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堯
毫無疑問這兩個人就是馬超和趙雲!

都是五虎上將,為何這二人卻得不到劉備重用?
首次是馬超,馬超算是三國時期的一名虎將,曹操被他打的丟盔棄甲,可是在跟隨劉備之後就很難再有功勞,一直都比較規矩,劉備對於馬超也一直都是給高位但是不給兵權,所以說並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
其一:馬超不孝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今天,不孝的人始終會被他人看不起,更何況漢朝以孝治天下,孝道是非常重要的,且看呂布的下場就知道了,雖然厲害,但是到最後個個都想殺他,稱他是三姓家奴。馬超也犯了不孝的罪名,就是曹操將馬超家人全部關押在許都的時候,為的就是防止馬超輕舉妄動,然而馬超不顧全家人的性命,依然舉兵反叛,致使全家幾百口人全部被殺。
其二:劉備猜疑
劉備認為馬超這種人不能重用,且不說沒有孝道,馬超實則就是屬於自己想稱王稱帝的那種人,如果授權給馬超,一旦立了大功,很有可能就會反叛,之後自己獨立,稱王稱霸,一個孝道都不講的人何來的忠義,所以說劉備根本就不信任馬超,比起自己兩個結拜的弟兄可是差的遠了。但是馬超在羌人中的威望和地位都比較高,又是當世名將,所以只能給他高職位、名分,讓馬超不會覺得委屈,先是徵西將軍,再是左將軍,最後是驃騎將軍。
馬超也知道劉備對自己不信任,但是能有現在的日子也算是不錯,所以在彭羕讓自己裡應外合謀反的時候,馬超心裡非常害怕,急忙告訴劉備,劉備知道時候便殺了彭羕,而馬超此舉也是費了保住自己。
其次是趙雲,其實趙雲不被劉備重用,很有可能就是因為他出身布衣,並不是什麼名門望族,趙雲追隨劉備三十載,先後參加過多次戰役,也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戰果,尤其是趙雲七進七出,殺得曹軍聞風喪膽。
趙雲之所以不被重用除了自身的問題,還有其他原因
其一:趙雲不懂政治
劉備在平定益州時,劉備想要大賞封地,其他將領也都默認,唯獨趙雲勸諫劉備,說益州才剛剛平定,首先要做的是穩定益州百姓,讓他們安居樂業,穩定民心,劉備是採納了,可是趙雲卻因此得罪了其他將領。
趙雲本就出身不好,自己又不善於團結其他人,勢單力薄,其他將領都自成一派,都有自己的親信,唯獨趙雲一個人在朝中自然就人微言輕了。
其二:趙雲運氣不好
趙雲在跟著劉備的時候,也是劉備最困難的時候,不僅無兵可用,就連入主益州也是寄人籬下,趙雲在這段時間裡一直都是充當保鏢的職位,後來劉備有兵了,可是又覺得趙雲沒有統兵經驗,蜀漢將領此時很多,趙雲自然是排不上用場了。
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實在無將可用才用趙雲,諸葛亮用人唯親,此時的趙雲早已滿頭白髮,也談不上重用了。
以上只是個人簡介,如有誤請斧正
羽評郡主
如果說劉備手下有大將可以抗衡呂布和關羽,而且還不怎麼受重用的話,這倆人應該是馬超和趙雲。
但兩人要說不受重用,也並不全對,兩人的封賞和頭銜也不算低了,總不能高過劉備的老兄弟關羽和張飛吧。關、張二位人家是陪劉備打天下的好兄弟,三人桃園結義,組成創業團隊,拼死拼活,受了不知道多少磨難才令自己的公司上市。後加入的就算能耐再大,功勞再高,也不能取代關、張二人的地位。
