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鬆和錢鍾書比誰的知識更淵博?你怎麼看?

信陵君無忌


兩人完全沒有可比性,兩者身份不同。

  • 高曉松是音樂人,文藝青年,酷愛讀書,經常在文化圈出沒,屬於典型的知識分子、社會精英。高曉松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父母均畢業於清華大學,舅舅是清華博導,外公曾是深圳大學首任校長、中科院院士,從小耳濡目染,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畢業於清華大學。

  • 高曉松就是我們常說的已經贏在起跑線的人,加之他本身又才華橫溢,大學就開始音樂創作,開啟了中國流行音樂校園民謠時代。還有作家、導演等多重身份,高曉松不僅讀萬卷書,更是行萬里路,長居美國,併到世界各地遊歷開拓自己眼界,從而成就了《曉說》我們看到的知識淵博的高曉松。

  • 而錢鍾書是作家,不僅創作了大量優秀文學作品如《圍城》《管錐編》《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人·獸·鬼》等,錢鍾書更是文學研究家,作家和學者還是有所不同,而錢鍾書兩者兼具。

  • 關於錢鍾書的文學成就,有人說《圍城》在中國現代長篇小說中,絕對可以排進前三名。再說他的學術成就,有人這樣做過比喻,比如馮友蘭之於中國哲學史,比如陳寅恪錢穆之於中國史學,比如王國維之於中國的古典文學批評,比如弗洛伊德之於心理學,比如牛頓之於物理學。錢鍾書對於中國文學的貢獻,錢鍾書以一種文化批判精神觀照中國與世界,被人贊為“學貫中西、學界泰斗”。

總體來說,兩人屬於不同的領域,又在各自領域內做出了重大貢獻。要論學識淵博,個人力推錢鍾書先生,他足以配得上這個稱號。

以上純個人陋見,大家如有任何的意見或想法,歡迎在評論區一起交流!感謝!


語見文化


如果拿錢鍾書跟民國或者民國以前的人比淵博,或許還可以比較一下,拿錢鍾書跟民國以後的高曉松比淵博,可以毫不猶豫地說,簡直就是秒殺,碾壓!

無論中西,錢鍾書的淵博都秒殺高曉松。


就拿高曉松平時比較擅長的文史方面來說,那可是錢鍾書的專長。隨便翻翻《談藝錄》,都不用拿出來《管錐編》,那個知識量就是高曉松拍馬也趕不上的。

我記得我剛開始讀《談藝錄》的時候,錢先生提到的那些歷朝歷代的人名,就看得我眼花繚亂,而裡面信手拈來的詩句和典故,更是讓我有望洋興嘆之感。那個知識密集度,對於我來說就像名人詞典一樣。


錢先生是把所記憶的知識,彙集到一起,形成學問,而且給人的感覺還毫不費力。

高曉松是把一件事一個人,揉碎了掰開了講給我們聽,有時候還磕磕巴巴。

例如有次我聽他講魯迅,很多東西都是大路邊上的,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他還是反反覆覆講了半天。偶爾也許插入一句別人不知道的,又不敢斷定他說的是真的假的。總之玄玄乎乎。

雖然錢鍾書在學術的創見上有一些爭議,但是知識的淵博上,毫無爭議,至少民國以後,在淵博上,能望見他的背影的,也只有李敖一人而已吧。


西堤君


如果沒有《圍城》,也許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錢鍾書,《圍城》是錢鍾書唯一的長篇小說,也因為《圍城》這部現代文學經典讓錢鍾書家喻戶曉,錢鍾書生於1910年,1998年逝世,現在的年輕人極少知道這位了不起的作家、文學家和翻譯家。錢鍾書與高曉松相比,論知名度錢鍾書不如高嘵松,論知識淵博,高燒松與錢鍾書差距很大。

錢鍾書畢業於清華大學,其後到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而高曉松雖然考入了清華大學,但是並沒有畢業。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差距。

錢鍾書是中科院副院長、清華大學教授。長期研究中華文化和英國文化,是民國時期的第一才子,精通多國語言,學貫中西,在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做出卓越成績,60年來致力於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培養了幾代學人。

高曉松,音樂人、導演、製作人、詞曲創作者,因現在的人喜歡娛樂文化,高曉松成了人盡皆知的娛樂圈人物,高曉松獲得過最佳金曲、最佳作詞、最佳作曲,打造許多著名歌手,在娛樂圈也算是了不起的人才,不過與錢鍾書的知識和成就相比,高曉松還是一個量級。




