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突然發動猛烈反撲,猛攻俄羅斯“後花園”結果會怎麼樣?

秦皇見漢武


烏克蘭突然發動猛烈反撲,猛攻俄羅斯“後花園”結果會怎樣?

【資料:烏克蘭國家媒體12月10日報道,在過去的24小時之內,“俄混合部隊”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與烏軍發聲了相互激戰,共計12次襲擊,在過去三天之內的交火次數已經達到36次,在此期間有多名烏克蘭士兵傷亡,但烏軍方表示也打死打傷了多名“佔領軍”,據悉烏克蘭軍方一直指責俄軍正規部隊在烏克蘭境內參戰,並支持民兵武裝對抗烏軍,但是莫斯科方面從未承認上述指控,只表示有若干“志願軍”在烏境內活動,但和俄軍方沒有任何關係。 】



對此“大正”說烏克蘭猛烈反撲俄羅斯“後花園”,到是沒有那麼誇張,但的確是動手了,衝突規模還不算小,從2014年頓巴斯衝突以來這個地方卻根本沒有消停過,特別是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地區一直不受烏克蘭政府控制,近期甚至要舉行公投選舉,脫離烏克蘭獨立,當然我們也知道,這兩個“共和國”背後的支持者是俄羅斯。

烏克蘭政府軍與這一地區的軍隊交戰基本抱著既然無法通過談判和平解決,那就只能動武力。在2015年歐盟大國德國和法國主持下,俄羅斯與烏克蘭簽訂的《明斯克協議》基本上處於破產狀態,變成一張廢紙。11月份,德國總理默克爾到訪烏克蘭時就明確表態支持烏克蘭,因為俄羅斯不遵守《明斯克協議》,德國是不會解除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的,《明斯克協議》的破產加速烏克蘭東部局勢的惡化,也深深打了歐盟的臉,以大國自居的德國自然非常不爽,別看德國非常需要俄羅斯的能源。而德國支持給了烏克蘭不少底氣。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也算是說話算話,在11月25日發生後的“俄烏刻赤海峽對峙事件”後,波羅申科簽署了為期30天的烏克蘭戰時狀態法令,並表示這次俄烏衝突不會就這麼算了,必然會有進一步的行動,果然現在動手了。烏克蘭政府軍進入頓巴斯地區,展開激烈交火,真是要給俄羅斯顏色看,至於說結果會怎麼樣?還要看事態進一步發展。

不過從架勢來看,烏克蘭軍隊進攻很很猛,而俄羅斯在這一地區受制於《明斯克協議》和國際輿論壓力,根本不會直接派成建制的軍隊對烏克蘭作戰,只能以志願軍的形式幫助頓巴斯獨立勢力,而且俄羅斯也在極力避免與烏克蘭正面軍事衝突,以免再次遭到2014年出兵克里米亞之後的困境,不過會投入大量資源幫助烏東獨立勢力作戰,畢竟這裡是俄烏緩衝期,一旦被烏克蘭攻克,下一步就是俄烏邊境摩擦問題了,麻煩會更大,更危險。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


大正看世界



2008年8月8日凌晨,在夜色的掩護下,格魯吉亞2萬多名軍隊突然向南奧賽梯發動了進攻。至中午12時左右,拿下了南奧賽梯首府茨欣瓦立利。而此時普京正在出席奧運會開幕式。當天下午俄羅斯開始了從黑海、阿布哈茲、戈裡軍事基地等方向對南奧賽梯格軍進行了反攻,與此同時,三架圖-22轟炸機在蘇-25戰機的掩護下,飛臨格魯吉亞首都進行了轟炸。5日後格魯吉亞戰敗,俗稱《俄格五日戰爭》。格魯吉亞雖然被打的丟盔棄甲,但卻血性了一次!難道羸弱的烏克蘭也要“血性一次”?據烏克蘭《獨立新聞社》12月10日消息,俄羅斯和烏克蘭突然爆發激戰,根據消息的描述,戰況異常激烈。在48小時內已經發生了24次戰鬥,由此可見戰況的密集。不過,這則爆炸性消息的描述與事實稍有出入。首先,戰事在烏東地區而不是俄烏邊境。其次,交戰雙方是烏克蘭政府軍和烏東分離武裝,而不是與俄羅斯軍隊。當然,起碼不是“名義上”的俄羅斯軍隊。但是,不管怎麼說,在各方都不看好的情況下,烏克蘭軍隊似乎硬氣了一回。儘管結局難測。


