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公考老師自己不去考公務員?

李柰果珍


出現這個問題只是一種表現而已

其實國內最早的那一批公考培訓老師,有很大一部分後來考了公務員,並且職位不低。還有一部分不喜歡官場氛圍,另立門戶,建立自己對公考培訓品牌,還有一些元老級人物一直堅持但也達到了同行業的頂尖人物,也有一小部分從事其他行業。

這樣一看實際上有不少公考老師是考了公務員的。

那為什麼現在感覺公考培訓老師都不考公務員呢?大家有這種想法是因為你參加的公考培訓老師基本沒有考的,所以產生了這個問題。

原因有一下幾種

第一公考老師多為單項特長,某一項或幾項比較擅長,但總體能力並不一定比學生強,說白了就是想考也不一定考的上。

第二講課和實際考試是兩個概念,給你題,給你參考答案,你也能講。但只有題,沒有答案,那做起來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你會發現培訓時老師講的你都懂,老師給的例題你都會。然後一考試你就傻眼了。會講能講的不一定擅長考試。就好比古代的老先生可能培養出狀元,自己卻一輩子也考不上狀元。

第三現在有些老師其實是多次考公考不上,反而技巧理論很紮實,當了公考老師,還有一部分已經考上了公務員,覺得實現不了自己對理想,下海單幹。所以這兩類自然不會在考公。

第四人多追求不同,說白了現在這個社會金錢資本很重要,當培訓老師收入不菲,一旦適應其環境,在讓其考公從新開始,並不是很划算的事。說得現實點,你要是繼承了幾百個億,我想拿刀逼著你考公,你都不一定願意。

第五培訓老師考不考公,能不能考上,對其是不是好老師影響並不是很大。一個好老師是傳道授業解惑。一個能把問題看明白,解釋明白,總比一個考試能手但說不清道不明要來的好。

最後勉勵一句,考公重在自己,老師或者培訓僅僅是前期的指引,不要過度迷信。


話匣子紅追


我是事業編,我們單位是公務員,事業混合編的全額財政撥款單位。同一級別的公務員和事業編工資待遇差不多,公務員稍微高一點,但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我的一個小姐妹是公考機構的申論老師,算是她們申論裡面有點好的老師了,不過她也是從最低級別的老師做起的,剛開始工資只有3000多,綜合以上背景,我覺得公考老師為什麼不考公務員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專業問題。根據招聘信息,公考老師只要你有能力,專業方面沒有限制,能力說話。如下圖:

而公務員招考要求條條框框就比較多了,專業方面要求非常細,不是每一個專業都能參加報考,除了專業,還有政治面貌等其他方面的要求,有些還有戶籍的要求,這樣篩選下來,可以報考的崗位就是少之又少了。所以說,有些公考老師之所以不報考,專業要求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2 做題水平。大家都知道公務員的競爭非常激烈,百裡挑一,甚至千里挑一都是很常見的。

而公考老師,並不是全能的,就像我小姐妹,她是一個申論老師,擅長申論,但是筆試和麵試並不專業。所以其他公考老師也是一樣的,他們擅長於他們教的那一課,但是不教的,他們其實也沒你想象中那麼擅長,所以他們的公務員綜合考試能力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強。


3 薪水問題。普通公務員,東部沿海地區,一年10-15萬左右,大多在這個區間內,不會差太多。而公考老師,我面試參加培訓的時候,那個老師,我們一天上九小時,上午,下午,晚上各三小時,每三小時差不多稅前是500,每天稅前是1500,我的小姐妹也差不多是這個薪水水平,而公考老師,他們的狀態基本是老師缺,課多。所以這樣算下來,一個月稅後工資都是3萬+,當然這是忙季,淡季的時候要空,工資當然也要少,但是一年下來,月均工資肯定是在2萬以上的。

當然咯,這個是公考老師堆裡算有點好的老師的價位了,級別低一點的沒有這麼高,但是慢慢做著做著多多少少會級別提高一點。


總體來說,公考老師的收入要高於公務員,基本上是公務員的兩倍。


4 自由問題。公務員是做班制的,除了週末及法定節假日,都是要打卡上班的,而公考老師,忙的時候很忙,空的時候,可以把忙季多的加班一起休掉,可以連休很多天,想想就爽歪歪。


耿直噹噹


當公務員老師能掙未來公務員的錢,何樂而不為


本人曾經有幸參加了某公的面試培訓班,7天封閉,5000多塊。

上課時候環視周圍,有看起來像混子的,有走網紅女神路線的,也有戴眼鏡充學霸的。

帶班老師是一個小姑娘,也是講綜合分析的。那年我21,這位老師26。

課程講的頭頭是道,與發到個人手裡的內部教材沒有差別,基本是讀課本。



課間閒聊,同學有交一萬多保過的,也有和我一樣新年折扣班交的少一些。

與這位小老師聊,聊年齡,聊工作經歷,聊著聊著,就聊到了題主的問題:為什麼公考老師自己不考公務員?

