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時節 文

處暑時節 文/朱秀坤

二十四節氣中,唯一的三胞胎就是小暑、大暑和處暑。前面的倆兄弟基本可以從字面意思理解,對於處暑的解釋,則是“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到了這時候,天氣就開始由熱轉涼了,畢竟處暑是排在立秋之後的。

處暑時節,早間和傍晚是有些涼意了,儘管正午時分天氣還是那樣的炎熱,蟬兒仍在枝頭不知疲倦地高唱,從樹下經過,舉頭看看,也就不那麼厭煩了,知道它再使勁兒唱,又能唱多久呢?到了白露,到了秋分,差不多也就是它的生命終點了,在潮溼黑暗的地底下沉默等待了四年乃至更久,它們也就是一個季節的生命啊。這麼一想,心頭竟有了惆悵之感,有些不捨了。但諸如蛐蛐兒、金鈴子、油葫蘆之類的秋蟲卻一個接一個地粉墨登場了,在星空下,在月夜裡,一聲又一聲,輕盈得秋水一般一波一波地漫過來,把人的心慢慢地浸潤得涼爽而愜意,真正的秋聲應該是它們送來的。在這樣的秋聲裡真是好睡,一點兒暑氣皆無,連夢都帶了點兒露珠的清甜。難怪陸游有詩云“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此時正是新秋。只是一早醒來,還得忙著下地幹活,拔草,追肥,捉蟲,給稻田放水——可不能讓水稻瘋長了,老農都知道,這時正是水稻灌漿的關鍵期,得停止供水,斷了營養,一心接受陽光的照射,打出來的稻米才能飽滿香甜。可不是?走在一穗穗放低了腦袋的稻田邊,掐一穗,在手心裡慢慢地搓,稻穀裂開,新米尚未成形,一股稻米的清香卻是異常的誘人,扔幾粒進嘴裡,輕輕地咀嚼,那股子清香真滲入到心肺裡,臉上止不住便盪漾出一陣歡笑——那該是世間最幸福最美麗的笑容了。

有句農諺說,“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中午的天氣的確燥熱,“秋老虎”豈是這等輕易讓出位置的?午睡剛醒的村婦卻不懼熱,踩了一地的綠蔭,到屋後的荷塘裡採來馨香的蓮蓬,將鮮嫩清脆得宋詞小令般的蓮子,喂進孩子花朵一樣的小嘴裡。剩下的便扔進剛燒開的粳米粥中,再撒上一撮去年醃漬的自家院裡的桂花,用鬆鬆脆脆的麥秸熬得滿屋子飄香。

這個節氣雖是初秋,走在鄉間,一低頭,就會看到滿塘雪白的菱花,興沖沖地到水湄處,扯來茂密的菱盤,嘿,真有菱角哎!清脆得一咬就能聽到那一聲爽利的咔嚓聲,不過也就嚐嚐鮮罷了,菱角成熟要等到中秋時候呢。

處暑時節,總有些熱,又格外地涼,穿堂風一陣陣吹著,老奶奶愛坐在那弄堂裡,有一搭沒一搭地撕扁豆,只聽得“當”一聲,又一聲,珠圓玉潤的扁豆落進白瓷盆裡的聲音,讓人感覺悠遠又切近。一隻大白貓慵懶地睡在她腳邊,寧靜又安詳。更安詳的是一叢鳳仙花,奼紫嫣紅的,開得那樣熱鬧,熱鬧得有些寂寞。

今年的處暑,短短的半個月裡竟有兩個傳統節日,一曰七夕,一曰中元。七夕就是農曆七月初七,說是躲在葡萄架下,仰望璀璨星河,可以聽到鵲橋上面牛郎織女的私語,真夠浪漫主義的,一根葡萄藤就將人間天上連接起來了。

中元節也叫七月半,在農曆七月十五,雖是月圓之時,卻是這個節氣裡令人傷感的一日。家家都要燒紙錢的,暑熱剛過,天氣新涼,只不知那個世界裡的親人怎樣了。有些地方還要放河燈,一盞盞荷花燈燃起的是思念,是祈禱,更是感恩,在明月之下,粼粼波光裡,一漾一漾,遠了,遠了,縹緲如夢,讓人止不住湧起陣陣淒涼之嘆。

這一夜,月華似水,秋蟲輕鳴。抬頭望一望那深濃的露水,便知道,末伏已去,下一個節氣,白露在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