俄格五日戰爭前,沒人相信格魯吉亞會對南奧賽梯突然發動進攻。所以,就連當時駐紮在戈裡基地的俄軍也毫無準備、一臉懵逼。但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薩卡什維利就這麼幹了。儘管由於軍力懸殊太大而失敗難免,但卻表明了一種不屈服的態度。當然,也有人認為是自不量力。可是,當面對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掙扎一下也是必要的,不能總是用戰略智慧來掩飾自己的怯弱。與格魯吉亞相比,烏克蘭的體量顯然更大。但烏克蘭總是給人畏手畏腳的感覺。嘴炮倒是放了不少,實質上卻總是打著一張“悲情牌”。比如,派了三艘小船去找事,結果人被傷了,船被扣了。然後再滿世界找人幫忙,確有自討沒趣之嫌。而烏克蘭如果在烏東地區硬氣的話,則是正當的。因為烏東地區仍然是烏克蘭的領土,從法理上完全能夠站住腳。可是,在四年多的時間裡,烏克蘭卻總是打打停停,沒組織過一次像樣的戰鬥。這樣的烏克蘭活該“被虐”。其實,從古至今,有一個大家都不說破的“真理”,那就是談判桌上永遠擺著兩樣東西,一樣是“大炮”,另一樣是“決心”。假如你的大炮太小的話,起碼也要表現出視死如歸的勇氣和決心。而這兩樣東西烏克蘭都沒有。悲哉,烏克蘭。


烏克蘭雖然和俄羅斯有著明顯的實力差距,但也並非毫無一戰的能力。蘇聯解體後獨立之初的烏克蘭是公認的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中的第二強國,不僅有完備的工農業體系,而且有令很多國家羨慕的大型武器和高端軍工業製造水平和能力,甚至還有蘇聯時期遺留的核武器。即便是人口,那也有大幾千萬。而俄羅斯的人口也不過一億多點。可是,這麼好的條件卻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裡被他們自己折騰殆盡。淪落到今天的地步,是怨天還是尤人呢?分析烏克蘭的斷崖式衰敗原因,美俄在烏克蘭的地緣爭霸是一方面,但最主要的是烏克蘭政治精英們的折騰。選擇什麼樣的道路是烏克蘭的自由,政治折騰也可以理解,但你總要顧及一下民生吧!總要顧及一下烏東地區人民的感受吧!倒回來說,如果烏克蘭能夠保持經濟的穩定發展,能夠傾聽一下烏東人們的聲音,何至於此呢?果真如此的話,即便俄羅斯在烏東地區有著不一樣的影響力,但也不至於形成現在這樣的一邊倒局面吧?而現在的烏克蘭呢?先進的飛機賣了,軍艦賣了,就連大型的軍工製造設備也拆下來賣了。可就在一片民不聊生的景象下,卻仍然在湧現成批的“糖果大王”、“天然氣公主”之類的寡頭。淪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冤枉嗎?一個過去可以製造出先進發動機的國家,現在接到美國援助的區區幾十套飛毛櫸導彈系統卻如獲至寶,怎樣一個悲哀的烏克蘭啊!

從國家整體實力和軍力對比來看,烏克蘭確實沒有和俄羅斯打一場全面戰爭的能力。這是事實,也不必自欺欺人。但是,筆者認為,烏克蘭卻完全有能力在烏東地區打贏一場“平亂”戰役的可能。這場戰役能否勝利取決於烏克蘭的決心。如果烏克蘭在烏東地區發動“平亂戰役”的話,有如下幾個優勢。一,烏克蘭尚有正規軍近二十萬人,而頓巴斯地區的分離武裝僅有不足五萬人,烏克蘭在兵力上佔有絕對優勢。二,俄羅斯不可能直接派兵入烏參戰。因為普京承受不起巨大的國際壓力。三,具有重要戰略位置的克里米亞已經屬於俄羅斯,普京沒有再將烏東納入俄羅斯版圖的必要性和緊迫感。如果有這個緊迫感的話,俄羅斯就不會簽署《明斯克協議》了。四,儘管俄羅斯會透過俄烏邊境給烏東分離武裝提供武器給養的支持,但烏克蘭也可以冠冕堂皇的接受美國和北約的援助。五,談判桌上永遠都是實力和勇氣在說話,如果烏克蘭以舉國之力在烏東地區來一場“破釜沉舟”式的生死一搏的話,俄羅斯也很可能會在談判桌上讓步。而諸如俄羅斯將會全面佔領烏克蘭之類的預測是不現實的。雖然俄羅斯的戰鬥民族精神“享譽”世界,但它也不願成為真正的“孤家寡人”。12月10日開始的烏東戰事表明,考驗烏克蘭的時候到了!