先說馬超,在劉備眼中,這個人雖然在自己還沒有做大做強的時候跟過自己,但畢竟不是心腹之人,這個曾經的西涼名將是否狼子野心還未曾可知,因此劉備不能給予太大權利,生怕他反叛之後,自己無法壓制。不過在剛開始遇到馬超的時候,劉備對他還是非常好的,劉備剛剛被封了將軍,馬超就做了他的副將,這看上去並不比關、張二人的級別低。
另外馬超這個人的性格行事大大咧咧,早先跟劉備稱兄道弟,根本就沒當做主公看待。後來劉備做大了,馬超依舊沒有改變自己的個性,這令劉老大很不爽。也許是這兩個原因,沒有讓其成為真正有大權的人。
但說起來,馬超的武力值絕對一流,雖然沒有跟呂布交過手,但是三國中唯一的兩場超過200回合的單挑全部都有馬超的份兒,一次是張飛鬥馬超,一次是許褚鬥馬超。可見馬超有多厲害,真跟呂布交手,估計呂布也佔不到多大便宜。
再說說趙雲,要說趙雲這個人在三國之中基本沒有打過敗仗,剛出道的時候在公孫瓚手下也沒被重用,後來仰慕劉備,還不容易做了劉備小弟,而且立下汗馬功勞。在投奔劉備之前,趙雲並沒有什麼像樣的戰績可言,後來才越來越有名氣,三國中只說他單挑很厲害,在統兵方面好像也就那麼回事。
在三國中,趙雲被封為常勝將軍,這對趙雲來說很不錯了。可憐趙雲越老越玩完,越來越被擠兌到了一邊。不過最後活到76歲而死,也算是個長壽之人了。
大獅
劉備時代,全盛時期雖然短暫,但還是有的。奪取漢中至關羽敗亡這段時期,應該是劉備的全盛時期。小編所謂重用人才,應該指這段時期對人才的使用。
很顯然,劉備這是所重用的武將主要集中在幾個戰區的主將安排上。其中,有三個戰區的重要性是最重要的,荊州戰區、漢中戰區、上庸戰區。都是面臨曹魏東吳一線的戰區。另外江洲雖非一線,但也很重要。應該說劉備在選材上還是很不錯的。關羽、魏延、劉封、李嚴四人應該都是劉備集團中比較優秀的統帥性人物。當然,馬超的軍事統帥能力應該強過這四位,但馬超是個叛降之人,劉備不敢重用。而張飛只能為將,缺乏統帥能力。黃忠老邁,趙雲是衛隊司令。
大明雄魂
並非沒有得到重用,劉備集團從創業初的劉關張,到趙雲的加入和後來新野諸葛亮的加入,集團實力逐步壯大,長沙關羽收黃忠魏延,漢中收馬超,實力進一步加強,但在幾大戰區職守上這是必須要親近之人,義弟關羽職守荊襄戰區,義子劉封守上庸,順便監督孟達。張飛駐守閬中可對幾大戰區隨時馳援!漢中戰區一直是由諸葛亮親自主持工作,伐魏六出祁山,此戰區常年備戰,伐魏集團軍一直由諸葛亮親自掌握。魏延、馬謖、王平,到後期的張包、關興、姜維、廖化等。而魏延因為反長沙太守一事,被一向遵從忠義的諸葛亮帶在身邊,是不放心他,也是伐魏的主要力量!馬超、黃忠,駐守成都大本營,對於他們來說益州是外鄉,守哪裡都是守,成都不穩定對他們來說下死手沒顧忌!況且馬超個人與曹操積怨太深,個人利益大於國家利益,有可能置軍令而不顧,不能參與北伐!趙雲一直是衛隊司令,親兵首領,對於劉備來說需要這麼一個勇冠三軍的人在身邊防止那個代弒主成風的年代裡有人惦記他的腦袋!至於其他一些小武將們,跟著打醬油吃香喝辣就可以了,文臣蔣琬、黃權、李嚴等,只是政見與諸葛亮不同,但叛亂之心尚無,治理蜀中確實不錯!劉備一生幾大錯誤應該說和諸葛亮密謀的吧,第一,軍事鳳雛落難,這是劉備軍事集團不可估量的損失!第二,關羽守荊州,明知高傲無視群雄早晚有殺身之禍而不加以約束!第三,劉備兵發東吳,置蜀國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守!第四,生了窩囊廢劉禪,如果從大一統的角度來說,是好事,全國穩定!從個人事業來說,真是敗家子!
