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結束後,劉備並無多少兵馬,為何能輕而易舉拿下荊州?

池璐


劉備在長坂坡戰敗之後,在江夏還有劉琦的一萬多駐守部隊和關羽的一萬水軍,加上各部軍隊陸續聚攏,劉備在赤壁之戰時大概有軍隊三萬。

在周瑜和曹仁相拒於南郡的時候,劉備把戰略目標轉向了沒接受赤壁戰火洗禮的荊南四郡。


攻四郡的時候,劉備沒有遇到太多的抵抗,主要是他用對了一個人

荊南四郡是劉表打下來的,四郡太守全部都是劉表安排,因為劉表的漢室宗親身份,所以四郡太守都臣服於他。在赤壁之戰時分別佔據四郡,堅決不投降曹操。

等到曹操退走之後,劉備準備拿下四郡,同樣因為劉備的宗親身份,加上他上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四郡基本沒有抵抗就獻城請降了。“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劉備借南郡,成為荊州牧

劉備以劉琦的名義奪下荊南四郡之後,劉琦就不明不白地病死了,劉備順理成章地被公推為荊州牧。

劉備先居住在油江口,可是油江口只是一個縣城,而且離開曹操來投靠劉備的人越來越多,一座縣城已經安置不下了,所以向孫權借了南郡和其他幾座城池,佔領了荊州絕大部分地盤。“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劉表吏士見從北軍,多叛來見備。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復從權借荊州數郡”

有地自然有民,有民自然有軍隊,數年後,經過內部休養,外部沒有憂患的劉備集團至少擁有精兵五萬,“先主留諸葛亮,關羽等據荊州,將步卒數萬人入益州”

劉備的地盤大抵是靠劉琦的號召和向孫權借地兩方面。雖然有點得寸進尺,但亂世裡,有槍就是草頭王,劉備的做法無可厚非。




那隻胖狐狸


赤壁之戰後,劉備並沒有拿下整個荊州,他只是拿下了荊州的南部四郡。這四個郡分別叫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和長沙郡,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湖南省,也包括貴州、廣東和廣西的一部分縣市。在拿下荊南四郡的過程中,劉備並沒有遇到什麼強有力的抵抗,幾乎是兵不血刃便盡得四郡之地

至於兵不血刃奪四郡的原因,這個留到後面再說。為了解釋清楚這個問題,先介紹一下東漢末期荊州的基本情況。


荊州是漢朝設置在南方的四個州之一。光武帝劉秀就是在荊州長大的,準確的說,他是在荊州南陽郡蔡陽縣(湖北省棗陽市)長大的。算是半個荊州人。值得一提的是,養育了光武帝劉秀的荊州和南陽郡,分別是東漢中後期的人口第一大州和人口第一大郡

根據東漢順帝永和五年(公元140 年)的人口統計,荊州的人口高達628 萬,佔了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上。而南陽郡的人口數量也高達243 萬人。不僅是佔了荊州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同時也是當時全國的第一人口大郡。這個數字比交州、幷州、涼州等州的人口數都還要多。

荊州南陽郡——243萬口(排名第一)

豫州汝南郡——210萬口(排名第二)

揚州豫章郡——166萬口(排名第三)

在古代,人口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南陽郡人口眾多,再加之該郡緊鄰京城洛陽。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南陽郡的地位都要遠遠高於荊州的其它郡。

但是這麼重要的一個郡,卻在漢末軍閥混戰開始之後,脫離了荊州的控制。

漢靈帝中平六年,後將軍袁術(相當於現在的戰區司令)為了躲避董卓對他的迫害,帶著由他統領的虎賁軍逃出了京城洛陽。他選擇了南陽郡的魯陽縣作為自己反攻洛陽的基地,於是便在南陽郡的轄區內駐下了。


後來長沙太守孫堅為了討伐董卓,也到了南陽郡。兩人一拍即合,很快就組成了討伐董卓的軍事聯盟。由四世三公出身的袁術出面子,一身虎膽的孫堅出力氣,兩人先是殺了南陽郡的郡守張諮(董卓的人),霸佔了南陽地區。後來又討伐董卓,收復洛陽。一時間袁、孫二人兵強馬壯,聲勢浩大,誰都不敢惹這二位。

