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一小區3個月漏水近8萬噸,物業要求業主平攤21萬元水費

轉自:廣西電臺私家車930

近日

南寧一小區的業主被告知

小區三個月內漏水近8萬噸

損耗高達21萬元

最關鍵的是

這個損耗得由小區業主分攤

南寧一小區3個月漏水近8萬噸,物業要求業主平攤21萬元水費

有業主調侃道

漏水量都能浮起一艘航空母艦了

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南寧某小區水管漏水

平均每天漏水1200立方米

南寧振寧青秀山1號小區不大,2012年交付使用。

12月6日,服務該小區的深圳市午越物業有限責任公司南寧分公司(以下簡稱“午越”)向小區業委會送達了6份文件,其中包括一份《關於小區主水管漏水水損分攤函》和三份《水管漏水搶修函》。

業委會楊主任接到這幾份函件後,嚇出了一身冷汗。

從函件上可以看到,

今年8月份,水損16800立方,水費金額為45192元;

9月份,水損26665立方,水費金額71728.85元;

10月份,水損36426立方,水費金額97985.94元。

三個月漏水造成的損耗一共達到了79891立方,總金額214906.79元。

該函件要求小區810戶業主分攤這筆損耗,每戶平均265.4元。

南寧一小區3個月漏水近8萬噸,物業要求業主平攤21萬元水費

“這個數據簡直無法讓人接受”,楊主任說,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的標準排水量為5.4萬噸,滿足排水量為6萬噸,這漏水量比航母的排水量還大。以10月為例,平均每天漏水1200立方,每個小時漏水50立方。

巨量水損引業主質疑

楊主任查看了近半年來的用水明細,8~10月期間總用水量確實變大了,但是這巨大的損耗還是引起了業主不斷的質疑聲。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水損?

這些損耗又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損耗的產生是否與物業公司未及時發現漏水、及時維修有關?

巨大的水流為何一直沒有被發現?

開發商等同用一根水管,為何不參與分攤?

物業公司:會知錯就改

12日,記者來到該小區瞭解情況。

記者在綠城水務提供的水費清單上看到,10月的水量為42096立方,與午越物業公司公佈的46817立方相差約4700立方。午越物業戴經理稱,因兩者抄表的時間不同,因此存在數據差異。

南寧一小區3個月漏水近8萬噸,物業要求業主平攤21萬元水費

綠城水務公司確認,物業提供的水費清單是綠城水務開具的。

對於水損,綠城水務稱他們是按小區的總水錶來計數收取水費,至於水費的分攤,是由物業公司負責。如果出現水損大的情況,建議小區排查水管。

戴經理表示,

“ 三個月內,小區的主水管進行了三次維修,漏水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不明硬物刺破了主水管,二是管頭處脫節漏水。因為水管埋在地下,而且漏水的位置偏僻,因此很難發現。他認為,整個過程中,物業公司盡職盡責,並非不作為。

對於水損是如何計算出來的,戴經理稱,

“ 此前在小區公示的水費明細數據有一部分是推算出來的,並非客觀數據。這個推算在水損正常的情況下,可以基本平衡,但是因為8~10月水損量太大,而業主按實際的生活用水量來付費,因此造成物業公司鉅額赤字。所以,他們才向業委會發出了這份函件。

“這份函件中的內容確實有不周全的地方,我們也希望跟業委會磋商解決方案”,戴經理稱,關於業主提出開發商沒有承擔分攤責任等,戴經理表示,他們會知錯就改,以後在計算公攤的時候,會將該因素考慮進去。

對此,

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