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周星馳的電影看不膩,你怎麼看?為什麼?

星聞星趣


雖然是星爺的忠誠粉絲,但也不能無腦誇。

有些電影,看過了就是看過了,樂呵樂呵也就過去了。而有一些電影,看完之後彷彿多了一次人生閱歷,又好像電影中的人就是你。


所謂樂呵樂呵就過去了的電影:《回魂夜》《鹿鼎記》,雖然確實被星爺的無厘頭表演才華驚豔到,但是讓我重複的去看,我是不大樂意的。因為沒有多大的共鳴,也就像看綜藝一樣,看就看了。(當然,即使是這樣的電影,也比現在很多的電影要好得多,什麼跑男大電影、什麼愛情公寓的,根本就不能稱之為電影。)


那麼,哪一部才是為之感動久久,甚至在欣喜之餘還由衷地覺得從電影中得到了些什麼。我認為這部電影應當是《大話西遊》《喜劇之王》


喜劇大師陳佩斯提過那麼一句話:所有喜劇的內核都是悲劇。

人之所以發笑呢,是因為優越感。喜劇就是你站在喜劇電影之上,嘲笑電影裡的那個令你發笑的人、動作、場景。而所謂的悲劇,就是電影本身那些個令你發笑的人、動作、和場景。更深一層的悲劇,也就是在你日常生活的某一天中,吃飯也好、洗澡也好,或是依靠在陽臺一側吸菸也好,你突然發現——

“噢,那部喜劇裡那個令人發笑的傢伙,不就是我嗎?”


這裡舉兩部電影臺詞的例子:《大話西遊》裡,夕陽劍客說的那句話:

“你看,那個人,好像一條狗啊。”


這裡的這句話據說是有典故的,說是周星馳早期跑龍套的時候,被人這麼說過。以至於後來,在多部電影裡,周星馳都會用上類似這麼一句貶低自己的臺詞。警醒自己,我為了心中執念曾經變得像條狗。


另一部《喜劇之王》中的臺詞:“你是一攤屎,命比蟻便宜”


之所以我覺得這兩部電影百看不膩,這兩部電影是真正的喜劇,往往會在歡笑之餘,眼角帶淚。因為,喜劇從來不是將笑料摻雜在無聊的段子和臺詞中,企圖逗人發笑的東西。那樣的喜劇,一文不值,頂多算是沒有靈魂的怪咖在臺上扮鬼臉罷了。



大可看電影


大家好,在下是神探,今天咱來聊聊為啥星爺的電影百看不厭。首先問下,和在下一樣,看過星爺所有電影兩遍以上的同學有多少?

說起星爺的電影,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星爺在電影中的笑,多的是無奈的笑,尷尬的笑,落魄的笑。能讓人笑到感動的,大概也只有星爺能夠做到了。

如今,周星馳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他的“無厘頭”讓我們瞭解到,原來好的喜劇是應該讓人流淚的。有多少電影模仿星爺,卻只能是“畫皮難畫骨”。

無厘頭搞笑本來很膚淺,但周星馳的這種無厘頭卻很深刻。喜歡他的人為之一笑,不喜歡他的人認為他俗氣土氣,懂它的人,卻能為他流淚。正如他的一句臺詞“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他的電影中有太多這樣既搞笑又隱晦表達情感的橋段,所以才能是觀眾看時放鬆開心,細品又能心生敬佩。這大概就是周星馳廣受歡迎的最大原因吧。

另外,星爺的電影描繪的往往都是小人物,受盡嘲笑冷眼。周星馳竭盡嬉笑怒罵,刻畫出最真實的底層老百姓的生活狀態,對上流人物進行了不留情面的諷刺,也實在是大快人心。


訊息神探


大家好,我是從90年代開始看周星馳的電影的。

周星馳的許多電影我刷了不下20遍,比如《大話西遊》,再比如《武狀元蘇乞兒》《唐伯虎點秋香》,可以說是周星馳的電影陪我度過了青春。

後期的周星馳電影我個人感覺雖然不如前期的搞笑,但是深度比以前的作品高出了許多。

1、周星馳的作品主要刻畫的都是小人物,戲劇中帶有悲劇的色彩,許多人物都帶有我們自己的影子,觀眾有了深深的共鳴,這是周氏電影如此吸引人的一個原因。

2、周星馳的無厘頭特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特的風格一下子就抓住了觀眾們的心,好奇心和情感共鳴兩大殺手鐧一下就把觀眾的心俘獲了。

3、周星馳的電影長盛不衰還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這就是他的御用配角的出色演出,吳孟達,朱茵,張敏,邱淑貞,每一個配角在周氏電影裡的表現都不弱於周星馳,並且每個人都是在巔峰時期加盟周星馳的電影。

使他們成就了周星馳,也是周星馳成就了他們。御用配角在其他電影裡的演出好像就沒有周氏電影中的出彩,不得不說周星馳在挖掘演員潛力方面的能力無出其右。

周星馳的電影火了快30年了,近些年已經很少看到周星馳的電影了,相信周星星退出影壇也為期不遠了,何時中國影壇能夠再出一個周星馳?