由於荊州的刺史被殺(也是孫堅殺的),荊州的頭號戰略要地南陽郡被袁術霸佔。因此新任的荊州刺史劉表便只能另選地方作為自己的刺史駐節地,而這個地方就是荊州的南郡。注意了,南陽郡和南郡,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這是兩個郡。

在《三國演義》中經常提到的荊州,指的就是南郡

在荊州,長沙郡的人口僅次於南陽郡,大約有105 萬口。是荊州南部四郡中,地位最重要的一個郡。孫策、孫權的父親孫堅,曾經就擔任過長沙太守。

但是長沙郡的位置偏南方,距離中原核心區比較遠。所以,在荊州人口排第四,扼住了荊州通往益州方向的南郡,便成為了南陽郡被割離出荊州後,荊州地區的第一號戰略要地。

初平二年(191 年),在南郡站穩了腳跟的劉表與袁紹、曹操聯合,大敗了袁術、孫堅和公孫瓚聯軍。此戰不僅要了孫堅的命,還將袁術從南陽郡給趕了出去。

袁術勢力退出南陽郡後,這個地方被西涼軍出身的張繡霸佔。劉表與張繡結盟,兩個便分據了荊州的南北,共同抵抗曹操。

在解決了南陽郡的問題後,劉表開始著手解決荊州的其它五郡。

首先是南郡東面的江夏郡,因為這裡是荊州防禦東吳進攻的戰略要地,所以劉表派出了大將黃祖駐守。後來孫權起兵攻江夏,黃祖兵敗被殺,江夏郡有幾個縣城落入了東吳手裡。劉表為了穩定東線,便又派自己的兒子劉琦鎮守江夏郡。而劉琦與劉備的關係比較好,於是江夏郡就成了後來劉備成就帝王霸業的龍興之地。

江夏郡往南,是長沙郡。長沙郡的人口和經濟都還可以。但是地理位置不行,戰略價值也不是很重要;

長沙郡往南,是桂陽郡。桂陽郡的人口和經濟不如長沙郡。所以桂陽郡的戰略價值比長沙還要遜一點;

桂陽郡往西,是零陵郡。該郡是東漢後期的人口大郡之一,但是位置更靠南,而且交通不便利,所以幾乎沒有什麼戰略價值。

零陵郡往北,是武陵郡。該郡除了位置靠近南郡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價值可言。人口是荊州七郡中最少的。並且武陵郡中還有大量不服中央統治的武陵蠻夷。

以上列舉出的七個郡,便是東漢時期的荊州七郡。後來劉表設立了章陵郡, 曹操又設立了襄陽郡,於是荊州就變成了九郡,這就是後世稱作“荊襄九郡”的來歷。但是,

這九個郡是沒有同時存在過的。曹操設立襄陽郡時,章陵郡被撤銷,劉表設立章陵郡時,當時還沒有襄陽郡。所以荊襄九郡的說法是不準確的,荊州從來沒有在同一時期存在過九個郡。大多數時間都是七個郡,最多也只是八個郡。


通過以上敘述可以看出:

在荊州七郡中,南陽郡在戰略價值和人口數量等幾個方面,都是遠遠高出州內其它六郡幾個檔次的存在;

僅次於南陽的是長沙郡和南郡,長沙郡的人口雖然比南郡要多,但地理位置太靠南,戰略價值不如南郡;

至於另外四郡,江夏、桂陽、零陵、武陵的戰略價值更小,只是上三郡的陪襯而已。江夏稍微重要一點,但是人口太少。

曹操發動官渡之戰前,南陽郡就歸了他。後來南下荊州,又拿下了除了江夏郡之外的其它五個郡。劉備與劉琦,戰戰兢兢的窩在江夏郡不知該如何是好。劉備當時還打算,若江夏保不住,他就南下去交州,總之就是誓死不屈於曹操。

幸好當時東吳派魯肅出使荊州,他原本要去的南郡。但走到半路上時,聽說南郡已經投降了曹操,便留在了江夏郡(東吳去南郡要經過江夏),與劉備討論結盟一事。

後來,孫劉聯軍結盟,共同對付曹操。這便是歷史上的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後,曹操率主力退回北方,留下幾萬人交由曹仁指揮,駐守南郡。

