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增產20%,已初見成效,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科技農場】,獲取更多三農最新熱點資訊!

前面文章小編已經給大家介紹了玉米的選種和拌種的一些小技巧,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個區別於傳統種植技術的新型種植技術-寬窄行種植,目前在我國吉林、黑龍江的一些地區已經開始使用了,並且增產效果明顯

玉米增產20%,已初見成效,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

小編了解到這項技術是因為一次在吉林一家大型農業合作社的調研,吉林省乾溢農業發展合作社,該合作社的種植面積高達46萬5千畝,可以說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了,該合作社採用的就是這種寬窄行的種植模式,據合作社經理徐大慶介紹,現在的這種種植模式畝產可增加20%以上,並且成本要更低。後來小編又查閱了一些資料,今天在這就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介紹。

我們現在傳統的玉米種植技術是平均行距65cm左右,而寬窄行種植技術的行距則是“一寬一窄”,寬行行距90cm,窄行行距40cm。

玉米增產20%,已初見成效,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

這種種植技術的優勢有哪些呢?

1、通風、透光性更好,邊緣效應更加明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長在田邊附近的玉米長勢更好呢,就是因為田邊的通風透光性更好,我們也稱之為邊緣效應。

2、蓄水保墒能力更強,相比於傳統的耕種模式土壤含水量能提高3%左右。

3、合理密植,以密增產,相較於傳統的種植密度增加10%~15%,同樣可以使玉米健康生長,達到以密增產的目的。

玉米增產20%,已初見成效,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

4、夏深松施肥:

這點小編要多說兩句,據合作社經理徐大慶介紹,該步驟是增產的關鍵,首先,寬窄行種植省去了傳統的三鏟三趟一追肥,從玉米播種以後,只需要夏季的一次深松追肥,大大減少了作業環節以及作業成本,大概在每年的6月份左右,深松的深度更是高達30cm~40cm,90cm的寬行距支撐了如此深的犁地深度。

夏深松的目的則是為了打破犁底層,犁底層是由於長土層結構經常受到犁的擠壓和降水時黏粒隨水沉積所致,一般離地表12-18釐米,厚約5-7釐米。正常玉米的根系很難突破犁底層吸收下面的水分以及養分,通過我們的夏深松,幫助玉米打破犁底層,讓玉米的根系成功的延伸到犁底層以下,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以及養分,增產效果明顯。

玉米增產20%,已初見成效,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

那麼到底該如何操作呢?

1、免耕播種

春季的免耕播種,在前一年的秋季首先用旋耕機進行旋耕整地,種床平整,達到播種標準,春季直接播種,施用足夠多的菌肥做底肥。播種的原則是苗帶輪換,即上一年的窄行是今年的寬行,上一年的寬行是今年的窄行。

玉米增產20%,已初見成效,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

2、噴灑除草劑

在播種以後噴灑一遍除草劑,保證田間無雜草,正常的耕種這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

3、夏季深松

這就是我前面將到的,夏季深松,追肥,增產增收。

4、收穫

前面的步驟都完成以後就可以等著收穫了,是不是比傳統的耕種方式省去很多的步驟呢?

玉米增產20%,已初見成效,玉米寬窄行種植技術!

適用範圍

適合在地勢平坦或坡度較小、土地連片的地區使用,更適合於機械作業,丘陵山地目前不宜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