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元在保證不虧損本金的前提下如何理財能年入過萬?

petetr100967281



15萬通過理財達到年入過萬,只要年收益率超過7%即可實現。本來要求也不算高,但是卻要求保證本金的絕對安全,這活難度係數還蠻高的,努力一把也許可能會實現。

保本型理財類產品有哪些?在銀保監會新資管文件出臺後,保本型理財產品幾乎絕跡,在過渡期有銀行還保留少量保本型,但年化收益率一般在3%左右,離7%相差甚遠。

除此之外,只有銀行定期存款和國債屬於保本型產品。

大家知道,無論金額大小,期限長短,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利率都很低,與民營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或農商行比較,不是差一點兩點,所以可以忽略。以利率較高的民營銀行為例,比如藍海銀行和億聯銀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經達到5.45%,這可是所有存款類銀行利率的最高點。但是15萬即使定期5年,平均每年利息也只有8175,還是不能實現年入過萬的願望。


再來看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雖然可以保本,但收益是浮動的。目前結構性存款最長期限有1年的,但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僅5%,。即使能夠完全達到預期收益率,也只有7500,況且期間收益浮動的可能性很大,收益並不穩當,還不如民營銀行的普通定期5年利息。

還有一種保本固收型產品就是國債。就2018年發行的記賬式國債來看,一年期利率3.34%,3年期利率4%,5年期利率4.27%。即使15萬買5年期國債,平均每年利息也只有6405,沒有過萬。


看來,不冒一點風險,想收益率過7%是很難的,至少平臺的現實情況就是如此。其實,安全有時是指一種相對性,絕對安全的事還是少數。只要做到風險可控,可以承受,也是一種科學的安全觀。有了這種觀念,你的投資理財視野將更寬廣,獲取的收益肯定才能超過平常人。就拿P2P來說,雖然爆雷跑路事件頻出,但並非沒有優質平臺公司。之所以爆雷跑路,是因為公司的誕生本來就良莠不齊,在市場化條件下,任何行業在競爭中都必然經歷洗牌的陣痛,但我們不能一杆子打死全部。選擇優質的頭部平臺,或者信託公司,比對產品進行篩選,以中低風險為宜,實現7%的願望並不算高,但這些不僅是技術活,還需要實力匹配。

當然,要想年入過萬,還可以通過民間借貸方式來實現。民間借貸年利率24%以下受法律保護,7%也就與銀行借貸利率幾乎同步,不算高。找個可靠的人,只要有信譽有實力,借貸是可行的。這種借貸,即使借款人虧損或賴賬,也是可以通過民事訴訟方式主張權利的。


龍門山財經


保本?

保本15萬本金,年過萬合年化接近7%,什麼概念呢,餘額寶沒有降利潤之前還是4.5%。差不多最高了,而且還提示有風險~

國家早就出臺了政策,保本理財到底什麼情況你自己百度一下就知道。

所以想年化7%以上。肯定要做一做風險投資,股票,期貨,外匯等等。有興趣我教你做外匯。


萬G獨顯


找個靠譜的親戚朋友,借給他做生意,每年收個一萬以上的利息不難吧???

高收益沒有保本兒的,弄不好就血本無歸



上海誠信經紀人


15萬,放在我投資那裡,每個月6000收益,每年就是七萬二,四年了沒虧過,


低碳哥14


有些民營銀行的一年期定存已達到百分之5.1,如振興銀行,15萬的資金量也不小,可以把四分之一的資金量買入一隻分率比較高,行業比較穩定的股票,當然是需要比較好的操作經驗


資深證券投資人


吹牛X的人太多,個個都比巴菲特做的好,現實的投資市場裡也都是這樣的貨,如果求穩還是做4%左右的銀行理財,如果有更大的需求,關鍵不是做什麼,而是本金安全。


大象有多拽


隨便買兩隻股票就能年入過萬。


手機用戶62331400563


7%的利潤其實不難實現,關鍵是你要一點風險都不承擔有點困難。借個我我一年給你一萬,5年以內不準找我還本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