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陳壽身為漢臣世食漢祿卻十分討厭蜀漢,寫部三國志把蜀漢君臣滿朝文武黑了個遍?

傳說--白鬍子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從陳壽的人生經歷來看他對蜀漢絕對不會有什麼好感,他在蜀漢為官期間,正好是太監黃皓專權,蜀漢朝政昏暗的那段時間,當時蜀漢大臣們都依附黃皓,陳壽則不屑與之同流合汙,黃皓專權,眾臣諂媚,他對蜀漢的印象不會太好。


在西晉為官,雖然也是屢屢不受重用,但是畢竟晉武帝,還有許多大臣都還是很欣賞他的才華的。

陳壽一生為官之路坎坷,他在蜀漢時一來朝政昏暗,二來他並不看好蜀漢。但是西晉是有統一之勢的王朝,他在西晉當官的時候,還是想著怎麼去鑽營的。《三國志》事實上有舔魏國和西晉的嫌疑。

歷史都是為政治服務的,司馬遷雖然寫出《史記》這樣的鴻篇鉅製,但是從他之後,也就沒有了齊太史,董狐這樣的人。

陳壽在西晉為官,自然要舔西晉。

西晉又是代魏而立,所以在三國志裡魏國皇帝都是《本紀》蜀漢和東吳都是《傳》想想紀傳體史書大拿《史記》項羽沒當過皇帝都是《本紀》。這裡難免有點小心眼了。

其次,《三國志》裡,陳壽對曹操和司馬懿父子那是真的舔,各種迴護。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陳壽簡簡單單寫個遷都,漢中大戰曹操被打得大敗,陳壽說是劉備據險而守,曹操來打,劉備不戰,然後就撤了,劉備就這麼奪的漢中,而且曹操還傷亡慘重。連《魏略》都大大方方承認漢中之戰曹操輸得挺慘。

還有高貴鄉公曹髦被殺,衝突就衝突,篡權就篡權,反正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陳壽非得加上郭太后數落高貴鄉公曹髦數條罪狀,搞得別人以為曹髦這個傀儡是昏君。

《三國志》三本書裡,講蜀漢的最少,只有不到四分之一,像關羽張飛趙雲等開國功臣,陳壽講他們一生就用了區區千餘字,其它人幾百字就解決問題了。陳壽倒還寫了個《諸葛亮集》,但是裡面也是黑得多誇得少。


怎麼說呢,《三國志》爭議還是挺大的,其中蜀漢爭議,正統爭議,對魏晉統治者各種舔的爭議,吵吵了1700多年都沒個結果。


守仁看劇


又不是演義,怎麼算是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