小老師說,考過。剛畢業那會兒,周圍同學都考,都鉚勁學,也有報班的。那時候比賽做套卷,看誰錯的少。後來參加考試,通過了筆試,進入面試階段被刷下來了。

緊接著就是找工作,看到了培訓機構招講師,有培訓。上門應聘,培訓機構給做講師培訓,一套非常完善的培訓體系,整個課程下來,公務員的那些題,都能講。

然後就是試用期,轉正之後開始各地跑。因為各地公考時間不一樣(5年前吧),培訓開班時間也有差異。有時候一個月能跑4個城市。



小老師望著窗外熙攘的車流,小聲嘟囔著:當公務員老師能掙未來公務員的錢啊,現在帶課,月薪小一萬沒問題,沒準哪個月跑的城市多,帶的班多,還有提成呢。

突然回過頭,看著我們這幫學生:“所以這個問題,你們覺得呢?”


小小老老段段


正好,不久之前和我一起進入公務員隊伍的同事辭職了,去了一家公務員培訓機構做培訓老師。當時,我們都很意外,疑惑之前那麼辛苦考公務員,好不容易考上了為什麼還要辭職去當培訓老師。後來,在與他的交談中,我明白很多,正好很多見解可以答下題主提出的為什麼公考老師自己不去考公務員。

1.夢想定位不同。

有的人喜歡公務員安安穩穩的日子,不想去經歷風雲,有的人喜歡在企業奮鬥的日子,喜歡一種競爭的感覺。我那位朋友,在單位主要負責的是宣傳這一塊,每天的任務就是寫文章,給領導寫文章,給部門寫文章,在他的日程當中除了寫文章,幾乎沒有其他事情。這與他當初考公務員的期待,完全不一樣,日子久了,他覺得這個這樣的日子枯燥無謂,他還是比較喜歡充滿競爭,有激情的日子。正好他又比較博學,在一次巧合的機會,受到公考教育機構的邀請,他立馬就去了。

2.社會地位

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無論哪個領域,哪個行業,只要你乾的出色,做的很牛逼,那一定會有人崇拜你,相應的社會地位也很高。不只是在官場才會有社會地位,況且在基層公務員如果沒有晉升,很難獲得別人的仰視。現在公考機構裡的那些名師,都很受學生,家長以及社會的崇拜。

3.薪資待遇

現在每個機構的公考培訓費用都不低,特別是那些包過班培訓費用更是超過萬元。因此,培訓班老師的薪資可想而直。順便提下,我那位前同事目前的薪資相比之前已提高兩倍,並且以後還會有漲幅。

4.能力問題

不可否認,機構裡的培訓老師能力參差不齊,有的老師牛逼,有的老師則一般,並且有的老師能力強的是某一方面,而國考考的是多方面的能力,如果參加公務員考試,不一定能考上。


達人知者


你好,我就是公考的申論講師,我覺得我能夠回答你的問題。這個事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

第一是自身方面。公考老師並不是全能的,術業有專攻。教申論的老師大多行測不好。教行測的老師答申論也不一定就溜。雖然他們在本專業裡是做的不錯,但是公考不只考自己本專業的,也考其他,這也就限制了公考老師的能力。

第二是機構方面。很多老師都不是自己創業,自己做。都是掛靠在機構,給機構打工。這就有勞動合同的限制,沒有任何一個老闆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老師去考試,然後拋棄公司。所以他們都會在考試當天安排任務,比方說解析真題之類的。哪怕是什麼都不做也沒有關係,但是那天必須要在公司報到。

第三是工資待遇和家庭方面。大多數的老師都有家室,不願意外出。培訓機構都在大城市的市中心,照顧家庭上班都方便。如果考公務員考好一點的地方難度是很大的,而且也沒有時間長期備戰。即使考上了公務員的薪資待遇也沒有公考老師高,大多數的公務員崗位是這樣的。所以很多老師就不選擇考公了。

