戶都可以參與,開放給所有用戶,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

簡單地理解就是:在開放程度上、範圍上是面對所有互聯網用戶的。


2、私有鏈:

這就相對公有鏈而言,嚴格的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並且要由一個實體控制,僅對實體內部開放;


比如,最近的北大荒集團的成立的區塊鏈公司,就極為有可能是私有鏈,在私有鏈之下,區塊鏈的共識機制、驗證、讀取等行為均被限定在一個嚴格的範圍之內,由一個實體比如北大荒控制,僅對實體內部開放。


3、聯盟鏈:

簡單地理解是平衡公有鏈和私有鏈的一種區塊鏈結構,這有點像我們某些行業的聯盟協會,平衡各企業間的一種關係,更多起到監督、平衡、交易等;



總結:


未來區塊鏈中的商業應用才是關鍵,區塊鏈+產業的商業模式應用會越來越多,未來的區塊鏈應用不可能是完全的去中心化的,所以,私有鏈相對於商業模式更有價值和潛力。


希望我的原創回答能對網友有所幫助,若有其它問題,可以留言回覆,我儘量給大家解答!加關注,方便找我。也希望隨手點贊-轉發支持我!

今日頭條孫洪鶴:互聯網創投、品牌營銷、商業模式專家,《創業五部寶典》、知名自媒體原創作者,每日更多原創請關注,若認同請幫忙點贊-轉發一下。


孫洪鶴


公有鏈/PublicBlockchain

公有鏈的任何節點都是向任何人開放的,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這個區塊鏈中的計算,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下載獲得完整區塊鏈數據,即全部賬本。

聯盟鏈/ConsortiumBlockchain

聯盟鏈是指參與每個節點的權限都完全對等,各節點在不需要完全互信的情況下就可以實現數據的可信交換,聯盟鏈的各個節點通常有與之對應的實體機構組織,通過授權後才能加入或退出網絡。聯盟鏈是一種公司與公司、組織與組織之間達成聯盟的模式。

私有鏈/PrivateBlockchain

在某些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下,開發者並不希望任何人都可以參與這個系統,因此建立一種不對外公開、只有被許可的節點才可以參與並且查看所有數據的私有區塊鏈,私有鏈一般適用於特定機構的內部數據管理與審計。


區塊鏈逍遙子


要想明白他們三者的區別,就要先明白這三者的概念。

公有鏈:

i 對所有人公開,用戶不需要註冊和授權就能夠匿名訪問網絡和區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網絡,並參與記賬和交易,是真正完全意義上的去中心化區塊鏈。

ii 它的共識機制一般採用POW和POS。

iii 公有鏈適用於數字貨幣、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知識產權等應用場景。

聯盟鏈:

i 聯盟鏈僅限於聯盟成員,因其只針對成員開放全部或部分功能,所以聯盟鏈上的讀寫權限、以及記賬規則都按聯盟規則來“私人定製”,實現“部分去中心化”功能。

ii 它的共識機制一般採用權益證明或PBTF等共識算法,其共識過程由預先選好的節點控制。較公有鏈效率更高,交易速度更快。

iii 聯盟鏈適用於銀行等行業協會、高級別機構組織、大型連鎖企業對下屬單位和分管機構的交易和監管等。

私有鏈

i 私有鏈對單獨的個人或實體開放,僅在私有組織,比如公司內部使用,私有鏈上的讀寫權限,參與記賬的權限都由私有組織來制定。主要提供安全、可塑源,不可篡改,自動執行等功能,中心化程度較高。

ii 因為私有鏈加入節點少,所以達成共識的時間短、交易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少量的節點具有高信任度,所以不需要節點來驗證交易(無需挖礦),所以私有鏈無代幣。

iii 私有鏈適用於企業、組織內部。比如企業內部的辦公審批、財務審計。

從以上他們三者的概念我們可以知道:

1.公有鏈是真正完全意義上的去中心化區塊鏈。公鏈是區塊鏈的底層協議,是區塊鏈世界的“操作系統”,為各種應用開發提供基礎技術支撐,是未來區塊鏈技術落地應用的核心基礎。

2.聯盟鏈是指對特定組織團體開放,具有一定準入機制的區塊鏈,與公鏈,它屬於“半開放式”區塊鏈。較公有鏈效率更高,交易速度更快。

3.私有鏈對單獨的個人或實體開放,中心化程度較高。

總結:

公有鏈和聯盟鏈在具體的應用場景上可以實現互補。根據需求的不同,甚至還可以在公有鏈上部署聯盟鏈。


Ulord優壹


1、公有鏈

公有鏈通常也稱為非許可鏈,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區塊鏈數據維護和讀取,完全去中心化不受任何機構控制。它是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它通過密碼學保證交易不可篡改,同時也利用密碼學驗證以及經濟上的激勵,在互為陌生的網絡環境中建立共識,從而形成去中心化的信用機制。在公有鏈中的共識機制一般是工作量證明(PoW)、權益證明(PoS)、授權股權證明(DPos)。

