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19世紀的最後一天,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威廉.湯姆生(即開爾文男爵)發表了新年祝詞。他在回顧物理學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時說,物理大廈已經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飾工作。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對物理學稍有了解的人,就會知道這句名言也逃不脫“真香定理”,因為愛因斯坦和霍金等後人的理論,直接動搖了整個物理大廈的根基。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其實,很少有人會去在意他的後半句話,認為他也逃不過“打臉”的窘境,這後半句話是這樣的,“它的美麗而晴朗的天空卻被兩朵烏雲籠罩了。”,其實開爾文男爵沒有後人傳說的那麼“言之鑿鑿”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一頭霧水,不是要講後視鏡嗎?對的,科學之所以迷人,就在於“可被證偽”“可被推翻”的,無論你來自何方,你只要能推翻現有“理論”,就能被載入史冊

所以你會發現,在科學領域,幾乎沒有什麼“顛撲不滅”的真理,只存在無限趨近於“真理”的過程

早在1908年,凱迪拉克汽車為了獲得汽車界的重大進步獎項,研發出了

“可互換零部件”的汽車,而在這些零部件之中,“汽車後視鏡”被首次運用於汽車上,用途主要是“觀察車輛後方的狀況”,汽車自從有了這樣一個“輔助工具”之後,大大降低了汽車的“碰撞事故”,也提升了安全性,人們再也不用探出腦袋觀察後方的情況了。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因為“後視鏡”戰功卓越,因此在那時,“後視鏡”就被定性為汽車“安全標配”,每一輛車但凡是要通過“安全檢查”就必須要配備“後視鏡”。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今年是2018年,經歷了整整110年之後的今天,汽車後視鏡無論是在構造上還是用途上幾乎沒有產生任何變化

然而我要和你說,傳統的汽車後視鏡要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甚至要被主動取消,你會相信嗎?

有人會說:“別扯了,沒後視鏡的話,以後科二還考不考倒車入庫啦?”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我說的當然是真的,我們的鄰居中,印度和日本這兩個國家就已經取消了汽車的後視鏡,不過取消的原因各不相同,先來看看印度是為何取消的吧!

對於印度比較陌生的觀眾雖然記不住印度的特點,但是如果提到印度人民的“出行方式”,應該可以用“開掛”兩字概括,簡直不要太秀好嗎!印度的確從很早之前就取消了“後視鏡”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主要印度的國土面積只有我國三分之一不到,但是人口卻快要超過我國,尤其是印度的一些大城市,比如新德里、孟買等城市,無論是人流量和車流量都是巨大的,因此印度有“汽車大國”的美譽,而除了機動車以外,甚至會出現騎著大象上機動車道的情況。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所以,印度的許多馬路都是雙車道,而且不對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進行分區,因此行人、牲畜、機動車和電驢子全部堵在了馬路上,更離奇的是在馬路的兩邊大量存在佔道擺攤的情況。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因此,在通勤壓力如此大的印度,機動車的速度根本開不起來,如果將汽車的後視鏡取消掉了以後,還能夠整體提高雙車道的使用率,減少擁堵,何樂而不為呢。

印度是出於“節約空間”,緩解壓力的角度取消了“後視鏡”,那麼日本呢?他們取消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日本早在2016年6月就通過了一項新法規,但並不是取消後視鏡,而是一個開放式的立法“同樣允許不裝後視鏡的汽車上路”,日本這樣做並不是空穴來風,在日本,不裝後視鏡上路的前提是必須要配備“車尾攝像頭”和“360度全息影像技術”,這些都是後視鏡的“高端配置”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這其實更像是一種選擇題,在原來只有“後視鏡”的年代,我們沒得選,只能把“後視鏡”作為“官方標配”,後來,選擇多了,也就允許多種多樣的選擇了

那麼疑問來了,既然“後視鏡”現如今是被作為“選擇之一”而存在的,為什麼要剝奪它存在的權利呢

“後視鏡”現如今弊端重重

1、後視鏡風阻大

現在的車都是往“流線型”方向發展的,因為這樣會降低空氣阻力,也就耗油量變小了,不要小瞧一對小小的後視鏡的力量哦!曾有試驗用均速三十五千米每小時的速度,同樣一款車,在取消了一對後視鏡以後,行駛中的空氣阻力