不知道我的回答你是否滿意,我是公考老師,有多年培訓經驗。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公考互助”和我私聊。有建議也可以提出。



公考互助


公務員很多要求應屆生和基層工作經驗以及黨員身份,這一點就把很多公考老師卡在了門外。對於公務員考試來說,瞭解考試套路並不一定就能拿高分,且多數公考老師專攻某個題型,不一定全能。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公考培訓機構工資很高,很多老師並不想辭職去做公務員。



1.很多公務員招錄部門要求條件比較多

一是應屆生身份,很多崗位尤其是國家部委的公務員,多要求應屆畢業生,這一點公考老師達不到。

二是學歷,現在很多崗位要求研究生學歷,很多公考老師都是本科畢業後就工作了。

三是黨員身份,這一點也很重要。

四是基層工作經驗,這一點主要針對大學生村官選調生等,公務員培訓機構教師的工作經驗並不能算作基層工作經驗。

2.公務員培訓機構工資比較高,而公務員剛工作時工資通常只有三四千

培訓機構的工資比較高,比如老師來說,底薪很低,但是課時費很高,一節課至少是200元,也就是說一個小時可以賺200元,如果你比較能吃苦,一個月賺個四五萬沒有問題的。

相比較而言,公務員的工資比較低,剛入職一個月工資在5000左右的已經算是很好了。 而且培訓機構的人通常已經適應了體制外的工作環境,不太想當公務員經歷勾心鬥角和朝九晚五的生活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放棄高薪工作去讀研,畢業後還未必能找到如此薪水的工作,那何苦折騰這一趟。

4.對於公務員考試來說,摸清了套路並不意味著就能考高分,而且培訓機構的老師大多隻擅長某個領域

講個具體的例子,我姐夫本身學歷很高,本科是普通二本,然後考研的時候以高分考入某985學校,據說還是當年的專業第一名。但是我姐夫的優缺點都很明顯,缺點是英語極差,優點是特別會講課,英語語法雖然他自己不會,但是講得頭頭是道。 輔導機構也有很多人如此,他們研究了很多年這個考試考什麼、怎麼考、怎麼拿高分,但是你要是真讓他們自己去考,還真的未必能拿到高分。 而且輔導機構的老師多精通某一門,如果去考試,至少要考兩門,他們未必就能在其他科目拿到高分。

而且為什麼輔導機構的人看考試會看的那麼透徹?因為他們一來有多年研究考試的經驗,二來他們是局外人和過來人。局外人和過來人看得清?當然了,比如你現在看小學的考試題,覺得倍兒簡單,雖然你當時學得不好,但是事後你再看的時候已經跳出了考試本身,自然覺得題目簡單多了。

綜上所述,很多時候公務員考試的競爭對手並非你的培訓老師,所以你要更加努力,多學習多進步,預祝所有用心準備公考的小夥伴都能取得理想成績,早日成為科長,處長和局長。


考研東住佛小仙女


語嫣姐姐陪伴10萬同學,從事公考10年,多次參加命題和閱卷

語嫣姐姐想說,每年不少公考老師考公務員的,而且上岸的很多的。因為不少老師在工作了幾年後,覺得特別累了,所以想去換個地方,於是也會去考公務員的。

當然,不是說所有的老師考就一定輕鬆。老師也分很多種,至少行測和申論,老師是分開的,就算面試,老師去只能說在某一方面有優勢,比如申論的老師可能就申論考的好,行測考的並沒優勢。要想考公務員,也是需要很多的備考複習的。



另外,語嫣姐姐想說的是,

一些核心老師的收入挺高的,只要不在大的機構,自己專職講課的,或者自己開培訓機構的核心老師的收入比公務員高很多的,正常的很多老師一天課酬可以達到250元一小時左右。這個收入遠遠是公務員不能比的。

除了這些因素外,語嫣姐姐團隊的老師對公考有些真誠的熱愛。熱愛這個行業,看到培訓的學生進步,上岸了由衷的開心。所以整個心竺公考團隊希望通過科技推動公考進步,讓更多人享受更好的教育。