舞動人生124


先說答案:錢鍾書。

高曉松作為當今活躍在大眾視野的知識分子(如果算得上的話),對於文化的普及的功勞非常巨大。放眼各大視頻平臺,文化類的節目也就那麼幾個,可以說得上是可憐。對於這種行為,是值得鼓勵的。

高曉松生於北京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母和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都是中國近代所在領域中的頂尖人物。他當年考入了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雷達專業本科。他的口才很好,而且從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他的見識肯定是超過一般人的。

很多人都會挑他的錯誤,可以說,他的錯誤很多。但是作為一個文化傳播者,我們更應該他貢獻的一面。他已經到了快要知天命的年齡,以他的年齡來說,讀書其實不夠多。但是他在節目裡面提到的許多書籍,確實是經典裡面的經典。比如,他在講南明悲歌的時候,就是引用顧誠先生的南明史,這本書極具厚重感;在講明末的時候,引用了柳如是別傳;而且他所推崇的錢穆,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作者。如果有人能夠將他當做一個引路者,然後自己去閱讀原典,那麼更是功德無量。

錢鍾書被譽為文化崑崙,也被稱為中國學識最淵博的學者。

高曉松的學識可以說不及錢鍾書的十分之一。錢先生的學問不僅淵博,而且有大氣象。錢鍾書能夠將中國文化理解的透徹,一部分來自於家學淵源,另一部分來自於他的勤奮。

很多人都說錢先生記憶力好,如果單憑記憶力他是沒有辦法取得這麼高的成就的。在晚年寫管錐編的時候,錢先生住在文學所的一間小辦公室裡只有一張書桌,白天書桌寫作吃飯,晚上當床睡覺,他的學問就是這樣冷板凳熬出來的。沒有吃苦的精神,光靠著聰明,豈能寫出管錐編。

有很多人讀完了錢先生的圍城,希望能夠閱讀他的其他作品,於是有人就買了談藝錄,甚至管錐編,買完之後傻眼了,發現根本看不懂。所以崇拜是一回事,想要閱讀錢先生還是需要文化底蘊啊!

錢鍾書這種類型的學者恐怕以後再也不能夠出現了,因為他們既有舊式文人的基礎,能夠寫出漂亮的文言,有接受了新文化,能夠學習到西方的知識,這樣中西方結合的學人,我們只有懷念了。


詩書君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問這樣一個問題。或許是因為他們都是清華大學的學子,或許題主覺得他們知道的都很多。說起知識淵博錢鍾書先生放在整個世界歷史長河中都是能排的上號的人。當然高曉松也是有才華的。

橫掃清華圖書館都不能說明錢先生的知識量。看過他《管錐編》,《談藝錄》你就會明白學貫中西是什麼,皇皇鉅著是怎麼樣的偉大。在白話文的時代寫出這樣包羅萬象的《管錐編》,用一句時髦的話,叫收下膝蓋。他最有名的著作《圍城》,常年高居很多高校讀書榜榜首。《寫在人生邊上》幽默風趣有富有哲理的散文集,很有趣,推薦大家閱讀。



高曉松作為一個音樂人,他是成功的《同桌的你》到《越過山丘》都顯示出他優秀的音樂才華。高曉松在很多綜藝節目中表現確實顯示出他墨水確實還是有的,但是《曉說》近似於野史的雜談,雖然也有不乏優秀言論,但是和錢鍾書的潛心研究,不慕名利差之千里啊。


最後高曉松沒有錢先生長的帥啊。年輕的時候強行五五開,中年以後一個睿智慈祥幽默,一個人矮大緊啊。



紅雨說歷史


這個對比就有點過了。

高曉松應該算是娛樂圈裡智商最高,文化水平最高的人之一,他自己也自稱知識分子。不過這個高並不是說他多麼牛,實在是娛樂圈裡的人整體文化素養太差,看看現在的真人秀、綜藝節目,好多明星智力約等於負數,文化知識貼近零,高曉松的高,真的算是瘸子裡挑將軍。

按道理來說,高曉松不算是知識分子,起碼現在還不是,除了音樂創作,他並沒有在某一領域有多深的研究造詣。不過高曉松卻是一個很好的文化傳播者,他家境優越,從小見識不凡,自身智商也高,可以考進清華電子工程系,讀過很多書,走過很多地方,他自己口才也好。看《曉說》《曉松奇談》,都會讓人覺得很精彩,那些節目肯定事先編排過,但是可以明顯看出來,高曉松肚子裡是有料的,不然講起來不會那麼揮灑自如。