卞競婉


如果烏克蘭在此時真的敢突然向俄羅斯發動猛烈攻擊,那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真是用心良苦,為了俄羅斯的利益,鞠躬盡瘁,一步步將烏克蘭推向絕境。以烏克蘭目前的軍事實力,根本沒有能力向俄羅斯發起挑戰。否則,烏克蘭也不會一直隱忍至今,沒有發動奪回烏克蘭的戰爭。以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在48小時都能夠將烏克蘭邊境部隊全殲兩次以上了,還用得著在48小時內進行24次交火!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比任何人都清楚,烏克蘭根本沒有實力與俄羅斯交戰。論軍隊數量,烏克蘭不足40萬,俄羅斯200萬;論軍費,烏克蘭53億美元,俄羅斯500億美元;論裝備,蘇聯解體以後,烏克蘭主戰裝備就沒有進行過更新換代,俄羅斯卻一直不斷進步,烏克蘭空軍那些老掉牙的蘇-27,還不夠塞俄羅斯蘇-35戰鬥機的牙縫。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要裝備沒裝備,烏克蘭拿什麼打?烏克蘭又怎麼有勇氣在邊境地區主要向俄羅斯發起進攻!不要說48小時,俄烏兩軍對陣,進行一場常規戰爭,烏克蘭軍隊都未必能夠堅持一個小時。要知道,2014年在克里米亞,面對俄羅斯空降兵,烏克蘭當地駐軍可是一槍未放!

俄羅斯軍隊

儘管目前俄烏關係非常緊張,卻不太可能爆發軍事衝突。從俄羅斯的角度,一旦打響第一槍,一定會遭到美國與歐盟的經濟制裁。克里米亞、刻赤海峽、盧甘斯克、頓涅茨克都已經在俄羅斯的控制下,俄羅斯可謂佔盡了便宜,又何必與烏克蘭動武,進而遭到經濟制裁?俄羅斯只需要通過盧甘斯克與頓涅茨克不斷地給烏克蘭“放血”,烏克蘭很難恢復元氣。

從烏克蘭的角度,實力不如俄羅斯,寄希望與西方國家幫助。縱觀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在刻赤海峽衝突後的表現,都是在“賣慘”!例如,波羅申科下令全國進入全面戰備狀態,廢話《俄烏友好條約》等等。波羅申科希望通過“賣慘”,能夠博得西方國家的同情,進而向俄羅斯施壓。如果烏克蘭向俄羅斯開第一槍,西方國家還有什麼藉口制裁俄羅斯?沒有西方國家介入,波羅申科難道瘋狂到與俄羅斯開戰?烏克蘭政府軍一直都沒能在於烏東親俄民兵的作戰中佔上風,更何況與俄羅斯正規軍。俄羅斯4000多架作戰飛機、29000輛坦克難道是擺設嗎?

俄羅斯空軍

結論:刻赤海峽衝突解決辦法在政治,而非軍事。因為,俄羅斯認為開戰得不償失,烏克蘭實力不濟不敢開戰。


美國觀察室


烏克蘭軍隊對烏東部頓巴斯地區發動攻勢的消息來源於烏克蘭獨立新聞社。據悉報道,10日夜晚烏克蘭軍隊和烏東部頓巴斯地區武裝發生激戰,雙方在48小時內激戰24次,俄羅斯方面(烏克蘭認定烏東部武裝大多是脫掉軍裝的俄羅斯軍人)還使用了榴彈炮這種重武器。

◎烏克蘭部署在烏東部的坦克集群

實際上烏俄之間的衝突近期持續高溫化,的確快到了爆發衝突的臨界點。波羅申科在12月6號向烏東部部署了一個空中突擊師,並且親自上前線視察和激烈了軍隊。顯然其已經做好了應對沖突的裝備。
◎烏克蘭部署在烏東部的空降突擊師