為了收復南郡,並將曹操的勢力驅逐出長江以南,周瑜與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負責圍攻江陵城,關羽負責阻擊襄陽的曹軍南下增援。孫劉聯軍在圍攻江陵一年後,曹仁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放棄了江陵,退回襄陽。於是半個南郡便歸了東吳。注意!周瑜只是攻佔了江陵,收取了半個南郡,南郡還有一半在曹操手上

在周瑜攻江陵城,關羽打阻擊的同時。劉備表舉劉琦為荊州刺史,並以劉琦的名義對荊南四郡進行安撫。於是原本投降了曹操的長沙、武陵、零陵、桂陽四郡太守便直接投降了劉備。至於沒抵抗的原因,很簡單:四郡本身的實力不強,難以搞割據。而周瑜取了江陵,劉備佔江夏,荊南四郡與曹操的陸上聯絡被孫劉聯軍給隔斷了。打又打不贏,不投降還能怎麼辦

這乍一看,赤壁之戰後,東吳取江陵,劉備取荊南四郡。是0.5比4的結局,劉備賺了大便宜。但是本文的前面已經反覆說過了,荊州的第一戰略要地是南陽郡,第二戰略要地是南郡。其餘的五個郡,在戰略價值方面都不如這兩個郡。



而這兩個郡,一個半握在曹操手上,還有半個捏在周瑜手裡,這無疑就是掐住了荊州命門,也卡住了劉備發展壯大的脖子。

於是劉備向孫權提出請求,能不能把江陵的治理權交給他,作為交換,他可以拿江夏郡作為交換。

一開始時,孫權很猶豫,周瑜也不想借。因為孫權、周瑜心裡都明白,江陵是北上襄陽,西進益州的戰略要地,若是把江陵交給劉備這種人,東吳虧大發了。

但是沒想到的是,就在這個要借不想借的關鍵當口,有兩件事情幫助了劉備。

第一件事是周瑜突然病死了,他是東吳的鷹派領袖。一直有吞併劉備勢力,吞併益州的雄心壯志。只可惜,他突然病死了。

第二件事是曹操自赤壁大敗後,在淮河操練水軍,打算直攻江東,收拾孫權。因此東吳也就需要收縮兵力,全力保衛江東。

於是在最後由魯肅出面,將半個南郡(還有一半在曹操手裡)借給了劉備。當然了,作為回報,劉備也把江夏郡送給了孫權。並且承擔了曹操對東吳西面的軍事壓力。孫劉兩家的這一借一送,便是歷史上的“劉備借荊州”。

從結果上來看,劉備賺了點便宜。因為他獲得了西聯巴蜀,北上中原的戰略要地。孫權雖然虧了點,但也無可奈何。曹操發誓要滅了江東六郡,孫權的軍事壓力很大。他沒有能力在防守江東的同時,還要兼顧南郡。所以說,孫權借荊州(借江陵),這本來就只是一場利益交換,談不上孫權善心大發。他也是為了自己著想。

最後做個總結:荊州有兩個概念。一個是包括了七郡在內的大荊州概念,一個是以荊州刺史駐節所在地的小荊州概念。在東漢中後期,南陽郡是刺史駐節地,所以南陽便代指荊州;後來軍閥混戰,南陽脫離荊州,南郡便接替南陽郡,成為新的刺史駐節地。而南郡又有兩個比較重要的城市:北面的襄陽和南面的江陵。赤壁之戰後,南郡也被一分為二,北面的襄陽歸了曹操,南面的江陵歸了孫權。我們熟知的借荊州,其實就是指得借江陵城

至於說劉備取荊州,這是沒有的事。赤壁之戰後,劉備確實降服了荊州南部的四郡。但是荊南四郡的戰略價值不高,所以劉備後來便又從孫權手上借到了江陵,最終實現了自己西聯巴蜀,吞併益州的戰略規劃。


Mer86


據史書記載,當時的劉備並無多少兵馬。在他入駐荊州時期,劉表一直提防他,嚴格限制了他的兵力。一直到赤壁之戰爆發,劉備麾下的將士都不足三千人,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窮酸的諸侯。雖然赤壁之戰最終取得了勝利,可是其中得益最大的卻是孫權,劉備根本分不到多少勝利果實。也就是說,一直到赤壁之戰結束,劉備的勢力都沒有顯著的增長,和孫權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語。

