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四號線試運行 記者“嚐鮮”試乘帶您實地探訪

貼心的設計、唐風的車站…… 12月12日,西安地鐵四號線試運行,記者提前探營全程體驗乘坐,大至氣勢輝煌的文化牆,小到寬敞的閘機,每一處都亮點頻現。據悉,四號線將於月底前開通,全程票價最高8元。

地鐵四號線試運行 記者“嚐鮮”試乘帶您實地探訪


地鐵四號線試運行 記者“嚐鮮”試乘帶您實地探訪

市民代表們乘坐地鐵四號線,橙色“愛心座”很明顯。 記者 張宇明 攝

行政中心站:

換乘不必“穿越站廳” 四部扶梯同時上崗

上午9時,記者進入到四號線行政中心站的站廳層,看到目前站內裝修已經完成,自動取售票機安靜的待在角落,等待著西安市民。客服中心的小房子顏色也採用了和四號線列車相同的主色調,看起來清新可愛。

據地鐵工作人員介紹,行政中心站是目前西安地鐵換乘站中面積最大的車站,首次在換乘站設置了四部電梯,緩解大客流高峰壓力。同時,乘客通過這四部電梯,不再需要穿越站廳,可以直接進入二號線的站臺層很方便。

這該站,一幅頗具中國風的黃白浮雕文化牆乾淨清爽,這面文化牆名為《高風亮節》,以白色水紋為背景,竹子為主要元素,寓意像竹子一樣挺拔,剛正不屈。


地鐵四號線試運行 記者“嚐鮮”試乘帶您實地探訪

地鐵四號線大明宮站 記者張宇明攝

大明宮站:

瓦當圖騰端莊大氣


地鐵四號線試運行 記者“嚐鮮”試乘帶您實地探訪

精美的大明宮站文化牆 記者張宇明攝

四號線大明宮站位於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因此在裝修風格上也非常的端莊大氣。結合瓦當、圖騰、宮燈及石材浮雕,體現其千般尊嚴、萬般氣象的氣派。

此外,車站立柱上的裝飾與別的車站不同,鑲嵌了獸首門環,金色的獸頭配以如意紋,記者將門環撞擊在獸首之上,發出清脆的聲音。

大明宮站的文化牆十分氣勢恢宏,材質是馬賽克粘貼,看起來非常精緻。該幅文化牆的主題叫《萬國賓至》,以中心對稱方式展現萬國朝賀的現場,不同衣飾的各國使臣及大唐禮賓官員向畫面中央匯聚,遠處仙鶴飛舞、祥雲繚繞,一片安樂祥之景。代表了大唐對外開放和當時經濟的繁榮。寓意在我國增強對外合作,促進國際交流與繁榮。

大唐芙蓉園站:

芙蓉賞燈 車站猶如一幅畫卷


地鐵四號線試運行 記者“嚐鮮”試乘帶您實地探訪

大唐芙蓉園站唐文化牆成鏡頭“焦點”記者張宇明攝

l“哇,好美,好像穿越了一樣。”剛到大唐芙蓉園站,就有小夥伴被滿目的芙蓉花所吸引,不住舉起手機拍照。

記者看到,大唐芙蓉園站立柱的浮雕是芙蓉花,車站天花板也繪製著大朵的花。車站裝修設計主題緊扣車站旁邊的著名風景旅遊聖地“大唐芙蓉園”,將芙蓉花的圖案運用到車站之中。就連牆面的廣告燈箱,也採用了古典建築中的花窗形式進行演繹,整個車站空間猶如一幅美輪美奐畫卷。

站在文化牆《芙蓉賞燈》前,幾位妝容美麗的唐仕女栩栩如生,把人帶到長安城中盛裝華服的麗人結伴賞燈遊園的場景,以芙蓉園遊園賞燈為創作主題,背景融入芙蓉園中的建築,運用現代構成手法突出唐代園林特色。整個畫面清新雅緻,展現賞燈遊園盛況。

飛天路站:

站點LOGO反彈琵琶 展現敦煌藝術之美

在飛天路站內,記者看到車站牆體、天花板隨處都是祥雲,圖案與浮雕獨具特色,站點LOGO造型是典型的敦煌反彈琵琶造型。

據瞭解,飛天路站臨近航天工業新區,位於神舟四路與飛天路十字交叉路口北側,沿神舟四路南北向佈置。車站採用地下二層單柱雙跨框架結構。

車站裝修以敦煌飛天壁畫作為設計靈感,將天花和牆面作為整體,展現出敦煌的藝術之美,使古典與現代的表現手法有機融合。

貼心設計:

01●與現有的刷卡閘機不同,四號線全線可實現掃碼進站。

02●在閘機最邊上,可以看到一個體積比其它閘機寬兩倍的閘機,兩個人並排站完全沒有問題。據介紹,四號線專門設置了加寬閘機口,供使用輪椅的人以及嬰兒手推車的乘客使用,就算有大件行李,也再也不怕卡住。

03●在站臺的洗手間,可以看到設置了母嬰室,裡面護理臺、馬桶一應俱全安,此外還設置了兒童洗手檯,供小朋友們使用。

04●乘客信息查詢機plus,設置有中英文雙語查詢,只需輸入起點終點就能看到票價,首班末班時間也可一鍵獲取。

05●站臺的電子屏,不斷切換中英文兩種語言,顯示列車進站時間及站點信息。

06●在屏蔽門前等列車的時候,記者看到列車與站臺的縫隙持續閃爍著藍光,加入這樣的藍光設計時刻提醒乘客,注意腳下縫隙。

這些小細節好暖心

標註車廂號 方便乘客精準定位

四號線列車的主打色為綠色。車身繪製著綠色的飄帶,車廂內淡綠色的扶手吊環、綠色的座椅與“寶石綠”的地板相襯,清新自然。

記者注意到,四號線每節車廂都清晰標註了車廂號,方便乘客定位位置。在拉住扶手的時候,記者突然發現扶手上印的都是詩句,原來這是四號線的唐詩專列。

據瞭解,四號線採用國際流行的B型不鏽鋼車體,每列車6輛編組,其中4輛為動車、2輛為拖車,速度可達每小時80公里。列車在採用成熟可靠的牽引、制動及網絡控制系統的同時,在降噪、安全、環保等設計上有著進一步的提升,滿足國際一流的設計標準。


地鐵四號線試運行 記者“嚐鮮”試乘帶您實地探訪

市民代表們乘坐地鐵四號線,橙色“愛心座”很明顯。 記者 張宇明 攝

座椅下設置電暖氣 黃色“愛心座”很明顯

愛心座椅採用對比鮮明的黃色,座位上方用紫色標註著“愛心座”。請大家記住,黃色區域就是老弱病殘孕的專座,如果遇到特殊人群請主動讓座。

當記者坐到座位上,還可以感受到暖和舒適的熱度,十分溫暖。“四號線列車的設計更貼近標準化,服務更加人性化。座椅下面設置了電暖氣,為座椅及車廂進行加溫,達到人體最舒適的溫度。”地鐵工作人員介紹說。

與目前開通的地鐵三條線路列車不同,四號線列車的座位旁邊沒有設置玻璃擋板,顯得更加開闊。車廂的聯接處變成弧形,遮擋了之前的方形接頭,十分美觀。

線路站點用電子屏顯示更加清晰

四號線的報站顯示屏中間位置橫向排列著紅黃綠三色的站點指示燈,已通過的站點顯示為紅色,即將到達的站點為閃爍的黃色,尚未到達的站點為綠色。

列車抵達站點時,標識站名的紅色圓球會變大,除了顯示上一站、該站及下一站站名外,還提醒乘客哪一側車門下車,並顯示換乘線路,讓乘客更方便上下車。隨後,這塊電子屏還會切換到當前位於的幾號車廂,以及車站衛生間、電梯的位置等信息。

