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恨過你的父母嗎?一部塵封五年“謀殺”青春的電影《狗十三》

說起國產青春片,很多人腦海中想到的可能是趙薇《致青春》、郭敬明《小時代》、張一白《匆匆那年》、顧長衛《孔雀》等等,很多導演把這個題材拍了無數次,稍顯俗套的早戀、懷孕、墮胎、車禍等等橋段,讓觀眾甚至有些反感這個類型,而就在2018年接近尾聲的時候,一步由曹保平導演執導的青春電影片《狗十三》上映,這部塵封五年終於上映的電影,一時間引起了劇烈的社會反響,還被認為是“最真實的青春片”。

你恨過你的父母嗎?一部塵封五年“謀殺”青春的電影《狗十三》

《狗十三》

熟悉曹保平的人都知道,他是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曾經拍攝過《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追兇者也》等影片,周迅、鄧超、段奕宏、劉燁等演員,都曾與他合作,並取得了很好的口碑。

你恨過你的父母嗎?一部塵封五年“謀殺”青春的電影《狗十三》

電影《烈日灼心》

《狗十三》原本叫《狗13》,中國傳統文化中,對13這個數字多少有些忌諱,但因種種原因,名字最終改成了《狗十三》,影片主要表現了父權籠罩下少女的孤獨與成長,影片以兩條狗的去留為主線,講述了一箇中國式家庭如何逼迫一個13歲少女向成人世界妥協的故事。

你恨過你的父母嗎?一部塵封五年“謀殺”青春的電影《狗十三》

電影《狗十三》劇照

李玩的父母離異,她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父親重組家庭,她有了繼母,還有個弟弟。李玩的“玩”字就暴露了家中重男輕女的態度,13歲的李玩有些叛逆,為緩和父女關係,父親給李玩買了一條狗,但李玩並不喜歡,但長時間的“相依為命”,狗愛因斯坦成了她的精神伴侶,不料此時愛因斯坦意外走失。

你恨過你的父母嗎?一部塵封五年“謀殺”青春的電影《狗十三》

《狗十三》

為了找狗,爺爺受傷、奶奶走失,父親暴怒之下打了李玩,後來又道歉說這一切都是因為愛。為了安撫李玩,繼母買了一隻跟愛因斯坦很像的狗,李玩說它不是,但家中所有人都強迫李玩承認,她只能接受。新愛因斯坦由於被弟弟和爸爸追打,無助地躲在衛生間中瑟瑟發抖,讓“本來內心是拒絕的”李玩感覺在新愛因斯坦身上,看到了自己無助孤獨的青春,她也逐漸接納了這隻“替代品”。最終,李玩在路上偶遇了丟失的真愛因斯坦,她向狗的主人表示,對不起,認錯了。從“任性”到“懂事”,李玩用無數個妥協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禮”。

你恨過你的父母嗎?一部塵封五年“謀殺”青春的電影《狗十三》

電影《狗十三》劇照

不少觀眾在看完之後表示感同身受,回憶起小時候捱打的經歷,現實也是,中國很多孩子都是被“打大的”。“棍棒下出孝子”的傳統思想似乎延續了很多年,即使是健全的家庭,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關愛都是粗糙的,很少會站在孩子角度,傾聽孩子的聲音。

“重男輕女,從小我媽就抱怨覺得我讀書費錢,轉眼就給自己那個一事無成的兒子存錢買車,我媽為我花的半毛錢都會記得清清楚楚,他們說話做事也從來不會考慮我的感受”

你恨過你的父母嗎?一部塵封五年“謀殺”青春的電影《狗十三》

“得了抑鬱症的那年,我媽問:你怎麼不去死”

你恨過你的父母嗎?一部塵封五年“謀殺”青春的電影《狗十三》

“我一直很害怕過馬路,因為小時候我有一次考試沒有及格,我媽要把我往馬路上退,直到現在我都無法克服”

你恨過你的父母嗎?一部塵封五年“謀殺”青春的電影《狗十三》

“我媽其實骨子裡自卑,於是我媽把這種情緒從小就帶給我,導致我現在都25歲了,我從來沒信過任何人對我說的任何讚美,每次下意識的第一反應是:我不配”

你恨過你的父母嗎?一部塵封五年“謀殺”青春的電影《狗十三》

正如一些影評人所說的,電影真正的涉及了成長中不斷妥協不斷放棄,沒有風花雪月沒有狗血淋漓,白話般的敘事中卻有一股平靜的力量,就像一把刀子慢慢插進你的心臟,等你有知覺時,疼痛已經入骨。不得不說,人生其實就是這樣,一場妥協接著一場妥協,最後大多數的我們都活成了當初自己看不起的那個人。游魚從此被封閉在水箱中給人欣賞,狗從此被牽在皮繩裡乖順地躺下來,少年從此長成衣冠楚楚的合格的大人,更令人沮喪的是,原本暗潮湧動的年輕人長成了庸碌的中年人之後,最終也會轉過身去訓化下一代。”

你恨過你的父母嗎?一部塵封五年“謀殺”青春的電影《狗十三》

有人在影片中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也有人可能看不懂,或許看不懂的人是幸福的。但再回看我們的成長經歷時,會發現一路風景裡依舊有盛開的鮮花。

就像那句“那些釋懷與明瞭、理解與感謝,都是珍貴的體悟,而體悟是變得更好的開端。”更多觀眾則在感動中表達:“看完後與年輕的自己和解了。”也正如微博大V餘念慈對電影的感悟:“沒人能給出答案,沒有人知道答案,沒有人知道如何處理青春期的各種麻煩事,但這不正是青春最有魅力,最神秘的地方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