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發動機:中國戰鷹中國“心”

“太行”发动机:中国战鹰中国“心”

“太行”發動機

“太行”發動機是我國第一臺自行研製的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為我軍第三代主戰飛機提供了國產動力裝置。對於擺脫我國航空動力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發展我國和加強空軍武器裝備建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太行”發動機的研製成功,使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後能夠自主研製大推力軍用渦扇發動機的第三個國家。

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開始裝備第三代戰鬥機。當時我國第二代中等推力渦輪噴氣發動機剛開始研製,第三代發動機還是空白。1985年12月,以吳大觀為首的9位資深專家聯名向鄧小平同志上書,提出我國發動機必須堅持走“自行研製”的道路,徹底改變長期受制於人的局面,並對具體研製方案和工作安排提出了建議。1987年10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太行”發動機驗證機立項研製。

在原國防科工委和空軍的大力支持下,經過6年多的艱苦奮鬥,中國航發動力所克服了基礎薄弱、條件不足等種種困難,完成了“太行”驗證機階段的研製工作,並以配裝我國一新型飛機的技術狀態轉入原型機研製。在國內不具備研製條件、工業基礎水平達不到的困境中,張恩和接任“太行”發動機總設計師。在他的精心組織下,“太行”發動機研製攻克多項重大關鍵技術,突破了渦扇發動機高低壓部件、主機和加力、整機和系統的匹配技術。在他的推動下,“太行”發動機的研製實現了專業化生產佈局。

2005年11月,“太行”發動機終於通過了設計定型前最後一道難關——長久初始壽命試車。歷經18年的奮鬥,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高度關注的“太行”發動機終於闖關奪隘,獲得了通向藍天的通行證。2005年12月28日,“太行”發動機完成設計定型審查。2006年3月,“太行”發動機通過國家定委批准設計定型。“太行”發動機的研製成功,標誌著我國在自主研製航空發動機方面實現從中等推力到大推力的跨越,實現了從渦噴發動機到渦扇發動機的跨越,實現了從第二代到第三代發動機的跨越,對我國航空工業和國防現代化建設具有深遠意義。在空軍的大力支持下,安排了“太行”發動機小批量生產和領先使用,實踐證明,這一領先使用的決策是正確的。

“太行”發動機的研製成功,使我國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創新超越的自行研製先進航空發動機之路,無論從技術、管理、研保條件建設、服務保障等各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別是發動機部件的設計、系統的設計、主機和加力的匹配、系統和發動機的匹配、發動機和飛機的匹配以及工藝、材料等方面都大大提高了水平,也為我國下一代飛機動力裝置的研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極大地推動了材料、機械製造、冶金、化工、電子信息等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