是魯肅 請求 東吳借給劉備荊州五郡的。讓劉備代表劉表來實現魯肅版的三分天下。。後來他佔了一段時間。之後奪了蜀地。。還了東吳兩郡。。而且。。你要知道。荊州是四面通天下的。。很難守,只不過是商業價值好。如果有實力。佔據了咽喉。四面皆可出兵。


7080後小人書連環畫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曹操不敗的神話最終破滅,統一天下的日子遙遙無期。而劉備趁著曹操失敗,赤壁之戰結束後開始渾水摸魚,很快便佔據了荊州,成為了當時風頭最盛的超級霸主。但是在這裡一直有一個疑點,為什麼劉備能搶先孫權一步拿下荊州呢?

據史書記載,當時的劉備並無多少兵馬。在他入駐荊州時期,劉表一直提防他,嚴格限制了他的兵力。一直到赤壁之戰爆發,劉備麾下的將士都不足三千人,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窮酸的諸侯。雖然赤壁之戰最終取得了勝利,可是其中得益最大的卻是孫權,劉備根本分不到多少勝利果實。也就是說,一直到赤壁之戰結束,劉備的勢力都沒有顯著的增長,和孫權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語。

按道理來說,這種情況下劉備僅靠麾下的三千將士能偏安一偶都十分勉強,更別提奪取荊州了。在這裡小編不是詆譭劉備,而事實上當初他真的沒有多少軍隊,東吳再差勁七八萬大軍還是有的,與劉備有幾十倍的差距。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僅有三千兵馬的劉備奪取了荊州,坐擁幾萬大軍的孫權反而無功而返,這是不是一件很蹊蹺的事情?於是,小編仔細翻閱過一些記載,弄清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這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歷史之謎終於能浮出水面。

這件事便要從劉表在世的時候說起,這個老好人絲毫沒有爭霸天下的野心,只想著偏安一偶。但是老天註定無法讓他享受太平生活,欺負他的人很多,其中動作最大的便是袁術和孫堅。老虎不發威,他們好像真的將劉表當成了一隻病貓。終於,劉表在忍無可忍之下設計誘殺了孫堅。荊州和江東難以化解的仇恨也就此結下了。有些人說,這都是劉表乾的,和荊州其他人有什麼關係。其實不然,劉表在世的時候最倚重的便是荊州氏族,說句難聽的荊州的氏族甚至能左右劉表的決定。

這種情況下,劉表殺死了孫堅,明眼人都知道背地裡必然有荊州氏族的挑唆。而這也是為什麼劉表去世以後,蔡瑁等人從來沒有想過和孫權聯手抗曹的原因。畢竟雙方結下的樑子太深,甚至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所以雖然赤壁之戰孫權取得了勝利,但是在荊州根本得不到氏族的支持,那麼想站穩腳跟也是難上加難。而劉備便不一樣了,他已經在荊州呆了七八年,並且漢室宗親,以仁為本,相比之下荊州的氏族更願意選擇劉備。

其次在這裡還需要提到一個人,那便是諸葛亮。很多人以為諸葛亮是躬耕於南陽的寒門子弟,而這是對他最大的誤會。據史書記載,諸葛亮也是豪門望族出身,其父曾是東漢的光祿大夫,屬於位高權重的一類人,當時在琅琊郡的影響力非常大。雖然後來家道中落,但是壽司的駱駝比,諸葛亮依舊屬於氏族這個圈子裡的人物。

並且諸葛亮在南陽定居之後,和荊州八大氏族的關係異常密切。他有兩個姐姐,大姐嫁入了蒯氏家族的長子,二姐嫁給了龐氏家族的嫡系繼承人,而諸葛亮自己又成為了黃氏家族的女婿,當了司馬徽的徒弟。在當時,荊州影響力最大的便是龐德公,黃承彥,蒯良,蔡瑁,司馬徽。而諸葛亮背後便有其中四位大人物的支持,毫不誇張的說,諸葛亮完全有資格左右荊州的局勢。

劉備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屢次請求諸葛亮出山輔佐。很多人覺得劉備是愛才,其實這種理解真心有些偏執,天下有才能的人很多,而諸葛亮並未顯漏真本事,哪怕劉備真的愛才也不可能會低三下四屢次邀請諸葛亮。真正促使他拜訪諸葛亮的原因,無非是看中了他手裡的人脈。正因如此,諸葛亮投靠劉備以後發動自己的人脈圈,劉備能輕而易舉拿下荊州也不意外。這也正應了劉備的那句話:得孔明,便是如魚得水。