不遠139085169
其實馬超和趙雲也不能算是不重用, 一個威震西涼,殺得曹操狼狽而逃;一個威震長坂坡,於萬軍之中孤身來去自如,變相羞辱曹操。 這兩員猛將的威力,劉備怎麼會不知道呢,當初拜為五虎上將,已經為其正名。 只是相對的,劉備更加信任張飛和關羽這倆結拜兄弟。
為什麼呢?
一、從信任度上來說,肯定也是結拜之交更值得信任。亂世之中,到處都是爾虞我詐,關張兩兄弟能一直跟隨自己出生入死,不分你我,這份親情已經超越一切。
二、從人才市場角度來看,也在情理之中,在劉備的英雄池裡,趙雲馬超黃忠張飛關羽是武將的代表,甚至是趙雲、馬超、黃忠的技能特色都和張飛、關羽有重疊,市場飽和,他們三個的武力特長,關張兩兄弟也會。 相反,像諸葛亮、龐統這樣的軍師型人才就沒那麼多,尤其是能預言三國鼎立的戰略型參謀長,所以地位要高很多。
嗑歷史
不是每個有才的人都能讓他去當大將的,主公封大將,就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他,所以當大將看的是忠心及以後一直或後代都必須保持對主公的忠心。劉禪連娶張飛兩個女兒,從這點可以看出來。
所以當大將在武功上不是首先考慮的問題。馬超在對主公忠誠上過不了關。
趙雲是家臣,且相比劉關張年齡小,劉備後來不讓他領兵作戰,是為了留下給後主劉禪用,在劉備去世後,趙雲可以說是柱國了,國內有趙雲在,或說趙雲的威望在,一般沒人敢反叛,所以劉備把趙雲當守將在用,而不是讓他去攻城掠地。從劉備託孤,趙雲在場,即可領會其意。
武夷山獨行俠
意淫的問題!馬超不受重用是看演義的錯覺,因為,書中後面很少寫到他,其實他是蜀中定海神針。在軍中地位甚至高於張飛。至於趙雲,劉備對其人品一直有疑問,和關羽比,差太多,諸葛亮出山後,迅速倒向諸葛亮,這是劉備不能容忍的。其實蜀吳大戰,劉備看到的是皇權和相權間的矛盾已經出現微妙變化。龐統之死,讓劉備對諸葛亮心生疑慮,這才是根本。
許可卿一個迷戀國學的痴人
劉備是個讓曹操都忌撣的英雄,他看人用人都很準很到位。馬超只是個莽夫,有勇無謀,拿他去對付羌人綽綽有餘,鎮守城池就不行了,況且他曾是一方諸侯,皇叔不重用他是必然的。而趙雲就不用多說了,能力使然,統兵不行,勉強當個保安隊長還行。
盛開的莊
馬超的出身比劉備要好得多。在劉備四處遊走的時候。馬超就已經是一方諸侯的太子了。隨著馬騰身死,馬超一夜之間就搖身一變,升任西涼刺史。緊接著提重兵為父報仇。一戰打的曹操割須棄袍,差點投胎。說實話,馬超的失敗是敗在謀略上。假設一下,給馬超的陣營加一個軍師諸葛亮。怎樣?到時候曹操恐怕就真的要投胎了。試問,潼關城是何等的險峻。歷史上的潼關被攻破有幾次?答案是很少。馬超算一次。要知道,馬超攻不破潼關,曹操是不會親自上陣的。可見馬超的軍事實力有多強。馬超之所以失敗,是敗在謀略上。因為馬超的陣營缺乏出謀劃策的謀士。所以,曹操手下的賈詡,一條反間計,就讓局勢徹底的扭轉了過來。這一點,曹操明白,劉備也明白。收復馬超的諸葛亮更是明白。至於說到劉備不重用馬超嘛。我只能說或許吧。要知道,劉備看人的眼光太高了。