據瞭解,這樣的智能顯示屏幕,類似於軟件編程,可以根據列車越站、新增車站、換乘等信息的需求進行編輯更新,十分智能。


地鐵四號線試運行 記者“嚐鮮”試乘帶您實地探訪

三位市民文化牆旁留影 記者張宇明攝

四號線全線票價最高8元

火車站站暫時甩站通行

記者瞭解到,地鐵四號線全線29座車站,線路全長35.2公里,全程票價為8元。同時,開通初期,因西安火車站改造,該站甩站運行。

四號線共設29座車站 火車站站目前不停

西安地鐵四號線是國家發改委批覆《西安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2-2018)》中的一條骨幹線路,線路全長35.2公里。

南至航天新城,北到西安北站,方向為南北走向。線路依次貫穿西安航天產業基地、曲江新區、雁塔區、碑林區、未央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途徑西安北站、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火車站、五路口、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曲江池遺址公園等人流密集區,全線設車站29座,均為地下站,設航天城車輛段1座,草灘停車場1座。

開通初期因西安火車站改造,該站甩站運行,各次列車不停站通過。

全線裝修風格以“絲路長安”為主題

據瞭解,全線裝修風格以“絲路長安”為主題,突破既有線路的傳統裝飾風格,採用帶型連廊的建築表現手法,將天、地、牆融合為一體化設計。

北段線路裝修風格以現代裝飾手法展現新時代城市風貌,體現出繼承與發揚的城市建設理念;中段重點展示悠久的盛唐歷史文化,展現西安璀璨多姿、無以倫比的中華文化底蘊;南段裝修風格及色彩以突顯新中國航天產業科技的發展為主。

四號線與目前已運營的線路有3個換乘站,與二號線在行政中心站換乘,與一號線在五路口站換乘,與三號線在大雁塔換乘。隨著西安火車站站改工程的結束,四號線將成為西安地鐵線網中唯一銜接西安火車站、西安北客站,並續接機場線的地鐵線路。

施工難點 首次引用冷凍法施工

據瞭解,4號線是串聯火車站、高鐵站,同時還連接機場這三大客運樞紐的地鐵線路。同時,在鳳城八路和明光路交匯處下穿了一個高層建築的複合地基。

在文物保護方面,整條線路先後五次保護和繞避開五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體現了對文物的保護。

“四號線北段靠近北廣場前一站,不可避免短距離下穿西寶高鐵和西成高鐵,在西安首次引用冷凍法施工。”地鐵工作人員介紹說,除此之外,還先後十三次下穿地裂縫。

全程63分鐘 票價最高8元

據介紹,四號線開通初期,全程運行時間為63分鐘,列車間隔時間為4分鐘左右,票價最高8元,運營時間長達17個小時。

與三號線相似,四號線也設有大交路和小交路,即北客站(北廣場)至航天新城,北客站(北廣場)至航天大道。

目前,地鐵四號線已完成政府八項驗收工作,實現平穩運行96天。隨著地鐵四號線的開通,西安地鐵運營里程將達到126公里,對緩解西安城市道路交通擁堵,優化城市結構佈局,帶動城市南北向拓展,引導老城區人口和城市功能向周邊組團疏散,助力城市發展,提升城市品質,具有深遠意義。

相關鏈接:

29座車站名稱為:

航天新城、航天東路、神舟大道、東長安街、飛天路、航天大道、金滹沱、曲江池西、大唐芙蓉園、大雁塔、西安科技大學、建築科技大學·李家村、和平門、大差市、五路口、火車站、含元殿、大明宮、大明宮北、餘家寨、百花村、常青路、市中醫醫院、行政中心、文景路、鳳城九路、鳳城十二路、元朔路、北客站(北廣場)。

相關新聞:

今年前三季度 客流強度位列全國第一

西安地鐵作為西北首個、全國第10個擁有地鐵的城市自2011年二號線開通以來,客流增長迅速,今年前三季度客流強度位列全國第一,城市軌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的分擔率達到37.06%。

截至2018年11月底,日均客運量達到203.27萬人次,累計運送乘客25.31億人次,最高日客運量264.84萬人次,最小行車間隔2分28秒。自地鐵開通以來歷經177次調整運行圖,運營服務時間由開通初期的15小時,延長至17時50分,運行圖兌現率和列車正點率平均達到99.99%,線網客運量、開行列次、列車服務可靠度均達到或超過國內同行同期水平。

(西安晚報 記者高樂為您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