傲騷嬌


首先有一點需要澄清,劉備拿下的荊州地盤,並不是完整意義上的荊州,而他拿下荊州的手段,也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奪取,過程還是有一些的,因此輕而易舉四個字,還不是特別恰當。


赤壁之戰後,孫權趁著大勝之威,派遣周瑜進攻荊州的治所——南郡(江陵),而劉備此時則上表朝廷,推舉劉表兒子劉琦為荊州刺史,以劉琦的名義,去收取荊南四郡,估計他忽悠孫權,說自己去開闢第二戰場,從南方威脅駐守在江陵的曹仁,史料中有這麼一段記載:

《吳錄》:備謂瑜雲:"仁守江陵城,城中糧多,足為疾害。使張益德將千人隨卿,卿分二千人追我,相為從夏水入截仁後,仁聞吾入必走。"瑜以二千人益之。


劉備說把張飛借給周瑜打曹仁,讓周瑜借兩千兵馬給自己,從夏水截斷曹仁的後路,既然能下水,那肯定是東吳的水軍,可除了這條史料以外,並沒有記載劉備參與過南郡之戰,張飛也從沒去過周瑜帳下。

那麼我覺得有這麼一種可能,就是劉備名義上是借水軍打曹仁,但實則卻是利用周瑜的水軍作掩護,把自己江夏的水陸部隊拉到了荊州南部,自己則率本部人馬,去攻佔了荊南四郡。


四郡的人對於赤壁戰事肯定有所耳聞,劉備此時兵馬雖然不算多,大概一萬左右,但戰鬥力比起四郡還是較強的,各個擊破並不難,且他頭頂漢室宗親的名號,只要再添油加醋,進行宣傳攻勢,把自己說成赤壁的主戰角色,打敗了橫行天下的曹操,荊南又無厲害的角色,各處一地,自然望風歸順。當然,這一段我有點臆想了,但史書上對於征服荊南四郡,都只是隻言片語,可見過程的確十分順利,沒什麼曲折的故事可講。


但此時劉備以武力奪取荊州的步伐也就到此為止了,南方交州他還沒實力去碰,北邊曹仁跟周瑜還打得昏天黑地,於是他必須改變對荊州的策劃,從豪奪變為巧取。

巧取是需要時機的,但機會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劉備做的準備就是,令諸葛亮總督後勤,充實兵力,把吞併的地盤轉化為真實力,然後把大本營設在在一個叫公安的地方,隔江觀望南郡的戰事。


這樣,從實力和名義上來說,劉備比赤壁剛剛勝利的時候自己,已經獲得了很大的進展,可以對荊州的爭奪有一定的參與度了,不過事態變化很快,馬上週瑜攻克了南郡,劉琦又病死了,州郡的治所都在周瑜手裡,自己沒了對荊州的名分,很被動。


於是他去見孫權,進行政治利益的交換,他推舉孫權當徐州牧,而讓孫權承認自己為荊州牧,並以割讓江夏的條件去“求都督荊州”,其實孫權能借給他的也就是周瑜剛打下來的南郡,但這個意思表達地可能委婉了,生出了以後雙方對荊州佔領各執一詞的分歧局面。

也正是在這次見面中,周瑜寫信給孫權,讓他扣下劉備(事後劉備還向過龐統確認過有沒有這事,說自己當時去的確是太危險了,但不得不去),群臣也多有此建議,唯有魯肅堅持孫劉聯盟,共抗曹操,不僅讓孫權保全劉備,還提議將南郡借給劉備使用。


孫權最後的決定是——借,不僅借南郡給劉備,還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哪怕多年後孫權對此後悔得要死,覺得不應該聽魯肅的,但當時他的確是出於各種考量,把好不容易打下的南郡借給了劉備。