降低了百分之十三,如果長期以往的話,會省下不少油錢。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2.寬度

後視鏡就像一對耳朵一樣,天然的

加寬了車身,在狹窄的道路上或者兩車交匯錯車時,最容易出現後視鏡的剮蹭和磕碰,給人們帶來許多生活上的不便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3、盲區

這個是最重要的,盲目的相信後視鏡其實對我們的“安全”也存在威脅,如果單使用後視鏡的情況下,盲區會廣泛存在,導致我們視野不夠開闊,小車還則罷了。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如果是體積大,底盤高的吉普車和SUV,甚至是大貨車,一個不注意就會錯過從身旁走過的小型車,導致車禍等情況,如果對於這些汽車依然要使用後視鏡的話,無疑是增加了交通危險係數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電子類科技真的靠得住嗎

眾所周知,日本平民對於電子支付、電子銀行等等接受度會比較低,同樣的對於電子類的東西始終感覺有一層隔膜,很多日本人會覺得比起後視鏡這種自己能夠“肉眼”直接感受到的,車尾攝像頭似乎是不那麼讓人放心的。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因為只要是電子設備,雖然是很精確,但日本人覺得這都會有老化、故障和系統延遲的一天,如果故障發生在高速公路上和盤山公路上,那可是致命的

事實果真如此嗎?人的肉眼真的比機器更加靠譜?反應速度真的比機器更快嗎?

首先提到的就是日本開逐步使用“車後攝像頭”,替代後視鏡的功能,車後的攝像頭與視頻直接融合,車後的情況直接反應在車內後視鏡上,因此車後不存在盲區,直接將視野擴大許多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最主要的是這個“車後攝像頭”接入了互聯網,如果在攝像頭視野範圍內遇到了“緊急情況”或者“車距過近”,它都會進行警報或者汽車直接採用系統中錄入的“安全停靠”來主動“保證安全”

因此如果當“車後攝像頭”在出現故障時,自己會首先察覺並且及時告知駕駛員,根本不會出現“致命”的情況。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預計到2023年前,日本29%的汽車將使用攝像頭代替後視鏡,且12%的汽車將不再有側鏡,並且美國也將大力推廣這項技術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於是槓精出現了,你這只是“車後攝像頭”,車的側面依然是盲區啊!這該如何解決呢?這次的黑科技絕對讓你喜悅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有“車後攝像頭”當然也就有“車側攝像頭”,日本的汽車開始逐步量產化這種車側幾乎看不見的小攝像頭。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先看一個關於日本一個汽車品牌將要在其2019年的汽車中量產“數據後視鏡”的“說明”

我們不難發現,日本的這部汽車的理念是把“觀看路況”的工作放到了車內

,讓車外的“攝像頭”和“觀看路面”給分離開來,極大的方便的駕駛者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我們可以看到在陽光過曝時,車內的屏幕裡自動將刺眼的陽光轉化為人眼可以接受的亮度。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在雨天,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車外的後視鏡會沾上雨珠看不清,配備了防水功能的攝像頭最大程度的還原了清晰的車後路況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在夜晚,更加不用擔心看不見車後的情況,這個攝像頭會配備“夜視功能”,讓你即時是在晚上也能看的清清楚楚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相信自己的肉眼固然是好處,但是遇到了極端情況,也是有人眼所不能對付的情況,而且在面對突發情況時,人類的反應往往會比電子慢許多,電子的反應能精確到毫秒,甚至提前做出預判

事實是,因傳統後視鏡而造成的事故率是遠遠高於採用電子後視鏡的。雖然我們不能保證電子後視鏡不出問題,產生所謂的“隔膜”,但是徹底消除危險的方式應該是不存在的。

如果隨著將來數碼後視鏡在日本的逐步推進,安全係數將會更上一層樓,如果將來5G技術完善的話,將會讓這種技術更加成熟,更有保障


日本立法取消後視鏡:誰規定了後視鏡必須是“安全標配”?


中國在不久的將來會不會也取消後視鏡呢?各位觀眾對“數碼後視鏡”持什麼樣的看法呢?

-END-

[]~( ̄▽ ̄)~*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APP:知日圈

你想要了解的日本,全部都在這裡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