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你家有嗎

鈞瓷位居中國五大名瓷之首,是世界上唯一不受人為控制的高溫窯變瓷,是中華瓷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傳統美學的集大成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鈞瓷始燒於唐、盛燒於宋,建國後得到創新與快速發展,近年來多次榮登國禮,走進博鰲、聯合國,被送與各國政要與國際友人,發展達到了新高度。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你家有嗎

鈞瓷藝術經歷了一個由不成熟到逐漸成熟的漫長歲月。據考證,鈞瓷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獨樹一幟的藝術特徵,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氣魄和瑰麗多姿的民族文化,故蜚聲瓷林,名揚中外,雖歷經坎坷而經久不衰。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你家有嗎

跨越千年的時代印記

唐 代

在禹州市神垕鎮下白峪村和萇莊鄉等地,先後出土黑、褐釉高溫窯變花瓷,被稱為“唐花釉瓷”。學術理論界一致認為,鈞瓷窯變藝術是受唐花釉瓷的啟發,逐漸發展而成。當時釉中是以鐵為著色劑,高溫燒出黑底藍斑彩釉、藍底黑斑彩釉或純白色釉的瓷器。這種藍斑彩釉乳濁度高,呈月白或天藍色,有一定的流動性,活潑多變,似有意,似無意,似有形,似無形,淋漓酣暢,變幻莫測,為後來的鈞釉彩斑開啟了先河。器物則以壺、罐和拍鼓為多。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你家有嗎

宋 代

自宋代起,宋徽宗御封“神鈞寶瓷”,“奇珍異寶”,每年只准燒製三十六件,遴選入宮。同時鈞瓷被歷代君王欽定為御用珍品,專有於宮廷而嚴禁於民間,亦“君無雙”之意,成為地位身份的象徵,被稱為國寶、瑰寶,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美譽。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你家有嗎


這個時期,窯工們又在釉中引入氧化銅為著色劑,用還原氣氛燒製出了青中帶紅、紫紅相映的窯變釉。這種釉色以鈞官窯所燒器物為代表,有的器物通體紫紅,有的裡青外紅,色彩變化豐富,以天青、月白、玫瑰紫、海棠紅等最為有名。同時釉面遍佈蚯蚓走泥紋和各種絲毛狀流紋。

鈞瓷這種窯變藝術在宋代五大名窯中獨領風騷。宋“靖康之變”後,鈞瓷一時受挫。而隨著北宋王朝的滅亡和宋室南遷,燒通身紫紅釉色的鈞瓷窯場也不復存在。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你家有嗎

金 元

說到金代時期的鈞瓷,瓷友們不由會把金代和元代鈞瓷連起來。的確,金元期的鈞瓷又很多相同,較難分辨,再者,金代時間較短,好像是一個過渡期。金元鈞瓷其實是宋代鈞瓷的繼承和延續。

金代的鈞瓷雖說沿用了宋代技術,但製作燒製工藝比較粗糙,器型方面,也多以生活用器為主,如雙系罐、綬帶壺、碗等,由於金代屬於北方遊牧民族,所以其文化用品也多和馬背上的生活特點有關,再者,由於遊牧民族沒有太深的文化底蘊,對文化藝術的欣賞,與漢民族有別。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你家有嗎

到了元代,鈞瓷生產更為普遍,鈞瓷的製作工藝更具蒙族的特色,狂放粗糙,器型高大、胎骨厚重,釉厚欠勻,人為點斑更為明顯,多‘魚、蝠’形,釉色暗淡且多棕眼,釉質流積如蠟淚,手摸起來,多有凸凹不平的感覺。元代鈞瓷不再侷限於宋鈞的小件,有大型的壺、盤、罐、壇、爐等器物,充分顯示了元代鈞瓷雄壯渾厚的氣魄和藝術風格。