自此,劉備算是初步佔領了荊州的大部分,只有北邊襄陽等部分,還在曹操手中。

——————————————————————————————————————

我是《逆三國志》作者鄭勳

這是我回答的第30個三國問題啦

本號專注三國曆史領域,歡迎小夥伴們長期關注~~~

評論留言都會認真回覆的~~~~


正說三國


錯,劉備並沒有拿下荊州,而是換來借來的!在曹操南下以前整個荊州實際上都是劉表的,劉表死後應該歸劉表長子劉琦所有。但是由於曹操的佔領使得襄樊跟南郡被切了出去,這時候劉琦的地盤就被切成兩塊,一個在江夏,一是在漢下九郡。後來孫權跟曹仁打仗打了一年多,最終從曹仁處奪回了南郡。這時候孫權卻想著假如劉備跟曹操結盟的話,那麼南郡就會被徹底包圍,所以孫權提議用南郡跟劉備換江夏。而這時候的劉備恰好想要自立門戶,他毒死了劉琦,怕東窗事發江夏人饒不了他,所以便同意跟孫權交換領土,這是換來的部分,所以孫權說荊州全是東吳的也不對,至少南郡不是。

第二部分則是劉備借來的。當時赤壁之戰時孫權軍曾俘虜了一萬多名荊州降兵,這些人是隨蔡冒劉崇投降曹操的,現在又投降孫權了,按理應該釋放回家的,所以孫權就做了順水人情,送給劉備,讓他們加入劉備隊伍,為的是共同抗擊曹操。當然這是有條件的,條件就是劉備必須交出南荊州的主權,但是允許劉備借住直到取川為止,劉備答應了,這也就是所謂的劉備借荊州,實際上借的只是漢下九郡的控制權。


優己


錯,劉備並沒有拿下荊州,而是換來借來的!在曹操南下以前整個荊州實際上都是劉表的,劉表死後應該歸劉表長子劉琦所有。但是由於曹操的佔領使得襄樊跟南郡被切了出去,這時候劉琦的地盤就被切成兩塊,一個在江夏,一是在漢下九郡。後來孫權跟曹仁打仗打了一年多,最終從曹仁處奪回了南郡。這時候孫權卻想著假如劉備跟曹操結盟的話,那麼南郡就會被徹底包圍,所以孫權提議用南郡跟劉備換江夏。而這時候的劉備恰好想要自立門戶,他毒死了劉琦,怕東窗事發江夏人饒不了他,所以便同意跟孫權交換領土,這是換來的部分,所以孫權說荊州全是東吳的也不對,至少南郡不是。

第二部分則是劉備借來的。當時赤壁之戰時孫權軍曾俘虜了一萬多名荊州降兵,這些人是隨蔡冒劉崇投降曹操的,現在又投降孫權了,按理應該釋放回家的,所以孫權就做了順水人情,送給劉備,讓他們加入劉備隊伍,為的是共同抗擊曹操。當然這是有條件的,條件就是劉備必須交出南荊州的主權,但是允許劉備借住直到取川為止,劉備答應了,這也就是所謂的劉備借荊州,實際上借的只是漢下九郡的控制權。


農村小濤


標準回答:赤壁大戰後,周瑜與曹仁在爭奪南郡,劉備利用這個機會從夏口出兵奪取了長江以南的四個郡,因為劉備手中有張王牌-劉表的兒子劉琦,在子承父業的古代,劉琦兵不血刃就控制了長江以南的四個郡。一年後,曹仁戰敗退守襄陽以北的南陽郡,周瑜奪取了漢江與長江之間的南郡,結果發現自己的南郡夾在曹仁與劉備之間,而且漢江與長江的交匯口水路陸路的連接點夏口也控制在劉備手裡,這時周瑜病死,南郡有得而復失的危險,主張孫劉聯盟的魯肅說服孫權與劉備合作用南郡交換夏口,至此劉備得到荊襄5郡,孫權得到江夏郡的南部,曹仁控制著南陽郡及江夏郡北部。



牛牛21265362


當年赤壁之戰,孫劉乃是同盟。

故此曹操戰敗後,孫劉就席捲了荊州。

孫權的兵馬主要是集中在湖北地區,和曹操對峙。而劉備就趁機佔領的湖南地區。

所以當年荊州大部分地區,都在孫劉的手裡。

但是劉備當年兵力很弱,孫權完全可以吞併劉備。

因為曹魏虎視眈眈,故此孫劉聯盟依舊有效。

劉備答應孫權,荊州暫住,等以後有了安身之所就離去。

而孫權也默許了劉備在荊州的軍事行動,並且周瑜還割讓了半個南郡給劉備。

這就是劉備借荊州的來歷了!