黃渤,徐崢能接過周星馳手中的喜劇大旗嗎?我感覺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用周星馳的臺詞作為本篇的結尾吧!

喜歡一個人需要理由嗎?

需要嗎?

不需要嗎?

需要嗎?

喜歡周星馳需要理由嗎?

不需要,周星馳就是喜劇,就是喜劇的黃金時代。


輝言詼語


無厘頭惡搞喜劇,一個時代特有的產物,偶爾作為電影的調劑品,滿足一下人的低級趣味還可以,真要天天品、反覆品,人會逐漸得智商變低、品味下降、行為乖張、言語粗魯。因為周式無厘頭以惡搞為主,惡搞經典文學名著、惡搞經典電影、惡搞民間故事,其電影沒有邏輯,缺乏故事性、沒有人類的基本情感,感情說來就來了,主角說逆襲就逆襲了,逆襲的手段通常是戴個金箍、看了本如來神掌的小冊子、天生神力、做了個夢、外星生物。其電影有三要素,粗俗的俚語,醜化的配角和屌絲的逆襲幻想。早期,周的電影雖然沒什麼營養,但確實搞笑,其中周的表演是一大亮點,雖誇張但不失流暢自然,這是其特點也是優點,但也不能抹殺導演編劇配角等劇組其他人員的功勞。後期,周更多地將自己的想法融入電影中,但周教育背景的缺失、人文素質的低下和審美情趣的惡俗,決定了其電影的幼稚和惡俗,周星馳一思考,我就想發笑,太幼稚了,當然,周粉美其名曰說是童真。比如《美人魚》可以說是惡俗搞笑+小學生環保作文+老梗和抄襲梗的結合體。現在,周不再做演員,而是退居幕後,其電影就連表演這點優勢也沒有了,自然拍的電影越來越爛,只能靠欠票炒作和粉絲的鼓譟來圈錢了。




猴神大叔的小蘿莉


星爺電影多拍的很好,搞笑,表情,金典段子,百看不厭也不是這麼回事,感覺就是那些金典段子情景交融深深地在腦子裡難以忘懷。必進電影界很難被超越的,喜劇之王的稱號是有很多功底和付出的。










追風拍客166


說起周星馳嘛,我記得當時是12歲左右吧,那年新年堂哥帶回了一部他的碟《鹿鼎記》裡面那個很搞笑的韋小寶,這才引起我對他的關注,呵呵,家裡以前沒那麼多的娛樂設施。

後來03到05年左右出到縣城讀初中,住在朋友的家裡,他家有線電視,晚上有些電影頻道會播放周星馳的電影,我都會跟著一段樂呵,那時候看他的戲真的無憂無惱。

可能是情懷吧,現在也會經常下載他的經典之作來看,像《破壞之王》《整蠱專家》《賭聖》《千王之王2000》《逃學威龍1、2、3》《情聖》等等,基本每段劇情都能倒背如流,還很喜歡說他的臺詞

周星馳是8090後心裡的精神寄託 ,有他的電影觀看從不會無聊,也不會覺得有煩惱的存在,隨著笑聲都煙消雲散了

所以現在為什麼這麼多年輕只要看到周星馳的電影都表示會去觀看呢?一來補電影票,二來是情懷

那個年代看電影看周星馳,成龍、周潤發,聽歌四大天王都是已在情理之中啦。

不說了,又想玩逃學威龍了,去看看先


霜慕冧


因為看周星馳的電影你可以看到一個小人物多麼努力的人想完成自己的大夢想,就算要通過被別人笑話,只要你有夢想你就能懂笑的背後是無奈的現實和不肯低下頭的驕傲。

《喜劇之王》是他自己的真實經歷,為了生存,連領一份盒飯都要遭人奚落。這個背影奮鬥過的人才知道多麼苦澀,還有面對現實的愛情,有多少人有勇氣有自信對心愛的女孩說出那句話“我養你啊”,那都是丟掉的青春和年少的回憶。

都說模仿很簡單,但是開創新路子很難,他模仿過卓別林,同時也開創了經典港式無厘頭喜劇片,自他之後,鮮有人有他的喜劇韻味,願意無他,周星馳只有一個。當時VCD盛行的年代,我相信但凡是周星馳有新的VCD(說欠星爺電影票的都是像我一樣,一直看盜版VCD長大的吧,哈哈)必去影像店租光盤或者購買。

《逃學威龍》系列裡的周星星,和《賭聖》裡面模仿周潤發的大背頭,都是他一直想把自己塑造成很帥的形象,哈哈,當然星爺年輕時也確實很帥,就像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當主角的夢想,只不過他真的實現了。

他拍過古裝《唐伯虎點秋香》,拍過經典的大聖《大話西遊》裡面那句經典的臺詞,時隔多年後仍然打動著每一個抱有遺憾的傷心人,我們用“他好像條狗”苦澀的自嘲,想著心裡的那個人卻甜甜的笑了。