公務員考試心竺公考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因機構而異。

1.有的培訓機構名氣和質量都不咋地,為了湊夠人數,隨便去市面上找一些人,經過一系列套路的培訓,就上崗教學,可以看出就是騙錢。

2.有的培訓老師的確牛逼,據筆者朋友講,他一個同事以前就是公務員面試老師,對他來說賺錢很容易,出場費一個小時就是一千元,而且是全包(差旅費、住宿費、伙食費),但是自己也賺夠錢了,想圖個安定穩定的公務員生活,所以就不幹了。據他講,即使他現在出山教學,也是元老級人物,依然很是吃香。

3.兩個職業比較來講,工資方面:公務員比較穩定,可以預見,而培訓老師有高有低,相差較大,如果你有能力,有水平,年入百萬都不是夢;工作方面:公務員總體上是相對輕鬆,早九晚五(除了一些崗位),而且有五險一金,年休假,探親假(外地人),所以對於培訓老師來說,工作還是挺累的。夢想方面,有的人就喜歡教書育人,這是不可否認的,有的人就是喜歡當老師,也是他們想把知識傳授給他人的想法,真正幫助他們考上公務員。

最後提醒,最重要的是:廣大考生還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複習方式,千萬不要盲目跟風。當然,行業亂象叢生也不代表沒有清流,並不是說所有的培訓宣傳都是虛假無效的,如果要選擇培訓班,應多對比了解,前輩的口碑和評價也都是選擇的依據,切不可被花式宣傳矇蔽了雙眼。




小小評論員


哈哈碰到過這種人,所以說一下個人淺見。我曾經有幾個老師就是這樣,考上了好幾次公務員就是不去,後來就去做了專門的公考老師,你要問為什麼,因為大多數基層公務員都是事多錢少離家遠,而且責任重大,與理想中的生活差距太遠。而公考老師相對來說就比較靈活,往往大城市考公務員的考生人多,辦培訓班比較容易,而且收費高,像中公,華圖等機構的保過班,收費動輒兩三萬,而且還是選入圍面試的前兩名考生。如果通過考試了很多考生還會再給額外的感謝費,收入相當可觀,自己辦班那收入就羨慕死大多數都市白領啦。

我有個同學畢業後就直接放棄考公務員專心做公考老師,目前在二線城市月入兩萬左右,對我們這種單位的小科員來說那是天文數字啦😄。而且做公考老師不受年齡限制,年紀越大越吃香,可以作為一輩子的事業來奮鬥,而基層公務員可能一輩子都是小科員,收入是不可能成倍增長的。

說了這麼多主要兩個意思,第一,做公考老師待遇比基層公務員來的好,接觸的也都是考公務員的學生素質相對較高,工作環境好。第二,上班時間地點比較自由,能夠更好的照顧家庭。


上井農夫


首先說明,我是由公考講師上岸的人。

上岸之後也依然繼續做公考講師,而且是筆試、面試雙修。

為什麼就很清楚了吧,“錢途”而已。

我的“同事”裡也有很多岸上的人,所以並不是所有公考講師都不考公務員。


但確實大部分講師都不是公務員,這個情況確實是當下的一種趨勢。

1.從公考行業現狀來看。公考大軍滔滔不絕,公考講師基本不會失業,在這種情況下,做一個公考講師要比公務員拿的錢多得多。如果二者選其一的話,許多大機構的講師肯定會選擇繼續做。畢竟二者的收入差距可不是兩三倍那麼簡單。


2.從講師自身來看,筆試講師注重模塊的研究,多是相關專業研究生畢業,對某一個領域有特殊的天賦和嗅覺,所以他們可以在這個模塊的授課當中乾的風生水起。但公考是一個整體,除了行測還有申論,除了筆試還有面試,很多老師無法所有的都兼顧,所以綜合能力也阻擋了他們考公務員的步伐。


3.從公考講師的內部看,不管是整個公考行業還是某個培訓機構,其實也是分大與小的。大講師可以稱為培訓師,動輒上萬人的課,收入不菲,地位不受動搖根本不想考公務員。小講師基本都是兼職或是地位不穩,能力也不足。想考又瞻前顧後,或者乾脆考不上。

當下有許多朋友對公務員這個職業有誤解,其實公務員是一個要為國家奉獻終生的職業,大部分公務員每天在枯燥無味的電腦前做著文件,保證各個機關單位穩定的運行。沒那麼高的社會地位,也沒有灰色收入。週六週日延長工作時間也沒有加班費。

所以,幹得好的公考老師不考公務員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