公有鏈具有通過去中介化的方式打破當前中心化商業模式的潛力,而且本身無需維護服務器或管理系統,從根本上降低創建和運行去中心化應用程序的成本。

2、聯盟鏈

聯盟鏈是一種需要註冊許可的區塊鏈,這種區塊鏈也稱為許可鏈。聯盟鏈僅限於聯盟成員參與,聯盟規模可以大到國與國之間,也可以是不同的行業機構企業之間。

區塊鏈上的讀寫權限、參與記賬權限按聯盟規則來制定。整個網絡由成員機構共同維護,網絡接入一般通過成員機構的網關節點接入,共識過程由預先選好的節點控制。因此聯盟鏈一般不採用工作量證明的挖礦機制,而是多采用權益證明(PoS)或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t)、RAFT等共識算法。

3、私有鏈

私有鏈,一般限於企業、國家機構或者單獨個體使用,不完全能夠解決信任問題,但是可以改善可審計性。常用於企業內部的數據庫管理、審計等,政府的預算和執行,或者政府的行業統計數據等。

私有鏈的價值主要是提供安全、可追溯、不可篡改、自動執行的運算平臺,可以同時防範來自內部和外部對數據的安全攻擊,這個是傳統系統很難做到的。

明白了3者的使用範圍,應該就明白了他們的區別。


何璽


幣姐開場 在幣圈,只要一提到區塊鏈,立馬就會有人說到這三種“鏈”: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那麼這三種“鏈”是什麼呢? 下面就給大家詳細的說明一下這些“XX鏈”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作者 | 幣姐


公有鏈

公有鏈(Public blockchains),是指對全世界所有人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讀取數據、發送交易且交易能夠獲得有效確認的共識區塊鏈。

一般情況下,公有鏈會通過代幣機制鼓勵參與者競爭記賬,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它被認為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公有鏈系統中數據的讀寫是不受任何人控制和篡改的。例如比特幣和以太幣就是典型的公有鏈。

特點

(1)訪問門檻低。

任何一個有計算機並且能聯網的人都可以訪問。

(2)所有數據公開透明,無法篡改。

公有鏈是高度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任何節點的行為都是可以查看的,而且篡改交易數據幾乎不可能實現。

(3)免受開發者影響。

程序開發者無權干涉用戶,公有鏈數據的讀寫是不受任何人控制和篡改的。

應用

公有鏈的始祖是比特幣區塊鏈,此外還有以太坊、超級賬本以及智能合約等。

私有鏈

私有鏈(Fully private blockchains),是指寫入權限完全被一個組織掌握的區塊鏈,其公開程度由該組織決定,所有參與到這個區塊鏈中的節點都會被嚴格控制。

特點

(1)交易速度非常快

由於私有鏈少量的節點也都具有很高的信任度,交易不需要所有網絡節點的確認,所以其交易速度比任何其他的區塊鏈都快。

(2)給組織自身隱私更好的保障

由於讀取權限是由該組織決定的,參與者難以獲得私有鏈上的數據,因此組織自身的隱私保障更好。

(3)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

如果所有的交易都由一個機構處理,那麼他們就不需要為工作而收取費用。

應用

私有鏈一般更偏向於企業內部以及數據管理、審計等金融場景的應用。


聯盟鏈

聯盟鏈(Consortium blockchain),是指由多個機構共同參與管理的區塊鏈,每個組織或機構管理一個或多個節點,其數據只允許系統內不同的機構進行讀寫和發送。

特點

聯盟鏈可以看成是私有鏈的一種,只是私有程度不同,權限設計要求也更復雜,可信度更高。

應用

聯盟鏈適合組織機構間的交易和結算,目前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聯盟鏈有中國分佈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ChinaLedger)、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CBRA)和微眾銀行等。

幣姐總結

區塊鏈的3種類型的區別主要在於讀寫權限的開放程度和去中心化程度的不同。

讀寫權限的開放程度:公有鏈向任何人開放,私有鏈向滿足特定條件的個人開放。聯盟鏈向授權的組織或機構開放,

去中心化程度:公有鏈是高度去中心化,聯盟鏈是部分去中心化,私有鏈的去中心化程度比聯盟鏈的低。

一般來說,去中心化程度越高,可信度和安全性越高,交易速度越慢。

公有鏈適用於對可信度、安全性有很高要求,而對交易速度要求不高的場景。

私有鏈或聯盟鏈更適合對隱私保護、交易速度和內部監管等具有很高要求的應用。


幣姐


區塊鏈系統是一種軟件,既然是軟件,那麼開發的方式,選用的架構,部署運行的方式就可以有差別。

公有鏈,就類似於互聯網公網,誰都可以上去玩,可以看到各種數據,也沒什麼權限設置,可以隨時加入也可以隨時退出,比特幣、以太坊等就是公有鏈,公有鏈的運行需要一個經濟模型的設計,否則很有可能沒人願意來作為節點運行;

聯盟鏈一般用於企業之間或者機構之間,一般是鑑權要求的,許可登錄,而且節點數量和工作狀態一般是可控的,聯盟鏈對經濟模型的需求是可有可無的,如果業務上不需要,那就可以當成是一種數據庫來運行,用於在不同機構之間共享賬本數據,提供協作效率;

私有鏈就是指在同一個企業內部部署的區塊鏈系統,這種情況下,實際上是否還需要使用區塊鏈技術是需要考慮的,區塊鏈系統往往更加適合在需要多方協作的場合下工作,如果是將私有鏈使用在企業內部的話,更建議是採用其中某些技術設計而不是全盤的使用區塊鏈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