但俄羅斯方面實際上也早有準備,5號美國偵察衛星給烏克蘭方面提供的情報顯示,在俄羅斯羅斯托夫州距離俄烏邊境18公里處,俄羅斯部署了一個大型的軍事基地,該基地中俄羅斯部署了包括T-64,T-62,T-72和T-80等在內的100多輛主戰坦克,除此之外還有數千輛的軍用卡車,以及火炮系統等。因為羅斯托夫州和烏東部頓巴斯地區公路網絡發達,一旦大規模衝突爆發,俄羅斯可以短時間內就抵達烏東部進行支援。有西方軍事專家指出,在2014年烏東部危機爆發後,俄羅斯恐怕已經將陸軍一半的坦克群開進了頓巴斯地區。

需要指出一點的是,負責烏東部頓巴斯地區作戰的統帥,恰好就是烏克蘭海軍司令沃倫琴科。其作為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中率領一支岸防部隊衝破俄羅斯小綠人部隊封鎖,進入烏克蘭本土的烏克蘭為數不多沒有被生擒的軍事將領,其對烏克蘭的忠誠得到了考驗,於是屢次被委以重任。同時又因為這次刻赤海峽衝突中被扣的是其麾下軍種中裝備和人員,其試圖在烏東部戰線奪回榮譽的可能性極大,這也或許是這次頓巴斯地區發生激戰的一個原因。
◎烏克蘭海軍司令、烏東部頓巴斯地區反恐總指揮沃倫琴科

但實際上這次交火,恐怕更多是烏克蘭方面試探性的進攻。

就連烏克蘭方面戰略研究機構“烏克蘭未來研究所”的一位資深分析師也指出,今天不可能通過武力方法返回頓巴斯,這是一次尖銳的進攻。

其指出了其中厲害關係,“俄羅斯可以快速恢復大量設備,包括過時的俄羅斯標準,例如T-64,T-72。它可以在一個月內完成,”

實際上烏克蘭方面目前能夠組織起來的坦克集群也只有800多輛,而俄羅斯方面卻擁有3030輛作戰坦克和10200輛後備坦克群。作為前蘇聯最重要的兩個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和俄羅斯都深知對方有多少的軍事家底。


亞速海、克里米亞、頓巴斯三地內在聯繫圖

無論如何,波羅申科已經贏得了他想要的,由於此次烏俄衝突,波羅申科的支持率已經直線上升,雖然目前只是在大選候選人中排名第三位,但只要這種烏俄熱度持續,其支持率只會一路上升。

而他也知道,由於《明斯克協議》的存在,俄羅斯方面顯然無法因為這次激戰在頓巴斯地區進入營級以上的軍隊數量,因為德國和法國在後面盯著。這也是波羅申科和沃倫琴科兩人有恃無恐的原因。

後補:最新消息是12月12日烏克蘭方面又傷了兩名東部武裝。


◎烏克蘭獨立新聞社界面,主要報道12日烏克蘭政府軍打傷2名東部武裝、烏克蘭方面在東部地區試射代號“關閉天空”的S-300防空系統。


中評軍事


烏克蘭猛烈反撲?猛攻俄羅斯的後花園?這是唯恐天下不亂啊,事實上目前可以肯定的也就是,在48小時時間裡烏克蘭政府軍同東烏武裝組織發生了24次交火,但是《NEWSREP》網站,報道24次襲擊只造成了2人死亡5人負傷。

動用榴彈炮等重武器就這點傷亡?你就是放24次煙花,被煙花砸了的倒黴蛋都比這多.....


這點傷亡,打的時候是槍口抬高一米,誰被幹掉了算誰點背嗎?

更何況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為了獲得連任挑撥俄羅斯的時候,俄羅斯這個暴脾氣和沒閒著,俄羅斯向克里米亞調撥了s400,su25攻擊機,也調撥了大量坦克,裝甲車等武器裝備,emmm打起來的話,烏克蘭情況極不樂觀啊......畢竟烏克蘭雖然是還有一部分都生產能力,但是......願不願意打,敢不敢打還是個問題....無論是否交火,俄羅斯和烏克蘭同室操戈,獲利最大都都是歐美。

當然了,烏克蘭也不甘示弱也是拉來了一千鍵盤俠,多達156個的加拿大士兵,以及不知道啥時候過來的美國戰艦.....