這個時期,北方各窯仍競相仿製。北方鈞瓷逐漸趨於衰落,而江南地區仿鈞瓷又悄然興起,蔚然成風。特別是一些著名的產瓷區,如浙江金華鐵店窯、江西吉安吉州窯,在南宋至元代就燒製出了光彩奪目的窯變釉,江西景德鎮燒製的銅紅釉,其呈色原理顯然與宋鈞銅紅釉一脈相承,甚至成為明清時期寶石紅、霽紅、郎窯紅、美人醉等釉色品種的濫觴。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你家有嗎

明 清

明清時期,制瓷中心南移, 北方諸名窯衰退,鈞窯基本停燒。

明代時期的鈞瓷釉色較薄,多為淡青、淡藍、豇豆紅色,胎質多為褐灰色,且較少燒製。 大明萬曆三年,明神宗朱羽鈞因避諱,改鈞州為禹州,並勒令停止鈞瓷生產,自此鈞瓷停燒。江蘇宜興、廣東石灣和江西景德鎮等地燒製低溫釉藝術陶瓷,都是在鈞瓷的影響下生產的新品種,不僅吸收了鈞瓷工藝的優秀傳統,而且又有所創新。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你家有嗎

到了清代,特別是雍正、乾隆時期,經濟一度繁榮,南方瓷業的發展達到了歷史的頂峰,景德鎮一度成為全國的瓷業中心,雍正時期,在景德鎮設立御窯廠,仿燒鈞窯器。當時的御窯廠督陶官唐英曾赴禹州走訪鈞窯,尋求鈞瓷燒製技術,百感嘆息,作詩曰:“玫瑰翡翠倘流傳,搜物探寶尋故老。”可見當時神垕鈞窯已很稀少。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你家有嗎

晚 清

晚清時,鈞瓷復甦,到光緒三十年(1904年),神垕鎮燒製鈞瓷者已有10餘家。鈞瓷曾經得到較大發展,品質也有很大提升。鈞瓷的器型既有生活器皿類,也有陳設類;造型既有仿製,也有一些創新。但從存世的官鈞瓷看,花盆居多。清宮舊藏的20餘件官鈞瓷中,花盆佔了大半,且式樣眾多,有海棠式、葵花式、菱花式、長方形、圓形、六方形等。可見在清代宮廷之中,鈞窯花盆也是頗得皇帝喜愛的陳設器。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你家有嗎

民 國

因戰亂、災荒頻繁,藝人外流,鈞瓷生產舉步維艱,趨於停產狀態。

建 國

建國以後,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鈞瓷在禹州得到恢復。建國後的鈞瓷,又稱傳統鈞瓷,是指一九四九年建國後以神垕生產的鈞瓷為主的鈞瓷。傳統鈞瓷是以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所生產的鈞瓷為代表,該時期產品以典型的“窯變”藝術,造就了“玉潤星輝、沉穩雄渾”的時代風格,倍受愛鈞的人士歡迎。

該時期,鈞瓷業處於政府扶持,個體民窯甚少,故以國營瓷廠、鈞瓷一廠、鈞瓷二廠三家試製生產。因產量有限、合格率低,故市場流行精品更少。建國後的鈞瓷是當今收藏界的亮點。據調查,此類鈞瓷流通量甚少,無比珍罕。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你家有嗎

鈞瓷是中國陶瓷大家族中的一個成員,但是它很特別、很另類,在中國陶瓷史上也有著與眾不同地位。它以其獨特的自然窯變藝術有別於其他瓷種,“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窯變現象,構成鈞瓷的特殊美感和藝術效果,具有很高的藝術魅力。它一問世,就受到世人的珍視,並進入名窯行列之中,在瓷林獨樹一幟,卓爾不群。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你家有嗎

鈞窯瓷器不僅具有強烈的古典魅力,使人產生出民族自豪感,而且它還把自然藝術、科學和歷史渾然融為一體,充分顯示出含蓄、柔和之美,它的誕生為我國陶瓷史上畫上了濃重的一筆,意義非凡。近年來,鈞瓷備受收藏家關注,尤其是鈞瓷精珍品類,其升值空間將是很大的,廣大藏友應該把握住收藏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