錢鍾書往往被稱為最有學問的人,學貫中西,學問很大。他的學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識淵博,但凡提起就沒有他不知道的,二是他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學問。這兩方面的代表作分別是學術論作《管錐篇》和小說《圍城》。

錢鍾書讀清華的時候就遍覽圖書館群書,他的遍覽不是隨便看看,而是精讀。那時候他就以學問大、記憶力超群聞名,他的同學、著名作家吳組緗曾經想讓他推薦幾本英文書讀讀,結果錢鍾書當場寫下四十幾部,包括作者和內容簡概,這腦子堪比硬盤。他在清華的老師吳宓就極力推崇錢鍾書,認為他的學問之大,只有陳寅恪可以比擬,一個老師如此推崇一個學生,肯定這個學生確實很了不起。

錢鍾書是那種極少數可以完全靜下心來做學問的人。其實從楊絳先生寫的關於錢鍾書的趣事也可以看出來他是一個純粹的人,頗有點小孩脾性。錢鍾書有了女兒以後,他提出一個觀點,只要一個孩子,原因是如果再生一個,可能要比之前的女兒好,那難免就要分更多的愛到新生兒身上,對現在女兒很不公平。他還曾經在女兒肚皮和楊絳臉上畫鬼臉,惹得母親訓斥。再有就是他還想幫著自家貓跟林徽因家的貓打架。這些小事可以看出錢鍾書天真爛漫的一面,這樣的人心無渣滓,最適合做學問了。

他的學術代表作《管錐篇》,是他精度唐前各類著作的一部心得總結,是學術性著作,一般人看不懂。如果把先秦和唐以前的所有著作都精讀以後再去看《管錐篇》估計會有體會,但那個工作量對一般人來說太難了。

錢鍾書學問大,一般人也領悟不了。但是他也有很世俗的學問大家都能看懂還很喜歡,那就是《圍城》,他最為大家熟知的小說《圍城》,可以說是一部人情世故的百科全書,裡面的諷刺和隱喻沒有極其煉達的人情領悟是很難寫出來的。錢鍾書為人狂放,看起來不通世故,實際上一切看的透透的。他的處世學問也是極大的。


所以高曉松和錢鍾書完全沒有可比性,一個是面向大眾的知識的傳播者,一個是靜心研究學問的大學問家。


一覽眾河小


高曉松的知識淵博程度自然是比不過錢鍾書的。一本《管錐篇》的學術價值已可秒殺高曉松所有著作。

高曉松給人淵博之感,應是拜《曉松奇談》《曉說》等節目有關。在這兩檔節目之前,可曾有人說過高曉松知識淵博?大家提起他來,基本上是音樂才子與歌手,與知識淵博搭不上任何關係。可見,高曉松知識淵博的人設與《曉松奇談》《曉說》等歷史脫口秀節目有關。

娛樂圈很講究人設,明星解答個二次方程式都會被人捧為“學霸”。高曉松影響力大,做的又是文化類節目。媒體與粉絲給他樹立“知識淵博”的人設,一點也不奇怪。這本來也沒有什麼,最怕的就是一些觀眾,奉《曉說》《曉松奇談》歷史知識為圭臬、為真理,聽不進去任何反對的聲音,進而到處跟專家學者去論戰,貽笑大方。

做一檔電視節目,背後都有無數工作人員的努力。如《曉說》《曉松奇談.》等節目,可能選題方向是高曉松出的,但其背後肯定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做前期的各種準備工作。如文案、資料查找等等,這些都是極其瑣碎而基礎的工作。每個人分工合作,最後才能做出一期效果很好的節目。所以,與其說高曉松知識淵博,不如說他的視頻節目凝聚了所有工作人員的心血與知識。


輝城啊


都是才子.一樣風流.老天開恩吧.為什麼要生在魏國.潘安.張靈甫,都生在那.


手機用戶65235799314


錢鍾書要是知道那他和高曉松比。按錢鍾書的性格應該會把高曉松帶走的。


隨便123840952


高曉松就是那個一上電視就手拿一把破扇子那個嗎!他充其量也就是個小知識份子!怎敢與錢鍾書先生相提並論!高曉松屬於現代知識份子!錢老稱得上是文化崑崙!也被稱為中國知識最淵博的學者!一個是清華大學的教授!一個是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