嗯.....烏克蘭究竟在幹嘛....指望發動戰爭,三天時間差不多夠打到基腐了吧......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波羅申科的總統生涯即將結束,在這個緊要關頭,烏克蘭對俄羅斯的後院發動攻擊,是非常有可能的事。只不過,烏克蘭的反撲對象,並不是俄羅斯領土,而是俄羅斯暗地裡支持的烏東地區。

由於烏東地區深受俄羅斯的影響,烏東地區也成為了俄羅斯未曾表露的要挾烏克蘭的重要籌碼。當前,烏東地區脫離烏克蘭的形式愈演愈烈,此次烏克蘭與烏東地區的交火,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進行的。

不過,在國際上,俄羅斯對於在烏東地區的實際活動,從來都是諱莫如深的。俄羅斯對烏東地區的實際掌控,雖然一直以來就是公開的秘密,甚至反對烏克蘭的烏東武裝人員,很有可能就是俄羅斯的士兵。但是,俄羅斯又總是強調,俄羅斯並沒有介入烏東問題,所有烏東的反抗烏克蘭的活動,都是烏東地區的主動為之。

然而,內憂外困的波羅申科,突然實施了對烏東地區脫離勢力的打擊,讓俄羅斯也有一些猝不及防。因為烏克蘭攻擊烏東,俄羅斯干涉也不是,不干涉也不是。直接干涉的話,俄羅斯就是干涉烏克蘭內部了,必然會落入西方國家的圈套,讓西方國家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而如果俄羅斯不干涉的話,烏東地區的反烏勢力可能有被烏克蘭端掉的風險。當然,俄羅斯暗地裡加大對烏東地區的扶持也行不通,因為小規模的對烏東地區扶持,外界還難以看出端倪,而大規模的扶持,就意味著俄羅斯明面上又幹涉烏克蘭了,結局同樣對俄羅斯不利。

因此,烏克蘭如果要執意打擊烏東,俄羅斯一時還難以有效應對。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對烏克蘭的封鎖和制裁,讓烏克蘭無法在烏東問題上有明顯的進展。如果這樣,俄羅斯依然掌握著主動。


蘇綻


烏俄目前沒有衝突。準確地說應該是烏克蘭政府軍和烏東部親俄武裝組織發生了交火。

刻赤海峽衝突後,烏克蘭戒嚴三十天,現在己經過了17天。波羅申科盼望的對抗局面一直沒有出現。北約沒有派軍隊過來,美國參會主席鄧福德明確表態與俄羅斯動武不是選項,歐盟只是口頭支持,英國派了一些網絡部隊成員。

一直持強硬立場的俄羅斯更是一反常態,異常冷靜,根本就不跟著波羅申科的節奏跑,只是在自己的國境線一帶佈下重兵,重點是防守反擊!不主動出擊,俄軍不在烏克蘭境內與烏軍發生直接交戰。

波羅申科一看,還有十三天這戒嚴就要結束了,局面就要降溫了,這樣下去,明年三月的總統大選肯定連任失敗。

於是,指定手下,開槍!開炮!讓場面動起來,熱鬧起來,讓全烏克蘭的目光看過來,全球的目光看過來!於是,一連串衝突發生了!

現在是考驗波羅申科的時候。如果在過去的17天裡,與北約、與美軍有較好的溝通,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敢不敢把烏克蘭軍隊那點本錢推到頓巴斯前線,一鼓作氣將所謂的盧甘斯克、頓涅茨克共和國拿下?當一個成功的戰爭代理人!



成功了,北約、美國盼望的代理人戰爭終於開始,又可以消耗俄羅斯實力,波羅申科總統繼續連任,只是烏克蘭要變成敘利亞第二了。

失敗了,波羅申科總統位置是不用想了,烏東地區是不是公投加入俄羅斯聯邦可就兩說了,說不定烏東民兵武裝趁機向西發展。


從目前交火的規模看,波羅申科不是一個大賭徒,仍然在做一個好演員。

美國、俄羅斯、歐盟都看透了波羅申科的把戲,都在替他數著日子呢!