瀟湘夜雨l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曹操不敗的神話最終破滅,統一天下的日子遙遙無期。而劉備趁著曹操失敗,赤壁之戰結束後開始渾水摸魚,很快便佔據了荊州,成為了當時風頭最盛的超級霸主。但是在這裡一直有一個疑點,為什麼劉備能搶先孫權一步拿下荊州呢?

據史書記載,當時的劉備並無多少兵馬。在他入駐荊州時期,劉表一直提防他,嚴格限制了他的兵力。一直到赤壁之戰爆發,劉備麾下的將士都不足三千人,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窮酸的諸侯。雖然赤壁之戰最終取得了勝利,可是其中得益最大的卻是孫權,劉備根本分不到多少勝利果實。也就是說,一直到赤壁之戰結束,劉備的勢力都沒有顯著的增長,和孫權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語。

按道理來說,這種情況下劉備僅靠麾下的三千將士能偏安一偶都十分勉強,更別提奪取荊州了。在這裡小編不是詆譭劉備,而事實上當初他真的沒有多少軍隊,東吳再差勁七八萬大軍還是有的,與劉備有幾十倍的差距。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僅有三千兵馬的劉備奪取了荊州,坐擁幾萬大軍的孫權反而無功而返,這是不是一件很蹊蹺的事情?於是,小編仔細翻閱過一些記載,弄清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這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歷史之謎終於能浮出水面。

這件事便要從劉表在世的時候說起,這個老好人絲毫沒有爭霸天下的野心,只想著偏安一偶。但是老天註定無法讓他享受太平生活,欺負他的人很多,其中動作最大的便是袁術和孫堅。老虎不發威,他們好像真的將劉表當成了一隻病貓。終於,劉表在忍無可忍之下設計誘殺了孫堅。荊州和江東難以化解的仇恨也就此結下了。有些人說,這都是劉表乾的,和荊州其他人有什麼關係。其實不然,劉表在世的時候最倚重的便是荊州氏族,說句難聽的荊州的氏族甚至能左右劉表的決定。

這種情況下,劉表殺死了孫堅,明眼人都知道背地裡必然有荊州氏族的挑唆。而這也是為什麼劉表去世以後,蔡瑁等人從來沒有想過和孫權聯手抗曹的原因。畢竟雙方結下的樑子太深,甚至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所以雖然赤壁之戰孫權取得了勝利,但是在荊州根本得不到氏族的支持,那麼想站穩腳跟也是難上加難。而劉備便不一樣了,他已經在荊州呆了七八年,並且漢室宗親,以仁為本,相比之下荊州的氏族更願意選擇劉備。

其次在這裡還需要提到一個人,那便是諸葛亮。很多人以為諸葛亮是躬耕於南陽的寒門子弟,而這是對他最大的誤會。據史書記載,諸葛亮也是豪門望族出身,其父曾是東漢的光祿大夫,屬於位高權重的一類人,當時在琅琊郡的影響力非常大。雖然後來家道中落,但是壽司的駱駝比,諸葛亮依舊屬於氏族這個圈子裡的人物。

並且諸葛亮在南陽定居之後,和荊州八大氏族的關係異常密切。他有兩個姐姐,大姐嫁入了蒯氏家族的長子,二姐嫁給了龐氏家族的嫡系繼承人,而諸葛亮自己又成為了黃氏家族的女婿,當了司馬徽的徒弟。在當時,荊州影響力最大的便是龐德公,黃承彥,蒯良,蔡瑁,司馬徽。而諸葛亮背後便有其中四位大人物的支持,毫不誇張的說,諸葛亮完全有資格左右荊州的局勢。

劉備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屢次請求諸葛亮出山輔佐。很多人覺得劉備是愛才,其實這種理解真心有些偏執,天下有才能的人很多,而諸葛亮並未顯漏真本事,哪怕劉備真的愛才也不可能會低三下四屢次邀請諸葛亮。真正促使他拜訪諸葛亮的原因,無非是看中了他手裡的人脈。正因如此,諸葛亮投靠劉備以後發動自己的人脈圈,劉備能輕而易舉拿下荊州也不意外。這也正應了劉備的那句話:得孔明,便是如魚得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