拍過《少林足球》,拍過《功夫》,拍過《長江七號》,拍過《百變星君》,拍過很多很多,時至今日,只要看見電影名字我都能記得起電影的內容,儘管已經過了10幾年

看他的電影,是開懷大笑,是落寞,是鼓勵,是孤單,是傷心,更是希望。你看那個人笑的多麼誇張,多麼傻,像個孩子一樣。

長大以後我們多麼想再像個孩子一樣,只是我們學會了察言觀色,再也沒辦法放肆的大笑,像全世界大聲呼喊自己的夢想。

周星馳,是我們這一代人繞不過的青春,是我們長大的歲月,是我們成長的見證,如今只有一句感慨,時光一直往前推,我們見一面少一面,星爺,想多看您幾部電影。








佛系看看


大話西遊上下部,看了不止20遍。以前看覺得搞笑,後來看著看著哭了。那段時間正好失戀,天天呆在家裡不願意出門。紫霞死的時候說: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踩著七色雲彩來娶我,我只猜中了前頭,可是我卻猜不中這結局……我有點淚目,開始可能是感動,覺得紫霞痴情,一遍又一遍的重複看會覺得是無奈吧。尤其在結尾的時候看著至尊寶離開的時候,那句那個人看著像條狗直接讓人哭的撕心裂肺。現實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無奈,我們沒辦法左右。


上善若水丶cc


一部電影你看完覺得還能看第二次的就是好電影,而周星馳的電影就包括在內,我覺得現代電影缺乏的就是缺乏人物的生活狀態和態度……現在靠的是手段和方法……以前一部好電影都是靠人物去撐起來,還有故事的趣味性和接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覺得經典的是童年的記憶也是一大原因!還有那畫面是永遠回不去的,過去的永遠回不來!就像過去的電影所呈現的一樣……裡面的情節,人物,生活方式和狀態,還有過去我們經歷過的事情,什麼時候看的這部電影,永遠都逃不掉的記憶和過去才是經典。



歐意小視頻


這就是後現代文學藝術的妙處。

後現代文學藝術價值多元、價值解構、主題模糊,甚至跨文體 ,特別需要讀者、觀眾與作者、導演的合作,所以有著比傳統文學藝術作品有著更多的解讀,有著更多的可能。

習慣了主題明確甚至直奔主題的作品的讀者和觀眾是會覺得不知所云甚至覺得不及格的。

周星馳的電影起初很不被理解很不受歡迎,認為他在胡鬧,直到大陸的大學生們發現了他的藝術價值。

正因為惡搞、解構傳統價值,才帶給觀眾新的思考;正因為主題模糊,作者、導演退出,嘻哈搞笑,讀者、觀眾才可以無限制地思考。

昨天我回答分享詩歌的問題,把自己三首風格不一的詩推出去,沒人認為是詩,包括我的粉絲。

其實,三首都是後現代詩,第一首還比較傳統,詩意的描繪,第二首就跨文體了,雜文化了,第三首人們尤其無法接受,粉絲說,羅列一堆現象怎麼是詩?是的,不但照相似的羅列,還是故意口水化(!)的敘述,沒有半點詩意和詩歌的語言特色。

首先,生活早不是農耕社會詩意濃郁而是工商社會功利實際甚至是沒有故事的碎片化的日常。

而詩歌的第一要義是小孩那樣說真話。

其次,內容決定形式。

那些世俗、功利甚至猥瑣的內容不值得用優美的形式和語言去寫。

我寫一群實際的,甚至生怕來不及徹底享樂的老頭,他們怎樣“掙扎著多活一點”。

第一個是悲劇,後面有幾個則別說悲劇,連喜劇的邊都挨不著,所以是“無事的悲哀”、類乎屎尿屁。

第一個,因為他兩個哥哥都患癌症英年早逝,所以他從此特別注意鍛鍊身體——這可以說是人類普遍的悲劇。

第二個懷念青春,買了幾頓老電影膠片和老式放映機天天放。我不知道那些人讀到這裡為什麼不感到觸目驚心,也許年齡還小?

第三個被兇殘的脈管炎打垮,雙小腿潰爛,寄希望於民間秘方中草藥,親自去採,幾天後死去。

第四個老是去死纏年老色衰的初戀,而他有一段幾乎天天泡在有色場所,可說已經享盡人間春色。別以為是找回愛情,他是想一切都得到,因為他的初戀並沒有給他。

第五個玩有色電筒兼打火機,以為很先鋒很時髦,卻被年輕人嘲笑:你給我說這個,網上什麼沒有?

第六個愛縱論天下,卻頭腦糊塗,對於政治的理解,淺薄無聊。

總之,我這首詩寫的,是物質怎樣打敗了老年人們的靈魂,但又不是那麼明確不是那麼單純,我只是說真話、寫感覺。

老年人們發現,生活原來可以這樣太好,因此人人都掙扎著比別人多活一點。

可是,條友們,你們怎麼讀不懂,並且,不是散文、小說、雜文的表達而是詩歌的表達啊!詩歌是靠情感和直覺來讀懂的啊!

傳統詩歌,我一天可以寫一萬首,寫這首,我花了幾十年。

我自認為我的詩歌和周星馳的電影類似,所以說著說著就說自己去了,但也許對你理解周星馳電影有幫助。

不懂周星馳電影的總是說你這什麼電影?亂七八糟胡說八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