寒舍29


首先強調一點,上述“新聞”中提到的《明斯克協議》是俄歐關於烏克蘭東部問題的協議,是2015年2月由德國、俄羅斯、法國、烏克蘭四國簽署生效的一份關於處理烏克蘭頓涅斯克和盧甘斯克危機的協議書。也就是說,上述所謂的“突發激戰”發生在烏克蘭東部分~離主義武裝控制的地區,而不是什麼俄烏兩國前線地區。

雖然烏克蘭東部地區的交火事件一直不斷,但是並沒有俄羅斯軍方直接參與的證據,俄羅斯方面也多次否認有該國軍人出現在烏東地區。此前歐洲媒體報道,北約向烏克蘭東部軍事基地派出軍事顧問時,也提到了俄羅斯在靠近俄烏邊境地區部署了“小綠人”(特種部隊),但這些俄羅斯作戰分隊並未越過烏克蘭邊界。

綜合這些信息來看,作為《明斯克協議》的主導方之一,俄羅斯不會公開作出違反協議的動作,何況在克里木半島刻赤海峽衝突尚未解決的時候,激化東烏矛盾顯然對俄羅斯有害無利。反倒是在刻赤海峽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波羅申科,有可能一計不成再來一計,堅決把俄羅斯當成扭轉大選敗局(民調顯示波羅申科的支持率遠低於季莫申科)的最後賭注。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烏克蘭方面就絕對有必要把俄羅斯支持的烏東地區分~離主義武裝和俄羅斯軍隊之間的明確界限給模糊掉,從而達到鼓動國內民意提升波羅申科個人支持率的效果。實際上,都知道烏東地區的軍事衝突就是美俄之間的代理人戰爭,但俄羅斯現在要做的不是硬碰硬,而是合理的把鍋甩給美國和烏克蘭。


高峰軍事觀察


先來說說消息層面的內容:根據美國《NEWSREP》網站的報道,俄羅斯與烏克蘭東部地區親俄武裝向烏克蘭頓巴斯地區的政府軍發動24次襲擊,共造成了2人死亡、5人負傷。而烏克蘭“獨立新聞社”的報道稱“多人傷亡”,到了國內某些自媒體的文章中就變成了“傷亡慘重”。可嘆:為了吸引眼球,胡編亂造!



根據烏克蘭“獨立新聞社”12月10日的消息,烏克蘭軍方聲稱,自週日(12月9日)午夜以來,前線地區(指的是烏克蘭頓巴斯地區)發生了密集交火,俄“混合部隊”(俄羅斯部隊與親俄武裝聯合)連續發動了11次襲擊,加上週六發生了13次衝突,在48小時之內總共發生了24次交火,造成了多人傷亡。烏克蘭軍方聲稱:局勢“仍在烏軍掌握之中”,但正在不斷升級。


烏克蘭軍方指責俄“混合部隊”在戰鬥中使用了大口徑榴彈炮、82毫米迫擊炮等違反《明斯克協議》的武器,呼籲北約儘快干涉。消息的主要內容就是這些,並沒有什麼“傷亡慘重”。題主描述中的消息太過誇張了,想必是看了某些自媒體的文章,受到了影響。可以肯定的說:題主描述中的消息是假的,那不過是某些自媒體故意誇大事實弄出來的。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到底在8、9日這兩天發生了什麼,外界眾說紛紜,但衝突並不大。

烏克蘭軍方誇大事實為的是引起北約的重視,而“獨立新聞社”的報道則是更進一步,國內某些自媒體就不用說了,沒有的事都能編造出來,更不用說這消息還有“影”——傷亡慘重?這些自媒體知道什麼叫慘重不?“呼籲北約干涉”,實際上中間少了兩個字,波羅申科希望的是“北約出兵干涉”。他請求北約出兵、美國派兵干預,為的不是烏克蘭的利益,而是為他自己能夠繼續當選烏克蘭的總統。這24次襲擊,從傷亡情況上看,連小規模衝突都算不上。

包括他之前宣稱的“俄羅斯向俄烏邊境增兵8萬,要大規模入侵烏克蘭”、“烏克蘭向俄烏邊境增兵以應對俄羅斯可能的入侵”,波羅申科這麼做不是為了與俄羅斯開戰,而是要把俄烏局勢炒熱,引北約出兵干預,為他參加競選加分——拉選票。此次俄烏刻赤海峽衝突,波羅申科並沒有得到想要的北約國家的支持。雖然他的民意支持率有上升的跡象,但還遠遠不夠。繼續製造俄烏的緊張關係,是其必然要做的事,除了繼續派艦挑釁俄羅斯,就是在烏克蘭頓巴斯地區製造事端。

