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p.org|區塊鏈也有“三圍”嗎?

Trip.org|區塊鏈也有“三圍”嗎?

Trip.org旅行返利

01.實時幣價

BTC ¥23300.05

BCH/ABC ¥ 720.00

ETH ¥ 622.00

TRIP ¥6.87

(數據來源:幣易coinyee.io)

02.熱點資訊

1.李樹斌:區塊鏈是實現激勵型平臺最好的技術手段

12月12日,智慧能源與能源區塊鏈技術創新峰會於澳門召開。牛頓聯合創始人、好樂買創始人兼CEO李樹斌表示,區塊鏈改變生產關係的核心要素首先是機器信任,也就是底層的分佈式技術架構;另一個是激勵機制,即上層的通證模型設計。中國互聯網早期發展以補貼和誘導為主,激勵制平臺非常少。傳統互聯網最大的問題是價值分配問題。芒格曾經說過,永遠不要低估利益捆綁和激勵機制的威力。目前來看,區塊鏈是實現激勵型平臺最好的技術手段。

2.全國工商聯執委胡定核:區塊鏈馬上進入3.0時代 將有大規模應用落地

12月12日,第七屆國際清潔能源論壇在澳門舉行,雲圖資本董事長、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胡定核在會上進行了以“區塊鏈推動科技與民主”為主題的分享。他表示數字時代需要新的交易手段,區塊鏈區塊鏈3.0時代正在到來,將有大規模應用落地。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可以使生活更加便捷、達到數字時代的共享。

3.BlockVC創始人:亞洲區塊鏈發展存在三個趨勢

今日在第二屆世界數字資產峰會上,BlockVC創始人Kevin Xu在題為“區域展望:亞洲發展前景”的圓桌討論上表示,亞洲區塊鏈發展有三個趨勢:第一,混合區塊鏈、私有、公有鏈的結合;第二,新的金融結構替代銀行,建立新的金融網絡,為移動支付提供新的契機;第三,區塊鏈用戶增長促進DApps的應用落地。

4.MetaStable Capital合夥人:項目是否有價值需要看其可用性

今日在第二屆世界數字資產峰會上, MetaStable Capital合夥人Haseeb Qureshi在題為“在熊市找到新出路”的圓桌討論上表示, 雖然說投資機構曾經很快的從市值的增長中受益,但是實現區塊鏈、加密貨幣的應用是需要很長時間的過渡的。長期來講不應該把自己看成一個token的交易者,而是科技的投資者。項目是否有價值,還是要看其可用性。這一個過程需要時間,需要更多的投資者教育。

5.全球前50大學中42%提供至少一種區塊鏈課程

根據Coinbase的數據,全球排名前50位的大學中有42%提供至少一種加密貨幣和區塊鏈課程。大約22%的大學提供不止一項區塊鏈課程。目前,斯坦福大學有十項區塊鏈課程,康奈爾大學有九個。隨著更多大學提供此類課程,這些學校的學生能更容易進入金融科技行業。

03.熱門文章

《區塊鏈的“三圍” 》

我一個北方的朋友跑到南方安家,我就問他是什麼促使他在北方發展好好的,要跑去南方重新開始?剛開始說是氣候和環境原因,當然也有經濟因素,後來在我們幾個損友的循序誘導下,終於承認,南方美女多,特別是海邊,三圍一覽無餘!主要是他覺得自己還年輕,不忍辜負好時光、好身體。

當提及“三圍”這詞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沙灘美女,細嚼一番,不禁問自己,區塊鏈也有“三圍”嗎?這麼一想還真是找到了區塊鏈的“三圍”。

區塊鏈的“第一圍”是金融,區塊鏈被大眾所知是基於ICO,ICO的金融屬性人人皆知,只不過各種原因,造成了目前的這種局面,但區塊鏈的Token本身是非常有價值的,不僅體現在金融屬性上,Token運用到產品本身,也是安全性的一種保障,也能體現出很大程度上的公平性。

區塊鏈的“第二圍”是區塊鏈技術本身,這也是區塊鏈的本質內涵和價值所在。

區塊鏈技術是講究民主水平的,能接受的,參與共識,共同接受;一時不能接受的,區塊鏈講究冷處理。但區塊鏈技術對提意見者絕不打擊報復,不認同沒關係,還可以在共識外圍繼續玩耍,只是數據不要求上鍊而已。

這些年,人工智能的概念很火!人工智能本質是數據挖掘,並根據數據挖掘結果推導建立數學模型和加以應用,其實和“人工”或“智能”沒一毛錢關係。區塊鏈的本質也不是通過Token激勵來獲取數據,區塊鏈的本質是通過數學算法等一系列技術組合來保證數據的可信、可靠,以及由可信、可靠而造就的信任關係共識。在這種信任關係建立的共識基礎上,Token激勵的任務是為了完善生態共建,雖然也產生數據,但本質上並不是為了提供數據而設計的,區塊鏈技術改變不了數據的產生和生成,更不會憑空製造數據。

區塊鏈的價值體現在對數據所有權歸屬的改變上。原來的數據所有權最終都集中到或歸屬於平臺公司。區塊鏈技術的正確應用能讓數據的歸屬權在只隸屬於個人和政府手上,且不再屬於任何其它的第三方的情況下,還能實現數據有效共享,並保護共享數據的隱私和安全。這是區塊鏈技術相比其它技術所帶來的質的變革!

區塊鏈技術帶來的變革還將體現在商業形式的引導上。引用網上說的:

用別人的車子賺錢,滴滴做到了!

用別人的廚藝賺錢,美團做到了!

用別人的產品賺錢,淘寶做到了!

用別人的飛機賺錢,攜程做到了!

用國家的火車賺錢,阿里、12306做到了!

其實這些都是消費者為產品概念所支付的溢價,這些產品(或者叫服務?)實際價值要遠低於消費者支付的價格。用別人的資源掙錢,給別人做嫁衣,當然沒有用自己的資源自己賺錢來的爽。

區塊鏈技術信任關係、公開、透明屬性和智能合約將造就C2C、C2B模式的逐步興起和繁榮,區塊鏈技術在將來一定能帶你實現用自己的資源自己賺錢的目標!

區塊鏈的“第三圍”是媒體。媒體如何引導,影響的不僅是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歷程和走向,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國家相關法律政策的制定,說是“生”與“死”的抉擇也不為過。所以媒體從業人士應該有基本的技術背景,這樣才能有自己的思考和價值判斷,而不應該是憑一份通稿走天下。

講完了區塊鏈的“三圍”,其實人在關注三圍的時候,肯定也要關心“面貌”。區塊鏈的“面貌”我認為應該是“監管政策”。只有區塊鏈的“面貌”明確了,區塊鏈才能走上廳堂!同樣,還原了區塊鏈的“面貌”,必然會觸發區塊鏈技術需求的井噴。業界也在翹首以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