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任仲平文章:創造歷史的偉大變革——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上)

這是一條正確之路。它非先驗,而是歷經時間檢驗。小崗破冰,深圳試水,浦東闖關,平潭浪湧,前海開發,雄安啟航……我們在無路中走出了一條新路、好路,改革開放的腳步永不停滯。40年前一次毅然決然的啟航遠征,最終成就了一次改變中國、影響世界的浩蕩進軍。實踐證明,正是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讓我們成功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讓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這是一條強國之路。197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679億元;2017年,已經站上80萬億元的歷史新臺階。40年來,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22.8倍,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197.9倍,近年來每年經濟增量相當於一箇中等發達國家經濟規模……40年來,破立並舉,改革開放為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供了思想和制度支點,撬動了至今仍在持續的歷史性前進。今天的中國,從過去那個現代化的遲到國,變為現代化的實踐中心,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這是一條富民之路。無論是小崗村的紅手印,還是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改革開放的諸多原動力,來自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樸素追求;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變革的指針同樣指向富民。從短缺到充裕,從溫飽到小康,7.4億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形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在人類發展史上絕無僅有。改革開放的快車,以其一往無前的衝勁,讓所有中國人相信: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40年,這是一段取得“史詩般進步”的歷程,也是一個“人類發展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例子”。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讓一個古老的國家煥發出奮鬥的神采,讓十幾億人為夢想持之以恆,讓40年的時間裡曙光升騰、萬物生長,激盪起生機勃勃的復興氣象。

寫在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壯麗篇章,成為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判斷的生動註腳:“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四)中國的重新崛起,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議題。

在很多人看來,從1978年到2018年,這個國家就像一艘駛往未來的大船,勢不可擋地開啟了一段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輝煌歷程”。鑑於中國的巨大成功,有學者甚至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中國的經驗是否可以說明,只要進行改革開放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過去40年裡,很多國家、地區也都進行過改革或是開放,但是失敗的多、成功的少。從世界範圍看,20世紀80年代以來,從計劃經濟或類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大約有30個歐亞國家,涉及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直到1997年,絕大部分經濟轉軌的國家官方統計GDP都沒有恢復到1989年的水平。

有人把中國改革的成功簡單歸因於市場的作用,但不少國家從來就是私有制的自由市場經濟,卻長期停滯不前;有人認為中國改革成功緣於採取漸進改革、增量改革的方式,但並不是所有采取漸進改革的國家都取得了成功;有人還認為中國改革的成功源於中國的超大規模,但世界上有些規模很大的國家仍然陷於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總結好改革開放經驗和啟示,不僅是對40年艱辛探索和實踐的最好慶祝,而且能為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強大動力。”站在40年的歷史節點上,我們需要思考,改革開放這個“關鍵抉擇”,讓困頓中突圍的中國踏上了怎樣的嶄新曆程?這個“活力之源”,如何激發出40年源源不斷的力量?這個“重要法寶”,是怎樣推動中國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條“必由之路”從何而來,又將把中國帶往何方?

(五)對於中國,“改革開放”四個字,是一系列制度的變革、一系列觀念的更新、一系列行動的合力,是一段歷時40年的上下求索。“中國40年改革開放給人們提供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啟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歷史前進的邏輯,就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讓中華民族一路走向復興。美國前駐華公使傅立民回憶,1979年夏天,他在北京街頭買了一碗湯麵,賣面的人說自己是“個體戶”,這是他第一次聽到這個詞,那位個體戶解釋說:“我自己就是單位。”這一幕讓他感嘆,“中國馬上就要開始騰飛了”。

街頭小攤販的一句話,折射中國改革的密碼。正是改革這“關鍵一招”,讓中國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偉大歷史轉折,通過打破舊的體制機制,釋放出了蘊藏於億萬人民的巨大活力。生產力掙脫僵化的生產關係的束縛,人從舊的思想、舊的體制、舊的關係中解放出來。這正是鄧小平同志所說的讓中國“真正活躍起來”,也正是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改革開放以制度的巨大變革,激活了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中國由此萬馬奔騰、生機勃發。

時代發展的潮流,就是順應世界現代化進程、經濟全球化大勢,讓中國深度融入世界。習近平總書記曾講述過一段自己的經歷。1979年他出訪瑞典時,一個馬來西亞華人用生澀的漢語問他:你是中國人嗎?那時候中國人很少出國,海外華人見到同胞會很激動。而現在,從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市政府大樓朝外看,“半個廣場都是中國人”。

海外華人的故事,折射中國開放的視野。40年來,因為打開國門搞建設,中國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成為世界最大的旅遊客源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130多個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靠著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中國徹底擺脫了被開除“球籍”的危險,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一帶一路”建設從理念轉化為行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發全球共鳴,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洪流奔湧40年,打破沉悶停滯,打破封閉僵化,讓這個國家40年來活力迸發,大踏步走向未來。美國學者塞繆爾·亨廷頓感慨,改革開放使中國命運徹底跳出了近代以來的“下降通道”,中國改革,最複雜也最成功。

(六)1978-2018,如果將這40年奔騰不息的偉大進程,放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來看,這一世界上“最複雜”“最成功”的偉大變革,有著清晰的歷史軌跡。

緊緊圍繞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這條主線,改革開放大幕初啟至黨的十八大,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鼓勵探索,倡導創造,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真正活躍起來,真正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的事情”,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緊緊圍繞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認識論、方法論到價值論,從總目標、大方向到動力源,對改革開放進行系統性思考,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理論創新為指引、以制度創新為保障,我們黨總攬全局,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中華民族迎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這是一段正在發生的歷史。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奮鬥,讓改革開放的中國步步逼近光輝的山巔。新一輪改革開放大潮激盪,將歷史性變革和成就寫在廣袤大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世界經濟發展“火車頭”,全球經濟增長新引擎;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四個全面”開拓治國理政新境界,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全局……中國道路成就中國奇蹟,中國崛起帶來中國震撼,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40年前,誓言“趕上時代”的中國人在踏上改革開放之路時也許不會想到,這一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不僅讓中國趕上了時代,還讓其成為引領時代潮流的重要力量。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讓“中國號”巨輪駛入新的水域,也為全世界尋求變革的人們提供了方法與視野、理論與實踐。(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