烏克蘭東部地區俄羅斯族人佔多數,自波羅申科政府宣佈加入北約、取消俄語地位等之後,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等地區的親俄武裝就宣佈脫離烏克蘭政府,並進行了公投、獨立。親俄武裝一直與烏克蘭政府軍鬥個不停,在西方國家、俄羅斯的斡旋下,烏克蘭政府與親俄武裝達成了《明斯克協議》。但實際上,停火協議只是讓雙方暫時停止了大規模衝突,零星交火、小規模衝突仍時有發生——可以說是摩擦一直就沒斷過。實在是沒必要為此大驚小怪,俄羅斯如果真要動武,憑烏克蘭政府軍還想“控制局勢”?除非是嘴炮能當炮彈用!


儒道之主


根本沒這麼誇張吧,烏克蘭瘋狂反撲嗎?還猛攻俄羅斯後花園?要真是這樣子,那可能就算是北約出兵都救不了波羅申科了。烏克蘭的軍事實力和俄羅斯差了可不止一點半點,烏克蘭真要是猛烈反撲甚至攻擊俄羅斯“後花園”,絕對會遭到俄羅斯瘋狂反彈,這也正好給了俄羅斯擴大烏克蘭境內低烈度內戰的藉口吧?

波羅申科不會這麼不清醒吧?我們先來看看最近烏克蘭都有些什麼消息,從這些消息中尋找一點有用的信息理理。首先是烏克蘭自己媒體的報道:在烏克蘭東部地區,雙方激戰了48小時,進行了24次交火,打得好激烈的樣子。還不忘點一下俄羅斯的名字,說俄羅斯的部隊也混合其中。



本來還真以為烏克蘭猛烈反撲了,直到我看到了美國《NEWSREP》網站的消息。說烏克蘭的這24次襲擊甚至使用了大口徑火炮,但是隻造成了2人死亡,5人受傷。這襲擊,簡直是鬧著玩兒吧?軍費太多沒處使,把子彈炮彈都砸天上去了吧?波羅申科是肯定不可能在這個時候真的去猛烈反撲俄羅斯的,除非他真的是想回家繼續賣巧克力了(波羅申科大佬家裡賊有錢,賣巧克力的)。


最近幾天,烏克蘭東部地區的確實衝突不斷,但是雷聲大雨點小,彈藥打出去了,武器使用壽命賠進去了,但是卻並沒有搞出什麼大事情。烏克蘭東部的動亂已經持續很久了,這次的事件肯定又是波羅申科因此前政治秀失敗而再一次搞出來的政治表演吧。波羅申科說,烏克蘭東部一部分武裝分子根本就是俄羅斯軍人脫了軍裝之後冒充的,矛頭再次指向俄羅斯!其實這也比較正常,烏克蘭內戰中四處有俄羅斯的身影,操作內戰這也是俄羅斯慣用的手段。

近期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衝突再一次升級,雙方都像是一張拉滿的弓,隨時要爆發。烏克蘭已經向東部地區部署了一個空中突擊師,波羅申科還前往前線親自視察,體現自己和俄羅斯對抗到底的決心。俄羅斯方面也是劍拔弩張。美國的高空衛星圖顯示,俄羅斯已經在靠近烏克蘭的羅斯托夫州靠近邊境的地區部署了一個規模很大的軍事基地。


上面這張是美國衛星圖,圖片來源於網絡。可以看到圖片中停在操場上整齊劃一的幾十輛坦克裝甲車。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大口徑火炮系統,以及數千輛的軍用卡車。甚至有好事的“磚家”說:“自從2014年和烏克蘭衝圖一來,俄羅斯已經將其一半的坦克派往了頓巴斯地區。”
這個說法真實性無從得知了,俄羅斯肯定不會承認的。烏克蘭肯定在極力渲染,以獲得北約出兵相助的機會,同時更體現出波羅申科的反俄鬥士形象。現在的烏克蘭戰爭機器可以說是已經開動起來了,俄羅斯也露出獠牙,隨時準備對付烏克蘭。就事情發展到現在而言,波羅申科收穫其實挺大的,被調動起來的民粹讓他支持率直線上升,明年大選的競爭力增大。具體事情的進一步走向,還要看雙方的下一步動作,要真是撕破臉皮打起來了,那烏克蘭的這個冬天估計要難過了,波羅申科的政治秀也將再次破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