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被意蜂盜,失王了怎麼辦?

銅陵巴非特


這個問題吧,我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將中蜂與意蜂分開,混養的話很多人說能,但是我試過,短期內大流蜜期沒有問題,缺蜜期就慘了。關於樓主的問題,失王了就應該換王,如果有卵蟲脾就讓工蜂急造,其他的沒有辦法。

關於中蜂與意蜂究竟能不能在一起混合飼養,一直都是養蜂行業經久不衰的話題。在過去很多朋友把中蜂與意蜂不能混合飼養歸咎於蜜蜂的盜蜂行為,但是到了現代化的今天,養蜂人對於蜜蜂已經有了足夠的瞭解,不管是中蜂還是意蜂,養蜂人都能很好的控制蜜蜂的盜取行為。從傳統的觀點來看,如果可以解決蜜蜂的盜蜂行為,中蜂與意蜂混合飼養就會相安無事。這種觀點是不是正確呢?

或許這是很多養蜂人都關心的問題,畢竟近年來我國成立了大量的中蜂保護區,這些區域都是不允許意蜂進入的,但是很多養蜂人把這種方法當成是預防盜蜂發生以及預防意蜂攻擊中蜂。其實,這僅僅是其中原因之一。如果真要按照危害的嚴重程度來算,應該說最嚴重的危害要數蜂王造成的危害,這種危害才是致命的,可以這麼說,處理不好,如果大面積擴散,中蜂完全有滅種的可能,而這種危害,正是來源於蜂王。

我們都知道,蜂王交尾的時候蜂王會對外釋放性外激素來招引雄蜂,而這種性外激素不管是中蜂蜂王分泌還是意蜂蜂王分泌都同樣會引起兩種蜂種雄蜂的注意,也就是說中蜂雄蜂與意蜂雄蜂都會在蜂王性外激素的刺激下爭相與蜂王交尾,那麼這個結果我們不難想象,說導致中蜂滅種完全是有可能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在於蜜蜂的特殊交尾方式。

蜜蜂之間的交尾並不像其它動物一樣大多一對一的交尾方式,而是同時與多隻雄蜂進行交尾,而且在交尾的前期還會舉行一個活動,那就是蜂王選夫。我們都知道,蜂王是整個蜂群中吃的蜂王漿最多的蜜蜂,而且也是個頭最大的,按理說是一個蜂群中體格最強壯的蜜蜂,雄蜂雖然也得到了工蜂的精心照顧,但是並沒有蜂王照顧得那麼好,成年雄蜂並不是完全吃蜂王漿,所以體格自然是比不上蜂王的。

蜂王在婚飛交尾的時候是拼命的往前飛的,而後面受到蜂王性外激素刺激的雄蜂則在後面追逐,體力不支的雄蜂會先累死或者墜落被蜂王淘汰,最後那些身強力壯的雄蜂追上了蜂王,與蜂王完成交尾。

到了這裡有的朋友可能有疑問了,畢竟蜂王的這種選擇是優勝劣汰啊,這更加有助於蜜蜂的進化。想象中的的確是這樣的,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中蜂與意蜂的明顯差別。首先是中蜂的個頭明顯的比意蜂小,如果真正的發生戰鬥,最後慘的還是中蜂。曾經蜂部落就將中蜂與意蜂混養過,發現中蜂盜性強,經常去盜取意蜂的蜂蜜,但是都是被意蜂直接打死在蜂門前的。

從這裡來看,在體力上意蜂是比中蜂更加有優勢的,而這種優勢不但體現在戰鬥上,在蜂王婚飛交尾的競逐中意蜂雄蜂同樣擁有這種優勢,導致大量的中蜂雄蜂被淘汰,然後大量的意蜂雄蜂與中蜂蜂王發生交尾。

可能到了這裡有的朋友又要想到雜交了。其實這個問題我們的老前輩們早就想到了,最終確定這種雜交是行不通的,因為中蜂與意蜂之間存在生殖隔離。這樣可能朋友們就更加清除這種飼養方法的嚴重性了,據有關研究人員調查發現,在一個意蜂養殖區飼養的中蜂,其交尾成功率僅為16%,這樣相信我們都知道這種混養的嚴重性了,也不再我國要畫出大量的中蜂保護區了。


蜂部落


能怎麼辦?必須阻止意蜂來盜,必須介入產子蜂王。否則就完蛋了。

在蜜粉源枯竭時候,蜂群容易發生盜蜂。而意蜂個小,是無法阻止意蜂來盜的。養中蜂必須要裡意蜂六公里左右,不要讓意蜂能發現中蜂巢。

還得注意蜜粉源枯竭時,蜂巢門要儘量開小點,蜂箱的破洞縫隙要堵死,別讓外來蜂鑽空子,要讓蜂群能受得住蜂巢門。

既然盜蜂已經發生了,你必須與意蜂主人瞭解一下。如果離得太近真的難以阻止的,讓意蜂主人注意飼餵。你們必須離遠,保持安全距離。

我想不搬離一般止盜方法都不管用的,而且你不能找到產子蜂王也是沒用的。再多說也無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