對於什麼人做什麼事。劉備可以說是眼光獨到。他安排馬超守衛西羌,這並非是不信任。而是很信任。因為事實也恰恰證明了劉備的眼光。劉禪時期,曹軍五路齊犯。馬超一人在西羌,藩王軻比能等人一看見馬超在此。趕忙灰溜溜的撤軍了。在劉備爭奪漢中時。張飛和魏延領一軍,馬超和吳蘭領一軍。趙雲和黃忠領一軍。對於這幾個名字,除了吳蘭沒有名氣以外,其他的幾個,相信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吧。說實話。張飛魏延,皆可獨當一面。為了增加保險係數,張飛配魏延。趙雲黃忠也是如此。正因為劉備知道和信任馬超的能力,這才為他安排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吳蘭。這難道不是信任嗎?漢中一戰,是劉備最得意的時候。四大虎將外加諸葛亮。在劉備的帶領下,把曹操打的睡覺都要睜著眼睛。到了最後,曹操的手下王平叛逃。曹操的門牙光榮下崗。不僅折了族弟夏侯淵。還屁滾尿流的大敗而逃。至此以後,曹操致死都不敢再跟劉備較量。西部無戰事。張飛守閬中,趙雲黃忠跟隨劉備守成都,魏延守漢中。馬超守西羌。這有什麼毛病嗎?不信任會把地方的行政守衛大權交給他嗎?還要怎樣做,才叫信任呢?
再說趙雲,一生雖然獨立領兵的機會不多。但這絕不是劉備不信任他。正因為對他的信任,才讓他趙雲負責保護自己和家小的安全。諸葛亮外出,保鏢是趙雲。劉備外出,保鏢還是趙雲。關羽外出,保鏢就換成了周倉了。這其中的區別,能一樣嗎?
風雨中的梅雲
先說馬超,當時的社會很講究門風和士族,曹操和劉備都看不起士族制,尤其曹操,終其一生對士族都是打壓態勢,比如邊讓孔融司馬家族,而劉備前期依靠寒族,但是稱帝后有極大的變化,對士族和門閥極為看重,而馬超由於這層關係在蜀漢地位很高,稱帝上表賀詞的第一位不是丞相諸葛或者武將第一關羽,而是馬超。這是地位,但是權力來說馬超卻不如其他人,因為馬超家族幾乎滅頂之災的原因就是馬超起兵,在當時來說,馬超心裡負擔很重,為人惶惶且謹慎,做了很多為求自保而棄義的事情,旁人也對他的品德頗有微詞,劉備肯定也很在意用他是否妥當,而馬超素來在西羌中威望極高,是蜀國撫邊的最佳人選,所以馬超的作用大部分用來鎮西羌,而極少參與內政和北伐東征,造成了現在對馬超認為的不被重用的認知。
其二,趙雲。趙雲的事蹟大多見於演義和野史,但其實趙雲是個綜合體,結合了陳到夏侯博早期田豫等等多個形象,是劉備軍中近身護衛的代表人物,古代作戰並不像演義中那樣先陣前單挑,更多是考驗武將的治軍,臨戰指揮和戰術策略,這些對近衛軍屬的趙雲陳到來說,並不是強項,而蜀國的軍事人才裡蜀漢三傑中的關羽張飛是公認的大將之選,魏延鎮守漢中搭建防禦工事的能力當時來說是一絕,而黃忠從漢中之戰表現來說統率力很不錯,所以這幾個官職比趙雲高很正常,劉備的主要能力就是識人,把趙雲這個心腹安排在中護軍去避免臨戰指揮,讓自己心安又迴避趙雲弱項,可謂揚長避短,也不能算不重用,人盡其才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